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百零九章 如虎添翼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尼堪正坐在馬扎上,瞇著眼睛遠眺群山。此人方面大耳,高鼻深目,一條細長的辮子盤在脖子上。他揉了揉略微紅腫地眼睛,嘆道:“江南的山和水可真多。”

  “誰說不是。”貝勒吞齊在旁說道:“朝廷總是說平定江南要用漢人,可如今孔有德都已死了。”

  尼堪側過頭來,問:“朝廷知道了嗎?”

  “親王戰死是大事,瞞不住。”吞齊答道。

  “哼!”尼堪滿臉不屑,冷哼一聲,說:“漢人也配當親王嗎?封他們一個貝勒都是抬舉了。吞齊,我可得與你說好了。咱這次是去進剿前明余孽,可不是去救孔有德。”

  吞齊深知尼堪對漢人的強烈鄙視,忙賠笑說道:“是是是,孔有德賤命一條,不值得莊親王去救。”

  “得!出發吧!”尼堪站起身來,伸了個長長的懶腰。

  吞齊見他一臉疲憊,忙道:“王爺要不再瞇會兒?反正長沙已經丟了,遲一天早一天的不打緊。”

  尼堪呵呵一笑,說:“自從出兵以來哪天不是這么過的,快出發吧。”

  尼堪是襄紅旗旗主,此次率兵八千直撲長沙而來。他雖然人數不多,但畢竟是真正的“滿八旗”,與孔有德、耿仲明那樣的“漢八旗”有本質的不同。

  “漢八旗”雖然也是從遼東起家,但一路南來招降納叛。無數前明官軍投降過來都被編入了“漢八旗”。而“滿八旗”各個都是百里挑一的滿洲勇士,從主帥到伙夫沒有一個漢人,更沒有半個貪生怕死之輩。

  所以論到戰力,“滿八旗”遠在“漢八旗”之上。這也是尼堪所以自傲的資本。雖然他麾下只有八千人,但這八千人卻比得上“漢八旗”的數萬大軍。

  這個道理不僅尼堪知道,就連剛剛取得大捷的李定國也是心知肚明。他在攻克長沙的第二天便在自己的寓所召開了軍事會議,大小將軍都齊聚一室,商議對策。

  “唉,那個孔有德臨了臨了也不給咱們個痛快。”一名參將挪動了下身子,帶著三分戲謔地口吻說:“他一把火燒了府衙倒是干脆,讓咱們擠在這兒。”

  眾將聞都是呵呵一笑。但李定國卻無半分笑顏。他皺眉想了想,說:“這次攻來的是滿清莊親王的八千‘真滿洲’。你們覺得如何應付?”

  眾將一陣躊躇,莫不敢。李定國口中的“真滿洲”就是“滿八旗”的意思。自打大清興國以來,漢人對“真滿洲”無不談之色變,即使是統帥一方的總兵大將也不能除外。

  李定國的部下當然并無多少懼色,但也深知此乃勁敵,只怕比孔有德更難對付。因此一時沒有良策,才會沉默相對。

  李定國站起身來,將眾將掃視一圈,微笑著說:“這次來的是‘真滿洲’,倒很合我的胃口。我們即使擊敗再多的孔有德、斬殺再多的漢人士卒,那也是咱們炎黃子孫的內斗。可若是能擊敗一次‘真滿洲’,即使是小敗對方,也會極大地摧折滿清的驕氣,增我軍的士氣。因此這一戰,意義非凡。”

  馮雙禮忽然揚起頭來說:“對!徐閣部也常說,這既是危機也是機遇。就看咱們如何應對了。”

  李定國點了點頭,笑道:“不錯。所以定國還請諸位不要過于畏縮。咱們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總有應付他們的法子。”

  馮雙禮也站起身來,說:“晉王,末將以為,‘真滿洲’驍勇或許在我軍之上。但他們也是驕兵。驕兵就一定輕敵冒進。所以末將以為不妨設下口袋,等他們來鉆。”

  李定國呵呵一笑,說:“雙禮此計正合我意。”

