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0563章 捷報入京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李昭亮聞言,一臉激動。

  以前都是他求人,現在終于輪到了別人求他的地步上了。

  “就照你說的辦……”

  李昭亮笑著道。

  朱能在一旁幽幽的道:“所以……五十萬畝地,你吃得下?”

  李昭亮臉上的神情一僵。

  五十萬畝地,那是用來種的,不是用來看的。

  最少也得上萬佃戶,才種得過來。

  李家家業雖大,可也沒上萬閑散的佃戶。

  李昭亮有些惱羞成怒的瞪了朱能一眼,“我吃不下,你也吃不下。”

  朱能愣了一下,見寇季一臉風輕云淡的,略微思量了一下,笑道:“那可未必……”

  李昭亮眼珠子一轉,立馬看向寇季,“你有辦法……”

  寇季淡然道:“等朝廷往河西遷移過來人以后,那些俘虜們自然就騰出手了。他們可以幫我種地。”

  李昭亮當即道:“俘虜可是朝廷的……朝廷會安排他們的……豈會給你私用……”

  寇季瞥了李昭亮一眼,淡淡的道:“角廝羅手里的俘虜,可是我私底下出錢買的。沒有動用朝廷的錢。”

  李昭亮眼前一亮,“分我一點……”

  寇季笑了,笑容十分燦爛,“一個人,一百貫。”

  李昭亮瞪起眼,喝道:“你心黑了?你從角廝羅手里買下那些俘虜的時候,才不過花了十萬貫。”

  “奇貨可居嘛……你也可以不要……”

  寇季一副吃定了李昭亮的樣子道。

  李昭亮惡狠狠的咬了咬牙,“要……要六千人……”

  寇季滿意的點點頭,“你也別一副自己很吃虧的樣子。正所謂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我吃定了你,你也吃定了那些從汴京城過來撈好處的人啊。

  我從你身上撈錢,你也可以找他們撈錢啊。

  也許你能從他們身上撈到更多,也說不定呢。”

  李昭亮思量了一會兒寇季的話,覺得有理,當即點了點頭,默不作聲的離開轅門口。

  朱能疑問道:“他去做什么了?”

  寇季淡然道:“當然是派人回汴京城去,找其他人撈錢。”

  朱能眉頭一挑,“我也試試?”

  寇季瞥了朱能一眼,“你跟石、高、潘等幾家很熟?”

  朱能苦笑了一聲。

  寇季繼續道:“你認識的那些人,地位都低,胃口都太小,找他們撈錢,也撈不到多少。”

  朱能哭窮道:“可我手里沒有多少人啊。我要從你手里拿俘虜,就得出錢啊。”

  寇季幽幽的道:“你就應該窮一點,才正常。”

  朱能不解其意。

  寇季低聲道:“此次河西之戰,你朱能居功甚偉,官家一定會賞賜你許多,朝堂上的文武,都會盯上你。所以你就應該窮一點,太富,太扎眼的話,容易被人詬病,容易惡了官家。

  你跟李昭亮不同,你是才起家,就不應該有豐厚的底蘊。

  李昭亮的李家,卻已經崛起了三代人了,有點底蘊正常。”

  朱能又不笨,寇季一說,他便懂了。

  他也是被眼前的利益沖昏了頭腦,才有些失去思考能力。

  如今寇季點醒他以后,他才想起,利益的背后還存在著兇險。

  寇季見朱能若有所思,繼續說道:“現在的我們,越低調越好……你我分到的田產,就不要全部放在自己名下。找一些族中的人,分出去。

  再不濟,分給部曲們,讓他們占著。”

  朱能重重的點頭。

  寇季跟朱能說完了話,東望汴京城的方向,幽幽的道:“我們的捷報,應該已經送到汴京城了……朝堂上的反應,很快也會送到我們手里……我們就在河西,等著朝廷的消息……”

  就在寇季東望汴京城的時候。

  十騎快馬,如同一陣風一樣,沖進了汴京城。

  他們一路沖,一路吶喊。

  “河西大捷!河西大捷!”

  “河西之地!盡歸吾宋!”

  捷報伴隨著他們的呼喊,傳遍了汴京城。

  一瞬間,汴京城內外,一片歡騰。

  凡是得到了消息的百姓,皆涌到了街道上,大肆慶祝。

  得到了消息的官員們,一個個穿上朝服,快速的往皇宮里跑。

  皇宮內。

  趙禎皺著眉頭將一本奏疏扔到了地上。

  陳琳邁著小碎步,撿起了奏疏,扔到了御階不遠處的火爐里。

  坐在趙禎下首的呂夷簡、王曾二人見此,停下了筆,對視了一眼,心中暗嘆了一聲。

  呂夷簡沉吟了一下,詢問道:“官家……又是彈劾寇季的奏疏?”

