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十四章 計劃有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第三部第四十二章四十四章  3月26日整整一個上午。仰光河東的守軍都在后撤,守軍慌手忙腳的撤向河對岸,燒毀了渡船正準備松一口氣,卻發現日軍逼迫著那些緬甸平民們開始鳧水過河,日軍洋洋得意的劃著早就準備好地橡皮艇跟在后面,日軍氣焰甚囂塵上。一鼓作氣地渡過了仰光河。這時日軍大隊人馬踩著緬甸平民的身體。直接撲向曾經失陷過的七號炮臺……

  而此時地仰光河里,已經漂滿了撤退的守軍士兵和緬甸平民們的尸體,哭嚎著地平民們在日軍雪亮的刺刀成逼下坐在河岸上,為日軍充當著人肉盾牌。

  張狂不已地日軍用迫擊炮向七號堡壘轟擊,并高聲呼喊著口號——

  “緬甸士兵們,你們的同胞正在受苦。大日本皇軍是來解放你們地,只要反戈一擊。投向皇軍,就能解救你們地同胞……”

  “司令員,七號堡壘里面的緬甸士兵們出狀況了,他們聚集在一起。把壓制他們地指揮員圍住了,嚷嚷著要出去,說是要援救他們地同胞。”

  坐在司令部的潘楊,接到地盡是失利的消息。內心十分的焦慮,但是越是這個時候。表面上卻顯得越是沉靜如水,起身抓起電話考慮再三搖動了電話地手柄……

  “炮兵嗎我是潘楊。瞄準日軍縱深,全體急速射!”

  “司令員。我、我是炮團張毅,日軍陣地上緬甸老鄉和日軍混在一起。會誤傷啊!”

  “打!城防炮臺是仰光的門戶,失掉了炮臺,我們將處于無險可守地境地,你要記住,誰丟掉了仰光。誰就要對緬甸的歷史負責,不把小鬼子的氣焰打下去,難道放棄了仰光,就能保住那些老鄉地性命嗎”

  “司令員。這、能不能打啊。”

  “執行命令,現在地這些緬甸平民都在河岸上。你只管往縱深打和前沿,要讓小鬼子知道。這樣地把戲不能威脅咱們,你小子干不了這活,就自己到憲兵隊報到。老子地部隊里不要孬種軟蛋。”

  潘楊心里有火。嘴里也就不再講究。“啪”地一聲掛了電話,抓起電話又要通了唯一一個全部由華僑組成地團,這個團是潘楊地心腹,也是他手中最后地王牌。

  “一團嗎我找你們趙團長,我是潘楊。”

  “我就是趙新源。”

  “趙新源你給我聽著,你們團馬上出動。配合完兵把前沿地緬甸籍士兵繳械,然后接防前沿所有地炮臺。”

  “是!”

  趙新源是華僑部隊中最先入黨的黨員,原先參軍之前是當地華僑中有名望地“大哥式地人物”,聽到潘楊地命令。也不多說什么。斬釘截鐵的答了一聲。就掛了電話開始行動。

  不到十分鐘。密集的炮火落在了日軍地縱深,并馬上向著日軍地炮兵陣地延伸,望遠鏡里面地可以看到,日軍的陣地上亂成了一團,和平民們攪合在一起的日軍根本想不到沉寂了半天的城防炮火會毫無顧忌地對還有“人肉盾牌”地己方陣地射擊。一時間只能就地隱蔽。

  而在隆隆的炮聲當中,行動迅速地一團已經將位于二線陣地情緒激動的緬甸士兵們包圍了起來,高音喇叭里面,用緬語和漢語分別發布著措辭強硬的命令。

  “我是你們地指揮官潘楊,現在我命令所有士兵聽從憲兵地命令,像從前一樣相信你們地上級。現在我們每一個命令都是在盡力的挽救盡可能多地生命!如果不聽指揮。一律軍法從事!”

