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三十二章 確認宗教發展相關事宜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道教的這十二個方面,可以說是囊括了許多許多,一旦真正的發展起來,未來完全可以依附科學,成為李蕁昆新生王朝的國學。

  李蕁昆算了算,差不多在對青州發動戰爭之前的三個月里,就可以在徐州、揚州、兗州、司隸部分和荊州部分完成信仰傳播。

  雖然只是淺層的那種“反正不要錢,多少信一點”的宗教信仰,但是也聊勝于無。

  文化的發展是潛移默化的,社會風氣的轉變也不是一朝一夕的。

  破壞很容易,培養缺很難。這就跟蟲族對人類,游牧對農耕差不多。

  三個月時間,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運用得當,還可以讓趙云的軍隊在青州更好的展現出他們應該有的戰斗力。

  黃巾軍,太平道,李氏軍,道教。信仰的沖突,會讓人的力量翻倍。

  “嗯,從明天開始,就準備相關事宜吧。”

  王野點點頭,道:“那貧道就先告退了。”

  待王野走后,李蕁昆確認沒有其他人后,長處一口氣。

  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自從得到了大量的人才主動效忠,和游走民間聽到大量對自己歌功頌德的百姓后。

  自己最開始得到系統,準備大殺特殺的想法居然淡了。

  “這可不是什么好兆頭。”

  李蕁昆懊惱的拍了拍腦門,黑化強百倍,洗白弱三分的道理李蕁昆還是懂得。

  現在天下局勢仍然還是四分五裂,怎么可以有這種厭戰的心態?不行,哪怕是天下一統,也不能停下擴張的腳步。

  軍功制不能停下,一旦停下,軍隊就會渙散,如果全部換上系統戰士,那么這些百姓怎么辦?全都去經商、種地、做手藝嗎?

  李蕁昆甩甩頭,不去想那些,拿起茶杯,有放下。

  “該睡覺了,這提神的茶,可不能喝。”

  李蕁昆來到糜貞的房內,發現糜貞已經睡下,便推出房門,回到自己從來都沒有去過的房屋。

  那,才是他的房間。

  ………………………………

  “道長,你別光聽我說啊,你自己也出些建議啊。”

  李蕁昆看著眼前無論自己說什么都同意,卻什么點子都提不出來的王野,很無奈。

  “李居士,如今我們道教雖然大教,但是我們悠久歷史,可是有著深厚的底蘊。

  從敬天祭祖到殷商時代天神崇拜開始,春再到秋戰國的黃老道家,最后再到先秦時期神仙方術以及民間信仰和大漢“五斗米道”、“太平道”一路走來,我道教的文化,也是源遠流長的。”

  李蕁昆一下子愣住了。

  是啊!雖然這里是古代,但是道教依舊有很遠的歷史啊!

  “居士說的一些傳播方法和一些對于道教理念新的見解,也是很對的,貧道沒有想到,居士悟性竟然這么高強,對于世界的看法也如此新穎。

  居士,不如……跟我當道士吧。”

  李蕁昆:???

  李蕁昆一副你特么在逗我的表情看著王野,很想給這人一拳。

  老子跟你談宣傳,你特么居然想著拉我入伙?

  “想都別想,本官以后是要成大事的人,凡塵未了,俗事纏身,怎么能當道士?”

  王野只能嘆口氣,道:“好吧,貧道失禮了。”說完,還嘀咕一句:可惜了。

  李蕁昆:┐(´-`)┌

  在李蕁昆的修改和補充下,道教還是那個道教,但是很多東西卻改變了。就如同儒教那樣,想要經久流傳,壯大宗門,那就要積極入世,融合適應天下的政局思想。

  “基本教義就定為尊道貴德、天人合一、貴生濟世、為國為民和……忠于天子。

  創始人不變,還是軒轅黃帝。

  宗教典籍我會讓荀彧、糜竺、王朗和曹操四人開始用活字印刷術開始排版,目前首選道德經、黃帝陰符經、周易參同契和周易四本書。

  供奉的核心神像就是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以及……從我往后的歷代天子。

  經書不用印太多,前期不會出現當道士的人,就算有,也不會太多,最多就是你的同行前來罷了。

  那么就印刷南華真經、通玄真經、沖虛真經、洞靈真經這四本,如何?”

  王野點點頭,李蕁昆繼續說道:“當道士前必須要成家立業,而且要有子嗣,并且要有撫養子嗣長大成人之后,留下足夠贍養家長老人、妻妾子女的錢財,不然的話,就只有孤兒可以直接當道士。

  嗯……吃肉,必須吃肉!”

  李蕁昆說完,王野眉頭緊皺,想要說什么,但是看李蕁昆那堅決的模樣,就放棄了勸說的念頭。

  李蕁昆想的很簡單,不成家?以后信仰爆炸之后都當道士了,人類滅絕了?人口怎么辦?

  不吃肉?你不吃肉怎么有力氣,你不吃肉怎么補充營養,到時候你怎么忠(上)君(陣)報(殺)國(敵)?

  李蕁昆怕以后道教產生分裂,所以直接明確按照正一派的規矩來。

  正一派道士是可以食葷的,但是他們所吃的是三凈肉,即:不見殺,不聞殺,不為己殺。

而且因為李蕁昆立下的道士入門資格太過嚴苛,所以道士肯定也很少。自然也不怕搞不到三凈肉  當然,以后定下的重大道教節日、齋醮科儀等法事,還有“國慶”、“春節”活動期間和每月的初一、十五食素。

  四禁食李蕁昆想了想,也就認了,禁食牛肉、烏魚、鴻雁和狗肉。

  咱們……可以吃羊肉、馬肉、驢肉或者……駱駝肉嘛。

  不吃牛肉,是因為牛終生勤奮勞作,普濟眾生,它太辛勞了,在道教眼中是“義”的化身,所以不能吃。

不吃烏魚是因為古人認為烏魚一到產卵期,兩眼昏花,什么也看不見,只待餓死升天,烏魚魚崽最有孝心,寧可自己游入母嘴,給娘充饑,也不能讓娘餓死,孝心可嘉,不能吃  古人認為鴻雁失偶,終生獨居,處境凄涼,矢志不渝,不再婚配,貞潔可表,所以鴻雁也不能吃。

  最后是狗,古往今來,人們常說:“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

  狗終生隨主,為主效勞,是“忠”的代表,所以也不能吃。

  這充分的表明了李蕁昆對于百姓的要求,可以達到向百姓傳遞忠、孝、節、義的傳統價值觀念。

  至于禁五葷四辛,這是李蕁昆要求的,雖然這年頭這些東西都是珍貴的資源,根本沒人拿來吃,但是李蕁昆可不缺。

  你要問天下美食在哪里?李蕁昆很負責任的拍拍胸脯告訴你,在丹陽!

  這些,不吃也罷,該說不說,這些東西總吃也的確不好。

  王野松了口氣,嘴里已經習慣了淡出了鳥,你突然讓他吃那些東西,總是感覺怪怪的。

  “那就這么定了!”

  就這樣,一個全新的道教,不同以往的道教,誕生了。

  ………………………………

過渡章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