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59章 下個五十年,可以期待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西區戰役戰術教研室。

  樓梯外部,‘厚德博學,強軍興國’八個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字里行間散發著每個國防科大學員血脈中的志向與澎湃。

  與此同時,

  研究院一號院。

  二十四度的空調環境絕對談不上炎熱,但李修仍然放不開。

  緊握的雙拳與凝重的神情,無不表明他正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

  原因無他。

  就在剛剛,梁首長告訴他了一件令他都無比意外的事。

  自己,將在明天會見大帝。

  活的大帝。

  毫無疑問,這是一件值得讓李修重新理發,并且穿戴好軍裝常服的大事。

  親自與前世熒幕上的人物見面?

  這種感覺,即使是李修自己,都感覺內心難以平靜。

  因為時間緊迫,用十分鐘時間簡單收拾,李修就登上了一輛猛士專車。

  當然,李修上車之前,五餅走在了李修前面,并且先將頭伸進去檢查了一下。

  確認安全后,才讓李修進去。

  這種情況,李修總感覺有些別扭。

  不過好在,過了今天,這件事就結束了。李修也可以恢復原本的節奏。

  等李修上車才發現,車上并不只有李修,還有一名看起來很和善的中年軍官。

  中年軍官帶著厚眼鏡,表情和善,正笑著看著李修。

  而更讓李修在意的,則是他肩膀上的肩章。

  麥穗二。

  毫無疑問。

  眼前之人,正是他們國防科大的校長。

  雷達目標識別領域專家,目前該學科帶頭人。

  即是校長,更是教授,科研學者。

  “校長好。”

  李修一見面就敬禮。

  校長笑了笑,擺了擺手,:“不用,你先上來。”

  李修也沒客氣,抬腳就上了車。

  “緊張嗎?”校長笑瞇瞇的問道。

  “有點。”

  李修是有點緊張。

  和校長第一次見面,還要去見大帝,不緊張是假的。

  但其實也就一開始,現在這會兒,他已經逐漸平靜下來。

  “不用緊張,見一面而已,沒啥大不了的。不亂說話就行。”

  校長很健談,而且沒有一點架子。

  “校長,你說大帝會問我什么?”

  “我不知道。但我肯定會問你,怎么發現這個巷戰公式的?”

  校長笑瞇瞇的開口,隨后又笑道:“倒是不用緊張,說一下發現的過程就好。”

  李修開發出這套打法的核心就是戰術標點,而戰術標點的核心,就是兩個巷戰公式。

  兩個巷戰公式,雖然因為太復雜不好利用紙與筆表述出來,但是卻是客觀存在的。

  當然。毛熊應該不會這么問,他們會以為李修最多是戰術開發的參與者。真正的核心是華夏的其他人。

  但是校長卻知道,整個公式,包括戰術開發,完完全全是李修一個人弄出來的。

  李修想了想,遲疑了一秒,說道:“我之前學數學的時候,看過希爾伯特老先生說過一句話:上帝扔下六面骰子,我就去想第七種可能,那是因為被扭曲的骰子兩面著地。”

  “所以,我就在想戰術方向上,如何去把骰子扭曲起來。而很湊巧,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幫助了我。”

  李修嘗試著解釋。

  李修又笑了起來,:“所以在我看來,我并沒有那么厲害。”

  “哦?”校長訝異。

  如果是尋常人,這么說,可能是為了故作低調。

  但李修這會兒,他能聽出來,李修并不是那個意思。

  “嗯…就像是幾千年前原始人把火用來加熱食物,三百年前的英倫人士用蒸汽做動力,一百五十年前推銷員把石油做原料,八十年前代替燃油燈釋放光芒的電火花…”

  “一項領域的突破應用,能作為要素影響無數的周邊領域。”

  “火,蒸汽,石油,電火花…每一項突破都令我們世界改變了許多。而我,就是比較巧合的利用了信息技術。”

  李修說這些,是后來人進行總結的。

  可能對后世的人,帶來的感觸可能沒那么直接。

  但是對于現在國防科技大學校長,也是比較新穎的觀點了。

  畢竟,零零年,思想能動性概念也才剛剛提出。

  校長愣了五六秒,瞇著的眼睛微微放大,繃緊的嘴角,忽地舒展開一絲笑意。

  “說的好。”

  他忍不住贊道。

  “繼續往下說說。伱有什么想法,都說一說。”

  校長這時候也來了興趣,鼓勵道。

  “信息化,會像重裝坦克與膛線炮一樣改變的戰爭形態與戰爭面貌。圍繞這方面,以及陸空一體化的戰術開發,是目前莓國戰術開發的主要方向。信息領域與軍事領域的結合,會產生更多種類的化學反應,也就是這個領域潛藏著的無數寶藏。我們曾經作為第一批挖寶人挖掘了幾千年,卻被三百年前的一個跟頭跌到了末尾。

  但我們手里的翹頭,也未嘗不順手。”

  李修說的這些是他很早就想好,甚至鋪墊過的。

  既然他現在腦子里是有無需驗證的真東西。

  又踏在了浪潮與漩渦中央。

  那就當弄潮兒與掌舵者。

  在信息化作戰領域上,彎道超車,趕超老霉。

  現在說的,就是他的志向。也是他未來努力的方向。

  校長很驚喜。

  李修有這個覺悟與志向,也有了已經證明的天賦,他很欣慰,也很高興。

  “說的很好。”

  他認真鼓起了掌,話音剛落,又道:“不過,無論你怎么說,你能發現開發出這種戰術,也等于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別看李修說的那么輕松,李修上交的技術報告他雖然沒看。但聽說已經引起了軍事科學院一群教授們的震撼。

