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百二十九章:戰火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安平元年八月二十日  在王城埃迪爾內中,穆罕默德看了一眼哈利勒和易卜拉欣,大怒不已。

  雖然傳說那華漢國是東方強國,雖然連帖木兒國也被其震服,天方諸國也已臣服,馬穆魯克已被其滅亡。

  但是對于穆罕默德來說,雄霸西方大地的奧斯曼國可不是商人立國,更看重商業利益的威尼斯。

  特別是以滅亡拜占庭,占據泰西等地作為戰略目標,同時又雄心勃勃的穆罕默德來說,來自華漢國的挑釁,怎能容忍。

  特別是如今十字軍已集結,隨時有可能再次渡過多瑙河向東進軍。

  若沒有華漢國,穆罕默德原計劃打算動兵六萬,親征保加利亞,與十字軍和拜占庭聯軍決戰。

  大軍原計劃十月上旬出發。

  可以目前的形式,華漢國與拜占庭首先簽訂商約,和議。

  雖然這僅僅只是商貿協定。

  但訓練軍隊,購買那犀利的火器,保護商路,就這些足以讓穆罕默德心生警惕,心生憤怒。

  更別說后來穆罕默德又聽說那華漢國與威尼斯等國也相繼簽約,整個地中海地區除去法蘭西等地的公國,王國,以及伊比利亞地區阿拉貢,格拉納達等國沒有派使者前來外,就只有葡萄牙國沒有與華漢國簽約了。

  伊比利亞各國正忙著光復運動,相互攻伐,而法蘭西還在與英格蘭在加萊和諾曼底等地拉鋸。

  故而其并沒有派出使者前來。

  至于其他泰西中部,北部,因不在地中海地區,又各有側重,對于地中海并不太看重,自然也不會派使者前來。

  自然也沒有派使者前來。

  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的確與奧斯曼國來說極為不利。

  拜占庭一方,十字軍一方,如今又來了華漢國。

  三方要是合兵一處,或者分別三路進兵,那奧斯曼就危險了。

  故而雖然穆罕默德極為憤怒,但也必須考慮奧斯曼未來的出路。

  眾臣,眾將,眾貴族也是一陣討論,意見不一。

  有先對付華漢國者,有先對付拜占庭者,有先對付十字軍者,也有先守再攻者。

  各執一詞,各不一致。

  弄得一時穆罕默德也有些猶豫起來。

  不過穆罕默德不愧是一時雄主,很快穆罕默德就發現了癥結所在。

  那華漢國剛剛進入地中海地區,就如那拜占庭的商約,交接武器最少也要明年,之后訓練軍隊怎么也得兩三年吧。

  加上修建運河的時間。

  短期內華漢國根本沒有太多力量投入西方和地中海地區。

  而奧斯曼國如今最大的威脅并不是華漢國,而是拜占庭和泰西諸國的十字軍。

  先解決十字軍,再震服泰西諸國,全據整個巴爾干地區,再反手解決掉拜占庭,迫使其屈服,甚至滅了拜占庭。

  到頭來在回頭對付華漢國也不遲。

  何況沒有海軍的情況下,無論是奧斯曼,還是華漢國,要想進攻對方都必須要由地中海東岸而行,路途遙遠不說,之中道路也不平靜,雖然威尼斯以與華漢國簽約,必要時華漢國可以利用威尼斯海軍,而威尼斯作為此次十字軍中核心力量,想必也非常樂意幫助華漢國。

