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004章 統計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雖然蔡侯紙已發明六七十年,然而由于制作難度較大,費用較高,加上政府又未全力推廣,故如今書寫依然以簡牘為主,這也包括朝廷公文,如今紙質公文依舊非常罕見。

  劉玘知道,要全部淘汰簡牘,還需要一百年時間,在古代推廣一項先進科技的技術,時間非常漫長,有時超出想象。

  由于二人關系很好,李尚也并未再更衣,直接席地而坐,與劉玘繼續攀談。

  “你此次考中何曹?若能在功曹屬下當差,那可是絕對的肥缺!”

  功曹負責官吏考核,自然在所有少吏當中排名第一,人人趨之若鶩。

  “那種上等曹佐要排資歷,通常是逐級遷轉,要當上功曹佐至少六年其他曹佐經歷,現在如何輪得到吾輩?

  我如今是在戶曹任當佐,現在是八月,剛上任就要登記戶口、田籍,肯定要累死人的!”

  “那也還算不錯,到時求足下辦事之人要踏破門檻,你清貧日子快到頭了!

  改日我若要分戶,你可得幫我忙,對了,記得前任戶佐剛到任不足半年,如今升遷何職?”

  “他以功遷二百石縣尉!”

  李尚眼神中透露出無比羨慕,畢竟那職位對于低級小吏而言,是夢想,絕大多數人一輩子也難以企及。

  戶佐直接遷二百石吏?劉玘一聽,也有些驚訝。

  戶佐尚未及斗食,越過斗食、百石,直升三級遷二百石長吏,這相當于從最低一級的辦事員直接到副處級,在低級起步的小吏當中極為罕見,真不簡單。

  “他有何功勞,能升遷如此之迅速?”

  “他帶人進入大野澤剿滅賊盜,斬殺十余人,當上縣尉也理所應當!”

  古代,可未必只有賊曹才具有捕盜之責,很多時候全靠長官指派,因為那時百石吏以下都是長吏自辟,他們可隨時更換你的職務,也可隨時安排給你任務。

  劉玘一聽,沒想到他居然有軍功,一般人可沒這機會,而且剿匪風險也不小,算是拿命換來的,倒沒什么可值得羨慕。

  很快,李妻將熱湯端了上來,劉玘謝過。其實熱湯也就是開水,講究一些的會加一些蜂蜜,飲茶之風此時在中原還未流行,江南倒是有人煮茶飲。

  李尚又說道:“你若要想為吏,單在聚室讀書可不成,縣吏考試乃許功曹負責,他多取縣校生,就是鄉庠生,他也瞧不上的,何況聚生?你應設法速進縣校就讀,或許會事半功倍!”

  “算了,我尚需在家中照顧阿妹,不敢遠走,就先在聚室混幾載!”

  自己已準備直接考試,還去學縣校讀什么書呀?

  李尚一聽,搖搖頭,心想,就你那學習成績,直接考吏肯定無望,只有等你伯父伯母找賢達給你推薦了。

  此時人們為吏,若想從中上層起步,大多靠察舉、征辟、推薦,以這種方式為吏,也必有“策試”。

  漢順帝“陽嘉新制”(132年)以前,策試成績優劣只確定你職務好壞與高低,絕不會出現因“不及格”讓你回家這種情況,這也是察舉制和科舉制的本質區別。

  不過那以后,即便是舉“孝廉”,也有很大可能被“黜落”,這就表現出“察舉制”向“科舉制”過渡。

  但這還不是完全的科舉制,因為,參加考試必須經過推薦,還不允許自薦。

  若從下層少吏起步,由于申請人多于職數,一般都要先由主管曹吏對申請人進行簡單考試,主要考識字、書法、律令、計算等四方面知識,然后再擇優向上面推薦。

  因為推薦人本身要對被推薦人承擔連帶責任,因此大多不敢馬虎。

  卻說二人正聊著天,忽然外面傳來吵鬧之聲。

  二人知道有些不尋常,于是趕緊起身出門來查看。

  剛踏出門檻,就看見一名三十余歲、穿著白色公服的少吏站在門口。

  李尚趕緊對劉玘說道:“那是鄧戶曹,走,速去拜見!”

  二人來到門口見過了戶曹鄧雍。

  鄧雍為人非常隨和,他謝絕了劉玘入戶邀請,然后指著身后一大牛車的簡牘說道:

  “你雖要三日后才上任,然這幾日事務繁忙,我有些忙不過來。這些賬簿,你先幫我統計,爭取五日完成,當然提前完成最好,我就有充足時間復核!”

  “諾!”李尚點頭,上級安排的事務自然不好拒絕。

  接著,他讓劉玘幫他一起把一大堆簡牘搬入房中,足足有四百余漢斤,隨后鄧雍離去。

  “如此多賬簿,我這幾日怕是不要睡覺了!”李尚望著簡牘有些愁眉苦臉。

  “你一直夢想早日為吏,如今已得償所愿,為何又不開心了?你慢慢統計吧,此乃是你首次辦差,萬不能出錯!”劉玘笑道。

  “嗯,要是這初次統賬就出現差錯,我今后還如何考核?對了,你今日既然無事,可得幫我!”

  “這是當然!”

  “好,我二人現在就開始!”

  劉玘坐在堂屋正中間的案幾旁,李尚則在另外一張大案之上工作,二人開始分頭統計。

  劉玘他翻了翻賬簿,見這些全是田賬,共分五種:民宅園戶籍、年細籍、田比地籍、田合籍、田租籍。

  上面有姓名、數量、田地等級、田地來源等等,統計起來頗為麻煩。

  嗯,趕快開始干吧!

  很快就到吃早餐時間,當時百姓大多是兩餐制,早餐也即是午餐,就餐時間并不怎么固定,大致在午時之內。

  “咦?莫非這些簡牘你都已完成?”李尚聽得妻子叫他早餐,趕緊起身,不過當他看到劉玘左邊一大堆簡牘,非常驚訝。

  因為劉玘已完成的簡牘幾乎比他多了兩三倍。

  “當然!”劉玘笑了笑站起身,然后又說道:“這些簡牘雖然看著龐大,其實內容不算多,今日完成當無問題!”

  “今日完成?”李尚幾乎不敢相信自己雙耳,這怎可能?自己速度也不算慢呀?

  他懷著極大的好奇心趕緊低頭拿起劉玘的統計木牘一看,不由得更加吃驚,只見劉玘統計的方法和自己完全不同:

  劉玘列了一個四四方方的奇怪表格,橫欄上有姓名、地名、田地等級、數量等等若干項,然后直接往上填即可,速度自然快許多。

  不僅如此,劉玘的隸書突然間與以往風格迥異,字體別具一格,看著大氣、雄渾而流暢,水平遠超自己。

  “你這是從何處學來的奇怪統計法?我從前在聚室中讀書時,怎未見過?”李尚問道。

  劉玘淡淡一笑:“這是我新發明的統計臺賬法,較之以往的計法要便捷數倍,你今后可以推廣此法!”

  “哦,看來你真用心,若非潛心鉆研,哪能悟出此絕妙的統計之法?

  還有,足下這書法進步神速,難得!僅幾月不見,想不到足下居然長進如斯,佩服,佩服!”李尚連聲贊嘆不已。

  “過譽!”劉玘微微一笑。

  “我家中剛好有兩斗酒,今日我二人一人一斗!”李尚非常興奮。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