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兩百七十三章 沈城重工七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說服了六大金剛,袁明總算完成了此行任務的一半了!是的,當初決定來沈城重工時,他就是沖著十二金剛來的,至于沈城重工的股份制改制是否能成功,他是否能參與其實都是次要的。有了六大金剛的支持,他哪怕單干都行,只是需要的時間和金錢會更多而已。

  他之所以把重工業的核心定在沈城,那是因為當前時代北方的重工業基礎比南方強太多,這不僅是人才、技術、資源的問題,更多的是思想習慣上的差別。南方人更多在意小家小我,注重個人的發展更甚于集體。這一方面有利于經濟的快速發展,也非常有利于創新。但是在需要龐大物力人力的工業建設方面,這種思想上的問題對工業的發展有著嚴重的制約。

  之后的幾天,袁明在等待曾處長的消息期間,天天往沈城重工跑。幾個老人和他熟悉的了以后,又把自己的徒弟帶出來,一起參與和袁明的討論。他們討論的主題就是如何建設一家全新的研究院,這涉及涉及的科研項目、資源、場地、建設方案等各個方面。開始的時候也就袁明和幾個老師傅一起討論,等老師傅們的徒弟加入進來,人員就越來越多,到了后面幾天基本上是幾十個人一起開大會了。

  這樣的狀態讓袁明很開心,只有通過充分的討論,才能讓他們意識到這家全新的研究所所具備的意義!就像莊開源私下找過袁明時所說的,“這是華夏百年未有之格局,可以奠定未來幾百年國運的一場戰斗!”這事情不是一個袁明所能玩的起來的,他再厲害再有錢也不可能改變什么。只有讓更多的人加入進來,讓更多的人明白這件事情的意義,大家同心協力才能走得更遠。

  袁明也要感謝這個年代人們還未被金錢全部腐蝕,北方到處都是充滿理想和干勁的漢子,雖然他們在知識和能力上有所欠缺,但那股子敢闖敢拼的精神才是袁明真正想要的!有了這樣的精神,加上袁明在技術上、資源上、金錢上的全力支持,袁明有信心不用多久,就能取得成果。

  他也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復興銀行的資金大部分將用于支持重工業科研發展,他旗下的企業也將在采購、產品方面向沈城重工傾斜。加上他在整個產業鏈上的布局,多方合力之下,他相信一定能在高精尖的數字化機床和重型機械設備等方面獲得突破。

  他所做的和國家全盤規劃不同,他是從結果倒推技術,全部力量打一場精準斬首的戰役,目標明確,結果可控!

  等了近十天,曾處長才不好意思的來找袁明,告訴袁明他已經安排好和沈城重工的領導見面的事情了。至于用了這么多天,是因為沈城重工的廠長郁成建剛參加海外會議回來。袁明也就笑笑,沒在意,郁成建去海外開會的事情他早就在廠里聽說了。郁成建哪里是去開會?他是帶著一幫領導以參觀學習為名出去旅游去了!廠里的工人們說到這個事情,都氣得不行!這邊工資都發不出來了,他們不但工資獎金照發,還公費出國旅游!

  當郁成建聽說袁明帶著國家的介紹信來參與改制的事情,一方面誠惶誠恐,另一方面也頗有些怨言。本來股份制改制,是他甩包袱吸資金的最佳機會,這下有了一個上門指派的人參加進來,那豈不是要多分一份?所以他不太高興,但是畢竟是有了最高指示的,他也不能不照辦。因此他對袁明非常客氣,只是希望袁明胃口小一點就好。

  這次他帶了兩個副廠長一個財務,來見曾處長和袁明。見面大家都很客氣,郁成建也沒有因為袁明是民營企業背景就輕視他,畢竟袁明的背景在那里,說不定是哪個二代,還是不要得罪的好。大家談的很好,好到讓袁明提前準備的一些說詞都沒用上。歸根揭底的原因,是人家壓根就沒把股份制當一回事,認為只是一個虛名,根本不了解股份制改革的意義。

  當袁明提出用10億元參股沈城重工40以上股份時,郁成建他們更多關注的是這10億的錢,而不是40的股份。在他們想來你再股份制,還不是國企?只要是國企,就要按照他們的規則來玩游戲。還是他們說了算,你股份多一點少一點有意義嗎?關鍵是這10億他們能分的多少,又如何合理合法的分到他們手里,這才是他們最關心的。

  了解到他們的想法,袁明感覺很無語,這哪里是改制,簡直就是換湯不換藥,扮過家家玩兒呢!袁明也算看明白,與其指望入股沈城重工,去改變它,提升它!不如等它完全倒地之后再接盤它,這樣還會輕松一些!

  所以袁明決定甩開他們單干,但是為了未來好收購沈城重工,他還是要先參股。最后他決定投資1億參股10,另外成立一家研究所,袁明投資10億占90,沈城重工獲得干股10,研究所就掛在沈城重工名下,但單獨核算,沈城重工無權干涉。

  同樣的,袁明也不干涉沈城重工的管理,投資的1億也完全交給沈城重工管理層來使用。這個方案讓郁成建他們很滿意,有這么多錢進來,不但解決了最近廠里的資金困難,他們自己能分不少!關鍵是這些錢是白拿的!

  另外,袁明說會把未來的機械設備的訂單都放到沈城重工來,每年不下1億的訂單!這一點讓郁成建他們樂壞了!不過袁明有要求,他要沈城重工單獨組建生產車間,專門未袁明的訂單服務,并且這個車間的管理由袁明指定的人負責,這個人廠里無權干涉!這個要求讓郁成建很為難,但袁明解釋說,這是為了抱著生產質量而不得不做的要求,郁成建再三猶豫之下,看在訂單金額的份上也就同意了。

  基于這個利好,他們也同意袁明的研究院從廠里借一些人出來幫忙,廠里幾萬人去幾個能礙什么事情?這樣一來,袁明就完成產研結合一體,而且完全掌握在他手上。避免了這一條線上漏洞,以后沈城重工再爛,至少研究院和獨立車間不會爛。這樣他才有底氣在接手沈城重工后,讓它起死回生!

  談判談了兩天,雙方才簽定了備忘錄,后面就要開職工代表大會,來宣布和討論這件事情了。在郁成建他們看來,也就是宣布一下的事情了,在他們的觀念中哪里有職工們討論的余地啊?不過袁明早就通過私下里和陳富文他們討論過,職代會上他們也會同意這個方案。所以,從某方面來說,郁成建他們的想法也算不錯。

  和沈城重工談妥了,袁明和曾處長又做了私下的交流。袁明表示后面會在沈城做大量投資,包括衣食住行,甚至醫院。這些都是圍繞著研究院而建設的,他需要打造一個最好的環境,來讓那些來到這里參與科研項目的人,有著最好的體驗。

  所以,袁明希望沈城可以劃撥一些土地給他,主要用于開發住宅區和配套社區,另外還會建設一個大型研究所以及配套工廠。地點最好就在沈城重工旁邊,便于和沈城重工的生產車間進行交流。現如今沈城重工的地點就在市中心,所以袁明的期望就等于是在市區中心要一大塊地!為此,袁明估計要投資10億以上!

  曾處長非常高興,雖然是市區里拿地,但這年頭還沒有太多土地開發,所以土地對省里并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反而袁明承諾的投資,卻是省里最重視的!現在政府辦事情太難了,哪里都要花錢,可是現在經濟還沒上來,很多缺口領導們也不知道從哪里補充。這下有了袁明的投資,幫助省里解決了很多麻煩!他表示省里會好好研究袁明的要求,盡快給袁明答復。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