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兩百七十九章:有因才有果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古老的北京城頓時沸騰了起來。

  這個在春秋戰果時期,就已經成為了燕國都城的城市,在遭受了建州達子圍城的陰影之后,今日終于迎來了曙光。

  百姓們擁擠在官道上,城防司、五城兵馬司的的官兵,將整個大街給圍的水泄不通,空出了中央的一條足夠三輛馬車并行的道路。

  百姓們議論紛紛,紛紛詢問這一次大勝的究竟是哪一只的隊伍。

  “應該是寧錦軍吧,咱大明的寧錦軍可是精悍的很啊!”

  “就是,想那袁崇煥袁大人,更是不得了的很啊!他老人家在寧遠可是直接斃了達子的大汗啊!”

  一個白發老者開口道。

  “嘁!你這就不知道了吧!”邊上有人明顯是消息更為靈通的多,他嘲諷道:“什么袁大人呢!他都已經下了獄呢!”

  “什么?”因為京師戒了嚴,是以百姓們的消息還是沒有官宦人家通透的,周圍有人驚呼道:“這怎么可能,這不是自廢武功嗎?”

  “狗屎的自廢武功!”那人明顯是知道些什么,他開口道:“我有發小就在京營當差,前幾天他路過我家門前,與我說過,你們知道嗎?”

  見到此人有內幕,她身邊的眾人紛紛壓低了聲音:“快說,究竟有發生了什么?”

  那人很是享受周邊人崇拜的目光,他拿捏了一陣,等到周圍的百姓都央求起來,這才壓低了聲音,但是聲音又剛好可以讓周圍的百姓聽到:

  “你們知道嗎?這袁崇煥啊,可是居心不測的很啊!他先是讓趙率教趙大人喪身達子手上,然后等達子破了邊關的數城之后,才帶著人進了關,可是這廝不但不與達子對陣,更是眼看著達子就在城下,然后繞過了城池,除了薊西的山區,進入了咱京師周邊的平原上!”

  “呀!這不是縱敵嘛!”

  “就是,這袁大人是腦袋發混了?”人群鼓噪起來。

  那人嘿嘿一笑,一副我很有內幕的樣子:“這算什么!這達子直奔京師而來,這時候的京師可是空的啊!你們說哪怕是袁崇煥手中的騎兵跑不到達子的前面阻攔,可是銜尾追擊總是可以的吧!”

  眾人點頭:“對啊,總不能讓達子只撲京師吧!”

  “我記得朝廷可是說了讓袁大人總管京畿的所有兵馬啊!”

  “壞就壞在這了!”那人繼續道:“這達子朝著京師,以一條直線而來,袁大人不思追擊,卻是跑去了河西務!”

  “啥!”有大嗓門的嚷嚷道:“河西務可是在京師的東方,這可是饒了兩百里道路呢!”

  “就是,薊西那邊就在京師的正北方了,河西務卻在京師正東方,這一來一去可是饒了幾百里路啊!”

  “嘿嘿!精彩的還在后面呢!”那人繼續爆猛料,很有后世狗仔隊的勁頭:“到了河西務之后,咱們都知道河西務距離通州不遠吧!哪里又是漕糧的重地,隨便搜刮一下,都是吃不完的糧食,后來你們猜怎么著?”

  “快說,快說!”眾人催促起來。

  這廝繼續道:“當時,咱大明各方的人馬都已經反映了過來,紛紛帶著勤王的軍隊帶來,其中來的最早的就是山西那邊的軍鎮,可是袁大人可好,不但不將通州的糧草發下去,相反還來回調動援軍,更是一粒糧食也沒有!

  四天之后,先后三四只勤王的兵馬,被這袁大人袁大都督給弄的嘩變了!有人殺了總兵,有人脫離了隊伍,因為此事而受了斥責的、自殺的、貶黜的總兵都有三四人呢!“

  “這不是應該是怪袁崇煥嗎?”

  這可是關乎著北京城老少爺們身家性命的大事啊!百姓們頓時惱怒了!

  “可是不要忘記了,人家手里有兵啊!”那人冷笑一聲,直接道:“陛下能夠怎么辦?懲治袁崇煥,不要忘了,若是他調轉了矛頭,咱京城可就完了啊!”

  “他敢!”京師的男人,也是有著硬骨頭的,他們見慣了大官,因此這個總督薊鎮登萊天津事務的總督大人,在他們的眼中與尋常的朝臣并無兩樣!

  “他若是敢了,咱們爺們就生生吃了它!”

  “就是!他若是敢反叛當二五仔,咱們就生吞活剝了他!”

  眾人紛紛鼓噪道。

  “后來呢?”有人更是開始追問。

  “后來在廣渠門的時候,袁大人遭遇了兩千不到的達子……”

  “等等!”有人疑惑道:“你怎么這么清楚啊!”

  這廝笑道:“我那發小,就在廣渠門上的新樂候手下當差,自然是知道的清楚!”

  “只有兩千的達子,袁崇煥這廝手上可是近乎兩萬的精銳啊!就這樣還是打了一天,更是不分勝負!”

  這人長嘆一聲:“我那發就在同時,滿桂將軍遭遇了達子的主力,他奮力與達子拼殺,可惜的是寡不敵眾,城頭上的士卒都發炮相助了!這個時候若是袁崇煥解決了達子,援助了滿將軍,他也不會敗的那么慘了!”

  “唉!”這人長嘆道:“等到滿總制兵敗了之后,天色都已經快黑了,這時候袁崇煥才趕跑了達子……”

  “這……”有人確是依舊保持著理智:“兩軍遭遇,也不是說勝利就勝利的吧!”

  “切!你蠢啊!”周圍的人頓時開始反駁:“寧錦軍可是有著騎兵,有著步兵的,咱們周邊的那些農戶交了多少遼餉了,每一年寧錦那邊的新軍軍費都是五百多萬吶!還不說他部調動過去的舊兵軍戶所的兵卒了!”

  這時候的大明,實際上已經有了兩種募兵方式,其一就是從凱朝的時候立下的軍戶所制度。

  這樣的兵卒是沒有軍餉的,只是在調動到了異地作戰的時候,才會給予部分軍餉,也叫做開拔銀。

  另外一種就是孫承宗等創造出來的募兵制度了,寧錦軍實際上就是這樣招募的兵卒,為了區別軍戶所,是以朝廷就將這樣的兵丁稱呼為新軍。

  而實際上這時候將領身邊的家丁,只要是九邊的將領,家丁也大都是募兵。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