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一八五章:疏遠,救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無論楊妙真對他大哥多么失望,楊家都是她的家,那里有養育她長大的家人,所以,這段時間,她一直密切的關注著楊安國的走向。

  楊安國派人來求援,她立即派出家將,護送使者去見陳憲。

  當返回的使者告訴楊妙真,陳憲拒絕了楊安國的求援,楊妙真毫不意外,她早就猜到陳憲會見死不救,如果楊安國不是他的哥哥,楊家不是他的家,她也不會去救。

  盡管知道,自己如果私自出兵去救大哥和家人,會破壞她和陳憲本就已經岌岌可危的關系,但她仍不能見死不救。

  楊妙真無疑是一個非常強勢的人,這一點從她能以一個女兒身,而練就一身本領,最終名垂史冊就能看出來一二。

  陳憲也絕不是什么溫柔暖男,這一點,從他短短幾年時間,就從一個孑然一身的外鄉人,變成傭兵數萬的地方大豪,就能看出來。

  說句實話,陳憲不但不溫柔,不暖,他還很直。對于性格強勢,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楊妙真來說,陳憲這種直男絕非良配。

  當熱情和激情歸于平淡,楊妙真和陳憲之間的性格沖突就逐漸顯現出來,兩人之間的疏遠,自然也就理所當然了,實際上,關于騎兵的發展方向的矛盾,實際上只是這疏遠和矛盾的一次爆發罷了。

  幸運的是,陳憲并不是一個將女人看作附庸的人,這讓楊妙真在兩人產生矛盾,男女之情逐漸降溫之后,找到了和陳憲另外一種相處之道,那就是得力干將!

  對于楊妙真的軍事才能,陳憲盡管有所警惕,但那并非因為她是女人,而是一種對強力手下的警惕,對潛在競爭者的警惕,而這種警惕,不但沒讓楊妙真憤怒,反而讓她有些受用。

  陳憲的這種警惕,并不只針對她,他其實對手下所有能力出眾的人,都心存警惕,甚至都有一些針對性的動作。

  在楊妙真看來,這種警惕很正常,不警惕才不正常。

  和別人的視角不同,楊妙真從這種警惕,有限的針對,又大膽的使用當中,感受到了陳憲對她的一視同仁,并沒有因為她是女人就格外歧視或者格外防備她。

  也正因為如此,楊妙真才會出走楊家莊,她這么做,第一,可以和陳憲保持距離,可以避免矛盾進一步的激化,第二,可以培養出一支自己的嫡系力量,以增強自己在陳憲系統中的重要性。

  楊妙真出走楊家莊,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她的不生育。

  兩年多時間,自己的肚子一直沒有動靜,這讓楊妙真對自己陳夫人的身份充滿了危機感,這種危機感,讓楊妙真下意識的想要自保,而建立自己嫡系力量,就是這個時代最好的自保方法。

  當然,在陳憲看來,楊妙真出走楊家莊,其實是走了一步臭棋,她留在陳憲軍中繼續統領騎兵,以她的能力,聲望和重要性只會越來越高,而她離開核心,出走楊家莊,其實就是自我的邊緣化,至于她看作保命稻草的全能騎兵,陳憲并沒有看在眼里。

  在陳憲眼里,后世的八旗軍,雖然有兩把刷子,也不過是古代軍隊中的佼佼者,而陳憲自己建立的軍隊,已經算是比較成熟的近代軍隊,兩者根本就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強弱根本無需多說。

  楊妙真聽完了使者的匯報,將自己關在白虎堂中靜思了一個時辰,然后她就悍然宣布出兵!

  經過兩天準備,楊妙真帶著一千全能騎兵,五百輔兵,趕著數百頭馱滿了物資的騾馬,離開了楊家莊,直奔萊州,去救援他的兄長。

  楊妙真的一千主力騎兵全都配備著一騾,一馬,行軍騎騾,牽著戰馬,節省戰馬體力。

  五百輔兵則騎著騾子,牽著馱補給的騾馬,跟著主力騎兵。

  楊妙真抵達戰場的時機非常及時,若是他再晚個兩三天,大約就只能給他的大哥收尸了。

  當對手從仆散安貞換成完顏平濤之后,楊安國的表現,比真正歷史上更加不堪,他連突圍逃亡海上的機會都沒有,被直接圍困在了萊州城里。

  圍困了萊州城的完顏平濤,等到父親新送來的物資,剛剛完成了最后一戰的準備,正要全力攻城的時候,探馬突然來報,一支人數在一千到兩千人的騎兵,剛剛出現在萊州城東南向十余里外。

  正要攻城的完顏平濤,突然聽說背后出現敵軍,自然是如芒在背。

  若是步兵,一兩千人,完顏平濤自然是不放在眼里,但這個時代,騎兵就意味著精銳,哪怕是山賊的馬隊,也不能輕忽。

  完顏平濤不得不停止了對已經是岌岌可危的萊州城的進攻,大軍緊守營盤,看住萊州城,分出三千偏師去迎戰楊妙真的一千騎兵。

  完顏平濤分出的三千偏師由一千騎兵,兩千步兵組成,對付一千多賊軍騎兵,應該綽綽有余。

  這三千偏師,步兵在前,騎兵在后,列著大陣,迎上了楊妙真的一千騎兵。

  楊妙真雖然著急救兄長,但并沒有急昏頭,相反她顯得非常冷靜。

  實際上,楊妙真早在一天前就已經抵達了戰場附近,但她并沒有急著靠近戰場,而是在三十里之外停了一天,利用這一天時間,她派出偵騎,觀察過完顏平濤的大營。

  偵騎的匯報,再加上楊安國求救使者帶來的消息,讓楊妙真非常清楚,只要自己能干凈利落的擊潰這三千偏師,只帶了一萬出頭大軍的完顏平濤,一定不敢繼續圍城,她這次來來的目的就達到了。

  所以,楊妙真雖然帶著全騎兵,沒有步兵拖累,卻不打算利用機動優勢和對方迂回游斗,她要和眼前這支金軍打一場硬仗,吃掉這三千人!

  天平軍的偏師大陣中規中矩,大陣以一千甲兵為基礎,三眼銃和弓手混編列于外側,弩手居于陣中,一些手持火門槍的士兵在大陣間隙中待命。

  讓楊妙真感到慶幸的是,這支偏師也許來的匆忙,并沒有攜帶飛沙炮。

  騎兵列隊于步兵后方,隨時可以選擇從步兵左側或者右側出擊……

  面對有著絕對優勢兵力的天平軍偏師,楊妙真毫不猶豫的迎了上去。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