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47章 西廂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往日里平平無奇的禁衛大營突然間與世隔絕了,任憑誰人如何疏通,就只是大門緊閉。

  自從左衛兵將進了禁衛大營,各種謾罵就沒消停過,也就是王丞相積威震著,否則早炸營了。

  其實倒也不怪這些公子爺怨聲載道,說要操練,那操練便是,都是能使弓馬的,累點也可以忍。但說好的操練只是走個過場而已,白日里拉出去溜一圈,接著便得回營房。

  在左衛大爺眼里,禁衛大營這地方,帥廳也算不上什么了不得的地方,可現在別說去帥廳點將了,不論銜爵高低,一天中大半時間連房門都不準出。

  “訓呀,練呀,連把刀都不發,溜猴兒般走兩圈就算了?”

  “馬廄里關了那許多馬,只白養著,卻連碰都不讓碰?”

  “上戰場殺賊兵,爺們沒話說,可這算干什么的?”

  “分明沒把咱們當回事!”

  “不指望咱們打仗,竟還把咱們關在這!”

  嘴上無不罵罵咧咧,都怨朝廷瞧扁了左衛爺們,就只差把心底話說出來,這是操練?這分明就是禁錮!

  能進左衛的都不是簡單人,大家心里門清,京師局勢看起來緊張,其實那些亂哄哄的叛軍成不了氣候,除非會飛,否則怎有可能過的了石頭城?

  且不提右衛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那東軍精銳朝發便可夕至,西軍騰出手來勤王也不過旬月功夫,更有武昌郡王麾下的常勝雄師可以倚恃,何時能輪到左衛上陣?

  朝廷所真正擔憂的,無非是武昌之變的慘事在建康重演罷了。

  之所以明知自己不會上戰場,公子哥們卻還罵的如此兇狠,原因乃是住的實在太苦。

  “再住上幾日,沒被憋死,也要被熏死了...”

  “拿走你那毛腿,敢搭在爺爺腰上!”

  “西廂那邊營房空著不住人,卻讓老子們在這背靠背擠成肉團子!”

  東廂營房少,規模遠小于西廂,偏偏空著西廂不用,讓這四五千人擠在東廂有限的幾個營房里!都是錦衣玉食慣了的,誰受的了日日夜夜跟些大老爺們擠在一張榻上?

  有一個算一個都被憋的抓耳撓腮,爭吵叫罵能掀了屋頂,然而一墻之隔的大營西廂,卻是靜的詭異。

  極靜,靜極,靜的仿佛連只蟲兒鳥兒都沒有!

  尤其到了夜里,東廂西廂更是形同兩個世界,一邊猶如菜市口,一邊就像墳地。

  然而鬧哄哄的東廂營房,在一天夜里,就突然寂靜了下來。

  那日上午,封閉的禁衛營門突然打開,大批甲胄軍械運入營中,夫役卻只卸在了門口,由左衛給搬到了輜重營。若在往日,見了如此精良的裝備,但凡是個習武之人都會兩眼放光愛不釋手,可現在這情況,右衛上下無不懵了神。

  一個個勉強擠出笑臉,一邊搬著器械,一邊在嘴上念叨,都道朝廷最倚重的還得是咱們。可他們心里卻都在打鼓,這些東西不送去石頭城,不送到廣陵,拉到這禁衛大營做什么?

  朝廷對左衛,該不會真要動真格的了吧?真要把左衛武裝到牙齒,拉到戰場上去?

  就在左衛惶恐不安的當天夜里,不知是誰先發現的,喚醒了同袍,繼而所有人都醒了,擠到了墻邊,透過窗子,朝外望去。

  左衛兵將驚恐的發現,仿佛從天而降,也似從地下鉆出來一般,校場上竟已列滿了兵馬!

  驚悚壓抑著營房里的左衛將士,不乏有人捂著嘴嚇出了尿。

  大營里沒有閑雜人等,更沒有這么一支軍隊,這是鬧鬼了么!

  鬼兵過境么!?

  在忽明忽暗的火把映襯下,仍有一隊隊的黑影從輜重營方向緩緩進入校場。

  馬蹄踏著韻律,噠..噠噠...

  甲胄磨蹭著兵械,咔..咔..咔...

  當黑影走出陰暗,借著月色和火光,隱約可以看見那些人身形輪廓,驚悸過后,終于有人回過了神。

  “是人,不是鬼!”

  “像是咱們馬廄里的馬。”

  “是朝廷白天運來的甲胄。”

  “是鎧馬甲騎!”

  “他們不會是,不會是在試裝備吧?”

