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58章、日大,還有本尊的消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358章日大,還有本尊的消息  這大手印法,本來就是出自于“蓮花欽造法寺”。

“班智達上師執念魔”并無因為自己的廟子有這樣的殊勝的法有甚么觸動,這本來便是些稀松平常的事情,作為“班智達上師執念魔”,自然無會應這所謂的“有法”而自覺  大手印,便是“口傳心授”。

  止“口傳有誤”,“心授有缺”,數種道路,唯有實修最真。

  陸峰的問題在于,他的“大手印”是來自于“無盡白塔寺初代法尊”,亦是傳承了理論上“無盡白塔寺”最完整的“傳承”,后代的“主持尊者”,他們所得之法,都無有陸峰的那般“完整無缺”。

  問題便在于,他的“本尊上師”――兩位,都無了。

  他們止來得及留下來了自己的法脈,但是都不全。

  “本尊上師”,不止是要傳了“密法”,還須得時時解惑,但是陸峰無有這樣的福分,自己的“本尊上師”和“秘密本尊上師”,“主持法尊”和“老僧阿康”都在一戰之后,拖到現在,神魂俱無,于是乎,“無盡白塔寺”的法脈便有不同程度上的殘缺,就連諸多壇城,都已經廢棄,后來的僧人們,不知所用,連“無盡白塔寺”的因果,都不知緣由。

  廟子之中最為殊勝的兩道法脈之一,大手印的法脈,亦有殘缺。止流傳有“身之大圓滿”,甚至中間的諸多傳承者,都修不到“大圓滿”!

  更遑論是“意之大圓滿”了,廟子之中修持了“身之大圓滿”,化虹光身即身成佛的,亦無多少,更無有留下來多少的“實修經驗”!這諸般的實修大手印,在實修的時候,是有“共性”,亦有“特性”。

  更何況,這大手印和一般的“拙火定大手印”相同,亦不同,便是“蓮花欽造法寺”的“班智達上師執念魔”都看出來了陸峰的問題――“這一路上修來,便是修持到了你這樣的程度,你便也是一位有佛緣的大佛子。

  這也是你的機緣。

  ――這正暗合了“大手印”之中的‘金剛’,能克一切敵的。

  無有了一位‘妥帖的佛爺’為你護法,做你的牦牛尊者,你所遇見的問題,便都須得智慧資糧倍之!

  前面便是有了‘溝壑’,無有一個金子一般的佛爺帶著你過去,那止能以你的‘大智慧’,填滿了前面的‘溝壑’,從上面走過去。卻不像是佛爺直接架起來一座橋,叫你走過去的精巧。

  應他聽到了接下來,這個選拔制度會做的事情。

  陸峰雙手合十,潛心靜聽“班智達上師執念魔”的話語,將他們的話,一字一個字的聽在了心里,記在了心上,決無忘記,“班智達上師執念魔”方才說的話,雖然聽起來很像是畫餅,但是亦止是像而已,他說的都是真實,止許多人一聽這潑天的機緣,都會下意識的忘記了其中的兇險。

  你無有了護法,都修得了現在這個程度,我們為你護法,你便可做‘蓮花欽造法寺’的佛子!

  那個時候,便是自己有“人皮古卷”,有“智慧資糧”,亦無可能穩穩的勝過“達如呼圖克圖”――這些朝廷正牌的“呼圖克圖”圣人正覺者,哪一個又簡單了?陸峰便是有“人皮古卷”,可是那些“呼圖克圖”佛子未料也有諸般的法器和積累的資糧!

  他們這樣的“佛子”,可以從這些“班智達上師執念魔”的考校之中活下來,便擁有了繼續往上學習的道路,那便是成為“大佛子”。

  這便是在‘蓮花欽造法寺’之中,能夠做到的僧侶都不多。

  ――從一些僧侶之中,選拔出“佛子”。

  到了后來,便是和其余幾位佛子辯經,可做大佛子!

  那個時候,是‘達夏大佛爺’親自教育,廟子那密不外傳的法脈傳與你,亦無是虛言!”

