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兩百七十四章 沈城重工八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曾處長帶著袁明的要求和投資方案回了省里,省里經過多次討論,認為應該支持復興控股在沈城的投資,所以批準了袁明的用地請求。省里在沈城重工的旁邊,劃撥了1萬畝土地給袁明建立研究所和配套工廠,另外劃撥了5000畝給袁明建設配套社區。

  當曾處長告知袁明這個消息時,沈城重工的職工代表大會第二天就要召開了。袁明了解了以后非常開心,當天就打電話給了龐濤,告訴他這個激動人心的消息!不過龐濤的感受不同,他只感到冷汗直冒。為啥?他那邊復興銀行才開始弄,老板又搞了一個大家伙給他,他感覺自己這小身板有點吃不消了。

  不過袁明可不管龐濤怎么想,他讓他立刻組織一些人來沈城重工,接手后續組建研究院和開發建設的工作。龐濤有些欲哭無淚的答應了,碰上一個這樣大手筆的老板,他有什么辦法?只能咬著牙撐著!然后金嶺復興控股總部又是一陣雞飛狗跳,挑選了幾個人快速北上!總部的人都感覺到了老板的跑步速度,人人都有了緊迫感,這要是一個趕不上,就有可能被老板拋棄了!

  近兩年的人才積累到這個時候已經被袁明逼到了極限,人力資源部的李麗被龐濤數落的狗血淋頭。她咬著牙發動起全人力資源部的人手,按照龐濤的指示,一方面從企業內部提拔出一些新的中層,另一方面加快的對外招聘。按照龐濤的話說,誰也不知道后續老板還會出什么幺蛾子,還是有備無患好些。

  在這波提撥的浪潮中,很多人都脫穎而出,杭城的黃晉中就是其中之一。當初他時復興燒烤杭州分公司的經理,經過一年的工作,他的業績得到了總部的認可,被龐濤提拔到了總部,準備在后續補充到復興控股在滬海的建設管理隊伍中。這是后話,此事暫且不提。

  等到了沈城重工職工代表大會召開的這天,袁明應邀和郁成建等沈城重工領導一起坐在了主席臺上。從這時候起到后面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袁明和沈城重工領導們的蜜月期,大家有著共同利益,也有著合作意向,幾乎是完美的合作伙伴。至少沈城重工的領導們是這么想的,你看袁明又是給錢,又給訂單,還幫忙花錢搞研發,這樣貼心的幫助,讓沈城重工的領導們很感動。也就是這會兒不時興上帝,否則領導們一定會說,袁明是上帝派給他們的天使!

  這種職工代表大會和其他的大會基本上也沒有什么不同,領導講話、職工代表講話、決議舉手投票、大會圓滿結束。只是這次的大會,讓沈城重工的職工代表們耳目一新的是,主席臺上那個什么復興控股總經理袁明的發言了。

  這個年輕的不像話的總經理,沒有說那些老掉牙的大話套話,而是做了一番言之有物的、富有激情的發言。他提到了華夏和西方國家的差距,提到了沈城重工面臨的問題,提到了國家隊沈城重工改制的決心,更是為所有人豎立了一個發展目標:模仿并超越!

  了解袁明的都為他的話而歡欣鼓舞,第一次見到袁明的也都能看得出這是個真抓實干的。雖然這番講話并不能幫助沈城重工解決什么問題,但這是一個由頭,通過這次講話,六大金剛和他們的徒弟們,都吃了定心丸,以前不敢想的,不敢干的事情,現在都不成問題了。他們介紹并影響了更多的核心骨干工人,為新的研究所的建設,引入了更多的力量。

  大會的結果自然是全票通過股份制改革方案,沈城重工改為沈城重型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持有90的股份,復興控股持有10的股份。國家持股中會拿出40的股份向社會募集資金,用于新沈重的發展。這些股份只有收益權,無投票權。

  此外沈城重型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復興控股聯合投資10億,成立沈城重型機械研究所,沈城重型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占股10,復興控股占股90。莊開源被袁明指定為新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長,同時兼管沈重獨立車間的管理。他的人事關系后面將從沈重轉到研究院,代表著他和沈重就沒有任何關系了。

  袁明額外在大會最后,宣布復興控股會在沈城投資10億,建設研究所和配套社區,這讓很多沈重的老工人特別羨慕,因為很多老工人至今都還住在低矮的平房,甚至窩棚里,想要等到廠里分房,那是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的事情了。

  所以無論研究所的金字招牌,還是配套實力,都讓很多人羨慕不已,這個尚未成立的研究所,已經有很多人在想著去了。不過,袁明讓莊開源注意別讓一些好吃懶做的混進來,研究院只招有本事的能干活的人。

  后面幾天袁明和莊開源一起辦理著研究院的各項手續,取得證書、執照、各種資質、土地證、開戶等等一堆事情,如果不是袁明帶著莊開源一起,只讓莊開源一個人忙,估計他忙一年也找不到頭緒。

  在忙辦手續的同時,袁明也在等待金嶺方面的來人,以及華夏科學院的人。金嶺方面龐濤組織了10個人的高管團隊,將加入研究院的核心管理層。復興建設唐季堯也將派一個項目組進駐沈城,用于開發和建設。華夏科學院將派來一個小組加入研究院的核心管理層,主要從零開始建立全部的科研體系,沒有專家是不可能的。

  日子在忙碌中過的很快,到了3月15日各方面進駐沈城的人都逐漸到齊了,袁明和莊開源的手續也辦完了。現在完事齊備,袁明召開了研究院第一次大會,開始研究詳細建設方案。首先是人員和管理,未來研究院分為行政和科研兩套班子,全部都向研究院所長負責。行政主要由復興控股的人負責,科研主要由華夏科學院的人負責,財務審計獨立于研究所之外,由復興控股旗下的財務公司和審計公司來負責。

  其次是科研項目,袁明給了他們一個巨大的目標,未來復興控股將在海楠投資建設汽車和船舶建造工廠,汽車是收購的通用公司旗下歐寶、悍馬、薩博這三個品牌;船舶是收購的華夏海航旗下的制造公司。研究院的任務就是實現這兩個工廠全部設備生產和技術的自主化!這可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差點沒把莊開源以及那些華夏科學院的專家們嚇死。

  不過袁明解釋說,不是讓他們創新,而是復制過程中的消化和吸收!這兩個工廠的全部設備和技術資料他都有,他只要求他們在5年內消化掉這些技術資料,10年內完成100全自主產權的技術,實現用于生產!這讓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不過10年100自主產權的要求也是很艱巨的任務了,但至少有了實現的可能!

  袁明這么安排也是不得已,國家現在的重工業基礎太薄弱了,如果沒有一個有力的導向,全靠自主摸索,幾十年也未必能出什么成就。袁明有了分身這個作弊器,還靠著他超越當代幾十年的知識,也要靠著有針對性地開金手指,才能讓短期內超越西方成為可能。這種優勢是別人甚至國家都完全不具備地。

  安排完后面地工作,留下一堆人忙得天昏地暗,袁明又做了甩手掌柜,他準備去下一站——滿洲里!那里對前俄聯體的交易已經開啟了一段時間了,他有點不放心,所以打算再次去視察當前對前俄聯體的交期情況。另外,前俄聯體那邊還有一件大事在等待著他。他的老朋友葉律青是到了走向前臺的時候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