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228章 全員抗劉,成化犁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為什么說難辦呢?這就是利益分配了,在明成祖朱棣南遷之后,就出現了三都,京師北京城,南都南京,中都鳳陽。

  北京城和南京城都有一個六部,但是南京這一套基本都是養老的,利益基本瓜分完了。

  北京城才是朝廷中樞,同樣也有利益分配。

  這一遷都,那肯定是要到南京城啊,那這么以來,兩個六部就得合并,官員分配就是利益重新瓜分,南京這邊的人又怎么會允許呢?

  還有勛貴們,兩京的勛貴也會大為不滿,讓他們丟下家族數百年的產業,這可是挖心之痛。

  一個操作不好,就會引發大明內部分裂。

  所以溫體仁不敢把這件事情弄大,而是在當晚秘密進入皇宮,親自面見崇禎,雖然他在首輔任上碌碌無為,但是,這個時候,他還是很明白的。

  崇禎再知道溫體仁深夜前來找他,連忙讓王承恩宣溫體仁進來。

  他一看到溫體仁就說道:“禮儀就免了吧,首輔,盧象升對于防守華夏軍的進攻并沒有多大的把握。

  他倡議朕遷都,若真是華夏軍要攻克了京師,天下危矣!首輔,你怎么看啊?”

  溫體仁當然是先順著崇禎的話道:“陛下的安危,是大明最重要的事情,真要是到了那么危及的時候,遷都當然是上上之選!

  不過,陛下,遷都的話,茲事體大,還需得從長計議啊。”

  崇禎一開始還很高興,但是聽到溫體仁后面說的話,皺眉道:“這要是到了十萬火急的地步,又如何來從長計議?”

  溫體仁連忙解釋道:“陛下,臣的意思是,遷都之后,到了南京城,這南京的六部該如何處理?

  還有北京的勛貴,官員,百姓等等,這些事情要是不處理好的話,拿著京師之地,片刻之間就會崩壞。”

  崇禎聽到溫體仁的話,也蹙眉思考起來,之前是自己急躁了,都沒仔細考慮這些事情,不過在他的潛意識里,其他人又怎么比得上他呢?

  他是要中興大明的圣君,少了他,大明如何中興,而且官員勛貴為了大明,犧牲一些又能如何呢?難道他就沒有犧牲嗎?

  果然,崇禎說道:“到了要遷都的時候,正是國事艱難的時候,難道他們還要在這個時候扯朝廷的后腿嗎?”

  溫體仁真是有點蒙,這個時候了,皇帝怎么還有點幼稚呢?難道在皇帝眼里,他的文武百官都是大忠臣嗎?要真是大忠臣就不會貪污了,也不會不給你皇帝捐錢了。

  他只能勸慰崇禎道:“陛下,文武百官們雖然可以為陛下,為朝廷盡忠,但是陛下與朝廷也不能不照顧他們啊。

  各個官員都有一大家子要養活,朝廷不安排好這些的話,又如何對得起他們對陛下的追隨呢?”

  崇禎沉默了一下道:“首輔說得對,是朕魯莽了,官員們的家眷是一定要安排好的。”

  溫體仁點頭道:“陛下,所以真要是遷都的話,這南京城里總要有臣子們居住的地方啊,這不安排好的話,朝廷就會亂。

  而南京城里,哪里還會有適合文武百官的宅院呢?那里早已經都被別人買了去。”

  崇禎蹙眉道:“事情來得急促,朕也沒有仔細考慮,要不是首輔拾缺補漏,朕險些釀成大禍。此事確實需要從長計議,不過,必須快點行事。”

  溫體仁也是有些急的,畢竟北京城陷落,對于他這個首輔來說也是一件天大的壞事,國都被人攻克,作為首輔肯定要背鍋的。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保證國都不被攻克,另一件事就是安排遷都,都城到了南京,那北京被攻破了,罪責就小了。

  這時候崇禎說道:“首輔,那偽帝劉元昭對于有錢人,以及士紳是極度不喜的,聽說他把蒙古貴族全都殺了,此等大奸大惡之人,我們不該小覷。”

  溫體仁一聽這話,之前還惆悵那什么打動文官百官,勛貴的心思,現在,有了絕好的借口。

  他問道:“陛下,這可是真的?”

  “當然!”崇禎點頭道,“這都是東廠冒死打探來的,不僅如此,這劉元昭還看不起儒家,放言要把孔家鏟除,真是大逆不道!”

