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百二十一章石猴拜師蓬萊島 孔宣談論長生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二百二十一章石猴拜師蓬萊島孔宣談論長生道重生鴻蒙之道第一卷道祖現世第二百二十一章石猴拜師蓬萊島孔宣談論長生道  卻說石猴兒本來已經懷著無比的遺憾和后悔想要放棄這一次拜師求藝,想著茫茫然的大海和時常驟起的海浪,石猴兒只覺得前程一片昏暗,就在這山重水復疑無路之際,石猴兒驟然發現不遠處有一仙島隱現,在那煙霧繚繞之中顯得頗有神仙居所的氣息,石猴兒不由得欣喜若狂,當下便跪拜在木筏之上往那仙島叩首九次,接著雙手便在海水之上劃動,只可惜石猴兒因為已經有幾天沒有吃過食物,再加上剛才一番驚濤駭浪的席卷下,石猴兒早已經精疲力乏,不管石猴兒怎么拼命,木筏卻隨著海水與那不遠處的仙島漸行漸遠。

  石猴兒終于累的再也無動彈,躺在木筏之上,雙眼無力而又期待的看著離自己越行越遠的仙島,嘴巴也不停地嘟囔著,卻已經無力發出聲音了,只是看石猴兒表情顯得十分悲傷與失落,眼看面前終于現出一個有可能有仙人居住的仙島,卻因為自己此刻已經沒有了力氣,使得自己再一次和大道擦肩而過。

  就在石猴兒萬念俱灰之際,海面忽的風向轉變,大風吹刮起海浪將木筏往仙島處帶去,石猴兒很快便發現了這個情景,心中不由得再一次升起希望之火來,眼看木筏就將近到仙島之際,石猴兒終于咬著牙撐著自己站了起來,卻不料這時一個浪頭打來,將木筏又往遠處打去,再一次離仙島漸行漸遠。

  就這般木筏在仙島與海中不斷的徘徊,石猴兒從失望到希望再到失望,再由失望轉到希望,心情不斷的顛簸,終于石猴兒決定不能順著風向與海浪的動作了,在風浪將木筏催到仙島附近,石猴兒終于從木筏上跌跌撞撞的栽進海中,接著憑著自己的一絲向道之心雙手與雙腳不斷的掙扎著,努力將自己的身形往仙島靠近。

  可惜海水冰冷無情,石猴兒早已經困乏至極,即便是石猴兒自己咬著牙堅持,可是身體已經跟不上意識了,在冰冷的海浪迎面打來之后,石猴兒終于被海水淹沒,茫茫的海面之上只有一個漂浮著的木筏正在海上游蕩,就在這時大海再一次翻滾起來,海浪高卷疊層起伏往仙島上拍來,然后又驟然退去。

  過了一日石猴兒迷迷糊糊之中忽然聽到玄奧的聲音傳來,“悟得大道方逍遙,無緣愁苦尋煩惱;天生無有良莠分,何如靈猿能明了”就在這時石猴兒驟然驚醒,掙扎著爬了起來,卻欣喜的發現自己竟然躺在一座仙島的岸邊,想來定是海浪將自己卷到岸上來的,石猴兒不由得又生起了期冀,搖搖晃晃的站了起來后,石猴兒便往島內走去。

  這座仙島煙霧繚繞,有祥云團聚,島上清風拂面而過,帶來一股清新的芬芳,石猴兒更加堅定了此島定是有仙人居住,想及此石猴兒不由得渾身開始充滿了力量,腳步也變得輕快了起來,往島內走去,卻不料石猴兒尋得一處走去,剛走幾步便覺前邊似乎沒有路徑一般,仔細一看卻見道路正在自己的腳下,卻不知為何自己的步伐再也不能邁進一步。

  石猴兒好不容易才能上得島上來,豈會就這般輕易放棄,咬著牙用出渾身的力氣,將右腳上前踏入一步,正玉再動左腳時,驟然天空一道霹靂想起,接著有一股巨大的力將石猴兒擊飛數十米,石猴兒好不容易從地上爬了起來,又一次來到這個地方,咬著牙再走一步,再接著又被巨力擊飛,就這般石猴兒來來回回不下一百來趟,終于在又被巨力擊飛之后,石猴兒坐在地上看著面前的道路思考著為什么不能進去,就在這時腹內傳來聲響,石猴兒終于想起自己有幾天沒有吃東西了,往四周眺望,卻見仙島有花果鮮食,便決定先去填飽肚子,再去闖一闖。

