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762 老皇善未雨綢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當老皇善決定出資給南子公主修“南臺”之后,整個商丘都是熱鬧起來,紛紛嘲笑皇氏這是瘋了,巴結一個宛若侍婢的公主,又有什么用呢?

  漢子李解就是一條南方來的公狗,而且還是一條好色的公狗,指望他能夠不喜新厭舊?齊國的公主一到,就是宋國的公主失寵之時。

  然而皇氏依然不管不顧,有條不紊地宣布計劃進度,還像模像樣地在商丘、夏邑兩地招募人手。

  同時老皇善還到了商丘宮,跟新君戴舉,詳細地說了一下自己的決定,和別人以為會遭受新君戴舉嘲諷不同,戴舉一聽說這是皇氏自己出錢,然后掛整個宋國的名義,頓時大喜,封老皇善為“大豐君”。

  封邑在豐地,又稱豐邑,聽上去特別大方,然而實際上皇氏在豐邑經營多年,雖說沒有受封于此,但已經是本地大戶。

  丹水東北廣大的土地,大多都是皇氏的。

  皇氏能夠這么快往來薛城,也是因為如此。

  豐地往東幾十里,就是沛縣,過了沛縣,就是薛國故地,此時則是漢子國的薛城。

  戴舉這么一個行動,惠而不費,白撿一個名聲,還刷了一個厚待先君之后的名聲。倒是讓戴舉在商丘的名聲,又是刷新了一番。

  “老夫子靡費如此之巨,竟是在泗水之畔,修筑高臺?”

  “君此來有何想法,直言無妨。”

  聽聞皇氏動作之后,首先來拜訪的,是蒙氏的蒙武。

  作為老牌的軍方人物,蒙武的關系網還是非常不錯的,加上他是最早敗給李解的列國領兵之人,其實地位非常微妙。

  人漢子李解能打嘛,輸了不冤。

  所以這么些年下來,洗著洗著,不但把蒙武的敗績洗了個干干凈凈,還頗有點包裝成宋國名將的意思。

  畢竟,就敗給李解一人嘛,不是名將是什么。

  “善。”

  蒙武點點頭,他畢竟是晚輩,略微欠身行禮之后,小聲問道:“公可是知曉漢國廟堂之謀?”

  “不錯。”

  拂須點頭的老皇善沒有隱瞞蒙武,抬手揮了揮,整個大廳的奴婢們,頓時推了下去。

  門客們看了看老皇善,見老夫子點了點頭,也是順勢乖巧地撤離。

  等大廳之中,只剩下蒙武和老皇善之后,皇氏老夫子這才道:“蒙君可知漢子欲攻宋?”

  “攻宋?!”

  “蒙君能否看懂漢國輿圖?”

  “略知一二。”

  “善。”

  老皇善見蒙武看得懂漢子國的地圖,也是輕松起來,起身在書架上翻開兩堆絲帛口袋套著的竹簡,從中間抽出了一張卷軸,拿到了案桌前,然后當著蒙武的面鋪開。

  枯瘦的手指點了點泗水,然后把巨野到傅城這一片廣大地區畫了個圈:“齊軍元帥媯田,梁父山至蒙山,為魯地齊軍之斬獲。邾國故地,平陽、閭丘西南,盡數為漢國所有。至于泗水西北,漢使魏子羽,正為公子黑耳籌謀。”

  魯國的“半壁江山”,就這么被劃拉了出去。

  正常來說,魯國出現這種狀況,宋國也會撿大便宜,理論上是這樣的,甚至幾次楚國人打到齊國家門口,當時齊國組織的盟軍,就是在宋國打的防守反擊。

  然后一口氣從宋楚邊境,打到淮水。

  在老妖怪勾陳爆發之前,齊國的囂張跋扈,那真不是蓋的。

  霸主級大國之間的過招,真正吃過大虧的,只有秦國。

  其余霸主級大國之間的交鋒,都是互有勝負,也就是老妖怪橫空出世,才刷新了這種局面。

  “攻宋……”

  看著地圖,蒙武愣了半天,“老君,若是攻宋,只怕不止攻宋,而是……滅宋啊。“

  聽到蒙武的話,老皇善眼睛一亮,這真是個行家,看出來其中的問題。

  “大善。”

  皇氏老夫子見蒙武已經看懂了,這便不再遮掩:“若齊侯未死,濟泗之間,尚有大國牽制。然則……天命也。”

  天命在漢,原本也就是鱷人、勇夫們隨口一說。

  結果現在……還真是有點那個意思。

  漢子國什么都還沒干呢,齊國就不得不先安內。

  不安內不行,國君之位待定,怎么可能在外橫掃千軍?

