老董眼看余陽拎著酒瓶對嘴吹,連忙伸手阻攔。
“我好不容易來趟十里營,還想著你帶我參觀參觀,順便介紹一下建廠進度,這一瓶酒悶下去,怕不是要進醫院。”
“沒事領導,我酒量極好,咱只要記住這句話就行。”
“我特娘的記住了。”
老董沒好氣的回了句。
在他看來。
提到拆了東山大院,余陽忽然變得激動,應該跟東山府老孫有關。
試問,十八九歲年齡,沒太多見識,面對高層窺視、狠人上門、警察抓人,誰能保持淡定?
余陽作為年輕人,忿忿難平之下,說幾句狠話,倒也能理解。
老董勸慰道:“好東西,誰都想要,其實像老孫這種人,有很多。”
“尤其官企改革后,官企數量變少,許多人失去了錢袋子。”
“而當前經商環境對民企不怎么友好,那些花錢大手大腳,習慣了奢靡生活的人,自然會對民企生出歪心思。”
“再就是,如同董建,下一代也要活著啊!”
“所以,老孫不是最后一個,也不是位置最高的。”
“你要做的唯有向前沖,沖到更高的地方,然后利用位置更高的人,把老孫踩在腳下。”
余陽肯定明白這個道理,下意識點點頭。
但他更在意拆了省大院賣菜……
老董眼看年輕人聽進了自己的話,極為欣慰的站起身,打量辦公室。
三元農業新創,現有事物主要為了應急,桌椅櫥柜大多是木料廠批量制作,表面只用砂紙進行了簡單打磨,沒噴漆,也沒設計什么造型。
但電腦城銷售經理隔三差五幫忙補辦的辦公用品,倒是應有盡用。
不止電腦、打印機、傳真機、固定電話、紙墨筆夾。
還有投影儀、攝像機、錄影機、飲水機……
這些東西,搭配鋼混結構的古風民舍,以及簡簡單單的裝修風格,倒也有點原生態的感覺。
老董左瞧瞧,右看看,瞅到從小洋樓搬過來的黑檀木茶臺,上前打量一番。
“好東西!”
“這是南河泛縣的一個光頭大胖子贈送,我沒喝茶的習慣,您若喜歡,我讓人送家去。”
“你這是打算讓我經常喝茶啊?”
余陽微微一愣。
像老董這種人,似乎最怕喝茶。
連忙改口,“我的意思是,您請人喝茶,咱到時候也能有個牌面。”
老董擺擺手,“樣子貨,拿出來用,怕上面知道,不拿出來用,又沒人知道,要這何用?”
余陽聽著耳熟,極為認可的點點頭,“有道理!”
閑聊片刻。
長矛兵常祿跑來告知,飯菜已經備好,隨時可以開席。
余陽當即帶著老董,來到辦公區后方的農家小院。
時逢中午,食堂開飯。
嫂嫂們從那邊打包了幾樣燉菜,擺好盤子,又用小灶做了一份孜然豆腐皮、孜然香菇。
然后涼拌三樣小菜,再端上一份菌湯火鍋。
余陽瞅著火鍋,想起那天在鄉大院第一次制作火鍋,品嘗到最后,鄉長說了句這鋼軌怕不是承擔十幾年糞便尿液。
瞬間沒了胃口。
但不能說火鍋不干凈,畢竟鍛造過程中進行了高溫消毒,還剔除了雜質。
至少老董吃的就挺香。
“這火鍋不錯,尤其那句廣告詞,家中常備,對工薪階層來說,大冬天的,三天兩頭的吃頓簡單火鍋,算不上什么負擔。”
余陽見狀,想到另一個時空的火鍋菜品,干脆從隔壁農家小院,摘了兩根黃瓜洗了洗,再拿起給半成品蔬菜部門只做的刮皮刀,一手摁著黃瓜不翻個,一手使勁刮。
如此,一片片長條狀的黃瓜片,就出來了。
端到老董面前,用筷子夾住一片,先在鍋里涮兩秒,再沾點自己碗里的麻汁,然后塞嘴里。
“嘖嘖……”
老董有樣學樣,“唔,鮮脆帶著火鍋味,不錯不錯!”
于是,連吃一盤黃瓜片。
直接干飽了肚子。
期間,由于下午還有事,倆人都沒怎么飲酒。
等吃飽喝足,回到辦公室,沏茶解解膩。
話題又回到三元農業未來發展的問題。
余陽拿出最近兩天制作的全新規劃圖。
“高速公路東側的耕地,屬于十里營,用于打造蔬菜基地。”
“高速公路西側的耕地,屬于韓垓鄉,那邊人口是十里營的兩倍,耕地面積是十里營的三倍,約10萬畝。”
“如今蔬菜種植項目差不多走上正軌,接下來是賺錢,后續幾乎不會再調整整體規劃。”
“三元農業打算承包韓垓鄉的10萬畝耕地,用來培育大豆種子,進而擴大種植區,拿下佛陀廟30萬畝耕地,延伸出一系列農副產品,比如豆腐、豆漿、豆粉、豆油。”
老董微微皺眉,“現在是科技時代,育種不再局限于雜交,在這方面,咱們東方相對落后,你確定三元農業擁有這方面人才?”