  溫體仁被嚇了一跳,鏟除孔家,那就是與天下士子為敵啊,他連忙問了劉元昭的許多政策。

  他聽著哪一樁樁,一件件,可都是在挖士紳的根啊!

  溫體仁臉色氣得通紅,義正言辭道:“陛下請放心,劉元昭這種十惡不赦的奸賊,天下人共討之!”

  隨后,溫體仁連夜離去,回到府上,他就找來了手下爪牙,說了劉元昭的一些政策,他說道:“諸位,要是劉元昭此人入主中原,這哪有我們的好日子過啊!我們決不能讓此等十惡不赦的奸賊入主中原啊!”

  他的手下們比溫體仁還激烈,紛紛叫囂要給劉元昭一個教訓。

  溫體仁說道:“明日,就把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這些事情都散播出去,不過莫讓百姓們知道了,明白嗎?”

  爪牙們都點點頭,各自散去。

  到了早朝時,朝堂上,不管是文官中的清流,貪官等,還是勛貴武官,每個人都是慷慨激昂說著要打倒劉元昭,絕不讓他進攻國都。

  這個時候真的滿朝官員齊心協力,捐錢捐糧食,號召很多人出錢出力。

  這也是沒辦法啊,劉元昭的政策那就是斷了他們的財路,要他們的命,這個時候還不反抗,那就真的是腦子全是水了。

  這一下,崇禎那是又生氣,又高興,生氣的是以前他費盡了心思,這些人,真的吝嗇的很,現在,大方的讓崇禎有些一夜暴富的心思。

  當然,氣勢也就是捐了白銀一百萬兩,糧食十萬石,這點東西,對于京官和勛貴們來說,還只是小意思,要是以李自成逼問來的幾千萬兩來說,真的是小意思。

  但是這么一大筆錢,就可以讓崇禎做好多事情了,崇禎也不延誤,當即就拿出了二十萬兩銀子和五萬石糧食交給盧象升。

  這讓在三河的盧象升得知消息,頓時信心好了許多,他當即就拿出錢來,收集鐵料打造火炮以及滿清提供的掣電銃。

  此時,已經是六月了,劉元昭只是在于橋湖這里打造了防線,就停下來進攻了,他覺得可以放滿清了。

  畢竟野草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當初成化犁庭,沒把建州女真殺干凈,這才有了今日的苦果啊。

  成化犁庭,成化指的是發生在明朝成化年間,具體是1467年,犁庭則是形容這次戰況的慘烈,就像整個土地被犁過一樣徹底!這場明朝憲宗朱見深發起的戰爭中,清朝祖先建州女真幾乎被剿滅。

  明朝稱此戰為“犁庭掃穴”,因為事發丁亥年,故又稱“成化丁亥之役”。

  建州女真是滅亡北宋的金人后裔。他們居住在中國東北一帶。建州女真是女真族中最靠近明朝邊境的一部,也是文明程度最高的一部,已經進入了農耕社會。雖然北邊還有海西女真、野人女真等女真部落,不過與建州女真相比,卻弱了不少。

  明朝在朱棣的時候就征服了東北一帶,設立建州衛管轄,并且任用女真人來管理。后來又采用“分而治之”的辦法,分出來了建州右衛和建州左衛,與原來的建州衛并稱“建州三衛”。

  土木堡事變后明朝國力衰落,建州衛首領李滿柱聯合建州三衛,反叛明朝,開始不斷的騷擾入侵遼東地區。

  當然,女真人入侵明朝邊境,很大程度上也跟明朝僵化的朝貢貿易制度有關,少數民族部落每年來朝貢的次數,每次來人的數量、貨物數量都有限制。

  既然明朝堵住了通過他們貿易賺錢的路子,人家就只能動手搶。但是,女真人不講信用,之前明朝也給過不少優惠政策,但真的到了有機會搶錢糧的時候,他們又會忍不住干一票,搶完之后又跟明朝道歉,簡直是反復無常的無賴了。