  甚至,他聽說戰理部的幾個老教授,為了研究李修上交的技術報告,已經一個月沒有出門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李修研究深度肯定不淺。

  “后生可畏啊。”

  校長雖然感覺震驚,但并沒有因為年齡感到不可置信之類的。

  這個世界上,天才很多。

  軍事學與計算機,本身就是天才的領域,百分之七十的杰出成果,都誕生在四十五歲以下的青年才俊身上。

  而且,計算機領域,李修本來就很擅長。

  軍事部分,錄像中也表示過,圖書館有相關研究基礎。

  一切都很合理。

  “后五十年有的期待了。”

  校長笑了笑。

  他沒有記錯的話。

  李修,才十九歲。

  這時候,他竟然有點慶幸起來,早先李修讀北大,真的是耽誤了天賦。

  只有這里,才是他發揮自己才能的舞臺。

  “你覺得…信息化還能帶來哪些變革?”

  這時候,校長又問道。

  “很多很多,但都需要靈感,也需要發掘。用您曾經說過的一句話表述……這是一座上了鎖的寶藏。”

  這句話,的確是校長說過的。

  如今,還正在墻邊的墻壁上。

  校長點了點頭。

  “校長,您能不能幫我申請一下銀河Ⅲ號的使用權限?我有一些想法,需要在銀河Ⅲ并行巨型電腦上實現。”

  這時候,李修問道。

  “當然可以。”

  校長想了想,笑道:“工具開發出來就是要用的。”

  “我們學校,提供這點需求還是沒問題的。”

  “而且,我很期待信息技術在軍事領域上的更多開發。”

  不過,這時候,車已經停了。

  轉班到機場前,校長的談興依然很足。

  但是公共場合顯然不是交流的好地方。

  所以,下車前,校長笑道:“你很有天賦,技術報告令人印象深刻,軍事科學院副院長對你提交上去的技術報告做出了很高的評價,并且對你做出了邀請。如果你大學畢業后想要去軍事科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我想很多人,包括軍事科學院副院長都非常樂意為你寫推薦信,當然,這里面也包括了我。”

  這是梁首長拜托他說的。

  梁首長,其實一開始還有些糾結。

  在他心中,繼續留在國防科大大學讀碩讀博發展前景也很好,但后來他仔細想了想,還是沒有加以限制。

  解放軍軍事科學院作為大軍區級單位,毫無疑問資源更好,大咖更牛。

  而且,專門研究戰爭作訓,理論,戰役戰術。

  在他看來,的確更適合李修發展。

  所以,梁首長將這件事情拜托給了校長去談。

  畢竟作為李修的老師,他自己開口多少有些逐出門戶的感覺。

  “軍事科學院?”

  李修微微一愣。

  這個他是聽過的。

  老滿,就是在這里讀的戰略學碩士。

  軍事科學院,要求標準極高。

  除了良好的紙面成績,還需要各種學術活動,課外活動證明,以及最關鍵的教授,不,普通教授還不行,是行業大腕的推薦。

  但,李修其實并沒有這個意向。

  軍事科學院,是做理論研究的。

  做研究雖然也不錯,但說實在的,李修還是更愿意親自參與,組織軍改。

  進入軍事科學院,往后基本上會在學校內發展。

  嗯,因為是研究作訓,戰術理論的,畢業之后基本上都是從事研究員的工作。

  即使讀完博士。

  也很少有回到部隊里的。

  老滿,算是一個例外。

  而那樣升銜速度雖然快,但卻不是李修的目標。

  李修更想去帶兵打仗,切實參與進軍改洪流之中。

  “我會好好考慮。”

  李修還是應了下來。

  好好考慮,意思是還留有余地。

  隨后,兩人登上了飛往京都的飛機。

  2.5小時個小時后。

  李修到達了京都。

  之后,大帝f華,持續了一上午。

  上午,都是大人物,李修呆在人群之間,也不敢吭聲。

  等到下午,規格才減小。

  上午是公事,下午,大帝才有空。

  而上午,一些人則開始交代一系列的安排與注意事項。

  畢竟規模宏大。

  李修一一聽著,在心中默默記憶。

  “其實也沒什么。就是見個面。不會有多少對話的。”

  “當然,現在他應該是把你的行為當成是咱們上面的意思。”

  校長害怕李修緊張,這會兒也解釋道。

  “我沒有那么緊張。”李修笑了笑,放平心態。

  十分鐘后。

  李修看到了大帝。

  并沒有想象中的那樣殺氣十足,也并沒有感覺多么大的心理壓力。

  甚至,也沒有冷著一張臉。

  畢竟目前兩方關系正逐漸密切。

  對李修的還是要好些的。

  看著周圍的長槍短炮,李修深深吸了一口氣,身形挺得筆直。

  “初次見面,有天賦的年青人。”

  大帝出人意料的率先開口。

  李修聽懂了。

  而且他會毛熊語。

  這種情況下,李修還是沒有率先回答,而是等著翻譯完成,準備用華夏語回應。

  等到翻譯結束后,李修剛想回答,但是大帝顯然不會把時間用于無意義的客氣上。

  “來自華夏的李修,因為你在毛熊施展的驚艷戰術,我很早就對你的名字有了印象。”

  “謝謝,我很榮幸。”

  “不,不必如此,說不定我隔天就會忘記。但我有直覺,五年后,或者十年后,你可能或許會隔三岔五的出現在報紙或者我要交際的名單上。保持活躍,我希望能把你的名字記得很久。”

PS:一會兒零點還有一章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