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575章 朝堂暗震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李東陽記得,有管家送家書來。

  從馬車里下來,坐在一塊青石上,翻開探子遞過的家書。

  本以為,是管家所寄的家書,入眼震驚,字跡卻與他的字跡,一模一樣。

  京城與他字跡如此相似的人,只有嚴成錦。

  這家伙竟越俎代庖……

  李東陽再看信:

  李公去曲阜,是為清娥說媒?衍圣公侵占山東大半土地,山東諸府百姓,或掘食死人,或賤賣親人,流移搶掠,各自逃生,衍圣公已配不上清娥……

  看到這里時,李東陽背脊發涼。

  就宛如有人站在更高的一層,窺視自己的行為。

  此子怎會知道,他暗含向衍圣公說媒之意?

  再往下看,列舉都察院收集的罪證。

  看來,山東的疏奏到都察院時,此子已經開始調查了。

  “這家伙,故意讓本官離開京城!本官還以為……”

  李東陽坐上馬車,進入山東境后,再往前十里,竟十分混亂。

  盜賊騎著馬匹來追人,搶人財物,禁衛廝殺而出。

  劫人錢財者,到處都是,甚至看到官兵,也參與其中。

  李東陽透過車簾,對著錦衣衛千戶楊順道:“去請個百姓來,本官要問問。”

  不多時,楊順拎著一個逃亡的百姓前來。

  那百姓見了拔刀相向的禁衛,嚇得雙腿發軟。

  “老翁,朝廷發了賑糧,你們為何還舉家逃跑,他們又為何抓你?”

  老頭見了李東陽面相和善,便哭訴:“沒地可以種了,小的當然要逃。”

  李東陽指著車簾外的沃野:“這些不是地嗎?”

  “大人有所不知,這些都是大戶的地。”

  李東陽干咳一聲:“那些人和官府為何抓你們?”

  “官府不想讓我們走,我們走了,他們就沒有人耕種了,地就要荒涼,可小的…實在活不下去了。

  您要是往青州走,盜賊掠奪更甚,百十成群,白晝公然搶掠,出沒無忌,大人你還是回頭吧?”

  在老頭看來,李東陽帶這百來人,還不夠走到青州的。

  李東陽眉頭緊皺,山東作為東方的糧倉,荒蕪到如此地步了。

  難道這個大戶,真是衍圣公?

  成化朝時,衍圣公大肆掠奪土地,禍亂婦女,但成化皇帝只剝奪了孔弘緒的封號。

  其中,還有一個緣由。

  孔弘緒,是前內閣大學士李賢的女婿。

  有李賢的勢力余黨在朝中周旋,衍圣公的土地等財產,保留了下來。

  李東陽回過頭,道:“來人,拿筆來。”

  京城,李府。

  李清娥在閨房中刺繡,胖丫鬟風風火火沖入房中:“小姐,老爺遣人來信了。”

  倏地,心神失守,繡花針刺入食指,凝出一顆小血珠。

  隨后,伺候薛氏的大侍女來稟報:“小姐,夫人讓您去正堂,嚴大人來了。”

  李清娥到正堂時,嚴成錦正在看李東陽送回的信。

  與嚴成錦所料不差,提親失敗,重頭再來。

  “李大人同意了小姐收下鐲子。”

  李清娥接過信,只見父親在信中說:喜歡便收下,不喜歡的便不收。

  簡單的一句話,似乎對此并不上心,卻能看出,字后深深的憂愁。

  憑她父親的了解,有更重要的大事,令父親困擾。

  薛氏將羊脂玉鐲送來,戴在李清娥手上稱贊:“真好看。”

  李清娥自覺收嚴成錦貴重的厚禮,不能心安,從懷中拿出錦囊,顯然早有準備。

  “嚴大人,這是與母親上香時,在廟里求得,可保平安。”

  錦囊繡著金絲鴛鴦紋,散發好聞的香氣,像嗅到花香一樣。

  不便在李府久留,嚴成錦起身告辭,坐上轎子,打開錦囊,是一塊乳白的魚躍高門玉佩。

  “嘿嘿,少爺,這玉的成色好,咱們也不虧。”何能樂道。

  “小姐的心意,怎能用金錢衡量,粗鄙,罰紋銀二兩。”

  嚴成錦身上從不佩戴貴重的飾品,這玉佩,只能掛在床頭。

  內閣值房。

  文官邁著急切地步子,穿過小院,踏入劉健和謝遷所在值房:“劉公,李公傳回的疏奏。”

  賓之前往孔廟祭祀,中途傳回疏奏,必定是中間有變。

  劉健翻開奏本,凝神屏息仔細閱讀:

  臨清、安平等處盜賊縱橫,奪人劫財者處處都是。

  傳聞,青州劫奪更甚,賊盜百十成群,白晝公然出行,出沒無忌,官府捕之不盡。

  又聞南來人言,諸府百姓流移搶掠,各自逃生……

  看了李東陽的疏奏,劉健深感震動:“東邊為朝廷稅賦所出之地,一年的饑荒,竟到了如此程度。”

  “諸府素貧,若淪為荊襄之地,恐再無救治之法。”謝遷看向劉健:“劉公,可要向陛下稟報?”

  陛下看到這樣的疏奏,定會萬分自責。

  “這封疏奏,并未詳說緣由,不知是因苛稅酷吏,還是天災,導致山東這番慘相。”

  劉健捋著胡須,沉吟片刻:“先稟報陛下吧。”

  兩人匆匆前往奉天殿,小太監通報后,徑直走入大殿。

  謝遷拿著這封疏奏,感覺重如千鈞,陛下心情不錯,有些不忍心打擊。

  “陛下。李公傳回的疏奏。”

  弘治皇帝疑惑地放下書,疏奏送回需三五天。

  而李公離開京城僅僅十天,推算是第五天,在途中所寫。

  還未到曲阜,就傳回了這封疏奏?

  他打開看了幾眼:

  有游閑之徒,號稱皇親,附搭鹽船,于各處起蓋店房,網羅商稅。織造內官,縱使群小,拷打閘河官吏,趕捉買賣居民,如此之類,不勝枚舉…

  還沒看完,弘治皇帝心情變得壓抑和憤怒:“這是……朕治理的天下?”

  劉健若有所思:“傳聞李公說,都察院收到了六本彈章,不知嚴成錦為何不報?”

  不多時,嚴成錦來到奉天殿,看見劉健和謝遷,就知道李東陽傳回彈章了。

  看陛下怒目而視的樣子,似乎與自己有關。

  李東陽不會坑他吧?

  “臣嚴成錦,見過陛下。”

  “劉公說,山東御史傳回了六封彈章,你為何不報?”

  嚴成錦不著急回答,思索片刻:“彈章中陳言,山東民生怨苦,郡縣凋敝,可是究竟是何緣由,還不得而知。”

  當初,成化皇帝沒處置孔弘緒,一來是礙于圣人后人的頭銜,二來是寥寥千字,難以描繪那種慘相,若弘治皇帝微訪山東,恐怕會親自宰了他。

  弘治皇帝審視著嚴成錦:“朕看嚴卿家的樣子,你知道是誰所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