  對于如何解決這群女真人,當時朝廷內部主要分為兩派,主戰派認為女真人不服管教,應該好好教訓教訓;主撫派認為女真叛亂都激出來的,應該給予更多優惠,這樣他們就不鬧了。

  兩派觀點都各有道理。后來汪直到遼東調查一番后,很快就成為了堅定的主戰派,彈劾主撫派馬文升。

  馬文升倒也沒什么過錯,一個主戰一個主撫而已。但朱見深見了汪直的奏章,立即把馬文升下獄論罪。可見朱見深本人也是骨子里的鐵桿鷹派。

  成化三年,朱見深下令進剿建州女真,下達的命令是:“搗其巢穴,絕其種類”。“絕其種類”四個字基本就算是種族屠殺令了。

  他任命大將趙輔率軍五萬,兵分三路進剿建州女真。同時,朱見深又命令當時的藩屬國朝鮮派出軍隊,全力配合明軍進剿。

  經過一個月的圍剿,明軍斬首六百三十余人,俘虜二百四十余人,李滿柱(后來建州女真改稱“滿洲”,就是從他的名字而來,即“李滿住的建州女真部”之意)和他的兒子被朝鮮軍隊斬殺。

  另外一個首領董山(建州右衛首領,努爾哈赤的五世祖,也即曾祖父的爺爺)也被明軍設計抓獲,在押送途中董山試圖逃脫被殺。

  明軍主將趙輔在其《平夷賦》中描述道:“強壯就戮,老稚盡俘,若土崩而火滅,猶瓦解而冰消,空其藏而豬其宅,杜其穴而空其巢,旬日之內,虜境以之蕭條。”

  此役對建州女真來說是毀滅性的。經一個月的剿殺,建州女真被殺者千余人,明軍奪回奴隸(即阿哈)一千多口,破寨四五百座,牛、馬、家畜等積蓄也都蕩然無存(《全遼志》卷六)。顯然,女真部落的損失是遠大于明軍的斬首與俘獲的。

  成化犁庭,沉重打擊了發展勢頭強勁的建州女真,對女真來說,無異當頭一棒。而且成化犁庭一共打了兩次。

  朱見深被黑的慘,那不是沒有道理的,畢竟他差點就把建州女真給扼殺了,對于這樣的仇敵,不往死里黑才怪了。

  別看只是斬首一千多人,一場戰爭下來,首級完好的幾率也是不高的。在萬歷三大征之中,明軍在與小西行長一戰中。

  他的軍團一萬五千人,最后只有五千人突圍,而明軍斬首只有一千多,可見,首級不好得。

  也就是說,成化犁庭對建州女真造成的打擊是毀滅性。

  如果不是成化犁庭一事,打擊了建州女真,恐怕在嘉靖時期,建州女真就崛起了吧。這一戰可是讓明朝東北地區,安穩了百余年。

  劉元昭這一次做的事情便是如此,徹底滅了滿清,不讓他發展下去,也不讓他成為華夏帝國東南部地區的威脅。

  而且,東部軍團的劉進宏先期率領三萬大軍逼近沈陽,而滿清自從失去了蒙古的盟友,僅靠滿清八旗,再加上幾次戰爭的損失,如今的滿清八旗,滿打滿算也就三萬多一點了。

  之前他們還想著,只是華夏軍一支偏師,不算什么事情,現在突然得知華夏軍主力轉進,即將進攻滿清,他們瞬間就慌了,當即就派人向明廷求援。

  但是這個時候的大明也是自顧不暇,在出兵支援一事上,雙方爭吵不休。

  隨著一個月的時間過去,進入七月間,劉元昭還在前往滿清的道路上。

  而這時候,在大明的中原地區,孫傳庭一戰出名!

  孫傳庭字伯雅,號白谷,代州振武衛(今山西代縣)人。明朝名將。一表人才,多有謀略。

  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進士及第,授永城縣令。不滿魏忠賢專政,棄官回鄉。崇禎帝即位后,起為吏部驗封郎中,遷順天府丞。

  崇禎九年(1636年),出任陜西巡撫,組建秦軍,伏殺闖王高迎祥,平定河南農民起義。崇禎十五年(1642年),拜陜西總督,加兵部尚書銜,都督七省軍事,帶兵鎮壓李自成、張獻忠起義。

  崇禎十六年,戰死于陜西潼關,以馬革裹尸而還,時年五十一歲。著有《白谷集》六卷、《鑒勞錄》一卷。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謚忠靖。

  同年十月,李自成攻破西安。孫夫人張氏率孫家二女三妾投井自殺,年僅八歲的幺子孫世寧被一老翁收養。

  《明史》稱:「傳庭死而明亡矣。」</div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