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三一五章:九斤炮,重蹈覆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最新網址:www.mht.la

  按照慣例,敵軍此時距離還有些遠,現在開炮,似乎有些早了,等敵陣再向前走上一里地,才是五斤炮的射程。

  但讓人吃驚的是,陳軍炮兵打出的彈丸在空中劃出一條低平的彈道軌跡,竟然精準的落入了敵軍正在緩緩推進的炮兵陣地。

  原來,自從知道蒙古人也在鑄造銅炮,陳憲就開始研制九斤炮和能夠承受九斤炮的炮車。

  早在大半年前,陳憲就根據手中的拿破侖十二磅炮的參數,經過反復試制,成功鑄造出了九斤炮。

  陳憲的九斤炮指的是發射炮彈重量為九宋斤的大炮,九宋斤實際重量恰好就等于十二磅。

  他的九斤炮自身重量,將近一千宋斤(大約不到六百公斤)。

  為了讓這種沉重的大炮能夠跟隨步兵機動,陳憲以鍛件為主要結構件,設計制造了一款重量超過千斤的大型炮車,這種炮車需要十幾匹馬才能拉得動。

  好在陳憲境內道路發達,質量過關,才能供這種大炮通行,再加上,陳憲此時也是不缺馬,才用得起這種大炮。

  九斤炮的優點就是打的遠,威力大!其射程比五斤炮足足遠了一里多。

  有了這一里多的優勢,蒙古漢軍的大炮自然就再次淪為了炮灰。

  在一百多門九斤炮的輪番轟擊下,蒙古漢軍的炮陣很快就被砸的稀巴爛。

面對這樣的戰況,蒙古漢軍又一次被逼上了上次的老路,他們不得不派出騎兵來沖擊  這一次蒙古漢軍騎兵學精了,他們不再沖擊前面擺著拒馬,后面守著馬步兵的炮陣正面,而是沖擊守衛在炮陣側面的陳軍騎兵師。

  看著來勢洶洶的敵人騎兵,楊妙真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這次因為敵人騎兵沖鋒的比較及時,陳軍炮兵還需要繼續摧毀對方的炮兵陣線,所以,在敵人騎兵的沖鋒途中,并沒有像上次一樣受到打擊。

  他們一路上以小跑的速度沖到了陳軍騎兵面前。

  當敵人沖到三百米距離的時候,楊妙真果斷下達了反沖鋒的命令。

  只見突騎兵們以營為單位,排列著緊密整齊的隊列,向著敵人沖去,他們百人一排,排成四排,四百人的騎兵營,因為排列的太過緊密,看上去只有小小一塊。

  他們四個騎兵營組成一個大橫排,如同一條淺淺的堤壩,而他們的敵人因為隊伍松散,顯得非常龐大,兩萬多騎兵,如同一道似乎不可阻擋的洪水,向著他們沖來。

  等到第一梯隊的騎兵營沖出去大約三十米后,第二梯隊的四個騎兵營跟著沖了上去,接著是第三梯隊。

  當第一梯隊和敵人的騎兵鋒矢相撞的時候,楊妙真這邊兩個突騎兵旅,三十二個騎兵營已經全部沖了出去。

  當雙方騎兵的排頭接近到一百五十米的時候,他們不約而同的開始加速,一百米……五十米……馬匹的速度提升到了最高。

  即使在高速沖鋒中,陳憲的騎兵營也依然保持著緊密的陣型,如果你從空中俯瞰,你就會看到,陳憲的騎兵營就像一條條纖細的堤壩,不自量力的想要擋住對面洶涌而來的洪水。

  相撞了!

  看似兇猛的洪水卻并沒有能沖毀纖細的“堤壩”,那纖細的“堤壩”如同鋼鐵鑄成的一樣,敵人兇猛的浪頭竟然一頭撞碎在了“堤壩”上。

  但洪水似乎無窮無盡,一浪接一浪的裝在了“堤壩”上,終于將“堤壩”撞碎了,淹沒了。

  但堤壩并不止一層,一層一層的“堤壩”迎著洪水推了上去,終于,洪水的勢能用盡了,他們停了下來,開始被“堤壩”反推著向后擠去。

  這時候,在洪水的側面,一排排的獵騎兵排列著整齊的隊形,向著漢軍騎兵的側翼逼了上來,他們在進入五十米的距離后才停了下來,舉起了手中的燧發槍,開始輪流齊射。

  原來,就在剛才,突騎兵沖鋒的同時,楊妙真也命令獵騎兵呈四列縱隊從騎兵戰場的側面沖了上去。

  獵騎兵就像一條無窮無盡的長蛇,在不經意間,就已經爬到了蒙古漢軍騎兵的側面。

  等到漢軍騎兵形成的巨浪被陳軍突騎兵形成的堤壩拍死之后,這些獵騎兵集體轉身,從縱隊變成了面向側面的大橫排……

  在陳軍突騎兵密集陣列的推動下,在側面陳軍獵騎兵的排槍下,失去速度,變成一灘渾水的蒙古漢軍騎兵陷入了進退維谷的窘境,他們的指揮系統也在這種混亂中失靈了。

  前面的漢軍騎兵知道事不可為,想要退卻,后面的騎兵不知道前面的窘迫,站在原地不知道該怎么辦,同樣窘迫的還有右翼暴露在排槍下的漢軍騎兵,他們想要向左逃,卻和中間的戰友們擠做一團。

  在死亡的威脅下,更大的混亂發生了,被恐懼支配的前排騎兵和右翼騎兵開始轉身攻擊自己的同伴,希望殺出一條逃命之路,而莫名奇妙遭到攻擊的同伴也開始還擊……

  于是蒙古漢軍騎兵徹底混亂了,一場屠殺在主戰場的側面上演!

  在陳軍騎兵屠殺蒙古漢軍騎兵的時候,陳軍的炮兵也徹底摧毀了蒙古漢軍的炮兵陣線。

  熟悉的一幕再次在蒙古漢軍面前上演。

  這一次蒙古漢軍做出了和上次不同的反應,他們的將軍下令步兵加快速度向前推進,爭取早一刻進入步兵交戰的距離。

  蒙古漢軍的炮兵陣地被徹底摧毀之后,蒙古漢軍距離陳軍還有兩里地的距離。

  這兩里地,就成了蒙古漢軍的死亡之路。

  巨大的大炮調轉了炮口,向著蒙古漢軍的側翼開始了轟擊,每一棵炮彈都要撕碎數十人后才會停止。

  一百門大炮,每一輪炮擊都要殺死兩三千人!更可怕的是那些被大炮打的支離破碎的尸體,它們對蒙古漢軍們造成了更加龐大心理壓力。

  在大炮的轟擊下,敵人大陣的右翼很快就陷入了混亂。

  但蒙古漢軍的軍陣實在是太大了,即使是一百門九斤炮,也只能威脅到大陣右翼不大的縱深。在炮彈威脅不到的中軍和左翼士兵們已然維持著秩序,維持著穩步的推進。

  從轟擊對手炮陣開始,經過二十幾論的轟擊之后,陳軍的大炮因為過熱而響聲漸稀。

  這個時候,蒙古漢軍的整個右翼已經徹底糜爛,但他們的中軍和左翼卻成功的推進到了距離陳軍百米的范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