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百四十八章 顆粒火藥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山谷木堡北方十英里處的小峽谷里,轟隆的巨響不時響起。

  峽谷一側山洞里某個透光的巖洞中,幾個身穿厚重棉制軍裝的年輕小伙在一個中年煉金術士的指導下小心翼翼地將一些黑銫的粉末用木勺裝進那些拳頭大小的陶罐中。

  這些陶罐是特制的,除了比普通陶罐罐壁更為厚實以外,罐體上還多了一些突起的刺狀。

  年輕小伙們將黑銫粉末裝進陶罐,然后用木棍輕輕按壓,而后把一根特制的棉線插入其中留出一截,然后再用未凝固的陶土將罐口密封。

  做好的陶罐被放到了一個木條框里整齊碼放,搬運到山洞另一處干燥陰涼之地儲存。

  煉金術士手里拿著一根細木棍在巖洞中來回巡視,指導年輕小伙們配藥裝填。

  “小雜種!先摸鐵棒!先摸鐵棒!!”煉金術士揚起手中的細木棍狠狠地在一個年輕小伙的屁股上抽打,因為這個家伙沒有按照規定觸摸那根插在身旁地上的鐵棍。

  “我若是再發現你不定時摸鐵棒,我就打折你的腿。”煉金術士正是木堡大爆炸中幸存的那個煉金術士,自從上次爆炸事故之后,他已經變成了執拗狂。

  被打得年輕小伙趕緊將手放到鐵棒上摸了幾下,然后才敢去揉捏被木棍摧殘的屁股。

  “我告訴你們,別以為你們是政務學院出來的學徒就了不起了,在這種東西面前,你們狗屁不是。這玩意兒可不是你家壁爐里的炭火。”煉金術士再次對巖洞行的年輕小伙們嘶吼。

  山洞最里側,同樣透光的一間巖洞,武器研究室成員,原商務部部長兼歐陸商行總管薩爾特的兒子,威爾斯軍團武器研究室成員杰克美第奇,正雙手捧著一只木托盤向親自直到火藥研制的亞特展示最新研制成果。

  “軍團長大人,經過多次試驗后,我們制作這種顆粒狀的火藥,剛才我親自裝了一枚鐵制炸彈,等量藥劑威力增加了一倍有余,生鐵鑄造的炸彈外殼被輕易地炸成了無數碎片。”

  亞特用手摸了摸身旁那根插在地上的鐵棍,然后從托盤中挑選了一顆麥粒大小的黑銫顆粒物,抬到眼前看了起來。

  “顆粒火藥”這個概念亞特是知道的,但他也僅僅是知道。

  在黑火藥研制成功后的這半年多時間里,新城立的武器研究室晝夜不停地對其進行試驗。

  在普通人看來,這種超越認知的黑銫藥粉的威力已經足夠令人驚駭,但亞特在度過最初的興奮之后愈發覺得自己辛苦數年研制的“大殺器”實在當不起“威力驚人”的名聲。

  首先是火藥爆燃不充分的問題。為了裝填足量的火藥保證爆炸威力,必須用木棍壓緊壓實,但這樣就導致了炸彈內部火藥間隙過小,藥粉燃燒不夠充分,以至于許多藥粉還沒被引燃就被炸開。

  同時,粉末狀的火藥極易受潮,尤其是儲存在陰暗的山洞里時間稍流便開始變得潮潤,甚至無法引燃。

  以外,粉末火藥運輸也不方便,因為粉末狀火藥在運輸顛簸的過程中,自身重量不同的硫磺粉、木炭粉和硝石粉會相互分離開來,其中密度最大的硝石粉會居于火藥桶的底層,最輕的木炭粉則會處于火藥桶的表層,這必然會使得火藥威力下降,甚至是根本點不著!

  上個月武器研究室將一批黑火藥運到了山谷南方新發現的鐵礦里用來秘密實驗,這些火藥由于運輸過程中的過度顛簸,幾種原料幾乎全都分離,以至于到達目的地后必須將火藥全部倒出重新混合起來才能發揮威力。

  若是平常時節也就是多一道工序的事情,但在戰場上,這可是致命的缺陷。

  而顆粒化火藥的技術則解決了這些問題,首先,顆粒化的火藥在經過顛簸的運輸后,雖然也會分層,最大的顆粒會跑到火藥桶底層,最小的顆粒則跑到火藥桶表層,但這不會影響火藥的質量和使用。

  其次,顆粒化火藥的吸潮杏也遠小于粉末狀火藥,因為顆粒火藥的表面積與體積之比更小,從空氣中吸取的潮氣也就更少。在大航海時代時,最好的顆粒火藥還會使用石墨制的磨光機打磨掉火藥粒上的氣孔,以降低火藥的吸濕杏延長貯存期。

  最后,因為顆粒火藥都呈顆粒狀,所以即使是受到壓迫時,它們之間貼合的也并不緊密,不會像粉末狀黑火藥那樣形成一個“整體”。顆粒火藥之間留下的空隙,便于氧氣為火藥的燃燒起到助燃作用(便于火焰擴散),讓燃速更均勻,提高火藥燃燒的效率。

  這些被后世當作初級理論知識的東西在這個時代簡直就是最玄奧的秘術,亞特略懂,但足夠了。

  用最優質精麥粉熬制的粘合劑噴灑在粉末狀的黑火藥上,搖篩成大小不一的顆粒,經過多次試驗,確定了麥粒大小的顆粒最為合適。

  確定了顆粒大小之后,便用然麥粒粗細的篩子挑選出合格的火藥。

  將顆粒火藥放回了托盤,亞特舒了半口氣,“有了它,我們才真正有了南下倫巴第的底氣。”

  “你們武器研究室又立了軍功,我會讓軍務府給你們記上一筆。不過你們要記住,這里的一切都是威爾斯軍團最高機密,所有的人都必須守口如瓶,一旦發現泄密,所有人都將受到軍法嚴懲!”

  杰克端著托盤,立身受命。

“現在就等著格洛朗鍛制出合格的武器了~”亞特抬頭,透過那眼天然的窗口,望著大雪后蔚藍的天空,心里萬千思緒都飛揚  “格洛朗大人,高爐的熱度已經最高了,我們能夠煉出的鋼鐵強度也就是這樣了,若是能再提高爐溫,或許鋼鐵的韌度和硬度都還能再提高一點。”

  威爾斯堡下的工坊區,武器工坊并未按計劃搬遷,因為亞特下令制造的新式武器需要使用水力鍛錘,而這里的水力鍛錘系統已經相當完備。

  自從槍管制作基本宣告失敗之后,武器工坊便在亞特的親自指導下研制另一種被稱為“火門炮”的武器,這種武器仍然是鐵制的,但其管徑比原來的“槍管”大了數十倍。

  而這種武器的制作工藝同樣不成熟,亞特只是簡單地提及了用熟鐵澆鑄,用精鋼做模芯,陶土鑄外模,至于究竟如何鑄造,亞特也只留下了一句:“自行研究。”

  廣個告,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可以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這可就苦了那幫武器匠師,雖然高爐熔鐵煉鋼的技術在數年前就在亞特的指導下探索出來了,但這個鑄鐵為炮的設想似乎仍舊是天馬行空。

  武器工坊已經鑄造了一門長六英尺,重大三百多磅的火門炮,但那滿是氣孔和雜質的炮管實在不敢用火藥去摧殘。

  所以這數百磅上好的鐵料被重新熔鑄,變成了五十幾個鐵制空心彈,送到了山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