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十一章:倒閉的毛巾廠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什么怎么做到的?”

  “這幾個菜,都做的非常好吃,比大姐,媽都做的好吃,連那個炒菠菜看上去都不怎么著,吃起來卻是那么特別,那么絕味呢?”

  利儷眨眨眼睛,一臉好奇與崇拜。

  沒想到一年沒見他,變化會這么大不說,連菜都做的這么好吃了。

  這是她做夢也想不到的事情。

  “學的呀!”利來笑道:“只有學習廚藝,才能做出這么好吃的菜,不然為什么每次我們家請客,爸媽都叫三舅來做飯了,正是這個道理。”

  “嗯嗯,”利儷這才恍然大悟,覺得也是這樣,也就沒有懷疑了:“只是哥,為什么你的菜比三舅做的還好吃?你才學了一年的廚藝,而三舅當了好幾年的廚師,卻做的沒你的好吃呢?”

  儷儷能想到這么多,還不算笨。

  “因為新鮮感,就覺得好吃了!”

  “什么是新鮮感?”

  “就是你第一次吃我做的菜,就是新鮮感。”

  “(´-ω-`)”利儷似懂非懂。

  利來先吃完飯,看看小妹吃的還正香了,并沒有放下碗筷的意思,很快又去盛了一碗飯過來吃。

  他搖搖頭,也就不管她了,以前家里窮,沒啥吃的,現在有好吃的,小妹貪個嘴也就很正常了。

  利嫣然現在正在念高二,因為學校離家里有五公里的路,所以就寄校了,只有周五放學才回來,周日下午才去學校。

  利來前世上高中的時候,也是這樣的,沒有辦法,路遠了,如果近些,那就不用寄校,早中晚都可以回家吃飯。

  畢竟學校的伙食不是很好,排隊就是一個大任務,后面可能排了半天連菜都打不到,實在糾結。

  利嫣然現在還好一點,起碼生活費,學費不用再愁了,有利來供著。

  利來前世上學,可就沒有這么好了,有時連學費都交不起,只有拖關系,伙食費也沒有,父母就到處借錢,拆東墻補西墻,算是讀完了這三年高中。

  又加上利儷的出生,小時候身體不好,經常跑醫院,把父母積蓄也花完了,本來毛巾廠的效益又不好,利來那時能讀到高中畢業,已經很堅難了。

  好在重生了,利來再也不用為了一日三餐而發愁了,也要好好培養兩個妹妹,先不說考研,留學啥的,上個大學起碼得供著。

  當然,這也是無私的。

  不管以后大妹,小妹有沒有良心,反正利來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

  至于她倆大學之后,想干什么專業,利來也不會過多插手,不過需要他幫助的時候,也不會袖手旁觀的。

  要說起兄弟姐妹,親朋好友之間的關系,利來前世了也見過不少,不管小時候的感情多好,長大后鬧的不相往來的也確實不少。

  而有些兄弟姐妹親朋好友,盡管小時候關系不怎樣,長大后相親相愛,互相幫助的也有不少。

  有些是為了爭家產,而鬧僵的。

  有些是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不相往來。

  更有些是為人小氣,刻薄,而不來往的。

  還有些是因為不孝順父母,兄弟姐妹之間產生了隔閡,而互不理會的。

  當然還有借錢不還,借錢不給等等,鬧的關系不好而不來往的。

  有些是父母偏心,讓子女之間產生了怨恨,長大后互相敵視,脫離了關系。

  如果把一個國家比作一個大社會的話,那么一座城就是一個中等社會,而一個家庭就是一個小社會了。

  那么父母兄弟姐妹親朋好友就是這個小社會的一員,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心態和想法,個體,因為某些利益,某些損人利己的事,不公平,不友善,窩里橫,斗,鬧等事,自然不可能相濡以沫的,一點分歧都沒有。

  不過老話說的好,打斷骨頭連著筋,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手心手背都是肉,兄弟姐妹到底是兄弟姐妹,不管怎么鬧,結果有事也不會袖手旁觀,不聞不問的。

  關鍵還是要看各人的心態,心好的,有良知,看在是兄弟姐妹親朋好友的份上,不會去斤斤計較,能幫一把幫一把,幫不了也盡心了。

  只要不是幫不了,還落井下石就好。

  心不好的,那就別指望了。

  不害人就是好的。

  總有一兩顆老鼠屎,壞了一窩粥的。

  而有些兄弟姐妹親朋好友心中只有利字當頭,有好處,要幫忙時就找上門來,百般討好,沒好處時,有難時就愛搭不理,比陌生人還無情,還落井下石,百般譏諷,嘲笑,這種親情是完全沒有道德底線的,可有可無,還不如外人了。

  所以親情,友情,愛情都是要互相幫助的,而不是互相傷害,不然就不叫親情,而是傷心。

  利來吃飽了,休息了一下,這才騎著自行車要出門去。

  “哥,你去哪?”

  利儷從屋里追了出來,用雙手抓住了車尾巴。

  “我出去一下,你也早點去學校,不要遲到了。”利來交待了一句。

  “哥,你送我去學校吧?”利儷一臉渴望的望著他道。

  利來想了一下,也不是不可以,正好也順路,也就答應了下車:“那上車。”

  “嗯!”利儷馬上爬上了車尾,就趴著腳坐在上面,雙手緊緊的抓住了兩根鐵。

  他也不多說,馬上騎了上去,就向小學堂騎去。

  不久。

  利來就把利儷送到了學校門口,然后去了彩云毛巾廠。

  到了廠門口,利來把自行車往路邊一停,然后向門口走去。

  彩云毛巾廠去年就倒閉了,所以大門緊閉,已經沒有員工進進出出了。

  以前父母是彩云毛巾廠的員工,利來跟著父母進去過幾次,廠房不大,巔峰時期,廠里有六百來個工人,有三個車間,前面的操場和后院的空地到是挺大的。

  利來這次回來,主要就是為了拿下這塊地,然后精裝修一下,仍然生產毛巾。

  畢竟毛巾的銷量還是非常龐大的,以他前世的記憶力來看,毛巾和美食一樣,永遠也不會被取代的。

  五十年后,一百年后,就不知道了。

  但是未來三十年后,毛巾仍然不會被淘汰,也不會被取代。

  而且不僅是國內,就放眼整個世界,每個人,每天都需要用毛巾,平均兩到三次。

  所以利來盤算了一下,毛巾的利潤和銷量還是非常可觀的。

  而且種類也是多種多樣,比如每天都要用到的臉巾,澡巾,干毛巾,枕巾,汗巾等等,用處可真不小,只要市場打開,就能掙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