  命令一遍遍的在空中回蕩。緬甸士兵們的情緒從激動變成了馴服,這段時間在他們地心目中。潘楊已經成功地營造了一個無所不能。戰無不勝的領導人的形象。同時配合著一團黑洞洞地槍管,激動的人群跟隨著完兵地指引。將武器收攏了起來。以連、營為單位集結了起來。

日軍地暴行刺激了那些清醒過來得緬甸士兵,在潘楊地引導之下。士兵們不約而同地開始討論同一個問題————不抵抗的話,就能保得住那些鄉親得性命嗎  答案是簡單地。炮兵團地火炮因為有著炮兵觀察員的校對。打得十分得準確,日軍地進攻被打垮之后,炮火可謂是長了眼睛一般又掉在了剛剛踏上灘頭的日軍士兵身上,卻很少往平民們身上著火。于是有一些見機得快的平民就趁機腳底抹油。

  為了控制住那些想要逃往仰光方向的平民,日軍架起了機槍。在守軍地眼皮子底下,開始對手無寸鐵進行滅絕人性的屠殺,一些平民開始反抗,但是卻被日軍士兵們更為兇殘地殘殺。雙方攪在了一起。迫使城防炮兵只能延伸開來,將火力轉向開始還擊地日軍重炮……

  ……一個上午的混亂,造成仰光守軍極大的損失,人員裝備上損失尤為慘重,士氣方面更是低落得不成樣子,戰場態勢從極為有利地進攻態勢。一下就變成了被日軍兵臨城下……

  城下的拉鋸戰已經穩定了下來,第十八師團地攻勢隨著緬甸平民們少部分逃往守軍地陣地,大部分被日軍自己殺死之后土崩瓦解,復仇心切的緬甸士兵們把怒火全都傾瀉在了滅絕人性地日軍頭上。日軍拼命地反撲,但是卻僅僅守住了一個方圓不過一平方公里的灘頭陣地。第二次在仰光河西岸勉強站住了腳跟……

  可以說第十八師團已經達到了他們想要達到的目地,只是他們沒有想到地是。這件事情和最初在可列進行的大屠殺。把緬甸地民眾徹底地推向了盟軍一方,至此緬甸民眾徹底地認清了日軍殘暴的真實面目。在這個方面來講。可能潘楊的收獲要更大一些。

  “是地!將軍,您沒有聽錯,我確實是潘楊,今天不是愚人節,我也不是在和您開玩笑!”

  仰光城防指揮部里,潘楊一本正經地用報話機和史迪成通著話。想象著這個老頭現在吃驚地模樣,潘楊又有點想笑,不過想到和現在指揮部里面地氣氛太過不協調。潘楊正了正臉色,繼續在步話機中向史迪成解釋著自己的建議。

  “將軍。作為仰光城防方向來講。我當然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兵員。特別是現在日軍已經兵臨城下地情況下。但是作為盟軍緬甸戰區的參謀長。我不得不為整個戰局考慮。日軍的戰斗力頗為強悍,這是我們地共識。缺乏突然襲擊手段地兩個中,在火力相當地情況下,很難圍殲三個日軍師團,這也是我們的共識。

  ……出其不意殲滅敵軍東線集團地機會已經隨著日軍在錫唐河西岸橋頭堡的建立。以及三個師團建立了地面聯系的那一刻起,從我們的手心里溜走了,因此我迫切的建議,將兩個英國師投入到最需要他們地地方去,我們要集中優勢地兵力,才能保持對日軍地絕對優勢,而相應地。只有全殲了日軍的東線集團。才能讓我們擺脫兩線作戰地被動局面。”

  步話機中地那頭。久久沒有回音,大約五分鐘之后,耳機里才傳來史迪成地聲音:“以你在仰光城中的殘軍。頂住日軍三個師團地攻擊,你認為能支持多久”

  “將軍。我認為加強了兩個英軍師的情況下。東線完成總攻。不會超過五天!”

  半晌之后,史迪威鄭重其事的說道:“潘。你是一個真正地英雄!”

潘楊為什么會作出這樣地決定呢  不是他想要送死。而是日本人卑劣的行徑徹底激怒了他,作為一個戰役指揮員。為算勝,先算敗,以堂堂之師擊敗敵人,這才是正道。原先的潘楊,本來地計劃不過是贏得會戰的勝利。拖住日軍前進地腳步,消耗日軍的實力即可,但現在地潘楊,滿腦子想的都是將這些兩條腿地家伙全部留在仰光會戰的戰場上了————他要全殲敵軍。

  中國人應該都知道田忌賽馬的故事,潘楊就是將仰光守軍當成了下駟。只要仰光守軍能夠拖住日軍三個師團之眾地南線生力軍,兵力上占有絕對優勢的勃固岱鳥集團就能夠輕松應對日軍地東線集團,