  猜想隨機得到印證,似乎已經集結完的甲騎開始分列,隊首銜著隊尾,隊尾接著隊首,形成一個閉環,圍著校場勻速繞圈跑馬。

  “這些兵馬,是從哪里突然冒出來的?”

  左衛將士面面相覷,若真是鬼倒還好解釋了,可這活生生的人,怎么就一夜間突然出現在了與外隔絕的禁衛大營?

  “恐怕不是突然冒出來的吧?”有人議論道,“他們早就在大營里了,比咱們還早!必是一直住在西廂營房!”

  “胡扯,西廂要是有人,咱們住了這些日子還能沒發現?”

  “我說,你不覺得每日送飯的伙夫瞧著面生?原還沒在意,只納悶那些伙夫怎么一個個五大三粗的比咱們還壯實,現在看,肯定就是這伙人冒充的!”

  你說,他們住就住,藏個什么勁?還怕誰知道嗎?”

  “噓,小聲點,他們人都已經在這了,還有什么好爭論的!”

  左衛不免一些有真本事的人,盯著繞圈的甲騎瞧了一陣,也瞧出了一些門道:

  “校場上的甲騎足足五千有余,看似一個圓圈不分頭尾,實際上部曲分明,這是五個千人營!”

  “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旁邊有人解釋道,“徐霜的意思就是說,這是一支整編的精銳!”

  “整編之軍?徐霜,依你看這伙人究竟是哪里的兵馬,是東軍還是西軍?”

  大家伙都知道徐霜的老爹曾在東軍做過督帥,此刻既說了幾句高明之見,想來是得了老爹幾分真傳,便都瞅著他,指盼他能給解解疑惑。

  徐霜卻搖著頭思忖道:“我哪知道,但瞧這架勢,怕是要強過東軍破虜和西軍雄武吧?”

  這話一說出來,眾人大失所望,要知破虜鎮和雄武鎮堪稱大晉東西雙璧,徐霜輕飄飄一句話等同把校場這支兵馬捧上了天,立時有人不服,紛紛質問大晉可有強過破虜好雄武的整編之軍?

  “俺倒覺得既非西軍也非東軍,但是真像鬼軍,若非鬼,哪能這么安靜呢!滿校場的甲騎跑馬溜圈,竟一絲雜音都沒有!”

  鎧馬甲騎一溜小跑,馬蹄踏地的聲音近乎渾然一體,卻沒有號令傳出,更沒有人聲傳出,校場的甲騎似乎都是啞巴!

  但這股沉默里透著說不出的血腥,把人震懾的大氣不敢喘一下,橫行京師百無禁忌的世家紈绔們竟只能偷偷扒窗而望,只能壓低著嗓子議論。

  同樣的議論也在東廂其他營房里展開,說的話大同小異,幾棟營房里沒有一個左衛將士走出房門去校場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而校場里的這支兵馬似乎也沒有任何興趣搭理屋里人的偷窺,自顧自的跑著馬,只小半個時辰的功夫,便如潮水般退出了校場。

  所去方向卻并非來時的輜重營,而是直奔馬廄,再未現身。那馬廄在校場和西廂之間,既未見他們回返,那必然是住在西廂無疑了。

  “看來他們是不打算放回甲胄兵械了。”

  “這批甲騎具裝,朝廷果然就是給他們預備的。”

  “嘿,不多不少竟是人手一套,朝廷早算好了的,這支兵馬就是朝廷安排進來的。”

  “真是怪了,他們究竟是何時進來的?是在咱們之前不假,但這么一支精銳,居然無聲無息的進了京師駐進了禁衛大營,還藏的如此嚴實,半點風聲沒透出來。”

  “極有可能在叛軍兵壓石頭城之前,這支兵馬就進了禁衛大營!朝廷一直在調度兵馬糧草,安排五千來人進城,分著批次入營,若是處心積慮所為,尤其是王丞相親自抓,嘖嘖,確實不容易被發覺,但是...”

  “但是這么干圖什么?莫非...”

  知趣的人不覺打住了嘴,細思極恐,瑯琊王氏要造反么!

  有人聽出那莫非后面的意思,只是哂笑:“王丞相把咱們關在這里,能瞞過滿朝諸公,能瞞過陛下?”

  “藏了這么一支精銳在禁衛大營,王丞相一定是請了陛下圣裁的。”

  營房里議論紛紛,徐霜卻再也沒說過一句話,倒在榻上閉眼不語。

  眾人只當他是被大伙懟了,臉上無光心情不好,也無甚在意他,但看似平靜睡著的徐霜,內心中已然掀起滔天巨浪。

  在那支兵馬撤離校場的時候,他遠遠瞥見了一個非常熟悉的身影,就列在甲騎軍伍內,若非那個身影實在太過熟悉,否則甲胄之下,他也不會認出來。

  那是他二弟,徐霆!