余陽手里有農夫和農田,變相等于有了人才和技術,但這些東西怎么來的,很難解釋。
不過,可以迂回,轉移話題,等以后再說。
“領導,三元農業的初期目標是上市,有您在,融資不是問題,但上市后,股票走勢如何,這要看咱能拿出什么。”
“現有的蔬菜產業,它需要規模和產量,才能略微提升股價。”
“而技術不一樣,如果我們搞出一款可以讓大豆產量提升20%的大豆種子,不是我吹,泰市當場就能起飛。”
老董哪能不明白這個道理,但技術相比蔬菜產量,更難獲得,“可有把握?”
“肯定可以。”
余陽從抽屜里拿出9號塑料大棚種植的大豆,“這是首輪培育的種子,我讓種子站技術員拿去檢驗,蛋白質約有41%。如果在第二輪培育過程中,通過肥料、農藥、光照等因素,增強蛋白質含量,差不多就可以上市銷售了。”
“既然你有信心,我就不再多說,但種子涉及糧食安全,關乎到地區穩定,我最多讓泰市農戶種植三元農業的大豆種子。”
“無礙,也無需市里出面,等培育出大豆種,我打算免費交給農戶種植。”
“哦?”
“比如第一代大豆種子,技術員估算之后,畝產400斤,我會告訴農戶,種不到400斤,豆種費用全退,并且收獲的種子,三元農業以高出市場一成的價格收購。
反之,如果種出400斤以上,三元農業以高出市場價一成的價格收購400斤,再以高出市場價兩成的價格,收購400斤以上的那部分。”
老董琢磨琢磨,“就怕農戶玩田忌賽馬,雖然全都種出400斤以上,但上報的時候,卻把一部分改為400斤以下,要求退還種子錢,再把令一部分改為400斤以上,甚至搞出畝產800斤的笑話,只為賣出比市場高兩成的價。”
“那我就贏了。”
“嗯?”
老董微微一愣,旋即反應過來。
是啊,當農戶仔細研究產量規則的時候,說明農戶今年肯定采用三元的大豆種子。
這個時候,三元種子瞬間有了市場。
而農戶收獲大豆,賣給三元農業,無論價格高一成,還是價格高兩成,三元農業都可以推出農副產品,保證穩賺不賠。
如此,更多農戶加入這個計劃,三元農業推出更多農副產品……
一套產業鏈就這么形成了。
老董看向涵蓋韓垓鄉、佛陀廟,總計40萬畝耕地的第二套產業規劃,眼神格外復雜。
為什么以前扶持的企業,都沒這么給力過?
是那些企業偷懶,還是企業家私吞了扶持的撥款?
這事要回去好好調查調查。
不過,對三元農業來說,最重要的是育種。
沒有種子,一切都是空談。
老董起身道:“回去后,我讓種子機構,給你挑選一批優良豆種送過來。”
“不必了領導,三元農業只研究野生大豆種,省得今后陷入專利糾紛。”
“也對!”老董點點頭,看向秘書。
后者合上記事本,收起圓珠筆,表示已經全部記下。
老董拿起桌子上煙盒和打火機,“走,去瞧瞧廠區。”
“我先帶您體驗體驗,十里營的輕軌運輸。”
“輕軌運輸?”
“是啊,輕型運輸軌道,加上機車,不就構成了輕軌嗎?”
“有道理。”
“等拿下西邊韓垓鄉的耕地,軌道穿過那個橋洞子,我們還能叫地鐵呢。”
“……”
“估計在咱們東方,十里營將成為第一個修建輕軌和地鐵的偏遠鄉鎮,這事您可要大書特書,上報上電視。”
“那就不必了。”老董連連擺手。
如果事情傳到京城,怕不是要成為他一生的笑話。
然而余陽卻臉色嚴肅,“領導,我認真的。”
“……”
“您認真想想,咱這軌道和機車,除了不在地下跑,它跟地鐵有什么區別嗎?”
“似乎沒什么區別。”
“那咱泰市能修地鐵嗎?”
“肯定不能,就兩個縣城,壓根不符合要求。”
“那為什么十里營可以修軌道?”
“你這是廠區軌道。”
“這不就對了!”
余陽來到泰市行政規劃圖面前,拿鉛筆連接十里營和東岳天外橋,“等我有錢了,這些耕地,三元農業全都要,到時候給您修一條廠內軌道,如果您現在承認它是輕軌,咱泰市不就有了輕軌?”
“???”
好有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