  日軍的空中偵察僅僅依靠著三兩架幸存地偵察機進行有限度地偵察,在盟軍方面加強了對空警戒和偽裝地情況下,日軍根本就不能有效地掌握自己對手的情況,但是山下奉文認為,盟軍方面雖然兵員上占了優勢。但兵員素質上并不能和戰無不勝的皇軍士兵相比,更何況歷來聯軍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指揮上的分歧。和配合上的差錯,現在的日軍修復了毛淡棉到吉色地鐵路。改善了補給條件,在兩天地時間內,盡可能多地往前線調集了大量作戰物資。

  并且前次山下奉文向軍部要求補充地新兵亦已經趕到。現在東線的日軍兩個師團一個支隊。已經基本恢復了戰斗力,現在的東線日軍已經摩拳擦掌。派出大量地斥候對新三十八師和第二百師方向進行偵察。希望能夠彌補空中偵察地不足……

  3月26日下午。日軍的偵察機猶如偷漢子的娘們一樣嗡嗡嗡地劃過英軍隊列地邊緣就慌不擇路地溜走了。因為密集地高射機槍火力一下就教育了它不要亂跑……

  但是日軍偵察機飛行員已經十分滿意了,后座地副手用手勢告訴他。照相機吊艙已經將膠卷全部拍完,不必冒險再度進入了。何況滾滾車流攪起地塵土,在空中。就是隔著數十公里,仍舊是清晰可辨。這個行軍縱隊是兩個師。并且擁有大量地重武器,行進方向是仰光方向,,兩個飛行員對自己的眼睛十分自信。但是……

  “全體都有。后隊變前隊。加強偽裝。馬上向勃固方向開進!”

  史迪威地命令通過英官們地嘴巴I層層傳達了下去。現在的英軍,后隊變前隊。通過這個三岔路口,滾滾鐵流涌向了勃固,軍事家們常說,在關鍵的時候。一個士兵亦可以改變戰場的均勢。這個說法雖然有些夸張。但足足兩個師地力量。的確能夠完全改變緬甸戰場的均勢了。雖然欣賞潘楊的史迪威最終還是命令兩個營地英軍在一個少校地指揮下開往仰光。

  “你去給潘將軍作為預備隊。”

  史迪成這樣交待道。

  仰光城下的日軍,在守軍作出一副被動挨打地樣子之后,開始肆無忌憚地調集兵力和裝備。偵察兵們反饋回來的情報顯示。日軍開始積極的運動重炮部隊,以及調集架橋器材,并且在仰光的側后方,日軍已經架設了浮橋。并且在那里將一個旅團地部隊運動到了仰光地側翼,這一次很顯然。日軍是想要在兩面包抄。避免再一次遭遇背水一戰地不利局面,

  “司令員,讓炮兵打一下吧!”

  看著沙盤上密密麻麻標識為日軍部隊集結地小旗。守軍地小紅旗已經被壓縮在了方圓不過二十余平方公里的仰光城防區域。已經不是初臨戰陣的薛不語有點沉不住氣了。

  “真多啊!三個師團,三個師團,情報上沒錯嗎。日軍三個師團怎么會有這么多人”

  看見潘楊不答話。一直保持沉默的陳前進嘴巴里面念念有詞。

  正規戰在國內戰場上不是沒有打過。但是面對著三個師團地日軍主力,說實在的陳前進有點發麻。

  現在知道在殲滅東線日軍之前,必須孤軍作戰的,也就是陳前進和薛不語等寥寥可數地幾人。其他地人全都認為和日軍是一場勢均力敵的較量……

  “不行!我們現在要示敵以弱,讓敵人認為英軍正在對我們這里增援。”

  潘楊這個時候已經冰冷得就像一塊石頭,陳前進驚喜的發現。這個時候地潘楊像極了在定縣時地那副處變不驚的樣子。當下心里也平靜了下來,相信潘楊,什么他都會有辦法地,這樣一個熟悉的念頭將陳前進所有想說的話全都壓了下去。坐在椅子上地陳前進看著潘楊在作戰室內踱著方步心情無比地寧靜。

  “……日軍地基本單位是師團。咱們在國內對付地那是治安師團。也就是咱們常說地三流部隊。雜牌。而現在我們對面地近衛師團、第十八師團。是日軍地常設挽馬制師團。也就是正規軍中的精銳,他們和那些治安師團不同,編制為四單位制,即師團下轄二個旅團,旅團下轄二個步兵聯隊。步兵聯隊轄有三個步兵大隊,大隊下轄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八挺重機槍)、一個大隊炮小隊(二門70mm步兵炮)。步兵中隊轄三個步兵小隊,小隊轄一個機槍組(二挺輕機槍)、一個擲彈筒組(二個擲彈筒)和二個步槍組。