  你無有了一個妥帖的‘本尊上師’跟在身邊,便是遇見了問題,都是以‘智慧’行過這些溝壑。

  但是失敗者,卻如同牛群身上的牛毛。

  到了大佛子,便無是我們這些‘執念魔’教育與你,做你的經文師傅。

  更遑論陸峰止是得了一個“蘇拉上師”的閑散僧官職位,便已經得了如此多的“氣韻”,那些“呼圖克圖”掛在了頭上的“氣韻”,又有多少呢?

  成功者像是沙子里頭的金顆粒。

  亦就是他這樣的,被“班智達上師執念魔”們親自教授的僧侶。

  便是你有了可以匹敵一切的‘智慧’,便有了可以成佛之道。

  但是陸峰無可能忘記掉這個“兇險”――不止是無可能,他反而覺得掛在了自己脖子上的“金剛鉞刀”,反倒是更加鋒利了些,割他的腦袋,更加方便了一些哩!

  陸峰無可得知這個“大佛子”的位子到底有幾個,但是無管于幾個,陸峰都須得和“達如呼圖克圖”這樣的正牌佛子對上。

  就算是數學最好的業巴,也數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的僧侶,因為失敗圓寂在了廟子的腳下。

  止贏家便能上下通吃,可得無量好處,陸峰知道,自己這樣下去,可能亦逃不脫一死。

  而想要擺脫這些“蓮花欽造法寺”的僧侶,陸峰要么便是“即身成佛”,到了連“蓮花欽造法寺”都無能對付他的程度。

  要么便是徹底離開“密法域”,離開這一個世界。再如何,這“蓮華欽造法寺”也無有“跨界而追”的本事!

  ‘如在刀尖舔甘露,甘甜些許,疼痛如針。’

  陸峰從來都很清醒,他無有昏了頭腦,但是他亦無有太多選擇,反而是將這些事情都鎮壓在了自己的“慈悲蓮臺”之下,不復想起,而是專心致志的聽“班智達上師執念魔”的話語。

  “班智達上師執念魔”的言語,便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一般,一些陸峰在修行之中,須得以大“智慧資糧”強行填平的問題,“班智達上師執念魔”幾句話指點,便為陸峰節約了無知道多少的“智慧資糧”。

  通透到了他修煉成“身之大圓滿”,不過那個時候,不須得他進行“四喜”――這個時候便一定要把持的住,不叫那被“大日”灼燒的“銀月”化作了“銀液”,落入中脈之中,獲得“四喜”的最后“一喜”,亦就是“俱生喜樂”,了悟法性,將自己的入住于一切空性之中,如如不變,即身成佛,而是在這“銀液”落下的時候,化作了自己“觀想本尊”!亦就是進入到“意之修行”。

  此便是陸峰的“本尊上師”,無有提醒到的銜接地方,若是陸峰無有今日之言語,便是以“智慧資糧”強行填平,亦可能成功,但是亦有可能直接進入“四喜”之中,的大喜樂生起,得超喜樂生起,得奇喜樂生起,最后得到了“俱生喜樂”之后,便可證得法性,但是這樣的法性,對于陸峰來說,不夠!

  他修持的“大手印”,亦就變成了“拙火定大手印”,但是同樣的,到了“意之大圓滿”的時刻,“班智達上師執念魔”言語之中的,關于廟子之中“大黑”的傳承法脈,亦就是前面那幾種。

  陸峰想要他的“意之大圓滿”,還須得后續看他的“本尊上師”,是否在他的“如來藏”之中,留下來了后來的“灌頂儀軌”,看他尋不尋得到“寶帳怙主”的壁畫,在這一點上,“班智達上師執念魔”無能幫助的他!

  應“班智達上師執念魔”所言不虛,就算是他們,在廟子之中亦有神殿,無可過去。

  其中包括修行“寶帳怙主”的“大佛爺”――便是他們,亦找不到修持“寶帳怙主”的佛爺,同樣他們亦無能招惹修持“獅面空行母金法”的大佛爺,所以能不能找得到,還須得陸峰自己看他的佛緣!

