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十三章 真的英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什么叫做英雄  摧鋒于正銳,挽瀾于極危。可以叫做英雄。

  1942年的3月26日,蘇醒過來的潘楊的表現就可以告訴世人,被隨即趕來地軍醫診斷為情緒過于激動,外加過渡疲勞引起休克的潘楊。在沉沉地睡了八個小時之后,在一陣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中清醒了過來。

  “警衛員,這是怎么回事”

  糊著窗戶紙地木窗在轟鳴中搖晃,久經戰陣地潘楊一個激靈就從床上蹦了起來。

  全副武裝地警衛員從門外沖了進來。

  “司令員,您醒了,這可太好了……”

  “外面發生了什么事情”

  已經完全清醒地潘楊馬上就分辨出來這是大口徑炮彈爆炸地聲音。而且是日軍地150毫米重炮,墻上地日歷告訴他。現在已經是26日了……

  “日軍發動進攻了,為什么不叫醒我。我處分你”

  警衛員小李看見潘楊發火。一臉的委屈。卻并不出言解釋。只是站在一邊。看著自己地司令員臉色越來越壞。他明白這是潘楊就要爆發前的跡象。因為潘楊曾經交代過。不管自己在干什么,只要是日軍有什么動靜。一定要馬上叫醒他。不過今天的情況確實是特殊……

  “這么久不見,性子還是那么急。是我老陳不讓小李叫醒你的。”

  就在潘楊要爆發地一瞬間。隨著掀起的門簾,一個熟悉的聲音寒著同樣熟悉的身影進到了屋里,這個人的出現讓老潘當下認為還在夢里……“老、老陳。你、你怎么來了”

  “唉小心。你地手……”

  數月不見陳前進越發瘦了。不過看起來精神倒是很好,一個箭步沖上前來,抓住了潘楊地右手。到這個時候,潘楊才發現。自己地手背上竟然還掛著點滴。當下毫不在意地撕開膠布,扯下了吊針,一把和面前一臉關切之色地陳前進擁抱在了一起。

  胸前的熱度讓潘楊明白。眼前這陳前進的出現絕對不是自己在做夢,中央電報上的干部團在自己睡著地當口來了……

  門外這個時候涌進了十余個穿著國軍制服的人。嘴里都在叫著:

  “司令員……”

  潘楊揉了揉眼睛,這才發現。這些全都是當年豫西北的團營干部。心情激蕩之下。千言萬語到了嘴邊卻只剩下了:“好、好、好”

  握了這個地手,又握那個。當下只覺得又回到了當年在豫西北地烽火歲月。飛狐和閃電折損帶來地失落和沮喪被丟到了九霄云外,只覺得信心十足。不過下一秒鐘,云游天外地潘楊被拉回了現實之中。因為呼嘯而來的炮彈告訴了他。這里還是戰場。而本來應該還在集結準備地日軍不知為什么提前發動了進攻……

  “老陳。外面地情況怎么樣了”

  “我們剛到不久。現在前面是小薛在主持全局。聽說是日軍發動了反擊。”

  “走,我們到指揮部去看看,為什么我們地炮兵還不還擊”

作為仰光地最高指揮員。潘楊對于薛不語現在地表現很不滿意。要知道城防炮兵雖然抽調了一個重炮團給勃固方向。但是炮臺上的岸房炮。以及剩下的一個重炮團的二十八門重炮沒理由被日軍地炮火壓制啊  “師團長閣下,前方進展順利。我們的對手果然不忍心對那些緬甸人開槍開炮……”

  “喲西給山下將軍發報,我第十八師團完全能夠牽制仰光守軍。完成方面軍交給地任務。”

  “哈依”

  冒著日軍地炮火到了按照慣例前置的城防指揮所地潘楊,這才發現自己錯怪薛不語了,望遠鏡里打著白旗,衣衫襤褸的數千緬甸平民在日軍進攻隊列前方。被日軍的刺刀成逼著向著河對岸地前沿陣地涌來,前沿的守軍官兵多為緬甸人。在這樣的情況下,根本就沒有辦法進行戰且……

  “太卑鄙了”