  “晉王。”一名參將也站起身來,頗為憂慮地說:“誘敵深入固然是妙策。不過末將也聽說這些韃子兵還未進關時就時常捧讀《孫子兵法》和《三國演義》。這點子簡單的伎倆,只怕不能瞞過他們。”

  李定國揮了揮手,說:“韃子讀兵書不假,卻也驕傲自滿。兵書上的謀略只怕他們不會想到。馮將軍之計可行。”

  馮雙禮叫道:“既如此,末將愿領一萬人馬前去迎敵。”

  “好!”李定國向他投去贊許的目光,說:“你是魚餌,只管釣魚。所以,只可敗,不可勝。定要將韃子主力引進咱們的口袋里。”

  “遵命!”馮雙禮應了一聲。

  “晉王,黔國公使者求見。”一名士卒在寓所門口大聲叫了句。

  “哦?小公爺派人來了?”李定國慌忙起身,在坐的諸將也都站起了身來,以表示對沐天波的尊敬。

  李定國小心翼翼地繞過眾將和板凳,七拐八繞地才來到門口。一個身披甲胄的將軍模樣的人也來到了門口。二人一見,均露出了笑顏。

  “末將楊畏知參見晉王殿下。恭賀晉王出師大捷,光復湖南!”楊畏知急忙下跪參拜。

  李定國笑盈盈地將他扶起來,說:“楊總兵辛苦,你是奉小公爺之命前來增援的嗎?呵呵,那可不必。在下此次出兵帶了十萬人馬,小公爺還得留兵自保呀!”

  楊畏知也是呵呵一笑,道:“晉王此差矣。末將既不是奉小公爺之命而來,也不是來增援的。”

  李定國笑著握過他的手,與他一起進了屋子,顯得十分親密。他邊走邊說:“楊總兵就不要賣關子了,軍情緊急,你就直說吧。”

  楊畏知隨他來到剛才的座位前,才說:“安寧伯與索薩先生研制出了最新的火銃。末將是奉了安寧伯之命,送這批火銃的。”

  “哦?”李定國雙眼放亮,笑著說:“之前的火銃加了膛線和瞄準口,射擊精度已經大大提高。那這次……”

  “這次的火銃無需用火折子點火,而是借助銃管內部的火石摩擦……唉,末將也不甚了了。”楊畏知難為情地笑了笑,又說:“總之呀,可以不避風雨了。”

  “是嗎?”李定國露出了笑顏,拉著他忙道:“快帶來看看。”

  “咱們去靶場試試如何?”楊畏知道。

  于是,他們魚貫而出,離開了寓所,前往了城外的臨時靶場。這批新式火銃早已送了過來。

  五只大木箱被健卒們抬來放在了靶場。一名士兵拿起斧子“嘎巴”一聲將木箱劈開,從里頭取出了一支沉甸甸的火銃。

  李定國親手將這支銃接過來,前后上下看了又看,發現銃管底下多了個類似手弩懸刀的東西。他按了按,那是活動的,卻沒什么用。接引線的口也沒了,變成了一個小閥門。

  他有些丈二和尚了。

  楊畏知哈哈一笑,上前將那閥門打開,再將包著火藥的子彈推了進去,最后將閥門關上,邊指著銃管的部件邊解釋:“這個叫扳機,輕輕一扣,子彈就可以發射出去。這種火銃不用從銃口裝填火藥,改成從后面裝填了。而且,咱們裝的也不是火藥,而是子彈。子彈里面就包著火藥,激射出去可以爆炸。”

  李定國有些迷茫,說:“楊總兵的意思,我只需要扣動這個叫扳機的東西,就能發射嗎?”

  “是。”楊畏知將他手里的銃口移開,指向了對面的靶子,笑道:“晉王不妨試試。”

  李定國將火銃端起來,輕輕扣動了一下扳機,只聽“嘭”地一聲響,對面那靶子應聲一顫,應該是中彈了。

  防采集,自動加載失敗,點擊手動加載,不支持閱讀模式!

  禁止轉碼、禁止閱讀模式,下面內容隱藏,請退出閱讀模式!

  “哈哈,五百支神銃也可做奇兵。夠用。”李定國仍在擦拭著這銃管,滿面愛惜之色溢于表。

  筆趣閣手機版:m.cqjdcs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