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五十二、年度能力比拼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袁歌和袁逢并肩而行,呂布、呂綺玲和袁家的族老們都跟在身后,走向支脈年度能力比拼的頒獎地。

  這些族老中的一些本就是負責這一塊的,卻因為袁歌前來認祖歸宗,被袁逢叫了過去一同做見證,害得那些年輕人在此多等了片刻。

  袁逢時刻不忘推銷袁家,一邊走一邊道:“這一批的支脈子弟,雖說沒什么特別出色的,卻也有幾個可堪一用的,賢侄若是看得上,可以挑幾個帶在身邊培養。”

  “看看再說吧!”,袁歌嘴上說得滿不在乎,卻暗暗記下了這點,呆會兒好好觀察一下,若真有不錯的人才,確實可以帶在身邊培養一下,省得他身邊總是無人可用。

  他知道袁逢想在他身邊多安排袁家的人手,好讓袁歌與袁家的聯系密切起來,并在袁家與袁歌鬧翻之時,對袁歌造成一些掣肘。

  袁歌對此毫不在意,不介意多收留幾個真正的人才,讓袁逢安心的同時,也讓自己有人可用。

  不管是不是對他足夠忠誠的,只要愿意在他手下干活,他都不介意給他們一個機會,反正有天賦謀士技感知的存在,誰忠心誰不忠心一目了然。

  哪怕真有與袁家鬧翻的一天,只要他那時把隊伍中的害群之馬除掉,對局勢也造成不了什么影響。

  并且,只要袁歌一天不和袁家鬧翻,所有人就都得乖乖的給他打工。

  支脈的年度能力比拼,參賽的選手有上百人之多,今天在這里的卻只有最優秀的十人,他們每一個人,和常人相比,都稱得上“出色”二字。

  袁青山,家境貧寒,卻十分愛學習,買不起書,便常向人借書抄寫,因為每次都按時歸還的緣故,別人也大都愿意借書給他。

  年長后,袁青山談吐不凡,僅靠抄書而無師自通,被支脈族長注意到,帶在身邊培養,給了他參加支脈年度能力比拼的機會。

  就任村長后,袁青山勤政愛民,因地制宜制定發展戰略,帶領村民修繕道路,短短一年時間,便讓村民平均收入翻了兩倍還多。

  三國時代,單名為貴,雙名則賤,袁青山能以雙名服眾,更能說明他的能力非常人可比。

  袁健,自小便身體強壯,力量異于常人,是一支脈老族長的親孫子,在老族長的悉心教導下,他勇猛而不失謀略,治理的村子不說生活富足,卻也吃得飽飯。

  他還在短時間內訓練出了一支有初步戰斗能力的,二十人規模的民兵。

  黃巾爆發之際,袁健聯合附近村莊,擴建民兵團,打退了黃巾兩次進攻,并在黃巾第三波大部隊對他們造成合圍之前,敏銳地察覺到了黃巾的意圖,帶領村民全身而退。

  袁家目前正準備發展軍事力量,對于展現出不俗作戰能力的袁健頗為看重。

  還有袁鵬、袁猛,袁程、袁康等人,袁歌光是看了看提交上來的資料,便感覺這一個個都是可用之才,擁有如此完備的人才選拔機制,袁家能夠長盛不衰不是沒有道理的。

  歷史上袁紹稱霸北方,袁術稱霸南方,若非兩兄弟不合,又豈有魏蜀吳三分天下的機會。

  見袁歌看完資料,袁逢笑盈盈地問道:“賢侄可有什么中意的人選?”

  袁歌放下手上的蔡侯紙,答道:“嗯,他們都挺不錯的!”

  袁逢等了一會兒,見袁歌沒了下文,才明白了袁歌竟是全都想要,忙道:“賢侄,我袁家家大業大,這些人早計劃好安排在哪里了,不能全給你,最多給你兩個。”

  袁歌也不意外,點了點頭,沒有急著做選擇,“那就先看看再說吧!”

  所謂年度能力比拼,并非只是把各自的經營情況調查一下,比一比誰發展的好就可以評出結果。

  各地區的基礎、人文、地理環境都有著差異,有的地方機會多、有的地方機會少,不能以偏概全。

  就像袁健,他可以打退黃巾,不代表別人不可以,然而在場的其它九位的村子都沒有被黃巾入侵,這不代表著他就比其它人強。

  村子這一年的發展情況是一塊敲門磚,是入場的門票,可以幫他們晉級到決賽,卻不能幫他們笑到最后。

  決賽分為文斗和武斗,文斗時,會有三位族老各出一道題,根據他們的回答來打分,最高10分,最低0分。

  武斗則分為御、射、劍三部分,同樣最高10分,最低0分。

  袁歌到來之前,文斗的前兩道題已經結束,袁青山都拿了滿分,暫居第一,第二叫袁燁,18分,第三叫袁邶,17分,打敗黃巾的袁健只有13分,處于比較靠后的位置。

  族老們正要宣布繼續開始年度能力比拼大賽的時候,袁逢突然開口將那族老叫住,“稍等,袁歌賢侄輩分雖然不高,成就卻無人不服,不如這最后一題由袁歌來出如何?”

  一眾族老聞言,紛紛點頭同意,看向袁歌。

  袁歌面露微笑,開口道:“盛情難卻,那袁歌便獻丑了!”

  袁逢又問道:“那賢侄可需要時間來思考下題目?”

  袁歌臉上洋溢著滿滿的自信:“不用了,這些年輕人已經因我多等待了一刻鐘,再等下去便有些不好了,還是直接開始吧!”

  族老將變動和這些參賽者說了說,宣布年度能力比拼繼續進行,眾參賽者都將目光移向袁歌。

  袁歌年少成名,沒怎么依靠家族力量,完全是憑借自身能力爬到如今權傾朝野的地位,可以說是所有年輕人的偶像。

  聞名不如見面,今日見到袁歌,只是看上一眼,便感覺他所站立的地方光華四射,他走到哪里,哪里便是全場的焦點。

  平日里不可一世的族老們,也都對他點頭哈腰,客氣至極,讓這些來自支脈的年輕人們無比羨慕,他們有朝一日若能這般風光,死而無憾。

  袁歌雙手背于身后,走上前來,掃視場中十人,天賦謀士技感知發動,將這十個年輕人對于自己的崇拜和羨慕盡收于心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