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230章 問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玉京城的第一場雪,不消數日,便被連綿的寒雨滌盡。

  坤寧宮東暖閣里,燒著暖暖的地龍,素面緙絲六角桌屏前,盛放著一枝早開的梅花,遠遠瞧去倒不像真的,反似繡上去的一般。

  周皇后倚窗而會,悵望著遠處被雨幕洗作深絳色的宮墻,那琉璃瓦上的幾縷殘雪,早被連日陰雨洗刷成了灰色,再不復從前的潔凈。

  在她身后,呂尚宮與嚴宮正束手而立,俱皆低眉斂首,呼吸聲都比往常輕了幾分。

  周皇后很不虞。

  這一點她們心知肚明。

  事實上,就連她們自己亦覺著,發生在噦鸞宮之事,透著股子詭異,分明有問題,卻又偏偏無從下手。

  就在數日前,吳嬤嬤的尸首一經發現,她們便立時上報了太后娘娘并皇后娘娘。

  太后娘娘倒還好,她老人家如今最著緊的,除了小皇子,便是三公主,旁的她并不過問,想來亦是精神頭不濟。

  而周皇后自接手此事后,便無一事覺得滿意,紅菱之死、吳嬤嬤之死,她都認定了有蹊蹺。

  可是,這幾日連番審問相關人等,呂尚宮她們卻是一無所獲,那些被罷黜的女官個個叫屈,噦鸞宮的宮人更是任事不知,就算動了刑,也問不出什么來。

  明查暗訪了這些天,也唯有吳嬤嬤的那本記事簿,讓事情有了些進展。

  今日,她二人便是來向周皇后稟報此事的。

  “照你們這話說,那冷香閣一年前失蹤了的羅喜翠,實則是被吳喜鶯給弄死的?”也不知過了多久,周皇后終是啟唇問了一句。

  語畢,緩緩回首,看了看矮幾上那本陳舊的簿冊。

  那正是從吳嬤嬤屋中搜出來的。

  “回皇后娘娘,吳喜鶯在簿子里就是這般寫的。那羅喜翠嫉妒于她,屢次三番出言譏諷,吳喜鶯便在氣頭上殺了她,又將尸首分成二十六袋,埋在了玉帶河邊。那尸袋已經盡挖出來了,簿子上的字跡奴婢亦讓人驗過,正是吳嬤嬤的筆墨。”呂尚宮答得沉穩,顯是有備而來。

  根據記事簿所載,建昭十三年春末的一天,羅喜翠隨侍當年的張婕妤外出訪客,因尋凈房出恭,恰巧偶遇吳嬤嬤,兩個人口角起來,吳嬤嬤一時氣怒,便拿石頭砸死了她。

  過后,吳嬤嬤將尸首搬去隱蔽處藏著,原以為會有人發現,卻未料,那尸首竟一直沒被瞧見。她索性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分尸藏尸,將此事變成了一樁無頭公案。

  嚴宮正此時亦接口道:“為小心起見,奴婢讓仵作驗了那些尸塊,從里頭翻出了兩樣頭面,奴婢拿去請靜嬪娘娘瞧了,靜嬪娘娘認出來了其中一樣,說是她當年賞的。”

  “你說的就是這兩件東西?”周皇后鎖著眉,抬手指了指那簿冊旁的一方素巾。

  素巾之上,呈著兩樣很舊的首飾,雖經擦拭,卻仍舊布滿了污漬,只能勉強瞧出一樣是銀鎏金蝎虎啄針、一樣是玉蘑菇掠兒。

  嚴宮正見狀忙回:“回皇后娘娘,正是這兩件。那蝎虎啄針便是靜嬪娘娘當年賞的。”

  周皇后目注案上的首飾,神情間不辨喜怒:“就憑著這兩件頭面,你們就認定了那尸首是羅喜翠?”

  “回皇后娘娘,除了頭面之外,那尸首的腿骨處還發現了一處舊傷,據服侍靜嬪娘娘的劉喜蓮說,羅喜翠當年摔斷過腿,在外安樂堂養了些日子才得好。”嚴宮正低聲道。

  周皇后挑了挑眉:“這又是何時之事?靜嬪也知道么?”

  “回皇后娘娘,那是她兩個服侍靜嬪娘娘之前的事兒了,那時候她們都在西苑灑掃,羅喜翠貪近路從假山上摔下來傷了腿,不只劉喜蓮一人知道,她們同輩的都知道,奴婢也找人問過了,都說確實有這么件事。”嚴宮正道。

  頭面加腿傷,足可斷定那碎尸就是羅喜翠。

  “原是這么著。”周皇后微微頷首,眉尖猶自攏著,絲毫不見放松。

  嚴宮正知道她不滿意,心下不免有些惴惴。

  前番周皇后一怒,宮正司一下子就少了十來名女官,其中至少有一半兒乃嚴宮正臂膀,真真是多年經營、一朝成空,險一險沒叫她嘔出一口老血來。

  如今,宮正司補缺上來的人手,皆是周皇后親點的,好些連嚴宮正都不認識,調派起來自然便不大順手,偏噦鸞宮之事鬧得又大,她最近焦憂煩難,無一日安枕,頭發都白了幾根。

  幸運的是,周皇后對她的信任還在,否則,也不會由得她進東暖閣回話了。

  “罷了,本宮乏了,東西留下,你們兩個都退下罷。”靜默良久之后,周皇后終是懨懨地道,抬手揮了幾揮。

  嚴、呂二人如蒙大赦,忙躬身退了下去。

  暖閣中變得安靜起來,周皇后望向小幾上的簿冊與頭面,目中陰云翻滾。

  然而數息后,她忽又一嘆,轉過頭去,似是再也不想瞧見這些東西,唯凝望著窗外陰雨,一任鬢邊發絲被風吹得飛起。

  “皇后娘娘,茶沏好了。”槅扇之外,傳來戚良恭順的語聲。

  周皇后聞言,略略打起些精神來,提聲道:“進來放著罷,再,叫個人去把祿萍叫進來。”

  戚良應了聲是,低聲吩咐了外頭小宮人一句,便捧著茶盤走了進來。

  素面兒褪光玄漆烏木盤中,盛著一柄春水碧玉壺、兩只汝窯粉青瓷盞,那壺嘴兒處白煙裊裊,茶香清寂,在屋中彌散開去。

  周皇后在這淺香中舒了一口氣,展顏道:“罷了,還是你這茶沏得好,一聞這茶香,我這心里都松快了幾分。”

  戚良笑吟吟地將托盤置于案上,一面布盞捧壺,一面笑道:

  “能得娘娘一分高興,奴才便心滿意足了。奴才旁的不會,也就這么點子微末本事,僥天之幸得娘娘紆尊賞臉,奴才家祖墳兒冒了幾輩子青煙,才有了奴才這般的體面。”

  一番馬屁純熟至極,周皇后也被他逗笑了,又故意板臉:“你這話也就在咱們這兒說說,到了外頭可萬不能說,人家要笑話兒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