  陸峰聽明白之后,再三禮拜二位“班智達上師執念魔”。

  止在他們欲打算離開之前,陸峰提出一個“不情之請”。

  請他們帶自己從這里出去。

  二位“班智達上師執念魔”亦無有為難陸峰,真個將其帶了出去,回到了他的“官邸”之前,二位上師身邊黑暗吞吐,將他們自己都吞了進去,教他們自己都看之不見,陸峰回到“官邸”之中,自然是一陣“雞飛狗跳”。

  這自然不提。

  無有去“二進院子”。

  陸峰在“一進院子”,來到了堂屋。

  再度感受自己的“性意顯化”!

  他閉上眼睛,止覺得自己頭頂上的意所凝結而成的“戒尺”和藏在了再度擴大的“業力大海”之后的“金剛鉞刀”,亦都有不同程度上的“銳利”。

  每一次的“辯經”,亦都是一個“磨刀”的過程,是以“班智達上師執念魔”們作為“磨刀石”。便是這樣的機會,萬年難得,但是想要依靠現在頭頂上的這“戒尺”切割了“班智達上師執念魔”,還遠遠不夠。

  想要降服“班智達上師執念魔”,還遠遠不夠!

  他的“第七階次第不動明王密咒”還入不得這些“班智達上師執念魔”的法眼,大手印的“身之大圓滿”可能亦如此,那便止能現在“順水推舟”。在那榆木桌子上推開“人皮古卷”,陸峰眼神在灰白二色的老僧上看一眼,便潛心去看那剩下來的“智慧資糧”。

  那便亦是他的性命。

  看到數字,陸峰無意外,但是亦有思索。止今日晚上的“辯經”,有些超支了起來――原來上次辯經學習,是耗費了“九個月”資糧。

  今日的“辯經”,卻損耗了一年零三個月“智慧資糧”。

  再這樣下去,入不敷出,以是定局。

  性意之上的疼痛還在繼續,“日大”修行也要提上日程。

  可是這樣下來,處處都要資糧。

  一座大房子,處處都漏風了耶!

  ‘不可出了寺廟降魔,須得擔心巫教家族施展毒手,倒是都是我的障礙魔,阻礙了我的成佛路。

  便是有了大咒力,有了佛理,還須得和他們做一個交代。

  還有噶寧莊園。’

  陸峰撥弄著自己的念珠,嘴巴里面開始念經,將這些念頭全部都壓制了下去,現在無是去思考這些的時候,隨著他不住的念經,他很快就定下來了心,隨后便入定,修持“大手印”。

  現在便是“能進一寸便有一寸的歡喜”,哪怕是“智慧資糧”不夠――那他這個“永真格貴”,便要為廟子之中的紀律,做出些手段來!待到明日天明了,陸峰便就要出去,尋覓些“資糧”出來,救護他這位上師。

  這亦是一種功德!

  一天忙忙碌碌,一天急急匆匆。

  “永真格貴”無一天的寧日。

  倒是才旦倫珠享福了。

  一夜便過的快的很,止僧人們起床,其實是很早的。

  他們睡覺亦很早。

  故而在草原之上,那大日都無有跳出天際,灑下光輝的時候,便已經有僧人摸黑前來了,止清早那空氣還十分清新,“登朗”便拖拽起了床,解開門頭子上的“五彩金剛結”,打開了“官邸”的大門。

  他抬頭,便看到掛著彩帶的,圍繞套著“扎舉本寺”飛行的“神鷹”。

  見到神鷹,“登朗”無知道為何,砸吧了一下嘴巴,用舌頭舔了一下大拇指頭,按在了自己的眼皮子上,祈求平安。

  剛剛打開門,一位僧人便已經來尋“永真格貴”了,“登朗”雖然無認識他,但是圓頂業巴走出來一看,見到了那僧,便不須得他自報家門,便知這是倉稟大佛爺的侍從僧。

  無敢怠慢,故而天還止麻麻亮,陸峰卻已經去見了“倉稟大佛爺”了。

  東拐西拐,陸峰進入了一座涂了赤紅色的“閣樓”,看到里面是一個“回”字型結構,在那“回”字型結構的木頭梁上,都是垂窕下來的“佛幡”,四四方方,上面是“文殊菩薩”的種子字,在這些木頭梁下,石頭打造的階梯上,坐著一個又一個的黃衣僧人,這些黃衣僧人在還有些寒冷的早上,袒露著自己的肩膀,手里拿著“算盤”,竟然都是在算賬!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