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零一章士紳求援訪義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周老爺聽到這話,告訴陳士弘,這件事也不用稟告圣人,陳士弘只要這么做就是了,反正這是依次來的,到時候大家都要服役,誰也逃不了。

  如今只是換了早晚,就算圣人知道,這路修好,圣人也不會責備什么。

  周老爺說到這里,有些威脅地告訴陳士弘,這自古以來,向來官員和縉紳都是一體的,官員若是肯聽縉紳的,那么縉紳自然會聽知縣的。

  雙方合作,那么何愁這地方不安寧。等到三年一比的時候,陳士弘自然可以得到晉升。但若是你要刁難我,我要為難你,這一頂烏紗帽就可不好戴了。

  陳士弘聽完,對著周老爺一笑,告訴周老爺,這其中利害的關系,自己自然知道,但是自己這一次是按照朝廷的規矩來,他這個人也膽小,不敢自作主張。

  周老爺見陳士弘是鐵了心如此,如此也不愿意多談,說自己這是一個建議,陳士弘不愿意聽就算了。

  陳士弘說這個他實在沒有辦法,他倒是愿意聽士紳之間的意見,若是自己能夠辦到的,自己一定去辦,如今這是皇差,可不能馬虎。

  周老爺說著理解,這前腳離開,后腳就去找林多聞了,林多聞正在書院讀書,聽到之后,只好放下書,到了客廳接見。

  雙方行禮之后,周老爺將自己來意說了一番,多言他們的苦楚,說四民以士為首,而如今,什么事情都要士當先,他們也是耕讀傳家,也是要種田地,本來土地就多,人手不夠用,如今還要在農忙時候抽調去修路,那么不是讓他們只有被餓死嗎?

  林多聞聽了之后,告訴周老爺說:“這可以雇人服役,也花費不了多少銀子。”

  “伯爺,你家大業大,自然不在乎。而我們小門小戶,一年能有十幾兩銀子盈余就喜笑顏開了,這已經緊緊巴巴的日子,還要去雇人。你老是不知道,那些人知道農閑的時候,不會雇他們,于是在農忙時候,滿天要價,一天要百文錢,這旬日就是一貫錢了。就拿我家來說,我們縉紳之家是五丁抽二,也就是旬日服役的有十二人,這服役一次,就是十二貫錢。”

  周老爺說到這里,一臉凄慘樣子,他故意落了幾滴眼淚,說這路不知道要修上幾年,這一年要損失十二兩銀子,多過幾年,他就傾家蕩產了。

  周老爺雖然說得凄慘,但是林多聞知道是裝的,他對于民間疾苦沒有什么認識,但是對士紳之家的富庶還是知道的,他們這么不過想要農閑的時候,再次發揮自己仆人的作用而已。

  林多聞告訴周老爺,如今天子就減膳了,國公也出錢了,天下勛貴也應該做一個表率,不要讓朝廷為難。

  周老爺聽到林多聞這話,也回應,這自然應該響應,但是這天家國公家大業大,自然不介意,但是小門小戶,實在經不起這樣的折騰,說到這里,周老爺暗示林多聞,不止是他,還有其他士紳也是感到為難。

  如今林多聞是海寧城之中士林領袖,大家都指望林多聞為自己說一句話。

  林多聞想到大壽的時候,這些人都送過錢,這所謂吃人嘴軟,拿人手短。他答應周老爺,自己回去找陳士弘談談,但是事情成或不成,他可不敢保證,畢竟他沒有官職在身,不能用官職來壓陳士弘。

  周老爺說林多聞愿意去,他們就很開心了,這件事成與不成,倒是其次。

  林多聞第二天果然駕車到了知縣衙門,他在后衙一直陳士弘處理好案件,才和陳士弘見面。

  陳士弘行禮之后,讓林多聞坐下,林多聞對著陳士弘說明了來意,也說了自己的為難之處,林多聞是本地人,不止自己要和這些士紳打交道,自己的子孫也要和這些人的后代打交道,這遠親不如近鄰,自然不好得罪。

  “林兄弟,你的為難,我也明白,不過這件事,不能壞了規矩,他們無法承擔這修路,難道平民能夠承擔嗎?這些人想的就是自己,反而忘記了圣賢的教誨,這些人真是枉稱讀書人。”