  石猴兒爬將起來往一群果林走去,尋得一處花果頗多之地,石猴兒靈活的爬上了一顆果樹,拌來一些瓜果便開始吃起來,就在這時忽有一股飄香順著風飄來石猴兒鼻前,石猴兒聞了聞,其中有肉香,又有酒香,當下臉色微微一喜,這石猴兒當下便從樹上跳了下來,順著香味的方向走去,果見一處石桌之上見得一桌子豐富的酒食,美酒佳肴甚是可口至極,石猴兒對這石桌之上的肉類沒有什么喜好,卻對桌上的酒水甚是喜愛,左右看了看后石猴兒便玉伸手拿桌上酒壺,右手伸到空中卻又停了下來。

  旁邊沒有別人,這石猴兒為什么突然停了下來,要知道這美酒佳釀飄出來的香味足以羨煞不少酒中仙人,石猴兒也是好酒之人,如何能夠忍得住酒釀的引yòu?!卻是石猴兒素來機靈,心眼頗多,在快要拿到酒壺之時石猴兒驟然想起這仙島之上何來的美味佳肴,又哪來的仙釀酒水?!惟一的可能便是這仙島之上果真有仙人居住,想及此石猴兒便又想起自己此番歷經一番波折才能來到此仙島之上拜師求藝,倘若醉酒而去,只怕顯得魯莽失禮,也只得咽了咽口水石猴兒轉身又往果林奔去。

  在果樹之上尋了一些瓜果填飽肚子,石猴兒便再一次來到那古怪的地方,可是這一次石猴兒卻發現道路通行無阻,先前阻攔自己的力量似乎根本就不存在,那將自己擊飛一百多次的巨力也消失不見,石猴兒心中頗為歡喜,便手舞足蹈的往島內奔去,進得仙島先是一陣迷霧繞眼,石猴兒順著一處方向徑直走去,良久面前迷霧開始清淡起來,接著驟然消失。

  映入眼簾的是一處美妙的景色,怎一個美景了得?有詩為證:勢鎮汪洋,潮涌銀山魚入穴;威寧瑤海,波翻雪浪蜃離淵。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之上,彩鳳雙鳴;削壁之前,麒麟獨臥。峰頭時聽錦激鳴,石窟每觀有龍出入。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瑤草奇花不謝,青松翠柏長chūn。仙桃常結果,修竹每留云。一條澗壑藤蘿密,四面原堤草色新。百川會處獨此島,萬劫無移蓬萊新。島上更有靈川匯聚之地,絲絲靈氣都化為點點靈液,更有一絲精純的混沌靈氣游與其中;有奇花異草無數,人參靈芝隨處可見,便是那千萬年年份的朱果靈材也有不少。

  石猴兒一時間被眼前美景吸引,不由得歡舞足蹈,與島內的花鳥游樂,確乎融入其中,良久石猴兒方才想起自己前來是為拜師求藝,當下往別處看,只見面前一座巍峨山峰聳立,遠觀山頂之上似乎有一座莊嚴的大殿,在陽光照耀下顯得十分的威嚴肅穆,再看山峰從上而下分為三層,有臺階相連整個山峰為階梯狀。

  石猴兒見得山上宮殿心中大喜,急急忙忙便往階梯上跑去,奔跑了大約有兩個小時,石猴兒終于跑到了半山腰上,看著腰間的大廣場,石猴兒更加堅定了心中的念頭,繼續往上奔去,又行了三個小時左右,石猴兒終于來到頂峰,見得巍峨宮殿,殿門卻沒有關上,殿中牌匾上赫然寫著“問道殿”三個大字。

  “好福氣!好福氣!”石猴兒雖然沒有習過文字,可是那殿上的三個大字卻認得,心中不由得甚是歡喜,“念弟子我千辛萬苦從花果山來此仙島拜師求藝,不正是問道之事?!”想及此石猴兒欣喜的往殿內奔去,卻見殿上有一二十四品混沌青蓮臺正中擺著,旁邊又有兩個蓮臺相稱,一為九品一為十二品,九品蓮臺之上有一身著青色道袍道人正在閉目養神。

  “師父,師父,弟子前來拜師求道,還請師傅收留弟子”石猴兒見得那青袍道人當下慌忙跪拜在地叩首施禮喊道,“還請師父收留弟子!”