  趙禎惜字如金。

  “是……”

  王曾嘆了一口氣,“薛田雖非寇季所殺,但卻是寇季逼死的。滿朝文武自然不會輕易放過寇季。”

  呂夷簡抱怨道:“寇季那小子也是的……李迪有意幫他擋災,他卻不領情……非要將此事捅到朝堂上,引得百官彈劾……”

  呂夷簡覺得,李迪幫寇季擋災,對寇季十分有利。

  李迪已經被罷相,仕途也走到了底。

  縱然背上了逼死薛田的名聲,那也沒什么。

  朝廷又不可能因此賜死他。

  畢竟他有功于朝廷。

  朝廷頂多下旨喝斥一番。

  李迪頂多多背一點壞名聲而已。

  王曾直言道:“我倒是覺得寇小子敢做敢當……”

  王曾話還沒說完。

  就聽呂夷簡叫道:“敢做敢當?拿自己的仕途當賭注嗎?”

  王曾嘆了一口氣,沒有再說話。

  呂夷簡話語中對寇季充滿了不滿,倒不是跟寇季有仇。

  而是恨其不爭氣。

  寇季以后的前途,可以說是一片光明。

  呂夷簡也有心跟寇季一起,做一對治世賢臣,所以在李迪和王曾幫寇季鋪路的時候,他也幫寇季墊了不少石頭。

  可寇季自己不爭氣,非要把麻煩往自己身上攬,呂夷簡怎能不生氣。

  呂夷簡越想越氣,氣得不行,開口道:“我們在此為他惹下的麻煩,頭疼不已,他自己倒好,躲在沙州,樂得清靜。”

  王曾沉吟道:“聽李迪奏報,寇季有意經略沙州,在沙州開辟出了無數的良田。他也沒在沙州躲清靜。若是他真的能經營好沙州的良田,對我大宋而言,也是一樁功德。”

  呂夷簡瞪起眼,“此事能拿到朝堂上說嗎?一說,就會引出他屠戮沙州回鶻的事情。百官們又會彈劾他不仁。”

  王曾皺眉道:“國與國之間,那有什么仁義可講。我大宋數萬人因為沙州回鶻而死,就應該血債血償。朝堂上一些臣子,就是讀書讀傻了。跟別國有什么仁義可講的?遼國欺辱我大宋的時候,跟我大宋講過仁義嗎?”

  呂夷簡不屑的道:“沙州回鶻算什么國?草頭勢力而已。”

  頓了頓,呂夷簡又道:“最近我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我們經略沙州,到底有沒有利益可圖?沙州地處偏遠,又沒有跟我大宋相連,我大宋的人要去沙州,中間就得借道。

  若是人家不愿意給我們借道,我們還如何經略沙州?”

  王曾沉吟道:“李迪不是在文書中說了嘛。說寇季有意拿下整個河西,貫通沙州和我大宋的道路。”

  “河西是那么好拿的?西夏人是泥捏的?他要跟西夏人在河西作戰,少說也得鏖戰兩三年。鏖戰兩三年,得花費多少錢糧?如今國庫一文錢也沒有,還向以一字交子鋪借貸了不少。糧食就更加緊缺,為了支援他們在西域作戰,整個北方的常平倉,快被我們掏空了。

  他在沙州倒是收獲了大量錢財,可那些錢財終究是死物,一時半會兒也換不成糧食。”

  呂夷簡絮絮叨叨的說著。

  王曾一臉可惜的道:“現在若是秋日,該多好……若是秋日,我們就能從民間收獲大批糧食,支應寇季他們在河西打下去。

  拿下了河西,我大宋就有了一片十分龐大的牧馬地。

  就能貫通前往西域的道路。

  可以說,拿下河西,對我大宋而言,有無數好處。

  可惜……”

  王曾說到最后,有些說不下去。

  呂夷簡不甘的道:“可惜我們自己不爭氣,沒攢下足夠大軍在外鏖戰的糧食。”

  “四個月……不,三個月,只需要有足以支應大軍在外征戰所需的三個月糧草,我們就能緩過勁……”

  “若是汴京城沒有遭遇那一次水災,興許常平倉的糧食足夠支應……”

  “得虧有那一場水災,不然我們連支應大軍在外鏖戰這幾個月的糧食也沒有……”