  林多聞說是,這些人都不配稱作讀書人,但是奈何天下的讀書人都是這個德性。

  說到這里,林多聞告訴陳士弘,這件事他也不會讓陳士弘為難,今天的話,陳士弘聽了之后,就當耳旁風就是了。

  陳士弘想了想,詢問林多聞,如今這海寧城之中,哪個家族最為大。

  林多聞說海寧縣倒是沒有什么大家族,但是海瀾城有一個肖家,是一個大家族,他們所在的地方,倒是和海寧縣接壤。

  陳士弘仔細詢問了這肖家,林多聞也說了。

  原來這肖家是從陳朝開始,就不分家了,在魏朝建立的時候,肖家已經是九世同族,有上千多人,在魏文帝時候,因為太師謀逆也曾牽扯到過肖家,但是魏文帝聽了肖家的事跡之后,說如此孝順的家庭,怎么會參與謀逆,于是讓人放了那幾個肖家的人。

  肖家也是因為這樣,雖然還讓子弟讀書,但只能考中秀才,有功名在身就足夠了。

  而且肖家也韜光養晦,凡是自己家族子弟,若非是要緊事,不得離開本地二十里。

  所以肖家雖然是一個大家族,但是名聲不顯。這附近的人,知道的也沒有什么好談的。隔著遠的,也就不知道,海瀾城有這么一個大家族。

  肖家不外出交往,而在附近還是有些威望。林多聞告訴陳士弘,若是能夠說動肖家的人做表率,那么這些士紳也不敢說什么了。

  陳士弘點點頭,說自己正是有這個打算,但是不知道這肖家是否愿意幫這個忙了。

  “這一點世兄無須多心,肖家那族長最為好說話,你只要將這件事和他說了,他一定會愿意幫忙。”

  陳士弘說那么這樣,自己倒是要去拜訪一下了。

  林多聞說自己也就不多打擾了,讓陳士弘忙自己的就是了。

  陳士弘準備想詢問曹姑娘如何,但是想到這樣問林多聞,未免太過傷人,于是忍下來了。

  當天下午,陳士弘處理好公務,然后翌日清晨,讓四蘊駕著嗎,馬車前去肖家。

  肖家的所在倒是很好打聽,他們下午就到了肖家所在。

  因為肖家不分家,于是大家住在一個大院子里面,這說是院子,還是有些不準確,準確說是一個小城鎮的樣子,這里面房屋整整齊齊。均勻的分布在院墻之中。

  陳士弘遞了拜帖之后,肖家族長就親自出來迎接,帶著陳士弘到了客廳,陳士弘看到了一個奇怪的事情,就是主廳兩旁的走廊之中,掛著衣物。

  這若是說曬衣服的話,這些衣服也不像是才洗的樣子。

  肖族長沒有解釋,等到陳士弘到了客廳坐下之后,然后和陳士弘寒暄一陣子之后,才詢問陳士弘的來歷。

  陳士弘也沒有看門見山,而是說自己聽聞肖家是義門,于是前來拜訪,想了解一下。

  肖族長摸著胡子,倒是有些得意,他告訴陳士弘,疑惑那些衣服是怎么回事吧,陳士弘點點頭。

  肖族長告訴陳士弘,這就是族里的人長袍了,這若是誰要出門辦事,就在那里隨便拿一件衣服就是了。

  等回來之后,將這些衣服給掛回原處便可以了。

  除了這衣服是大家共同使用之外,還有孩子,也是大家共同照顧,今天應該誰織布了,那么她的子女就交給其他女子照顧就是了。

  陳士弘對于這件事感到稀奇,詢問這孩子可是父母的心頭肉,很多人不見片刻就會舍不得,如今這孩子交給其他人養,是否合適。

  肖族長說這就是肖家的規矩,在肖家沒有私財的,一切都是家族公有。

  陳士弘原本是對義門沒有多大興趣的,但是聽到族長這么說,反而來的興趣。

  族長告訴陳士弘,他們這里的田地叫做義田,一共兩千五百畝,這些田地是族人一起耕種了,到了收獲的時候,都統一受到倉庫里面。

  至于族人的用度,就是男丁每月一升白米,若是分不到白米,用糟米代替的話,也會多分二成。女子減少兩成,至于孩童,就只有一半。

  衣服的話,每年夏冬置辦一套。

  陳士弘詢問這些倒是可以公平,但是結婚嫁女呢?

  族長也說了,若是娶妻的話,會出三十貫錢,嫁女的話也是三十貫。若是男子再娶的話,那么只有二十貫,三次的話,就不會給錢了。

  女子再嫁的話,只有十五貫,三嫁自然也不會給錢了。

  陳士弘詢問,這不能有私房錢的話,那么女子娘家有錢,給女子首飾的話,這些也要充公嗎?

  肖族長一笑,告訴陳士弘自然不會這么不近人情,他們會為其他女子一些補償。

  所有肖家媳婦,他們每年都會有首飾品。

  肖族長說像是他們這種大家庭,最為重要的就是公平,不能讓人說閑話,若是遇到了不公的話,可以到祠堂前,當著全家人的面,理論是非。

  請:m.lvsetxt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