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一計兩桃三士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襄州地運充盈,最適修行。正因如此,當初圣皇閉關、藏經、生息之處皆在此地。而今,圣皇洞、太一閣、長生殿紛集襄州,三足而鼎各不相讓。我等只需一計兩桃三士,便可破之!”

  梅相自然知其用意,微微一點頭道:“那又以何為桃?”

  唐仲應不答反問道:“梅相可還記得,鎖在襄州九離封天大陣中的可是那一尊魔怪么?”

  “陰陽雙生藤!”梅相未等應聲,黑袍魁首大胡子接言回道。

  “不錯!”唐仲應說道:“當初,圣皇自天外獵回九大天魔,令道陣司布下九離封天大陣,分別囚在九州各地。被困在襄州的魔怪正是陰陽雙生騰!”

  “以魔化靈,靈聚而運升。自此九州氣運息息不止,萬古而永生!可這雙生騰卻是陰陽同體,一分兩枝,正因如此,襄州才別與他處,共有兩處福緣圣地。圣皇在時,這兩處圣地分別是閉關修煉之所、生息吐納之地。也就是圣皇洞和長生殿……”

  “哦?”聽聞至此,梅相已然醒悟,一臉吃驚道:“你想破開九離大陣的封印,放出陰陽雙生藤?從而令圣皇洞的童子、太一閣的學究、長生殿的閹黨們亂起紛爭?最終……三逐其一?!”

  “正是!”唐仲應點頭應道。

  “唐仲應!”陰魂百官中,一個彎腰駝背滿臉黑斑的老者怒喝而出,厲聲叫道:“你可知若行此計,可要害了多少生靈?!那魔騰又是何等兇厲?當初鎮壓時,一個不慎曾被它逃出一枝,當即河枯十九,殘民百萬!道陣司接連損落四位入道境都未制得住,最后還是圣皇命征北大帥親臨襄州,這才好不容易降服!”

  “如今,你卻要解開封印放出兇魔!且不論成敗與否,那襄州上下又要亡死多少百姓?這天下若是都按你這等惡毒之法來救,怕是不要也罷!”

  唐仲應微微一笑道:“老祭酒,我知道你的家眷老小都在襄州。可此時天下危亡,正處九州通衢的襄州又豈能幸免?即便我不放出兇魔,三勢相爭也必生亂象!以您老所見,能在危亡之際救民于水火的是那群惟利是圖的閹黨,還是日日居心叵測的老鬼?或者……是那幫一心只為修計,兩眼不見人生死的道奴?”

  “天下天下,襄州再大僅為其一!舍襄州亡而成天下安,任一代死而世世生!若天下肆亂,常殘千年,又該有多少百姓冤身枉死?又該有多少生靈枯困九泉?若是由此一統江山,安平千萬年,又是一番何等景象?這其中到底利弊如何,想必您老也比下官更會算些!”

  “你……你!”那老者一聽此言既急又氣卻又無言以對,身子一顫險些暈倒,幸有旁人急忙扶了住。

  唐仲應繼續說道:“那陰陽雙騰雖是極為兇厲,可以三家之力也并非不可一戰!只是單獨一家難以成事罷了!如此一來,那襄州之地不外三種結果:其一,三家聯手,重封兇魔。其后勢力最弱者被逐出襄州,另外兩家重傷之下也僅能自報再也無力與我等鹿鼎天下。”

  “其二,三家皆望風而逃,任由兇魔肆虐。三家若離根基不存,同樣也無半點逐天之力。而襄州一時無主,僅余兇魔而已,待我等平定天下之后,再助道陣司鑄印囚封便是。”

  “其三,兩家聯手,鎮壓兇魔。其后不管另外一家是否暗中出手,最后又是哪家敗出。其之結果若然同一,我等只需坐收漁利便是!”

  “剩下兩家余力若強,可同青城、天京一般,劃地八百永封自制。若都奄奄一息,自可一蕩平之!自此襄州可定矣!”

  “至于云州,倒是更為簡單!云州之北乃是蠻族故地,雖早被圣皇收復,可卻一直懷有不臣之心。我等可與之隔山畫界任其獨去。待有強時,隨時毀約收回便是!”

  “若蠻族想要趁亂一舉侵吞云州,也是有心無力!青丘、紫云這兩大妖族早與南海諸妖斷續絕交,即為異類也絕不敢與整個人族為敵。駐在北地,擋住蠻族卻還綽綽有余!圣皇在時,對這兩大妖族甚有恩惠,我等只需微加禮遇,往來有使便可!如此,云州可安!”

  “綜上兩計:無論是與僧一席,還是與蠻分天,全為暫且權宜之計。一待天下有定時,席無好宴,處處毒刀,天無好景,雷雨冰雹!管他是僧是蠻一概屠光滅盡以除后患!”

  “那京、襄之地,門外之封也盡是緩兵之策偽虛之謀!若有盛時,同起操刀一劍而斬!管他什么圣皇洞,還是太一閣、長生殿統統一并全消!”

  “天下雖大,豈容半寸不封不地!萬民雖眾,何忍一干不臣之修?!”

  “地可先失而永得,人可先友而絕殺!”

  此言一出,滿殿嘩然!

  大殿上下一眾陰魂立時議論紛紛吵鬧不休。

  就連端坐在正中龍椅上的林季也不禁甚為驚然!

  一時間,還真不知道該怎么評價這個名為唐仲應的家伙!

  說他是智將吧,可這先后兩計,都是失地棄民,置國統民生于不顧!

  說這是蠢計吧,卻又最終可勝,無論怎么看來,都是當下最應之策!

  不計一城一地乃至一州之得失!

  不計一生一死乃至一朝之民生!

  既陰狠毒辣決然不悔,卻又千般適用萬般當行!

  眼前此景乃是發生在整整八千多年前,圣皇無故失蹤之后。

  以后世所見來看,唐仲應這兩計確在當時全都一并施行了。

  天京城、青城山等處的確劃封八百里,不受朝廷管轄。

  襄州之地,被三圣洞,太一門所占據——由此看來,長生殿就是那一場劫難中被逐出的落敗者,只是不知道他們當初面對陰陽雙生藤時所選的是哪種方案。

  蠻族自九州分出,回落極北。

  佛宗占據了維州,而且九州上下的確藏有不少古寺巨佛。

  唯一不同的是……

  在唐仲應的計劃中,本是新朝發源之地的青、兗兩州早已淪為妖鬼祟生的不毛之地!

  此前所知,早在大秦一統之前整整數千年,九州之內并無一統皇朝。

  再往前溯八千年,才有圣皇傳說。

  可這決定后世整整數千年天下格局的唐仲應殿前獻計,乃至這個本應大筆特書的新朝卻在歷史長河以及口口相傳中毫無半點蹤影!

  這其中到底又發生了什么?

  “唐侍郎。”一臉大胡子的黑袍魁首,率先從紛紛議論中醒過神兒來,甚是奇怪的問道:“你方才所說應此當下大勢獻有三計,那最后一計又是什么?”(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