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86章 能回血的新發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嚴成錦跟著小太監,疑惑地來到宮中的偏殿。

  弘治皇帝和內閣三人,早已坐在偏殿中,尚膳監擺上珍饈玉食。

  上次來這里時,還是弘治皇帝設宴告誡張家兄弟和長寧伯的時候。

  陛下不會想賴賬吧?

  還不等他行禮,弘治皇帝眉開眼笑,拍著一旁錦凳:“成錦,過來坐。”

  買皮……陛下真想賴賬!

  沒想到,飯圈的酒桌文化,竟是從古代宮廷傳下來的。

  嚴成錦坐在弘治皇帝身旁。

  弘治皇帝的另一側是劉健,連李東陽和謝遷,也得坐在稍遠的位置。

  可見,這是莫大的榮耀。

  一看便知,今日的飯局不簡單,弘治皇帝為張家兄弟和長寧伯擺過幾次飯局。

  儼然是飯局高手。

  弘治皇帝開門見山,道:“國庫又空了,支不出二十萬兩銀子。”

  嚴成錦低著頭,還沒想出辦法來。

  李東陽和六部大臣的目光,全都落在嚴成錦的臉上,仿佛菜在嚴成錦的臉上一般。

  弘治皇帝微微蹙眉:“嚴卿家可是在怪朕?”

  嚴成錦忙道:“臣不敢,只是這些銀兩大部分,來自良鄉商會。

  商會沒有銀子發工錢,餓的,是良鄉的流民和百姓。

  且天下商人來良鄉通商,沒有銀子買材料,工坊便無法運作。

  商人來良鄉,就買不到貨物,空車過鈔關,朝廷就收不到稅銀。”

  資金鏈斷裂會有多嚴重?

  雖然比不上后世,到了破產的程度。

  對于良鄉而言,也是極大的損失。

  嚴成錦琢磨,朝廷是否真的沒有銀子?

  弘治皇帝眉頭陷得更深了:“如此嚴重?”

  劉健乃大地主出身,深諳商道:“嚴成錦說的不錯,陛下,稅銀從良鄉而來。

  若商戶不通商,鈔關便收不到銀兩。”

  韓文站起身,躬身道:“臣聽聞,前陣子搜嚴府,有六萬銀子。

  不如,先賑濟朝廷,臣給嚴成錦打個欠條。

  今年收了夏稅,便歸還!”

  還真有朝廷向大臣借銀子。

  前朝成化皇帝就干過這事,朱厚照當了皇帝后,也干過這事兒。

  最出名的,是后世的崇禎皇帝,向大臣借銀子打仗。

  不過,相比崇禎,成化皇帝和朱厚照就不要臉多了,借銀子純屬為了玩。

  有趣的是……

  這兩人,一個是弘治皇帝的親爹,一個是弘治皇帝的親兒子。

  如今,弘治皇帝也要借錢。

  嚴成錦竟無語凝噎。

  弘治皇帝看了眼蕭敬,蕭敬忙拿起御壺,倒了一杯酒,笑道:“嚴大人,嘗嘗宮中的御釀。”

  韓文看向嚴成錦:“不知,嚴大人何意啊?”

  “這是家父寫書的血汗錢。”嚴成錦面色有些心痛:“陛下要取,臣不敢不從,還望陛下,打個欠條……”

  李東陽等人臉色黑下來。

  這家伙一滴酒沒喝,就醉成這樣了?

  讓陛下給你打欠條,你咋不讓管你叫親爹呢?

  弘治皇帝哈哈大笑,臉色很快冷下來:“嚴成錦,你可知罪!”

  “臣知罪。”嚴成錦有點慫了:“臣還沒說完,陛下若不方便,也可讓韓大人代勞。”

  六萬兩銀子,要不回來了……

  雖然另一座新府還有數不清的銀子,但掉了一格血,嚴成錦心中極為肉痛。

  弘治皇帝臉上露出濃濃的笑意,在座的大臣,府上都有銀子。

  可真正拿出來的,只有嚴成錦,這是為朝廷傾盡家產啊!

  弘治皇帝心中感動道:“朕不怪你,吃菜!”說著,將一塊紅燒肉夾進他碗里。

  頗有幾分父慈子孝的意思。

  蕭敬等微微含笑,點了點頭。

  用過膳,弘治皇帝吩咐:“朕要去良鄉,看看這大寶船。”

  陛下要出宮微訪,需錦衣衛提前做足準備。

  據牟斌所知,許多百姓和士紳,在良鄉瞻仰大寶船,早已人滿為患。

  可陛下要去,他也只能去準備。

  聽汪大夫說,陛下要出去走動走動,不可常日窩在殿中批閱疏奏。

  內閣和六部就不勸阻了。

  劉健留守內閣,李東陽和謝遷等人隨行。

  三輛馬車,從京城趕往良鄉。

  嚴成錦郁郁地跟弘治皇帝坐一輛馬車,弘治皇帝感慨:“許久沒來良鄉了。

  良鄉的三萬流民如何了?”

  “回稟陛下,流民還是一樣的窮,他們靠著去工坊干活,堪堪能養活家人。”嚴成錦道。

  不乏有一小撮人,靠著良鄉的繁榮賺到一些銀子。

  可不是誰都有堵上家財的勇氣和眼光。

  諸如梁中,僅僅是流民當中,小小一部分人罷了。

  他們代表不了良鄉的流民。

  總體上,流民與過去沒有多大改變,一遇大災,還是得朝廷賑濟。

  弘治皇帝嘆息一聲:“朕就知道是如此。”

  到了良鄉的船廠,

  熙熙攘攘的百姓和士紳,全然未見過如此壯觀的巨艦,衙役不攔著,圍著觀看許久。

  攤販們見機叫賣。

  弘治皇帝站在它的陰影下,望著這大寶船,震驚到無以復加,需昂著頭,才能看到桅桿。

  李東陽急道:“朱爺,不如上船看看。”

  弘治皇帝點點頭,上了巨船,果然看見了一門門銅鑄火炮。

  如此大船,加上這些火炮。

  需五千人抬動,就不足為奇了。

  弘治皇帝看向韓文和曾鑒:“工部和戶部,召集力役,將船抬至天津港。”

  “臣等遵旨!”

  嚴府,今日沐休。

  嚴成錦叫人買來京城所有甘蔗和紅糖。

  甘蔗壓榨出汁水,流出缸中,再與紅糖混在一起,倒入一口大鍋。

  何能問道:“少爺,咱們要煮什么?”

  嚴成錦要煮白糖,糖容易焦,需要根據糖汁沸騰時的水花,來掌控火候。

  看到水花呈小泡,像煮沸的肉羹那樣。

  “快拿手捻一捻,告訴本少爺粘不粘手!”

  何能望著滾燙的糖漿,差點沒哭出來:“少爺,小的不敢……”

  “明年的工錢扣五十……”嚴成錦話還沒說話,何能嗖地一下將手伸進鍋里,臉色痛苦也不伸出來。

  “少爺,粘手……!”

  粘手就說明,火候到了!

  嚴成錦命人用桶裝著,等它凝成黑沙。

  然后,將瓦溜放在缸上,瓦溜其實就是古代的漏斗。

  用草將瓦溜的下口塞住,將黑沙倒入瓦溜中。

  等到黑沙凝固了,拔掉草塞,倒入黃泥水。

  其中,黑滓流入缸中。

  而在瓦溜壁上,有一層潔白如雪的糖霜,約有五寸厚。

  何能和下人們瞪大眼睛,“少爺,這是……糖?”

  嚴成錦欣慰無比,就靠白糖回血了,不知能賺多少銀子。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