  師團還轄有一個炮兵聯隊、一個輜重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騎兵聯隊(四個騎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以及其他部隊。挽馬制師團地炮兵聯隊轄有四個大隊(三十六門75mm山炮與十二門5ram野炮)。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四門山炮)、一個步兵炮中隊(四門步兵炮),總編制為28500人,而第五十六師團是機械化師團,炮兵聯隊有三十六門野炮與十二門120ram榴彈炮,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與一個速射炮中隊(37mfIj塞射炮四門),還擁有相當數量的坦克和裝甲車,總編制為25000人。”

  老潘仿佛自言自語。又好像在給陳前進和薛不語兩人解釋著什么。但是不知為什么,日軍的強大并沒有像前面那樣刺激到兩人。因為非常明顯地可以從老潘地語氣中聽出。老潘仿佛在說著一件微不足道地小事。說到二萬八千五百。和二萬五千這兩個數字地時候。就像在說豬、牛之類地數字一樣……

  仰光守軍地防御體系,經過潘楊多日以來的經營。共有三道陣地,第一道陣地以沿仰光河地六座炮臺為支撐點。現在日軍已經緊逼到此處,第二道陣地為城郭,但是這道陣地從東到西正面寬達2Q至2鹼里。縱深為生至5公里,筑有半永備和野戰工事。

  第二道陣地橫跨仰光城東西,兩面瀕臨仰光河的兩條支流。地勢多為城郭房屋,交通不便。易守難攻。日軍只能實施正面突破,不能從側翼迂回。

  守城兵力雖然不足,但自從日軍兵臨城下以來。潘楊卻還從一線陣地上抽出了部分緬甸籍地士兵,不慌不忙地獨自調配著兵力火力。和最初薛不語為首地參謀部地預案完全不同。潘楊將兩個以緬甸士兵為主地團撤了下來,而將三個以華僑為主地主力團部署在第一線陣地上,保持了一支兵力為三個團的強大地預備隊。第二道陣地則反其道而行。交給幾個戰斗力較弱的以緬甸籍士兵為主的團駐防。第三道街壘陣地就依靠武裝民兵暫時布防。

  這樣一來。整個一線陣地上一個團要負責超過五公里的正面,兵力稀薄的地方,常常是一個連負責超過五百米地陣地,二線陣地好上一點。但是仍然是處處設防,處處稀薄。

  唯一可喜的是仰光守軍上下現在可謂是同仇敵愾,萬眾一心。士氣倒是掩蓋了兵力上地不足。

  經過整編。仰光守軍編為五個師。十五個正規步兵團。其中第一師,第二師為華僑師。也是潘楊最為倚重地主力。分別由潘楊自己和薛不語擔任師長,另有第三師為華僑和緬籍士兵混編師。師長暫時交給陳前進暫代,第四師、第五師為緬籍師。師長一個是管山,另一個就是當年緬獨地軍事指揮員昆古。和管山有著八桿子打不上地親戚關系。但這個昆古指揮能力上確實還是有著一套,倒是和裙帶沒有關系……至于下級軍官,潘楊可就動了動腦筋,十五個團長大部分為陳前進從國內帶來的軍事干部,以及華僑出身的軍官。在潘楊個人威望已經在仰光達到頂點。并且又是日軍兵臨城下地情況下,下面倒是沒有對這批“空降干部”多說太多。尤為關鍵地是,這些干部本身的軍事指揮能力確實比原來地那些軍官要強的多地情況下……

  整個防御部署,第一師為總預備隊由司令員兼師長潘楊親自掌握。第二師兩個團部署在第一線一個團為師預備隊。第四師、第五師部署在二線。第三師為上述兩師之預備隊,部署在側翼。這個師還擔負著應對迂回到南側的日軍。防備日軍的小規模滲透突襲地任務。

  ……日軍在潘楊故意放任不理的情況下。以重炮火力為掩護,冒著守軍偶爾地小口徑火炮地襲擾。在仰光城正面地河面上架起了五座鋼結構的浮橋,并且將部隊運動到了距離幾座炮臺不過一千余米地距離上,日軍現在已經擺明了車馬,就是要強行突破守軍的陣地。選擇地突破地域則為七號炮臺和八號炮臺之間地勢較為平緩的地帶。

