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三一六章:白熱的戰場,燧發槍的威力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最新網址:www.mht.la

  早就憋了一口氣的蒙古漢軍統領,在雙方進入火繩槍攻擊范圍之后,就迫不及待的下令,前排的火繩槍手來了一次齊射,緊接著,他就對前排的槍兵方陣發動了突擊命令。

  早在敵軍接近之前,陳憲的燧發槍兵就已經在大陣之前排出了一個三排的大橫排。

  蒙古漢軍的火繩槍兵齊射效果并不好,因為雙方的距離太遠了,幾乎剛剛進入火繩槍的射程范圍,當對面的子彈抵達陳憲這邊的時候,已經散射的很厲害,命中率不到百分之十,稀稀拉拉的打倒了一些陳憲軍陣中的燧發槍手。

  陳軍的燧發槍兵并沒有急著反擊,他們等到蒙古漢軍的槍兵方陣沖鋒倒七十米范圍之內,才開始展覽輪射。

  在燧發槍密集的輪番齊射中,沖鋒的蒙古漢軍槍兵方陣士兵,一排一排的倒下。

  但在嚴酷連坐軍法的逼迫下,漢軍們不得不硬著頭皮向前沖鋒。

  在經受了一輪燧發槍陣線的輪射之后,蒙古漢軍的槍兵方陣終于快速推進到了距離陳軍大陣不足三十米的位置。

  陳軍的火槍手立即按照操典,開始變陣收縮,收縮成一個個二十四列,九排的方陣。

  這是燧發槍的防守方陣,可以用來對抗騎兵,當然也能用來對抗肉搏步兵。

  組成防御方陣的火槍手會全員上刺刀,在方陣中,所有士兵都采取蹲姿,只有接到射擊命令的排列會站起來射擊,射擊所有接近方陣的敵人。

  在火槍兵收縮之后,陳軍的陣列中的長槍方陣立即對著沖鋒上來的蒙古漢軍發動了反沖鋒。

  很快,雙方的長槍方陣絞殺在了一起。

  在蒙古漢軍長槍方陣的間隙中,蒙古漢軍中的火槍手也跟著推進了上來,他們在近距離和陳軍的火槍方陣開始對射。

  火繩槍當然對射不過燧發槍,蒙古漢軍的火槍手很快被打潰。

  接著,陳軍中的火槍方陣開始向著長槍方陣互相絞殺的縫隙中穿插了上去,從側翼用火力支援己方的長槍方陣。

  蒙古漢軍中的長槍方陣數量比陳軍要多不少,一些沒有被陳軍的長槍方陣擋住的蒙古漢軍長槍方陣,轉變目標,向著陳軍的火槍兵方陣發動沖鋒。

  但這些蒙古漢軍的長槍手發現,即使是近距離沖鋒,他們也很難撼動燧發槍手組成的方陣,因為燧發槍的火力火力實在太密集了,如果是騎兵沖鋒還有可能依靠迅猛的速度沖潰燧發槍方陣,長槍方陣去沖燧發槍方陣,簡直就是去送死!

  就在陳軍的火炮開始稀疏的時候,一直在漢軍大陣后面等待機會的蒙古騎兵終于動了。

  蒙古騎兵繞過了大陣右翼混亂的騎兵戰場,試圖從戰場的右側繞過,沖擊陳軍薄弱的獵騎兵陣線的背后。

  一直站在馬上觀察著戰場的楊妙真,看到蒙古騎兵立即下達了一個命令。

  隨著楊妙真的命令,戰場上一直在焦急的看著熱鬧的馬步兵旅終于動了起來。

  兩個旅的馬步兵迅速穿插到獵騎兵身后。

  因為蒙古騎兵一直跟在漢軍身后,離戰場有三四里的距離,而騎兵沖鋒不能持久,一般在三四百米距離才會啟動沖鋒,在沖鋒之前,蒙古騎兵只能小跑著接近戰場。

  所以,陳軍的馬步兵有足夠的時間穿插到獵騎兵身后,下馬組成了一個個燧發槍防御方陣,將獵騎兵保護在身后,讓他們安心的去消滅蒙古漢軍的騎兵。

  所以,當蒙古騎兵來到戰場附近的時候,擺在他們面前的就是一個個看似單薄的火槍方陣。

  木華黎雖然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統帥,但他畢竟不了解火槍,他不明白燧發槍和他的漢軍部隊使用的火繩槍有著怎么樣的區別。

  所以當發現擋在前方的步兵全都是火槍兵的時候,木華黎沒有多想,就命令麾下的甲騎發動了沖鋒。

  之所以沒有使用輕騎兵騎射騷擾,是因為木華黎知道,在純火槍兵方陣面前,輕騎兵上去就是送死。

  成吉思汗時代的蒙古鐵騎,和后世無法承受傷亡的蒙古騎兵有著本質的區別。

  接到命令的蒙古甲騎的沖鋒迅猛而又堅決,毫不猶豫的向著火槍兵方陣正面撞了上去。

  當蒙古甲騎進入百米的設計范圍之后,燧發槍方陣中就響起了密集的槍聲,第一排士兵射擊之后,就蹲了下去,用手中加刺刀總長度超過兩米的燧發槍墩在地上,刺刀四十五度向前,形成拒馬,后排的燧發槍手則不斷的裝彈,輪流射擊。

  燧發槍的火力密度至少是火繩槍的三倍,但依然無法阻止一支決死沖鋒的騎兵,盡管傷亡慘重,但蒙古鐵騎依然兇猛的撞上了擋在他們前面的燧發槍方陣。

  在雙方相撞的最后關頭,所有燧發槍手都放棄了射擊,他們全體蹲下來,用手中的步槍和自己的身體形成了一個個拒馬。

  九排的拒馬,并沒有擋住蒙古人的鐵蹄,但畢竟讓他們慢了下來。

  當蒙古鐵騎撞穿了第一排方陣之后,他正好就進入了第二排火槍方陣的最佳射擊范圍。

  當速度減慢之后,燧發槍方陣的射擊就變得更加致命起來。

  蒙古鐵騎的沖鋒,是這個時代典型的騎兵沖鋒,他們組成了一個松散的鋒矢陣形,沖鋒起來如同一股洪流,前赴后繼。

  所以,雖然蒙古鐵騎的前鋒因為速度降低,而被第二列燧發槍陣打的停下了腳步,但隨著后面速度不減的騎兵越過前排的尸體,終于將沖鋒速度提了起來,他們在付出了更大的傷亡的時候,終于將第二排燧發槍陣也沖透了。

  雖然沖透了敵陣,但站在馬背上觀戰的木華黎的臉色卻難看的可怕,因為傷亡太大了。

  在騎兵沖透敵人燧發槍陣的這短短幾十秒時間,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鐵騎倒下。

  這些沖鋒的鐵騎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他們正面的火槍兵的射擊,他們還要承受兩側不再他們沖鋒正面的火槍方陣的射擊。

  木華黎甚至發現,陳軍的火槍陣線在確定了他們的沖鋒目標后就開始變陣,探馬從一個大橫排變成了一個V字形,將沖鋒的蒙古鐵騎夾在中間,拼命射擊。

  沖透了馬步兵火槍方陣之后,蒙古鐵騎終于來到了獵騎兵的身后……

  但其實并不是身后,此時,蒙古漢軍騎兵已經徹底崩潰了,獵騎兵趁著剛才馬步兵的阻擋,已經重新調轉了馬頭。

  所以,此時蒙古鐵騎所面對的其實是已經列成三排的獵騎兵線性陣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