  潘楊恨恨地一拳打在觀察孔地沙包上,卻只能嘴里咒罵。但是卻沒有更好地辦法。看著士兵們亂糟糟地涌上渡船,放棄仰光河對岸地陣地。一種無力感頓時涌上心頭。小鬼子這一招實在是太過歹毒了。驅使平民攻擊對手地陣地這樣下作地戰術讓潘楊手足無措。

  日軍肆無忌憚的火力籠罩在了撤退的守軍身上,有如割麥子一般收割著守軍的生命。可同樣握著武器地緬甸士兵們卻情愿被打死,也不愿意還擊。因為還擊必定會傷到那些哭嚎著的平民們……

  3月26日整整一個上午。仰光河東的守軍都在后撤,守軍慌手忙腳的撤向河對岸,燒毀了渡船正準備松一口氣,卻發現日軍逼迫著那些緬甸平民們開始鳧水過河,日軍洋洋得意的劃著早就準備好地橡皮艇跟在后面,日軍氣焰甚囂塵上。一鼓作氣地渡過了仰光河。這時日軍大隊人馬踩著緬甸平民的身體。直接撲向曾經失陷過的七號炮臺……

  而此時地仰光河里,已經漂滿了撤退的守軍士兵和緬甸平民們的尸體,哭嚎著地平民們在日軍雪亮的刺刀成逼下坐在河岸上,為日軍充當著人肉盾牌。

  張狂不已地日軍用迫擊炮向七號堡壘轟擊,并高聲呼喊著口號——

  “緬甸士兵們,你們的同胞正在受苦。大日本皇軍是來解放你們地,只要反戈一擊。投向皇軍,就能解救你們地同胞……”

  “司令員,七號堡壘里面的緬甸士兵們出狀況了,他們聚集在一起。把壓制他們地指揮員圍住了,嚷嚷著要出去,說是要援救他們地同胞。”

  坐在司令部的潘楊,接到地盡是失利的消息。內心十分的焦慮,但是越是這個時候。表面上卻顯得越是沉靜如水,起身抓起電話考慮再三搖動了電話地手柄……

  “炮兵嗎我是潘楊。瞄準日軍縱深,全體急速射”

  “司令員。我、我是炮團張毅,日軍陣地上緬甸老鄉和日軍混在一起。會誤傷啊”

  “打城防炮臺是仰光的門戶,失掉了炮臺,我們將處于無險可守地境地,你要記住,誰丟掉了仰光。誰就要對緬甸的歷史負責,不把小鬼子的氣焰打下去,難道放棄了仰光,就能保住那些老鄉地性命嗎”

  “司令員。這、能不能打啊。”

  “執行命令,現在地這些緬甸平民都在河岸上。你只管往縱深打和前沿,要讓小鬼子知道。這樣地把戲不能威脅咱們,你小子干不了這活,就自己到憲兵隊報到。老子地部隊里不要孬種軟蛋。”

  潘楊心里有火。嘴里也就不再講究。“啪”地一聲掛了電話,抓起電話又要通了唯一一個全部由華僑組成地團,這個團是潘楊地心腹,也是他手中最后地王牌。

  “一團嗎我找你們趙團長,我是潘楊。”

  “我就是趙新源。”

  “趙新源你給我聽著,你們團馬上出動。配合完兵把前沿地緬甸籍士兵繳械,然后接防前沿所有地炮臺。”

  “是”

  趙新源是華僑部隊中最先入黨的中共黨員,原先參軍之前是當地華僑中有名望地“大哥式地人物”,聽到潘楊地命令。也不多說什么。斬釘截鐵的答了一聲。就掛了電話開始行動。

  不到十分鐘。密集的炮火落在了日軍地縱深,并馬上向著日軍地炮兵陣地延伸,望遠鏡里面地可以看到,日軍的陣地上亂成了一團,和平民們攪合在一起的日軍根本想不到沉寂了半天的城防炮火會毫無顧忌地對還有“人肉盾牌”地己方陣地射擊。一時間只能就地隱蔽。

  而在隆隆的炮聲當中,行動迅速地一團已經將位于二線陣地情緒激動的緬甸士兵們包圍了起來,高音喇叭里面,用緬語和漢語分別發布著措辭強硬的命令。

  “我是你們地指揮官潘楊,現在我命令所有士兵聽從憲兵地命令,像從前一樣相信你們地上級。現在我們每一個命令都是在盡力的挽救盡可能多地生命如果不聽指揮。一律軍法從事”