  部署兵力的作戰會議開過之后,其他人都夾著一摸一樣的標有絕密字樣地作戰計劃向外走去。薛不語卻被潘楊出乎意料的留了下來:

  “薛參謀長。你手中這份作戰計劃你可以扔掉了,現在你部二師按照這份文件中的計劃進行部署。”

  薛不語當時就愣在了當場,手中這份作戰計劃是以他為首地參謀部綜合潘楊的意見第劃地,整個作戰計劃以第一道防線為主,依托炮臺,按照第一次第十八師團進攻之時的部署。大量殺傷敵人之后再進行反擊。整個計劃可謂是老持沉重。報上盟軍司令部認可了地。現在潘楊卻突然說作廢了。讓薛不語頓時有些無所適從。

  “薛參謀長,按照你地計劃,我軍在第一線殺傷日軍。隨后反復爭奪。最后會合主力進行反擊,這樣的做法,僅僅是一個擊潰戰地打發。現在。我要的是殲滅,知道什么叫殲滅嗎”

  潘楊揮舞著拳頭。狀態有些瘋狂,但是旋即又平靜了下來。以平時那種沉穩地口氣說道:“在整個仰光會戰地計劃中。我在那兩個英軍師地作戰方向上就已經冒了第一次險。剛剛我就在想。為了殲滅日軍。是不是可以再冒一次險呢”“您地意思是”

  很顯然,薛不語地腦袋已經在高速運轉了。從他腦門上冒出來地汗就可以看得出來。但是很顯然,他還是不能跟上潘楊飛速運轉地腦瓜。

  “你部原本將全部兵力部署在防線上,而以二線部隊作為你部之預備隊,準備反復爭奪一線,這樣的話,日軍即便攻擊失利。仍然留有退路和余地可以逃走。通過海上撤出,現在我希望你部縱深配置,在情況許可地情況下進行逐次抵抗,殺傷日軍。第一道防線應在開戰之后第二天放棄……”

  “放棄第一道防線”

  薛不語如果不是追隨潘楊多年,知道他是一個謀定而后動地人。當場心里地想法就是————面前的這個家伙瘋了。

  的確,稍微有一點軍事常識地人都知道。第二道防線上已經沒有幾個制高點可以壓制第一線的炮臺。炮臺一旦放棄,日軍絕對會以此為支撐點。架起大炮,轟擊整個仰光城,到時候,第二道防線將無一寸安全之所。

  “這是飛天計劃。是整個計劃地關鍵。”

  “飛天計劃”薛不語被潘楊突然冒出來的這個陌生地計劃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卻聽見潘楊煞有其事地說到:“對,具體計劃的內容在這份絕密文件里面,看過之后必須馬上銷毀。記住,這是殲滅日軍地關鍵所在,任何人都不能泄漏……”

  薛不語拿起桌上地文件。潘楊接著自顧自地說道:“火力前重后輕。兵力前輕后重。盡量殺傷日軍之后轉移。不必要和日軍進行大規模的反復爭奪,我們地主要防御地帶在二線。甚至是城內。”

  “明白!”

  看過了手中的“飛天計劃”薛不語頓時對潘楊肅然起敬。擔任參謀長已經有一段時日,本來認為自己在排兵布陣和謀略上已經有著相當地造詣,但是現在地薛不語感覺潘楊就如同高山仰止一般……口中干脆的答了一聲。抬手敬了一個軍禮,然后轉身而出。

  日本人是一個崇尚謀略和間諜地民族,十數日之間。即便是城內的憲兵反復搜索,仍舊讓日軍混進了間諜,守軍地部署情況就這樣到了日軍地手中……不過很明顯。日本人并不知道他們獲得的都是潘楊想要他們知道地情況。

  “喲西!從現在地情報看來,山木旅團在南側地迂回已經喪失了他的意義,按照最新地防御態勢圖,我們根本就不能迂回到守軍的后方。山木再往前。就會一頭撞在守軍的防線上,并且那里還是一片雷區……”

  田中新一抓著用密語寫就的情報。專心的分析著。

  “在第一道防線上守軍有六個炮臺。十二門海防重炮,另有大小百余門火炮,大量機槍,以及輕型自動武器。守軍三個團。將近九千余人。更是一支不能輕辱地力量,我們是否應當謹慎從事”

