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零九章 割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習慣性地讓客人帶了點土特產回去,主要是蜂蜜、竹制品、“朗姆酒”等等陰鄉特產。

  拿人手短,蒙武原本還想放兩句狠話,說咱們之間可不是什么和平條約,最多就是個停戰協議,明年還得打。

  可嘗了一口“朗姆酒”,得嘞,陳國公主關我蒙武屁事啊。這要是能嫁到蒙氏,倒也無所謂,可現在不是蔡侯的老婆么?哪有替別人急的?對不對?

  “李將軍,告辭。”

  “我送送蒙將軍。”

  大喇喇地帶著“哼哈二將”,李解徑自就把蒙武送到對方的軍營外,大概也就是二三十步的距離,這要是萬箭齊發,倒也很有可能弄死李解。

  不過蒙武卻也不敢,因為有一個事情沒搞明白,那就是當時右軍一通電閃雷鳴的,到底是個什么玩意兒。

  這必定是吳國猛男的一個招數,吃不準的情況,蒙武根本不會冒險。

  他是真不想也不敢冒險了,現在只想趕緊返回蒙邑,讓家族保護一下他,免得被國君拖出去砍了當替罪羊。

  “送君千里終有一別,蒙將軍,后會有期。”

  聽到李解這張口就來的騷話,蒙武頓時心情好了不少,拱手抱拳,“若非兩軍交戰,武愿交猛男這個朋友。”

  “有機會的。”

  揮揮手,李解帶著“哼哈二將”,又十分淡然地離開了蒙武的軍營。

  軍寨之上,不知道多少宋國弓手目瞪口呆,尋思著這吳國猛男,還真是囂張啊。當他們聯軍陣地是什么?是自家的庭院?

  不過李解這一番操作,還真是震懾到了不少聯軍士卒,這氣場很強,逼格滿滿,不少人都是傾心,已經有了投靠的念頭。

  尤其是左軍的“客兵”,拿起操著齊國方言的雇傭兵,都是擊節贊嘆:“陣前猛夫,好似信步閑庭。”

  連列強的“大使”們,也都是十分佩服,膽子這么大的莽夫,也是頭一回見到。

  聯軍終于撤兵,有組織地離開了逼陽國,返回到了薛國境內。此次薛國也是出兵五百,全部折在了右軍之中,損失可以說是慘重。

  逼陽國和薛國緊鄰,這一次損失慘重之后,李解就跟妘豹說,讓薛國割讓一塊邊境土地出來。

  能靠近一點泗水也是好的,對逼陽國的對外貿易有好處。

  原本薛國還想著跟宋國一起吃肉,現在不但湯也沒得喝,還要挨一頓毒打,有心反抗請宋國老哥幫襯幫襯,可逼陽國也不是吃素的。

  至少逼陽國現在,可是有吳國勢力事實存在,并且在晉國齊國兩個大國的見證下,跟宋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簽訂了停戰協議。

  剩下來的事情,當然是各憑本事嘍。

  當然薛國也可以找晉國、齊國幫忙,跪舔嘛,找個更厲害的跪舔肯定是要好一些。

  可晉國、齊國又不是傻逼,怎么可能跟宋國一樣,在大冬天跟明顯優勢很大的一方作戰?

  再說了,冬天就算短一點,也有兩個月。

  晉國、齊國出兵距離本來就遠,兩個月的作戰,這贏了還好,有面子擴大了國際影響力,往后干涉地區強權的理由又更充分了一些。可要是輸了,下場未必有宋國這么好看。

  至少宋國的硬實力,是真沒啥損失,硬要說在逼陽城的宋國商人血本無歸,可保不齊這些宋國商人,還都是宋國內部的權貴白手套。

  從國君的角度來看,這他娘的根本就是血賺!

  所以當逼陽國找薛國談判,直接說要割地賠款的時候,根本沒有大國站出來給薛國撐腰。

  連負責任大國魯國,也因為見識到了李解的兇猛,現在也徹底認慫。

  當年魯國可是被吳王勾陳虐的身心俱疲,有一段時間里,魯國的春耕,牛都是從外國借的。

  弄死一個李解,李解是什么?是個屁啊。區區陰鄉鄉帥,在吳國連個正經官吏都不是。

  弄死李解除了解氣還有啥?吸引來大妖怪勾陳嗎?

  猛男吃相只是難看,大妖怪勾陳那是沒有吃相,因為沒人看到,看大妖怪吃東西的人都被吃了。

  達成“閑庭信步”成就之后,李解很是高興,一邊等著逼陽國和薛國的談判結果,一邊趕緊找人把陳姬藏起來。

  之前尋思著奇貨可居,可以勒索一下陳國。

  可他娘的逼陽子妘豹先裝了個逼,這事兒不得不圓過去。要不然薛國一咬牙,找來陳國、蔡國一起扎刺,還真不好說。

  雙方談判李解給妘豹定了一個要求,那就是薛國的耕地可以不要,但是流經薛國的泗水支流,得掌控一兩個關卡。

  當然談的時候,逼陽國肯定獅子大開口,良田人口一個不落,儼然要砍薛國一半的架勢。

  薛國國君薛彪有心還是干一場吧,可臣子們說了,君上你別急,逼陽國那里價錢還能談。

  一聽還能壓價,薛彪就想著繼續忍忍。

  談了十天,宋國聯軍都解散了,這才談成。

  大概也是看到聯軍繼續打下去的希望徹底沒了,薛國這才更加的慫了一些。

  “任邑乃薛國故土,豈能割讓?”

  “這也不行,那也不妥,薛國毫無誠意,直言不愿相談即可。吾為使者,自可離去薛國,不知諸君亦能同吾離開薛國?他日來此相談者,非吾也,猛男也!”

  言罷,逼陽國使者直接拍了桌子,然后冷哼一聲,作勢拂袖而去。

  見對方這么剛,而且放話下一次談判很有可能換成猛男來談,頓時讓薛國大驚失色,連忙道:“君何必動怒,豈敢叨擾上國猛男,任邑便任邑罷!”

  泗水有一條小支流,此時叫做任水,乃是大禹王時期薛國國君得名,如今薛國乃是薛氏,并非是任氏,但任水以東的古國都邑,還是保留了下來,并且命名為任邑。

  任邑不大,但剛好在任水旁邊,順流朝著西南十里不到,就能匯入泗水。周圍土地不算太好,結板結塊,翻耕很是麻煩,所以任邑人口在薛國雖然排名前五,其實也沒多少。

  不過對逼陽國來說,這絕對算得上開疆拓土了。

  國家歷史上第一次!

  逼陽子妘豹開疆拓土,光榮!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