  “何人在我蓬萊問道殿內喧嘩?!”青袍道人聞言睜開眼睛,驟然見有一猿猴在面前叩首,接著便說道,“你這猴兒端的無禮,來求師學藝豈能如此魯莽!”說罷大袖一揮便將石猴兒打出問道殿,落在問道峰下,從高峰之上跌落地面,石猴兒倒也無事,卻是那青袍道人不玉傷他性命,暗中施托住了他。

  “上仙嫌我魯莽?!”石猴兒坐在地上撓著腮子想著,“卻不知我何處顯得魯莽無禮?!”久思不得其,石猴兒心中頗為遺憾,正焦急之際忽的看到了山峰之上的階梯,石猴兒恍然大悟,便當即一層一層叩首上去,叩到半腰之間的廣場時,忽見空中一道祥光照下,接著現出九品蓮臺,那青袍道人坐在蓮臺之上,落在廣場中間的空中。

  “師父,師父在上,還請師父念弟子求道之心深切收留弟子!”石猴兒見青袍道人前來慌忙叩首施禮。

  “你是哪里人士,如何前來此島拜師?!”那青袍道人出聲問道。

  “弟子是東海花果山中一猿猴,曾聽得上仙話語心中對大道頓生向往之心,特離花果山前來東海尋師求藝,機緣巧合之下弟子來到此仙島,還請師父收留弟子!”石猴兒叩首說道。

  “你既有向道之心,如何前來求道途中酩酊大醉?!”那青袍道人冷笑一聲,“道途之中多有兇險,你又何生悔意,要知道求道之路崎嶇難行,不可一步登天,沒有堅定地心,求道不過是恍然一夢罷了!”

  “弟子知錯,弟子知錯!”石猴兒聽得青袍道人的話語心中頓時大為恐慌,慌忙叩首呼喊道,“弟子定然堅心向道,斷然不起他意!還請師父收留弟子!”

  “貧道與你有師徒之緣,奈何你根骨雖好,性子卻急躁,在你離島求師途中便施考驗與你,你雖然在其中多有波折卻也經受住了考驗,能夠來的此蓬萊島,也算是大福源,便拜入我門下隨我修行吧!”青袍道人當下點了點頭說道,“你雖為我之弟子,與我有師徒之緣,奈何你與我緣甚淺,日后另有名師指教,貧道便不與你取號了,先喚你做猢猻吧!”

  “多謝師父,多謝師父!”石猴兒聞言大喜,慌忙叩首相謝,接著又問道,“弟子失禮,卻不知老師號,也好使弟子日后能夠銘記于心!”

  “貧道流光道人!”青袍道人聞言笑著說道,“你既已拜入貧道門下,自當受貧道督促修煉道,貧道師門名喚蓬萊,日后你若見得蓬萊門人,不可輕舉妄動,此乃是本門大規!”

  “弟子知曉了,師父在上請受弟子一拜!”石猴兒聞言欣喜若狂,跪拜在地叩首行了拜師之禮,青袍道人見此微微點了點頭,接著右手一揮一道光在空中耀過落在半峰之上化為一個洞府。

  “你日后便在此洞中休養生息便可!”青袍道人出聲說道,“山上問道殿不得請入,貧道并非此島尊主,問道殿乃是貧道老師講道授業之道場,便是為師也不能輕易在殿內講道,你每日在此聽為師講道!”青袍道人說罷便消失不見。

  石猴兒見得洞府欣喜不已,跪拜青袍道人之后便往洞府中去,卻見洞府之內有修煉門,都是一些吸納吐氣,修筋煉骨的門,想必真正的道定然在老師手中,此應該是奠基之用,石猴兒已經拜入師門心中大定,當下便在洞府之內翻閱這些書籍,獨自學著其中的講解修煉。

