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歡到達大王嶺村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兩點了,徐祖爺的朋友田友賢,就被下放在村里的牛棚。
大王嶺在建國前是嶺南抗日根據地之一,粵省的東江縱隊就在附近駐扎活動。
那些曾經的工事舊址,到現在還能依稀看出痕跡,在幾十年后是有名的紅色旅游景點。
馬背上馱著米面糧食,盡歡也只能牽著馬慢慢往前村里走。
從村外的農田到村子里小路上,盡歡一個人都沒碰見,整個村子顯得格外靜謐。
不過沒人看見也好,反正盡歡也不愁找不到人帶路,難道有精神力這個強大的外掛,她還能找不到牛棚不成?
一陣噼噼啪啪的鞭炮聲突然響起,盡歡散出精神力一看,聲音原來是從一個農家院子里傳來的。<i</i
院子里擺著幾張八仙桌,桌子上還有瓜子糖果和茶水,大家圍坐在一起熱鬧地喝茶嗑瓜子。
招呼添茶加水的主人家,歡喜之情溢于言表,這排場很像是在辦喜事。
不過鞭炮都放了半天,卻不見新郎新娘,也不見張貼紅色雙喜字?
牛棚就在村子的西南面,牛圈里面一個身材瘦小的老人,正在奮力用鐵鏟清理牛糞。
盡歡輕輕敲響了牛棚就快要掉下來的木門,開門的是一個齊耳短發臉龐微胖的老太太。
老太太滿眼都是驚喜的光芒,一把拉住盡歡的手,“甜甜!”
甜甜是誰盡歡不知道,但這老太太連解釋的機會都不給,抱著盡歡又拍背又摸胳膊,“奶奶的心肝肉喲,你可算是回來了,比以前可瘦多了!”<i</i
“老太太你認錯人了,我不是甜甜,我是來找人的,田友賢田老是住在這里嗎?”盡歡語音語調盡量放得輕柔。
老太太看來是把她認成許久不見的晚輩了,她特別能理解老人渴望兒孫繞膝的想法。
而且老太太的眼睛很明顯不好使,所以對老太太的突如其來的親密舉動,并沒有太抗拒。
“老頭子!”老太太放開盡歡卻像屋內喊道:“老頭子快來,甜甜來看我們來啦!”
之前精神力看到的那個老人,急匆匆從牛圈里跑出來,滿臉歉意地對盡歡說道:“小同志對不住,我老伴她認錯人了!”
“沒關系的,”盡歡連忙擺手,“老人家,我跟你打聽一下,田友賢田老同志是住這里嗎?”<i</i
老人擰著眉頭,“我就是田友賢,小同志你是……”
“田老您好,我是徐盡歡,我是來探望你們二老的!”盡歡笑著說道。
“原來你就是小魚兒啊?上個星期我收到過老徐的信,他說你最近可能會過來一趟,沒想到這么快你就來了,”田友賢喜出望外的把兩扇門都打開:“歡迎你來做客,快進來!”
已經表明身份的盡歡,右手仍舊被老太太牽著不放,嘴里還執著地念叨,“甜甜,奶奶一會兒給你煮綠豆糖水!”
盡歡現在基本可以斷定,老太太不是認錯人,而是神智上有些毛病。
不過不幸中的萬幸是,老太太的生活常識倒是不受影響,端茶倒水這些日常舉動非常利索。<i</i
“田老,老太太這是?”盡歡邊卸糧食邊說問道。
田友賢壓低嗓音,“我們唯一的小孫女在十年前去了,她受不了這個打擊,就變得有些糊涂,看到年輕面善的小姑娘,就會拉著人家叫小孫女的乳名!”
“田老您也別太難過了,一會兒等老太太出來了,我就給她搭脈瞧一瞧,總會有辦法的!”盡歡寬慰道。
田友賢頹然地擺了擺手,“她這樣糊涂著也挺好,要是清醒過來,我怕她經受不起家破人亡的打擊!”
田家遭難的事情,之前盡歡就聽徐祖爺提起過。
田家人的成分都不大好,田老的父親以前是富甲一方的富商,老太太娘家也是大地主。
下面的兒孫,還有好幾個都有海外背景,田老的小兒子一家現在仍在大洋彼岸,至今杳無音信。<i</i
成分不好還有海外背景,田家這幾年被沖擊得厲害。
田老的下放地點都換了好幾次,最終在大王嶺村定下來,也是舊交老友各方努力的結果。
雖然這里的村民很排外,安排的勞動也不輕松,但沒有人刻意為難,老兩口也過得也算是清靜自在。
盡歡幫忙煮晚飯的時候,才發現老兩口過得遠沒有田老說的那樣好。
摻雜著一大半糠皮的碎米、涼薯、土豆,就是老兩口全部的口糧,一丁點細糧都沒有。
七月初的時候,徐祖爺才讓盡歡給老兩口寄過糧食,就是郵寄的速度慢,這一個多月也應該到了。
當時為了不打眼,100斤大米50斤面粉,盡歡還刻意分成三次寄過來的。<i</i
看這些口糧存儲的小心謹慎的架勢,老兩口也不像是那種過日子沒有計算的人。
既然不是這么快吃完的,那她寄來的糧食都去哪里了?
是被老兩口拿去做了人情?還是糧食壓根兒就沒到老兩口手里?
事關口糧的,都不是小事兒,盡歡也沒有拐彎抹角,直接找田老問了。
“田老,七月初的時候,我從川省給你們寄了150斤糧食,你們沒收到嗎?”
田老微微嘆了口氣,“收到了,村里的郵包都會統一送到村委會,村干部過一手,多少都會有損耗,加上我還要給兩個在農場的兒子郵一些,剩下的就不多了。”
統一由村干部收寄信件郵包,在這個年代的農村非常普遍,當然,順便從郵包里揩點油的現象也很普遍。
廟小妖風大,水淺王八多,盡歡對這種基層的潛規則,也是無可奈何。
現在田家老兩口的命脈都捏在人家手里,投鼠忌器,她不能也不敢正面去剛。
就是她有能力撂翻整個村委,又能怎么樣?也不能保證下一任會比這一任更好。
田老出于一片拳拳愛子心,把口糧分給條件更艱苦的兒子,盡歡更是生不出一丁點兒的指摘。
“田老,您看這樣行不行,您把農場的地址給我,您補貼兒子的口糧,以后就由我這邊來寄。
一來省得村干部一來一回占便宜,二來您跟老太太口糧上也能寬裕些!”
這已經是現在盡歡能想到,最穩妥最實際的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