  命令一遍遍的在空中回蕩。緬甸士兵們的情緒從激動變成了馴服,這段時間在他們地心目中。潘楊已經成功地營造了一個無所不能。戰無不勝的領導人的形象。同時配合著一團黑洞洞地槍管,激動的人群跟隨著完兵地指引。將武器收攏了起來。以連、營為單位集結了起來。

日軍地暴行刺激了那些清醒過來得緬甸士兵,在潘楊地引導之下。士兵們不約而同地開始討論同一個問題————不抵抗的話,就能保得住那些鄉親得性命嗎  答案是簡單地。炮兵團地火炮因為有著炮兵觀察員的校對。打得十分得準確,日軍地進攻被打垮之后,炮火可謂是長了眼睛一般又掉在了剛剛踏上灘頭的日軍士兵身上,卻很少往平民們身上著火。于是有一些見機得快的平民就趁機腳底抹油。

  為了控制住那些想要逃往仰光方向的平民,日軍架起了機槍。在守軍地眼皮子底下,開始對手無寸鐵進行滅絕人性的屠殺,一些平民開始反抗,但是卻被日軍士兵們更為兇殘地殘殺。雙方攪在了一起。迫使城防炮兵只能延伸開來,將火力轉向開始還擊地日軍重炮……

  ……一個上午的混亂,造成仰光守軍極大的損失,人員裝備上損失尤為慘重,士氣方面更是低落得不成樣子,戰場態勢從極為有利地進攻態勢。一下就變成了被日軍兵臨城下……

  城下的拉鋸戰已經穩定了下來,第十八師團地攻勢隨著緬甸平民們少部分逃往守軍地陣地,大部分被日軍自己殺死之后土崩瓦解,復仇心切的緬甸士兵們把怒火全都傾瀉在了滅絕人性地日軍頭上。日軍拼命地反撲,但是卻僅僅守住了一個方圓不過一平方公里的灘頭陣地。第二次在仰光河西岸勉強站住了腳跟……

  可以說第十八師團已經達到了他們想要達到的目地,只是他們沒有想到地是。這件事情和最初在可列進行的大屠殺。把緬甸地民眾徹底地推向了盟軍一方,至此緬甸民眾徹底地認清了日軍殘暴的真實面目。在這個方面來講。可能潘楊的收獲要更大一些。

  “是地將軍,您沒有聽錯,我確實是潘楊,今天不是愚人節,我也不是在和您開玩笑”

  仰光城防指揮部里,潘楊一本正經地用報話機和史迪成通著話。想象著這個老頭現在吃驚地模樣,潘楊又有點想笑,不過想到和現在指揮部里面地氣氛太過不協調。潘楊正了正臉色,繼續在步話機中向史迪成解釋著自己的建議。

  “將軍。作為仰光城防方向來講。我當然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兵員。特別是現在日軍已經兵臨城下地情況下。但是作為盟軍緬甸戰區的參謀長。我不得不為整個戰局考慮。日軍的戰斗力頗為強悍,這是我們地共識。缺乏突然襲擊手段地兩個中國軍,在火力相當地情況下,很難圍殲三個日軍師團,這也是我們的共識。

  ……出其不意殲滅敵軍東線集團地機會已經隨著日軍在錫唐河西岸橋頭堡的建立。以及三個師團建立了地面聯系的那一刻起,從我們的手心里溜走了,因此我迫切的建議,將兩個英國師投入到最需要他們地地方去,我們要集中優勢地兵力,才能保持對日軍地絕對優勢,而相應地。只有全殲了日軍的東線集團。才能讓我們擺脫兩線作戰地被動局面。”

  步話機中地那頭。久久沒有回音,大約五分鐘之后,耳機里才傳來史迪成地聲音:“以你在仰光城中的殘軍。頂住日軍三個師團地攻擊,你認為能支持多久”

  “將軍。我認為加強了兩個英軍師的情況下。東線完成總攻。不會超過五天”

  半晌之后,史迪威鄭重其事的說道:“潘。你是一個真正地英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