  但就目前來看,華漢國在整個地中海地區也就是七八萬人,而且大多分散在尼羅河,紅海,蘇伊士等地區,加上監督那幾百萬馬穆魯克,天方,昆侖奴勞力,又要分去大量的人力。

  故而華漢國的力量如今極為分散,一處最多幾百,幾千人而已。

  故而目前華漢國實際上也沒有力量投入其他戰場。

  更不可能在勞師遠征奧斯曼國。

  所以穆罕默德可以更從容的應對十字軍和拜占庭的威脅。

  先十字軍,再拜占庭。

  最后再集中力量對付華漢國,讓那華漢國見識一下,我奧斯曼國強大的實力。

  打定主意后,穆罕默德下令各軍,各部按原計劃進行,十月初北上。

  但是穆罕默德還是錯算了。

  九月五日,由匈牙利,波蘭,威尼斯等國組成的十萬十字軍渡過了多瑙河,黑山,黑塞哥維亞,塞爾維亞等巴爾干等國也紛紛派軍與十字軍匯合,共同進軍。

  而拜占庭國王約翰也派出了軍隊向保加利亞的瓦爾納進軍。

  不過確被穆罕默德安排的一支三萬人的偏軍攔阻,雙方在亞得里亞堡北部展開對質。

  得知十字軍進軍后,穆罕默德不敢再停歇,當即率領十萬大軍,于九月底由王城出發,往瓦爾納而去。

  雙方在十月十二日,前后到達瓦爾納城下,穆罕默德命人首先搶占了周圍瓦爾納高地,并在城西立足,準備與十字軍決戰。

  但十字軍的統帥,匈牙利國王瓦迪斯瓦夫三世和其手下將領亞諾什·匈雅提確覺得目前不是決戰之時,故而命令各軍就地安營,與奧斯曼軍展開對質。

  見十字軍沒有開戰之意,穆罕默德也因亞得里亞堡的戰事未定,決定暫不開戰。

  于是雙方便在瓦爾納城西對質月余。

  直到十一月底,十二月初,拜占庭撤軍后,默罕默德覺得時機成熟,便分兵兩路,自己正面出擊,擊潰十字軍,再分一軍抄后,攔阻十字軍退路。

  于是十二月四日,大戰開始。

  面對穆罕默德的突然襲擊,加上冬季到來,天氣寒冷。

  十字軍剛一交戰便潰敗下來。

  兩軍交戰正憨,忽然十字軍后方出現大量奧斯曼軍。

  十字軍被前后夾擊,迅速奔潰,潰敗。

  瓦迪斯瓦夫三世和亞諾什·匈雅提等人紛紛戰死,大量十字軍被殺。

  至此此戰以默罕默德全勝告終。

  不過因為冬季降臨,故而穆罕默德決定暫時罷兵,明年再出擊,先拿下亞得里亞堡,再兵寇君士坦丁堡,打算徹底滅亡拜占庭國。

  但穆罕穆德不知道,此戰華漢國卻在暗處全程關注著。

  對于此戰,劉建也是極為上心,雖然過程與劉建記憶中的有些不同,但結果與劉建所知一致。

  此戰之后,奧斯曼國徹底控制了保加利亞所在的黑海地區,同時第二年,奧斯曼國占領米西亞,達達尼爾海峽也被奧斯曼國完全占據,阻隔。

  至此拜占庭國對外聯系全部阻斷,亡國不遠也。

  當然,對于劉建來說,無論如今是怎樣一個環境,保全拜占庭國,阻止奧斯曼國的崛起都是此次下西洋的重點。

  劉建可不想看見西方地區有一個能夠威脅到華漢國的力量在西方崛起。

  更別說泰西諸國了。

  不過泰西諸國劉建暫時還沒有精力去處理,先解決奧斯曼和拜占庭再說其他。

  如今也已年底。

  諸國使者也已陸續返回各國。

  明年開始,鎮西城和開遠城必然會成為各方商船往來的貿易黃金口岸。

  而隨著貿易的興起,華漢國的影響力必然更加高漲。

  加上預計明年五月,六月第一艦隊便會到達泰西西方。

  到那時,華漢國的力量便會正式涉足整個地中海和泰西諸國。

  到那時,華漢國必然不在將勢力范圍局限于西洋一代。

  不過如今十字軍大敗,可以預見明年初拜占庭國必將遭受奧斯曼國極為強大的攻勢。

  加上如今華漢國涉足。

  說不定奧斯曼國和穆罕默德會集中和動員比歷史上更加強大的力量進攻拜占庭國。

  這般攻勢下,拜占庭國能夠堅持多久,沒人說得清。

  為此劉建已經對韓雍,劉秉,范成德等人做出了指使,明年初,最多二月,鎮西城守備隊長曹義會率領兩個營六千警備軍以保護航道以及航行自由為名,在達達尼爾海峽南側登岸。

  至于所需船只,韓雍已經由莫德組建的亞歷山大國征集西洋船只二百艏前往。

  不過因為這些是西方船因與自己的船不同,故而船隊水手還是由西方水手操作。

  后勤也由這些船隊負責。

  雖然不如華漢國自己的船隊。

  但是保證三五個月的后勤補給并不成問題。

  而有此六千大軍,足可保證華漢國控制達達尼爾海峽。

  而要是奧斯曼國大軍前來,正中劉建下懷。

  正好以此將奧斯曼國軍擊敗,如此也能更方便完成劉建的戰略。

  同時讓泰西諸國真正見識華漢國大軍之力。

  讓整個泰西諸國,未來都不敢再與華漢國為敵。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