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章 混沌至寶,造化先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方道明略一思量,便隨著巨蟒進了山林。漸行幽暗,三刻過后,一人一蛇來到一處狹窄的山洞前。此時雖是日出不久,但樹林茂密,遮天蔽日,附近光線也是昏暗不堪。

  “你帶我來此作甚?不會想乘機害我吧?”方道明暗自警惕。

  “上仙息怒,小蛇萬萬不敢,這山洞只是小蛇的居所,那寶物便藏在洞內,上仙請隨小蛇來。”

  巨蟒說罷便鉆進窄洞,方道明暗罵,這明明是一蛇洞,卻要我鉆,還想學功法,真是條笨蛇。

  這巨蟒充其量只是只小妖,更是靈智未開,如何懂得人的心思。所幸方道明年紀尚幼,身材矮小,勉強也能入內。

  方道明手腳并用,隨著巨蟒爬了一陣,洞內光線黑暗,只是洞壁之上偶放磷光,加上這一年的苦修,方道明眼力提升,也能看個模糊大概。

  不到盞茶功夫,已見洞底,空間開闊了許多,也僅夠方道明半蹲半坐,而且存了一顆夜明珠,光芒四射,方圓丈許之地,照得通明可見。

  “上仙稍待,小蛇這便去取了寶物。”

  巨蟒游到一側,很快叼來一件黑乎乎棍狀物體。

  方道明接過寶物,才發現是一卷軸,外表漆黑,入手冰涼沉重,不知是何物制成。

  “這便是你說的寶物?”

  “不敢欺瞞上仙,正是這寶物,乃小蛇一日鉆洞時無意間獲得,若是上仙喜歡,便送與上仙。”

  “如此,多謝了。”

  方道明低頭答了一句,順手揭開卷軸。突然之間,一陣渾厚浩大,古老蒼涼的氣息迎面撲來,瞬間充斥了整個山洞,仿佛穿越了無盡的時空,突然涌現,幾乎讓人窒息,令人顫抖、恐懼,來自靈魂最深處的戰栗與敬畏。

  “上仙,不要!”巨蟒驚駭莫名,蜷縮在旁一動不動。

  方道明立刻掩上卷軸,也是蜷縮倒地,一邊顫抖,一邊大口大口的做深呼吸。

  “這古老卷軸怎么如此厲害,到底是什么來歷,不會是什么禍害吧?”方道明一邊喘氣一邊思量,若非剛才反應快些,后果不堪設想。

  “上仙,看來這卷軸厲害非凡,我們不可妄動。”巨蟒漸漸反應平息。

  “不能妄動,那你送與我做什么?”方道明篤定這卷軸絕非普通寶物,今日被自己得到,絕不能再落入他人之手。

  巨蟒大頭一甩,遲疑道:“小蛇聽說,但凡天地至寶,都是有緣人居之,今日小蛇能夠碰到上仙,看來上仙正是這有緣之人,都說寶物需要滴血認主,才能建立肉體和靈魂上的聯系,上仙何不一試。”

  方道明暗暗稱善,他雖是聰明伶俐,但畢竟年幼,論見識廣博,自是沒法和這巨蟒相比。

  當下方道明咬破手指,一大滴血滴入奇怪卷軸。那卷軸頓時金光四射,瞬間化作一道流光射入方道明體內,消失不見。方道明但覺全身一震,癱倒在地,人事不省。

  這下可嚇壞了旁邊的巨蟒,幸好探得方道明尚有鼻息,只是暫時昏迷,也就放下心來。

  待到方道明再度回到藏書樓時,已是三天后的早晨了。昏迷了三天三夜的他突然轉醒,眼神奇怪,傳授了巨蟒一篇引氣訣便匆忙回轉,所幸他在儒園并不扎眼,消失個兩三天也是無人問津。

  夜深人靜,萬籟俱寂,方道明卻無心睡眠,他一人獨坐書樓,聆聽四周了無動靜,心思活絡起來。

  但見他右手食指輕點眉心,心中默念一句:“混沌造化!”那消失的古卷旋又出現在其手中。

  方道明顫抖的雙手攤開古卷,輕而緩,整個人仿佛依然在夢中一般。

  三天前,古卷被其滴血認主,隱入其體內,與其徹底融合,再也不復開始那般古老蒼涼,威壓無限。

  古卷不知何種材料制成,似紙非紙,似帛非帛,似金非金,柔軟而又不失堅韌。古卷完全攤開,其背面是一片朦朧,似是土黃色,又似青灰色,正中一座九層古塔,細看之下,造型十分簡拙古樸,塔頂四方,毫無精巧可言,最為奇怪的是,這九層古塔除了第二層和第三層是實體外,其它最底一層和其上六層皆是虛影。古卷正面更是奇怪,一道人影盤膝打坐于一方圓盤之上,似在潛心修煉,在人影周圍,四面八方,各擺放著八件東西,只是畫卷之中,包括那道人影在內,俱是模糊不清的虛影,方道明琢磨半天,才依稀辨出其中四件東西分別是:鼎、殿、劍、印,而其它四件,是認不出來的。

  方道明一邊摩挲,一邊喃喃自語:“鴻蒙仙訣,天地御法,這到底是什么道法神通,莫非比浩然正氣訣還要厲害嗎?”