  第二日清晨,石猴兒在天剛亮漫天星辰還在閃爍著光芒的時刻便已經興奮的起床走出洞府,開始學著自己從洞府內閱覽書籍學來的打氣練的門,畢竟修煉之道先講究的是筑基,石猴兒知道自己與人類有所不同,雖說大道三千條條皆可成道,可是沒一個修煉門對于人族來說都比妖族化身修煉的要方便得多。所以石猴兒只得勤奮的自修道,雖然這筑基之用的門基本可以說沒有多大價值,可是對于沒有修煉過道術的石猴兒來說都好比無價之寶。

  孔宣早就在問道殿內察覺到了石猴兒的舉動,雖然一開始對于老師的安排有著很大的疑惑,可是待看到這機緣之人,便是孔宣這樣身份的道人也不得不承認這石猴兒的確是少有的天才,除去身上先天就有的大福源,便是根骨和悟性也是上佳之資,更不用說對于向道之心的堅定與勤奮的個人因素了,想及此孔宣也不由得思考自己到底應該傳授這石猴兒什么術,要知道蓬萊島上,眾門徒基本上都沒有從老師逍遙散人那里學習到什么可怕的道術,大多是各自自學出來的,老師起到的是點化的作用,還有身為圣人的大師兄楊眉大仙也不時的傳授一些道與眾師弟。

  孔宣此刻也是在思考著這個問題,曾經小師妹碧霄問過大師兄為何老師不傳授一些道術與她們防身用,要知道老師的實力端的是可怕至極,隨便傳授一點手段,只怕眾人學了一門也能夠叱咤洪荒。大師兄曾經說過,道術不過是對自己道修為的另一種表現,而真正的道并不是因為道術的厲害而顯得厲害,各人有各人的機緣,有各人的造化,一種道術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修為達到一定境界的道人,往往很簡單的一門道術也能夠壓制住同級別的敵手,就好比準圣巔峰的鎮元子,一手很普通的袖里乾坤術,便是相同級別的高手也不敢小覷,真正只得重視的是對道的感悟,對天道的思索。

  想了許久孔宣覺得傳授石猴兒道術還不如傳授他如何感悟天道則,學會自己去思考適合自己的道術,更何況老師有言自己也不能傳授石猴兒蓬萊道,他日后會有真正的老師傳授他道術的,想及此孔宣便開始計劃如何傳授石猴兒修道門了。

  不幾時日光從東海耀起,石猴兒打了很長時間的,終于感覺到累了,便在廣場中尋了一個地方坐了下來,閉目回憶自己先前的一番。就在這時,忽見面前祥光陣陣,卻是老師駕著九品蓮臺出現在面前,石猴兒慌忙叩首施禮一番問了老師安好,方才盤坐在地上。

  孔宣右手一揮,便現出一個蒲團落在石猴兒座下,接著孔宣對石猴兒說道:“徒兒前來拜師求藝,想學何等本事?學了這般本事又想做些什么?!”

  “回稟老師,弟子想學長生不老之術,學的長生不老之術,弟子方才能夠悟得逍遙快活!”石猴兒聞言撓著腮子笑著說道。

  “生死輪回乃是天道則,想學長生不老之術便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畢竟此乃是與天爭生機,便是老師傳授與你,只怕你就算學的長生不死之術,還是逃不過天道的懲罰,每日生活在天道懲罰的陰影之下,何來逍遙快活?!”孔宣聞言臉色微變搖頭說道,“要知道長生不死之術并不是那般輕易能夠學的成的,便是諸天神佛也未必有人敢稱自己學的長生不死之術!”

  “老師此話怎講,弟子所見那些仙人不都是駕云遨游于天際,呼朋喚友游于四方,他們若不是學得長生不死之術,如何能夠這般快活?!”石猴兒聞言奇怪地問道。

  “那是這些仙人大多都懂得順應天道,如何趨福避禍,所以才能得長生!”孔宣笑著說道,“一旦大劫降臨,便是那些仙人也是危在旦夕,如何能夠自保以求長生?!”

  “既如此卻不知老師可有長生不死之術?!”石猴兒聞言問向孔宣。

  “老師有長生之,但不能直接傳授與你!”孔宣笑著說道,“但是老師能夠傳授你如何自尋長生之道!真正的逍遙之,該是悟道求心,順應天數行事,如此才能得永生!”

  “既如此,弟子愿聽老師教誨!”石猴兒聞言心中大動,慌忙出聲說道,接著叩首施禮道,“還請老師傳授道與弟子!”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