  跟隨會稽王入蜀的左衛羽林,二弟徐霆!

  會稽王早已經回到京師,可當初護衛他入蜀的左衛羽林,卻并無一人回返。據傳一千羽林是在返京途中調入武昌郡王麾下,跟著武昌郡王重回荊襄,打羯狗去了。

  歷經血戰,老二非但沒有戰死沙場,竟還神鬼不知的駐進禁衛大營,這意味著什么?

  周圍同僚還在議論這支兵馬究竟來自哪里,是何番號,徐霜心里已經有了答案。

  來自哪里?從武昌來!

  番號?武昌郡王的厭軍!

  “我說,弟兄們,”屋內一個聲音突然響起,不知是誰如夢方醒一般長嘆,“朝廷把咱拘在這里,該不會就是給這支兵馬當幌子打掩護的吧?!”

  營房里的議論聲漸漸被壓了下去,一股恥辱雜著被人蔑視的羞憤,占據了所有人心頭,以致鬧哄哄的營房靜已經鴉雀無聲。

  這陣子的折騰,自己還覺著弄出了挺大動靜,可自己并不是預想中朝廷的人質,自己還沒那么重要,也不算陪襯,不見那支兵馬根本不屑自己的偷窺?

  棋子?甚至連做朝廷的棋子都不夠格,恐怕只是從下棋人煙桿里冒出的渾煙罷了。

  太欺負人了!

這一夜,徐霜根本未眠,心里一個念頭翻來覆去:他們帶甲回房,是準備隨時去打仗啊!老二  如今是干大事的人了!

  一夜過后,西廂一如既往的安靜,而東廂同樣也安靜了下來。

  仿佛是商量好了一般,左衛四五千人竟再聽不到一句埋怨,霜打了一般渾渾噩噩度日,甚至當這天右衛兵敗石頭城,他們仍對營外事情一無所知。

  這一天,禁衛大營的兩扇銅門再一次打開了。

  不同于上次一車一車的輜重運到營內,今次進來大營的只有一輛車,雕著描金海棠的馬車!

  “車上不會是王丞相本尊吧?”

  “王丞相出行,能是如此輕車簡從?”

  “就算是他老人家本尊,也不是來找咱們的。”

  果然,如左衛大爺們所愿,馬車入門不停,掠過東廂一排排的營房,直奔西廂而去。

  靜無聲息的西廂入口,赫然有一隊甲士把守,甲士顯然認得駕車的年輕人,連問詢都省了,便放了馬車通行。

  而那駕車人,竟是不久前帶著天子詔書去往邾城賜封司馬白的王羲之,卻不知何時回到了建康。

  馬車經過西廂營房,車速忽然降了下來,窗簾掀起,窗后一雙深邃的眼睛,打量起寂靜的營房。

  “所謂深淵難測,大概就是如此吧,誰也測不透這淵潭的深淺。”車內的聲音蒼老溫和。

  “這營房有何異處?”王羲之很是不解,一排房子而已,竟能得到車中老人如此特殊的評價?

  車內呵呵笑道:“這區區幾棟房子,卻藏著我大晉的國運,九郎,你說這淵深不深?”

  王羲之頓時醒悟,淵之深,在于有龍!

  他與這營房中的兵馬,跳過武昌,繞行江東腹地,千里迢迢潛回京師,他牽線朝廷,一力促成這支兵馬悄匿營中,不就是因為篤定了國運所屬嗎?

  說話間,馬車已到禁衛帥廳門前。

  馬車這趟入營似乎沒有預先通知,車內老人緩緩下了車,立在了廳門前,仍未有人出來招呼。

  駕車人待要進廳通報,老人抬手一攔,徑直邁了進去。

  跨入廳中,老人入眼所見只有五人,雖都身披重甲,但儀態著實難以入目。

  一人瞌睡,一人修指,一人擦劍,一人喝酒,一人讀書。

  老人毫不以為不妥,反倒很滿意的樣子,哈哈一笑:“好一眾五虎悍將,煩請哪位通稟白王,就說王導來拜。”

  話音才落,便有一人急匆匆轉過屏風從內廳出來,廳中散躺的五人隨之起身站直,所有懶怠之風立時消弭不見,替而代之銳氣彪兇。

  只見來人赤紅犀甲,儀神雋秀,而左眸煞白一片!

  “司馬白拜見老丞相!”

  “白王歸朝,社稷之幸。”

  “丞相所來,可是詔我出兵?”

  “正欲依賴白王,力挽天傾!”

  親,本章已完,祝您閱讀愉快0,百度搜筆趣牛,一住我們!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