  三天的融合,三天的感悟,方道明對這古老畫卷已經有了一定了解。這古老畫卷上不僅記載了一門古老的道法神通,而且變化多端,能大能小,能隱能現,能容萬物,能隔時空。

  “不管那么多了,反正也練不了浩然正氣訣,先修煉鴻蒙仙訣再說,至于其中其他秘密,以后再慢慢探索。”方道明打定注意,不對任何人透露這一上古奇寶,包括戰千羽在內,幸好藏書樓只有他一人,老伯也是杳無音訊,正好適合他修煉。

  平日白天,方道明還是照舊去后山竹林鏡湖修煉,到了晚上夜深人靜之時,他便隱入上古畫卷,繼續苦修,每每此時,畫卷中的人形虛影便會由虛轉實,玄之又玄,妙之又妙。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任憑風雨雷電,任憑兩肩霜華,方道明的苦修從未中斷,道基越筑越厚,道心也越磨越堅,只是所修之功法由原先的引氣訣變成了鴻蒙仙訣,天地御法。

  所謂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何況儒園這種天地靈秀之地,更是不覺時光流逝。方道明那幫孩童也漸漸長大,滿打滿算,已是在儒園第六個年頭了。

  這年冬天,雪下得特早特大,整個浩山皆是銀裝素裹,白茫一片。

  這日,方道明早早來到后山,今天是他和戰千羽約定見面的日子。五年前二人曾約定,每三個月在此見上一面,互相聯絡感情,交流修煉心得,方便的話就比試一場,當然了,每次都是方道明敗下陣來。

  方道明默念法訣,信手一抖,一條巨蟒便滾落在地,正是當年他在此遇見的膽小蛇。

  自從他開始修煉鴻蒙仙訣、天地御法,摸出些門道,便把這法訣授了與它,更把它收入上古畫卷,一來以防被他人發現,傷了性命,二來更有利于修煉。這巨蟒本是真龍血脈,頗具靈性,知道方道明是其生命中可遇不可求的貴人,自是對其忠心耿耿,對于其傳授的法訣,也是勤練不輟,幾年下來,修為精進,光是身材,便長了接近一倍。

  “騰云,我今日有事,你自去尋他處修煉吧。”方道明給這巨蟒取了個富含深意的名字,希望它有朝一日能破蛟化龍。

  騰云消失片刻,遠處便有一道身影出現,快速接近。

  “道明!”來者正是戰千羽。

  數年時光,戰千羽已是稚氣盡褪,英氣初顯,高冠束發,天庭飽滿,劍眉星目,眉宇之間,盡是靈動。身為儒園近百年來最為杰出的弟子,戰千羽有其驕傲自豪的資本:修業僅僅六年,便已是凝氣后期,即便是儒園首徒李臻,也不曾如此神速。其師空隱居士每每提及這一弟子,總是喜上眉梢,六年來是竭盡所能,用盡各種靈丹妙藥,為其提升法力,至于各種絕學、神通,更是傾囊而授,當然了,對其修煉也是嚴格之近乎苛刻。

  戰千羽也是極懂事理,一向嚴于律己,寬與待人,平日行事,禮節周到,頗為低調,深得同門弟子喜愛。

  “千羽,數月不見,你的修為又精進了,聽說你已步入凝氣后期,乃儒園近百年來第一人也,恭喜你了。”

  “謝謝,你也別灰心,只要堅持努力,也能很快進去凝氣后期的。”戰千羽知道方道明修煉進展緩慢,出言安慰。

  方道明無奈一笑,他是自家事自家清楚,不知是修為不夠的原因,還是功法的原因,他修煉鴻蒙仙訣、天地御法已經足足五年有余,可其境界卻始終好像停留在凝氣初期,不能精進半步,更不要說練就什么厲害的道法、神通了。

  其功法口訣他早已爛熟于胸,以他的認識,這些只是整套完整口訣的十之一二,但就算這十之一二,卻是筑基部分,博大精深,自成體系,足夠他修煉多年了。至于口訣的其它部分,方道明探索上古畫卷長達五年,依然不得而知。

  “千羽,今日我們去后山玩玩吧。”方道明所說之后山乃浩山之后山。

  戰千羽眉頭一皺:“聽師傅說后山乃兇險之地,多兇獸毒蟲,我們跑去玩耍,實非萬全之策。”

  “我們小心便是了,再說現在大雪封山,一般兇獸還不躲在洞中休眠。我們只需在外圍,一來可以歷練一番,二來要是偶爾碰到弱小兇獸,也可以捉了,用來練器煉丹。”

  戰千羽聽了大為心動,畢竟童心未泯,又學了一身本領,無處施展,不免遺憾。

  于是二人聯袂出了儒園,穿過鷹愁澗,直往后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