  一場前所未有的齊國國主爭霸賽,這幾個月內,肯定是要殺個血流成河的。

  而濟泗沒了話事人,漢子國的體量擺在那里,誰都無法當漢子國不存在。

  直接一點,漢子國打算攻打誰,誰就得滅亡,這就是現實。

  無人克制,唯一可以牽制漢子國的,就是齊國。

  如今也就是戴舉剛上位,精神心態上還比較飄,他要是冷靜下來重新審視國際局勢,只怕徹夜難眠。

  因為宋國再次擋在了南方狗國家北上的要道上,而和以前不同,楚國人有進攻極限,可漢子國完全不同。

  睢水之畔修建的龍背關,看上去是要防備北方的敵人,其實狗屁,真實情況是漢子國在龍脊山修了一座物資轉運中心,講白了就是筑城,然后在這里囤積物資。

  一旦發動進攻,漢子國就是兩線出擊,一路睢水,一路丹水,宋國整個就被一分為三,拿頭來抗衡?

  “衛、鄭……”

  “君不知衛侯已撤離魯地,返回陽晉?”

  陽晉邑在巨野以西,衛侯在抵達濟水的時候,偷偷地跑了,留了鄭城子還在齊國長城內。

  現在的情況就是比較復雜,齊國人會不會泄憤不知道,齊國人會不會繼續跟漢國打下去也不知道,齊國會不會分潤到手的魯國肥肉還是不知道。

  衛侯和鄭城子在媯田那里等于就是湊份子,衛侯跑路的時候,順道就是占了魯國在河西的一塊土地,然后派了一支部隊,直接切斷了成陽邑和巨野之間的交通。

  也就是說,魯國在濟水的地盤,算是喂了衛國這條狗。

  此事,曲阜還不知道,因為魯國已經沒有了成建制的正規軍,有也是地方駐守部隊,曲阜的軍事統帥,早就換成了姬慶。

  這位青少年被人一捧,頓時熱血上涌,打算拯救魯國蒼生于倒懸,最重要的是,把漢子國這個大反派給趕出去。

  甚至姬慶已經打算在讓老哥“休息”之后,就喊出“漢人滾出克”這個口號。

  其底氣,就在于原本不過兩千來號人馬,但因為魯國內部各世族的支持,竟然湊出來四萬多人馬。

  戰車都有一千多輛,更別說還有大量的奴仆、劍士。

  數人頭的話,姬慶還真是成了魯國歷史上最牛逼的權臣。

  雖然他成為權臣的速度之快,也是前所未有。

  此時衛國、鄭國打秋風,曲阜方面是不知道的,反而宋國這里,都是了如指掌。

  蒙武在從老皇善口中得知,衛侯已經脫離了齊國的盟軍,并且返回了自己的國內,頓時明白,整個聯盟,又一次名存實亡。

  上一次名存實亡,也是差不多意思,齊國人突然搞事,然后獨吞了楚國在淮水以北的地盤。

  分贓不均的后果,就是導致后來吳國崛起之后,老妖怪北上爆打列強,結果齊國這個老牌列強,誰也沒有人跳出來撐腰。

  反倒是晉國出來主持公道,結果被人玩了一把“萬眾一心”,這也是成了一段不可磨滅的傳說。

  “若如此,中原諸國,豈非競相事漢?”

  蒙武略作分析,就知道即將面對的情況多么惡劣。

  沒有了牽頭的霸主,互相之間誰也不服誰,那怎么辦?團結不起來,那面對漢子國這種明顯比吳國、楚國還要兇殘的新興強權,單打獨斗就是死路一條啊。

  原本蒙武還想著,衛國、鄭國加上宋國,咬咬牙,把魯國也算上,幾小強聯合,打不過漢子國,嚇唬嚇唬也是可以的。

  結果現在連嚇唬人的基礎都沒有?

  這也太扯淡了吧。

  “蔡美、云軫甪,早已前往洛邑面見天子,中原諸國,入秋合戰,必亡一二。”

  老皇善下此斷言的時候,一雙老眼簡直在發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