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百四十六章 鮮卑聯兵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幽州的咄咄逼人終于讓軻比能受不了了,他決定聯合其他兩家鮮卑一起與劉備一戰。軻比能有這個膽量,也是因為劉備大軍全部調集到了南方,幽州的原主力部隊也南下了。

  陰館縣(原為雁門郡治所,現已內徙)

  步度根說道:“中兄(二哥),我等大軍東向,軻比能遣人致書,意欲聯結三家鮮卑共抗劉備,中兄以為如何?”

  步度根的中兄扶羅韓說道:“哼,軻比能懦夫也!拱手將彈汗山以東大片草場送與漢人,你我正要吞并他,如何可與其結盟。”

  當年鮮卑大人檀石槐死后,他的兒子和連繼任,和連無才無德還不勇,部下多有反叛。在一次鈔略北地郡的時候和連被人射死,至此鮮卑四分五裂,步度根便是和連兄長的兒子。

  只是在步度根統領鮮卑部落的時候沒有那么強力,不止讓軻比能和素利等人分走了大片草場,就連他父親本部都一分為二,與中兄扶羅韓勢力對半(長兄魁頭與和連的兒子騫曼爭國時被殺)。

  步度根說道:“劉備帳下控弦之士何止千萬,軻比能自取其辱,況軻比能之地原屬漢庭,幽州取之亦無不可。”

  “莫如我等將軻比能之謀告之牽將軍,與幽州相約共攻軻比能,何如?”

  “善!”

  柳城(原本烏丸王庭所在地,現在成為了素利的王庭)

  “報首領,軻比能有信至。”

  彌加說道:“首領,軻比能有何言?”

  素利笑道:“彼欲與我等共攻幽州,所取之地三家共分。”

  原本在遼西所部的東鮮卑是沒有強力頭領的,素利、彌加、闕機等各擁兵萬余人,平分秋色。但幫助劉備平定烏丸之后,素利果斷抱上了劉備的大腿。幽州有任何需要幫忙的,素利都第一個出頭。

  百姓還在北上,劉和認為一個分裂的,紛爭不斷的東鮮卑不利于百姓的安全,所以劉和決定扶持素利掌控整個東鮮卑。

  在漢軍有意打壓下,素利很快殺了闕機,吞并了他的部落,彌加一看形勢不對,主動投向了素利。一統東鮮卑后,素利接受了劉協東鮮卑大人的任命。

  素利很有頭腦,實力大增后也沒有膨脹,他還看出了一部分劉備的想法,主動要求劉和幫忙重建柳城(幽州出材料,素利出人力,花費一人一半),將東鮮卑各部的貴族都遷徙到了柳城。

  幽州百姓北上路線上的東鮮卑領地不多,素利沒有感受到軻比能的痛苦,況且沒有人比素利更了解劉備的殘暴,隨劉備征伐烏丸的這批將領一個都沒有死,士兵也正值壯年。除非到了萬不得已,否則素利是絕對不敢對漢朝有異心的。

  相比于三頭病狼進攻一頭壯年雄獅,素利更想和雄獅合謀,殺掉另外兩頭狼,壯大自身。

  所以,不久之后,兩封差不多內容的揭發信來到了牽招的手中。

  牽招說道:“軻比能欲聯結步度根與素利,合兵攻打幽州。”

  閻柔怒喝道:“軻比能怎敢有異心,待末將前往說之。”

  “不必麻煩,步度根與素利皆愿與我幽州平滅軻比能。”

  “善!”鮮于銀說道,“劉公南下未用我等,將士們久不經戰陣,武藝疏松。軻比能反叛,正當其時也。”

  鮮于輔說道:“初,鮮卑部落引發俊靡騷亂,此時正可以軻比能之叛,楊我軍威。”

  俊靡騷亂,發生在俊靡縣(屬右北平郡,徐無縣西面不遠)的一件讓幽州眾臣憂心,讓劉備興奮的奇事。

  俊靡縣由于當年洗劫三郡之事廢棄不久,當年,捕人隊之風剛剛興起,只有少數百姓來到俊靡縣定居。

  而當時,軻比能所部鮮卑正巧乘烏丸兵敗,東向侵占了烏丸的草場。捕人隊北上,抓的絕大多數人便是鮮卑部人,但還是有一小部分烏丸的部落,俊靡騷亂的主角便是這一小部分烏丸。

  烏丸絕大多數部族在柳城一戰皆沒,但還有一小部分人逃回了右北平郡北方,本想安穩過日子,可幽州百姓北上打亂了他們。

  柳城之戰后,烏丸部落成了驚弓之鳥,幽州百姓的到來讓他們以為劉備要趕盡殺絕。在碩果僅存的一位貴族帶領下,烏丸決定西遷。可西遷路途遙遠,家產又在不久前敗在了柳城,所以烏丸幾個部落決定到右北平郡劫掠一番再走。

  不同于后世朝代,漢朝的尚武精神很強,百姓也好斗,尤其是幽州邊地人。烏丸部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們決定只劫掠右北平郡最北面的俊靡縣,反正他們人數也不多,搶一個縣也就夠了。

  烏丸部落勉強聚集了不到兩千的戰士向俊靡縣殺來,由于劉備對于情報的重視,劉備治下各城都有自己的斥候隊,這些烏丸戰士很快被俊靡縣人知曉。

  俊靡縣剛剛恢復人氣不久,幽州還沒有派太守前來治理,縣中也只有兩千多戶人家,絕大多數是捕人隊的家屬,這些人家由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共同協商處理問題。

  烏丸戰士來攻的時候,捕人隊的成員剛剛離開縣里還沒有回來,老人們商議據城而守。

  “城墻破敗如何抵御外寇。”

  老人見說話的人,無奈的說道:“趙家子,汝又有何意?”

  “莫如出城迎敵,逆而襲之,使敵不敢正視俊靡。”

  老人呲笑道:“汝為女子,焉能上陣!”

  四周的老人也七嘴八舌的嘲笑趙娥,說道:“汝名雖同于龐氏,然不可同日而語。”

  龐娥,原名趙娥,嫁人后變為龐氏。當年在祿福縣,龐娥的父親趙君安被同縣的豪強李壽殺死,在李壽的運作下,他沒有受到懲罰。趙君安的三個兒子(龐娥的弟弟)當然不干了,他們立志報仇,可惜天不遂人意,瘟疫爆發,三個兒子全部死了。

  得知趙君安兒子喪命,李壽趾高氣昂,認為趙家絕后了,與同族慶賀,還口出狂言:“趙家強壯絕盡,只有女弱,何足復仇?”

  李壽的話傳到龐娥耳中,她怒極,每日身藏利刃,準備報仇。可龐娥的舉動讓李壽得知,李壽每日提防,到哪里都騎馬挎刀前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