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百零二章 對漢宣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彼得真的要向劉徹宣戰了!

  邊境牧民的沖突,成為了彼得實現政治抱負的導火索,他似乎已是“蓄謀已久”了。

  西伯利亞的夏季很短暫,彼得便利用這難得的氣候條件,大舉向漢朝東北的邊境進發!

  二十萬全副武裝的軍隊馳騁在大草原上,彼得親自出征,他要給年輕的漢武帝一點顏色看看。

  “母親,兒子要走了,彼得國王的大軍已經開拔,薩契科夫要追趕上大部隊!”

  葉妮婭也聽懂了,他的父親要去和漢朝開戰,他們何時才能再見面呢?

  葉妮婭的母親已經痛哭流涕了,盡管薩契科夫給全家的未來,描繪了一個幾乎完全的新家園。

  但誰又能保證,薩契科夫就可以平安地歸來呢!

  黎明的太陽,再一次照射著美麗迷人的貝加爾湖。

  葉妮婭獨自一人漫步在湖畔,她的心里現在又多了一份牽掛……

  “皇上,邊關急報,十萬火急!”

  長安城未央宮外,一聲尖細的喊叫,打破了黎明的寂靜。

  劉徹從夢中驚醒,他分明已經聽到了來自邊關鐵蹄與刀劍的鏗鏘之音。

  未央宮中。

  劉徹已經正襟危坐在皇座上,殿內是匆忙趕來的竇嬰和田蚡等人。

  劉徹急忙叫包桑將邊關的疾奏,呈給了丞相竇嬰,令其當眾宣告。

  竇嬰神色凝重,他知道奏折上一定是驚天動地的大事,他緊握書簡的手,有些微微顫抖。

  “臣幽州刺史急報皇帝陛下西伯利亞王國國君彼得,親率幾十萬大軍,已越過我朝北部邊境,在鮮卑和烏桓等氏族的幫助下,大軍已經逼近了遼西和遼東兩郡……”

  “啊!”

  大殿內的文武大臣聽完奏折,無不大驚失色!

  劉徹的胸脯不斷起伏著,顯然他在強壓著心中的怒火。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與匈奴的戰事如何?”

  劉徹再也沉不住氣了,他大聲問道。

田蚡急忙上前兩步,他向劉徹答道  “回皇上,匈奴已被我漢軍追繳至大漠之外,李廣將軍不日便要班師回朝。”

  “李廣將軍何時才能回來?”

  劉徹追問道。

  “這,按日子來算的話,還須十日左右。”

  田蚡翻動著小眼睛,他也不確定大軍到來的具體時間,但看著劉徹著急上火的樣子,也不敢不表態。

  “即刻擬旨,快馬去報,讓李廣五日內到達長安!”

  “臣遵旨!”

  田蚡趕緊應諾,包桑火速將擬好的圣旨,傳到了宮外。

  “西伯利亞王國?朕怎么就沒想到呢!”

  劉徹在大殿內來回地走著,看得出他在努力調整著自己的情緒,現在需要他冷靜下來。

  “丞相,依你之見,該如何應對?”

  竇嬰終于等到皇上向自己發問了,他在念奏章時,從第一個字開始,心中就在思考著應敵之策。

  “皇上,當務之急自然是火速派將士趕赴邊關,拒敵于國門之外!”

  “臣以為,李廣回朝尚有時日,還是先命衛青出戰為宜。”

  竇嬰顯然經過了深思熟慮,他對形勢的把握和判斷是客觀的,也是比較可行的。

  “西伯利亞國遠在北方,是十分強悍的名族,他們如同匈奴一般,善于騎射,我朝自然不能輕敵。”

  “現在漢朝剛剛在與匈奴的戰斗中,取得了勝利,將士們正處在亢奮狀態之中。我們便要一鼓作氣,將來犯之敵殺退回去!”

  竇嬰說著,不斷注視著劉徹,并掃視著大殿內的群臣,發現大家都在專心聽自己講話,心中更加有了信心。

  “衛青先戰,李廣后援,大漢要舉全國之力,支援前線的戰斗,這是我朝目前最重大的國策。”

  “必要時,還要請皇上御駕親征才是……”

  “朕馬上就要親征,還要等什么‘必要時’呢!”

  劉徹又顯得急躁起來,他的眼睛里冒著滿腔的怒氣!

  “什么西伯利亞王國,什么匈奴王朝,只要敢和我大漢為敵,就一定要將其消滅殆盡!”

  劉徹的豪言壯語在未央宮中飄蕩著,大家都屏住了呼吸,誰都不敢出聲。

  此時,大殿內就是落下一顆針,其聲響都能刺穿群臣的耳膜。

  半個時辰的靜默。

  “皇上,請下旨籌備前線所需的糧草和輜重,火速增援衛青才好!”

  還是竇嬰打破了沉默,他的膽氣和魄力是漢朝絕無僅有的。

  “另外還須調遣朝鮮的楊仆,讓他從朝鮮出發,與衛青形成對敵軍的夾擊之勢。”

  劉徹如夢初醒,他騰地一下從龍椅上坐起來了。

  “快快擬旨,火速從各地抽調三十萬大軍,日夜兼程前往北方!”

  與此同時,八百里加急的圣旨,已經離開了長安,奔向了齊地的衛青和朝鮮的楊仆。

  “丞相負責籌備糧草,太尉替朕御駕親征!”

  劉徹最后的這句話,就像一把重錘,砸得田蚡的腦袋嗡嗡作響。

  “自己怎么這么倒霉,又攤上了這等苦差事!”

  田蚡心中不是個滋味,皇上這次的安排顯然不同于上次,他能掂量來事情的輕重。

  “這次才是真正的考驗,弄不好自己太尉的官職不保,還有可能掉了腦袋啊!”

  劉徹再說了什么,田蚡一個字都沒聽進去,他完全已經懵住了。

  三日后,衛青收到了長安的圣旨,他感到非常震驚。

  眼下海軍的訓練也在最緊要的關頭,衛青原本打算幾日后,便帶領將士們出海。

  但大漢北方的戰事,已經十萬火急了,他必須全力出擊,替皇上分憂。

  “眾將士聽令,俄國人犯我北方邊境,即刻停止出海的各項準備,馬上啟程前往北方戰場!”

  衛青一聲令下,十萬海軍將士緊急集結,開始浩浩蕩蕩地向北方挺進。

  這支隊伍經過衛青的調教和集訓,早已今非昔比了,軍隊重新煥發了雄姿,個個精神抖擻,士氣旺盛。

  且說在西北軍營里的李廣將軍,他也收到了皇上的圣旨。

  李廣剛剛擊潰了匈奴最猛烈的一次進攻,他常年與匈奴作戰,已經有了豐富的經驗。

  他知道這次匈奴的潰敗,大大挫傷了匈奴單于的元氣,沒有半年的時間,單于絕對不會再卷土重來的。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后世唐代的詩人對這段歷史,有過如詩如畫地生動描繪。

  李廣也不敢耽擱,他必須馬上加入朝廷增援北方戰事的隊伍。國家有難、八方支援,這是大漢統治基石穩固的一種集中體現。

  但李廣心中隱隱有一絲擔憂。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