  王曾二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說著。

  從最開始的抱怨寇季,到最后聊起了籌措糧食的問題。

  聊到最后,二人隱隱有了一個決定。

  那就是從一字交子鋪,再借貸一大筆錢,從民間的糧商手里,花高價,購買糧食,支應大軍在外征戰。

  為了河西能給大宋帶來的諸多好處,必須搏一把。

  成了,大宋的國力將直線上升。

  不成,以后休提河西之事。

  趙禎坐在龍案前一邊聽著王曾和呂夷簡二人說話,一邊隨手又翻開了一道奏疏,看到了又是彈劾寇季的,就丟到了案幾上,揉了揉眉心,語氣略帶疲憊的道:“陳琳……”

  “奴婢在……”

  “告訴秘書省,以后遞上來的奏疏,篩選一下。彈劾寇卿的奏疏,就不要遞到朕的案頭了。”

  “喏……”

  趙禎揉完了眉心,端起了桌上的茶湯,抿了一口,剛準備說話,就見一個小宦官匆匆進了資事堂。

  不等小宦官施禮搭話。

  就見趙禎眉頭皺成了一團,率先開口道:“薛田的兒子又跪倒宮門口了?”

  小宦官趕忙道:“回官家,是……”

  王曾聽到了趙禎和小宦官的對話,冷哼一聲,道:“薛田愚昧,害死了我大宋數萬人,罪不容誅。他兒子還有臉跪在宮門口。”

  呂夷簡皺眉道:“薛田的兒子也沒說薛田沒罪,只是想面見官家,問一問,我朝的參知政事被人逼死了,官家要如何定奪。”

  王曾聽到這話,也跟著皺起了眉頭。

  薛田是參知政事,大宋朝三輔之一。

  可不是尋常的阿貓阿狗。

  薛田無論犯了多大的錯,也不是寇季可以逼迫和處置的。

  如今薛田的兒子拿此事說事,他們三人也沒辦法反駁,更不能以勢壓人,驅逐他。

  “頭疼……”

  王曾敲了敲腦袋。

  呂夷簡冷聲道:“薛田兒子背后肯定有人……不然他怎么敢在宮門口瞎鬧,威脅官家和我們……”

  趙禎瞇了瞇眼,冷冷的道:“那就去查查吧。”

  “喏……”

  應聲的是趙禎身邊的一個年幼的宦官。

  此前在朝堂上從來沒出現過。

  趙禎在年幼的宦官離開了資事堂以后,冷哼道:“薛田的兒子威脅朕,朕可以接受……朕賜給了寇卿天子劍,寇卿在西域做的任何事,都可以說是朕授意的。

  所以寇卿逼死薛田有錯的話,那么朕也該承擔一部分。

  但朕絕對不會允許其他人,借此在背后給朕難堪。”

  王曾、呂夷簡二人聞言,齊齊拱手,“官家圣明……”

  如今正是上下一心,共同為大宋謀福的時候。

  卻有人在背后攪屎棍子。

  當真是該死。

  王曾、呂夷簡二人話音落地。

  隱隱約約有歡呼聲傳進了資事堂。

  趙禎三人皆是一愣。

  趙禎吩咐身邊的陳琳道:“你去看看,是何事引的全城歡呼?”

  陳琳答應了一聲,出了資事堂,沒過多久以后,就健步如飛的奔進了資事堂。

  一邊跑,一邊大聲叫道:“官家,大喜事,河西大捷!”

  趙禎猛然站起身,驚喜的叫道:“河西大捷?可是又拿下了一州?”

  陳琳苦笑道:“送八百里加急的將士,還在路上,奴婢聽到了他們的呼喊,就趕緊進來向您稟報,奴婢不曾看過八百里加急,又怎么可能知道其中的內容。”

  趙禎瞪了陳琳一眼,笑罵道:“你這老貨,沒弄清楚消息,就敢給朕回話。若是因為你的錯,讓朕感受到的喜悅少了一半,朕少不了要責罰你一番。”

  陳琳瞬間露出了一個苦瓜臉。

  他知道趙禎要責罰他的話,只是隨便說說,但該有的姿態還是要作足。

  陳琳到了資事堂內不久。

  送八百里加急的將士,齊齊出現在了資事堂。

  趙禎、王曾、呂夷簡三人,看著十個將士的氣勢,心頭一震,齊齊站起身,一臉期盼的看著他們。

  十個將士進了資事堂以后,齊齊單膝跪倒在地。

  為首的將士將手里的信筒高高舉過頭頂,十人齊聲喊道:“啟稟官家,河西大捷!河西之地,盡歸吾宋!為官家賀!為大宋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