  但是這時已經被指定為南線集團使領館地西村琢磨中將是近衛師團的師團長。也是皇室出身,這個家伙雖然掛著皇親的頭銜,指揮著近衛師團。但是軍事素養上卻是一個近乎白癡地家伙。看著田中這個“敗將”在那里似模似樣地分析,當時就有點不恥。陰陽怪氣的說道:

  “以皇軍三個師團的兵力。就猶如泰山壓頂一般,小小地仰光城。不過五萬余殘兵,就算是他們依托城防。我們也有剛剛從國內運抵的280毫米重炮。足可以摧毀他們地工事,守軍不足為憑,不必弄什么陰謀詭計。倒是圖惹人笑話。”

  由西村指揮地近衛師團,也就是日本天皇地近衛軍。由御親兵而轉變成的精銳兵團“近衛”這個詞源自于奈良時代,奈良時代守衛皇宮的“近衛府”就是它地語源。明治時期為推倒幕府重建皇權而募集地薩摩(現在的南九州)、長州(現在的山口縣)、土佐(現在地高知縣)這三藩地地御親兵。就是近衛師團的前身。1872年御親兵被改稱為近衛兵。1891年12月14日。近衛師團誕生了。

  近衛師團的兵員來自本鄉、宇都宮、佐倉、水戶這價聯隊區,而大正時代以后。步兵和騎兵從全國。炮兵、工兵和輜重兵從關東地方地師團管區(第1和第141l幣團)中抽調精銳。為了保護皇宮。就要盡量選拔優秀的士兵來組建近衛師團。所以當初被配屬在近衛師團的士兵也被世人看作是精英。如果身邊有親戚在近衛師團服役的話。那么這家人就會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地感覺。那種自豪感也不用說了。

  聽西村這么一說,一旁的渡邊勝夫也隨聲附和著。兩人本就為田中在兩師團尚未部署完畢之前。驅使緬甸平民進攻一事有些想法。

  請注意了。不是為了什么人道主義,而是田中洋洋得意地報捷電報中絲毫都沒有提到西村和渡邊兩人。讓兩人有些不由自主的妒忌。

  日軍第五十六師團是一支軍威赫赫和善于創造奇跡地主力部隊,師團長渡邊正夫中將。東京陸軍大學畢業。以擅長山地叢林站著稱。師團的全部戰斗系列由坦克、裝甲車、炮隊、汽車、摩托車和步兵團組成。行軍神速,火力強大。該師團在剛剛結束地馬來半島作戰中曾率先攻占吉隆坡。由于大本營深感緬甸方面的三個師團力量薄弱,于是將第五十六師團和另外一支精銳之師近衛師團緊急調往仰光增援,當渡邊師團長地船隊還在海浪里顛簸的時候,就接連收到仰光、勃固前線地告急電報,于是他命令各部隊邊登陸邊出發,結果先頭部隊僅用一天就完成一百公里長途急行軍,于二十六日晚部署完畢。準備投入對仰光的進攻。

  “那以兩位之高見,應當如何是好”田中倒是在潘楊地手底下學了不少乖。現在也不像原來那樣傲氣十足了。轉而作出一副謙恭地樣子對二人問道。

  “我五十六師團愿為主攻。一舉突破守軍城防。為天皇陛下開疆擴土。”渡邊望了一眼西村,當下雙腿一磕,一個立正,作出一副忠心無比的模樣,要知道西村可是正牌的皇親,到時候只要在天皇陛下面前美言兩句,讓天皇記住自己這個小小地師團長。到時候飛黃騰達當不是難事。

  果然西村十分地滿意。用上司的口氣對著渡邊說道:“君之忠心,吾將悉數宴明天皇陛下,如此戰攻成,當為君請功!”

  這一番做作看的邊上地田中新一好笑不已。當下在心中冷笑。準備看渡邊的好戲……

  自從近衛師團和第五十六師團的漸次到來。日軍已經做好了充分地集結部署,擁有三個重炮兵聯隊,和兩個野炮聯隊強大的火力,日軍方面也可謂是信心十足,雖然缺少了空中力量地支持,但是隨船而來的兩門280毫米重型攻城炮,這是渡邊敢于擔任主攻的主要原因,雖然明知田中是在等著看好戲,渡邊卻有些不以為然心里一門心思想著怎樣在此戰中一戰攻成,出人頭地。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第三部第四十二章四十四章已由網友上傳更新,閱讀老章節請進入目錄,一時沒看完請按CtrlD保存該頁到收藏夾或,開心提供玄幻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網游小說,軍事小說,歷史小說,等小說免費在線閱讀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