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61章 交接與買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一場糧食保衛戰。

  死了三千一百零七個土匪和一百三十五個村民。

  而西北邊軍,亡六百二十七,重傷三百八十四!

  漁陽城來的游擊將軍,親眼看著下屬們統計完尸體。

  一再確認邊城這幫人,沒有用震天雷這等殺傷性極大的火器,僅用了火銃和刀后。

  半晌沒有吭聲。

  一對三,完勝?

  邊軍與邊軍之間的實力差距,能有這么大!

  對方的武力值委實有些超出了他的認知范圍!

  不過,這也不耽擱他們馬上要做的事。

  首當其沖就是受幽州管轄的海津鎮驛站,從驛丞到馬夫全都被擼了。

  而幫著龍盤寨山匪裝糧、運糧的北倉村,所有參與的壯勞力們第一時間都被抓了起來。

  據這位游擊將軍透露,會被送去臨閭關服三年勞役。

  這些村民是被山匪脅迫也好,被銀子收買后半推半就也罷。

  他們參與偷糧的行為,是不爭的事實。

  整個抓人行動,昭告了海津鎮以及方圓百里所有百姓,很有一番殺雞儆猴的意味在里頭。

  一時間,各方勢力安靜如雞,規矩得不得了。

  尤其是那些打過北倉村糧倉主意,還來得及下手的,都拍著胸脯后怕不已。

  在震懾這些百姓的同時,漁陽城來的游擊將軍又派了一千騎兵趕去了龍盤寨。

  不想,龍盤寨卻是匪走樓空。

  徒留下兩間囚室中,一百多個孩子和幾個老人的尸體。

  一夜就痛失三千多個門徒,其中不乏骨干與精英。

  幾個當家次日得了消息后,直接把怒氣轉移到了這些老少人質身上。

  殺完人質,燒了帶不走的糧草,最后帶著細軟金銀跑路了。

  剿匪,剿了個寂寞。

  處理完這些,游擊將軍等人才接手了北倉村的糧倉。

  與留守千夫長做了正式的交接。

  三日后。

  六十萬石糧,一石都不少的被裝進運糧船。

  三百多艘大漕船緩緩的回航......

  碼頭上。

  送行的邊軍不停的向船上眾人揮手道別。

  有人長舒一口氣,小聲感嘆道:

  “吁......總算完成了任務,也不曉得田將軍他們想辦的事,可還順利!”

  “自信點,把可還兩字去掉!昂(我)就不信,有哪個總兵會不愛懷慶府兵器廠做的震天雷!”

  “嘖嘖,說不定到時候從偏關運回邊城的能有六十萬石糧!”

  “嘿嘿,昂(我)都不敢想,這么多糧食帶回邊城會引起多大的哄動!那可是夠吃半年的糧吶。”

  交接完也不能馬上拍屁股走人。

  傷勢最重的十幾個,大夫說最少還要再休養六七日。

  傷口看著大好,內里恢復要慢很多。

  此外,也有不少事要處理。

  邊軍兄弟們六百多具尸體沒法直接運走。

  還得請了義莊的人幫忙,將他們的骨灰裝在骨灰罐里帶回去......

  佘氏等人這些天忙里偷閑,發現這個海津鎮雖然不大,還有一些可逛的店。

  作為一個漕運中轉鎮,除了存儲糧食,其它民生物資也很豐富。

  做絲綢、棉布、瓷器買賣的大商戶都哭死了。

  去年年底的時候,百姓們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糧食、木炭和過冬保暖的棉花以及皮草上。

  又因為南北各布政司重要關卡,都被都被流民占據了。

  他們的貨物同吳越的糧商一樣,全都積壓在了倉庫中。

  人不能不吃飯。

  瓷器誰家不是一用幾十年?

  就是布料也不見得要年年買新的。

  壓了滿倉半年沒出多少貨的商戶們急了。

  賣絲綢的相對要矜持些。

  但賣平價棉布的老板們,都親自上街各種賣力的吆喝。

  “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原色的大布(標準棉布)只要一百二十文一匹喲!購買一百匹以上價格還能再議!”

  “來來來,我們布行賣的是以精細柔軟著稱的飛花布,每匹都不超過三百文!五十匹以上大宗采買可議價。”

  不僅有原色的棉布、花布,顏色絢麗的番布也不少。

  就是那些有獨特的織法和圖案的錦布,價格都相當美麗。

  總之,海津鎮的布匹商行主打的就是一個,種類繁多,豐儉由人。

  說起邶國的紡織業,就不得不再提一次邶太祖本人。

  可是他的地主出身,造就了他對土地和糧食愛得深沉。

  反正他上位之后,朝廷嚴格控制江南桑田與兩廣之地棉花種植的面積。

  原材料不能普及,手工業發展就受限。

  這也導致了邶國建國兩百多年以來,絲綢錦緞一直都是有錢、有權階層的專屬品,動輒幾十上百兩銀子一匹。

  而最普通的棉布價格也是葛布的數倍。

  只有家條件稍微好些的普通百姓,才舍得買回去給家里人做里衣或者給小孩做衣衫。

  恨不得把一個銅板掰成兩瓣花的佘氏等人,聽到這種比市場價低至三成的大甩賣,哪里還繃得住?

  興沖沖的殺入喊得最賣力的一家商戶,一進去就出不來了。

  出了一趟遠差,她們總算親手掙到了銀錢。

  打掃戰場可不是白打掃的。

  死去的三千多個山匪都被搜了一遍身。

  最后他們留守的這一千來號人,甚至把死去的也都算上了,人均還分到了五兩銀。

  想到未來很有可能要在邊城住一輩子,婦人們恨不得將全家十年之內要用到的棉布都給買完。

  甘明蘭找到了留守千夫長,對他道:“你們想不想跟著發點小財?”

  千夫長指了指外頭的那一大堆棉布:

  “秀才娘子說的是這個吧?棉布咱西北不缺啊!胡商每年販賣到金州關,一匹都不用兩百文的!”

  “你覺得朝廷今年還會讓胡商與我們通商么?”

  “恐怕,恐怕不能!”

  “西域各國的棉布進不到西北市場,如果流民們在春耕時不恢復生產,今年糧食和棉花種植多半還要受影響。

  只要能將這些棉布囤到夏日穿薄衫的時候,賣到高出市場價數倍的價格也是正常的。

  最不濟只想想,從山匪那兒搜身分來的銀子也是白得的,換成布匹回去自家用也不虧......”

  留守千夫長越聽眼睛瞪得越大。

  那還等啥!

  飯都喂到嘴邊還不曉得吃,怕不是傻子喲!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