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一八四章:鐵騎成軍,楊妙真的煩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兩年前,楊妙真因為想要實現自己建立一支全能騎兵的想法,帶著兩百多楊家少年和一百愿意追隨她的騎兵返回了楊家莊,她這一去,就在楊家莊扎了根。

  因為楊安國在萊州當官,楊家的大部分人都跟去了萊州,益都的楊家莊就留下了一些老弱,楊妙真回到楊家莊之后,很快就取得了楊家莊的控制權。

  控制楊家莊之后,楊妙真從沂源調去了一些人才,在楊家莊建立了一所學校,并學著陳憲的方法,在楊家莊建立了以學校和督政院為核心的行政系統。

  之后她就將莊子的行政全力托付給了督政院和鎮長。

  她自己抽身出來。

  抽身之后,楊妙真并沒有急著去實建立一支全能騎兵的理想。

  她先建立了一支駝隊,來往于沂源和益都楊家莊之間。

  商隊從沂源縣購買優質的盔甲,武器,鐵器,三眼銃,火藥,肥皂等產品,運回楊家莊,再向益都府各地銷售。

  通過做中間商,楊秒真有了穩定而豐厚的財政收入,她這才開始著手建立騎兵隊伍。

  為了快速的建立起一支全能騎兵隊伍,楊妙真利用楊家的人脈,在益都府,以優厚的待遇,招募有武藝底子的少年子弟。

  這個時代的人練武,和清朝明國時練拳腳器械不同,這個時代的人練武首練的就是射術,次為槍棒,有條件的必然要練騎術。

  金國統治這百年來,漢人的日子并不好過,這不好過,不僅僅來自女真人的壓迫,也來自金人粗疏的治國能力所帶來的糟糕治安,不絕的匪患。

  安全環境的惡化,讓北方漢人習武成風,稍有條件,就會讓子弟學武,而非像南方宋國那般,一心供養弟子讀書。

  所以,在山東這地方,招募有武藝弟子的少年子弟,并不困難。

  除了有武藝底子,楊妙真還有兩個要求,第一年紀不能超過二十,第二要能開八斗硬弓。

  對于陳憲陳憲說的,少年人容易訓練管束,楊妙真深以為然。

  要招募有武藝底子的青年并不難,但要能開八斗硬弓就不易了,八斗接近一百磅,而且開八斗弓,并不是拉開就行了,而是要能用八斗弓,試射者需要用八斗弓射出十五箭,并能命中十箭以上才算合格。

  有了這個硬杠杠,招募起來就不容易了。

  楊妙真開出條件后,一個多月也才招募了不到兩百人,無奈之下,楊妙真不得不降低了條件,將八斗弓降低到了七斗,并規定只要能開八斗以上的強弓,那沒練過武也可以。

  放寬條件之后,楊妙真又花了兩個多月時間,才勉強招募到了一千人。

  她還從落選的應募者當中挑選了五百輔兵。

  她打算將這五百輔兵訓練成馬步兵。

  接下來兩年,楊妙真一邊訓練,一邊四處搜羅,后來甚至不惜出兵劫掠,洗了益都府好幾座山寨,花了一年多時間,才勉強為這支隊伍湊夠了一千匹戰馬,兩千匹騾馬。

  若是蒙古南下南下以前,在山東湊出一千匹戰馬,并不算太困難,但在今天,沒了關外戰馬來源,中原的戰馬價錢日日高漲,而且有價無市。

  按照陳憲的說法,這種全能騎兵需要訓練,騎、射、肉搏等多種武藝。

  但這里面的騎射是分開的,并不是求騎在馬上奔馳射箭,而是能夠騎馬沖陣,下馬會射箭,最多也就要求能夠騎在立定的馬上射箭,騎射一分開,訓練難度就下降了的很多。

  楊妙真招募的大都是有武藝弟子的青年,幾乎人人懂得射箭,練過槍棒,這樣一來,射和肉搏基礎就都有了,楊妙真所要訓練的只是騎術一項。

  經過兩年的訓練,這一千全能騎兵基本都達到了要求。

  楊安國稱帝之后不久,完顏平濤就帶著他這些年精心訓練的一萬東平軍,前往萊州平叛。

  完顏平濤的這一萬東平軍,裝備著大量的三眼銃,單眼銃,弓弩,更裝備著大量的輕型飛沙炮。

  經過這兩年的摸索,完顏平濤也根據炮銃的性能總結出了一套戰法。

  三眼銃主要用來對付輕騎和馬不披甲的甲騎,單眼銃威力較大,主要用來對付人馬具裝,弩因為可以拋射,被布置在后面。

  作戰時,三眼銃和步弓手一起被布置在大陣外圍,用來對付敵人襲擾的輕騎兵,三眼銃能能放銃,也能當錘使,所以和步弓手布置在一起,關鍵時還能保護保護步弓手。

  弩手被布置在大陣內,拋射射殺敵人輕騎兵。

  單眼銃手被集中起來,當敵人驅動甲騎沖陣時,就將單眼銃手頂上去,輪番射擊,打退甲騎。

  飛沙炮被布置在大陣間隙中,遠處用獨彈轟擊敵人大陣,近處用霰彈打,是完顏平濤手中的大殺器。

  完顏平濤靠著這個戰法,曾經打退過一個蒙古萬人隊,十分自信。

  事實證明,完顏平濤的自信并非盲目,楊安國的天順軍和天平軍稍稍接觸,就將對方打的丟盔撂甲。

  短短一個月時間,風風火火的天順帝國就已經風雨飄搖,眼看著就要被趕下海了。

  被打的暈頭轉向的楊安國自然要派人向陳憲這個厲害的妹夫求援,但陳憲根本不予理會。

  妹夫可以不理會楊安國的求援,但妹妹畢竟是親生的……

  最近一段時間,楊妙真非常心煩,自從聽到楊安國稱帝的消息,楊妙真就忍不住常常幻想把這個白癡哥哥腿打斷。

  跟在陳憲身邊的那兩年時光,讓楊妙真的眼界和能力和以前相比,可以說已經是天壤之別。

  作為一個現代人,特別是一個現代的歷史謎,陳憲對歷史的認知和理解,比這個時代的什么名士,名臣都要強的多,什么稅法,兵制,什么門閥士族,什么士大夫治國,什么封建財稅制度,什么秦皇漢武,什么唐宗宋祖,他都能說出個子丑寅卯,許多從后世歷史著作中得到經典觀點,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絕對是能振聾發聵。

  經常纏著陳憲問這問那的楊妙真,兩年下來,對社會歷史的認知自然也早已非西夏阿蒙。

  認識了歷史,楊妙真自然也就認識到了自己的哥哥在歷史長河中,屬于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看看歷史上那些開國皇帝,那個不是天時地利人和占盡,才僥幸得了天下,再看看他那個糟心的哥哥,什么都沒有,也敢稱帝?簡直是完美的演繹了什么叫做跳梁小丑。

  這兩年來,楊妙真從陳憲這里,如同海綿一樣吸收到的大量的先進的軍事知識,在軍事方面的眼光也是日漸高明。

  以她對大哥手下那些貨色的了解,別說陳憲麾下的那兩萬多大軍,就算是被陳憲打的落花流水的朝廷軍隊,他大哥八成都不是對手。

  在如此情況下稱帝,楊安國簡直就是想害死楊家。

  但楊妙真對哥哥的白癡行為卻毫無辦法,她若是男兒,楊家自然輪不到楊安國掌舵,但她一個女子,根本左右不了家族的走向,只能眼看著大哥把楊家帶向深淵。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