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百六十一章 四國交界之地,興都庫什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作為高原上唯一的機械化快反部隊。

  五十四旅的任務非常艱巨。

  和神獸接壤,南北延伸近兩千多公里的邊境線,給予了五十四旅莫大的壓力。

  尤其是東,中,西,三部的爭議地區,更是常年保持備戰化狀態。

  一旦有人敢于越過邊境,試探炎國的底線,當地的邊防官兵就會迅速做出回應。

  而作為重裝部隊的五十四旅,也必須做好隨時支援的準備。

  因此,不同于常規機械化部隊,“扎堆”聚集的扎營方式。

  比如猛虎團,一整個團,都在一個大院里,平日里同吃同睡,朝夕相處,一起訓練。

  而五十四旅的絕大部分連,營級單位,都是沿著邊境哨所,分段駐扎,確保能在最短時間內,為產生突發情況的地域,提供支援。

  也就黃策的旅部,麾下人數會稍微密集一點,但也只有兩個營的機動兵力罷了。

  剩下的部隊,分散在高原的各個地域。

  想要全部視察一遍的難度,可想而知。

  如今,葉科長提出如此豪言,黃策當場就來了興致。

  此時的黃策,已經忘記了出發前李薄威的叮囑,只想看看葉科長到底能不能實現自己的豪言,是不是在裝樣子!

  “黃旅長,走吧。”

  話音落下,葉科長率先朝著車上走去。

  對于黃策眼神當中躍躍欲試的“挑戰”之意,葉科長當然有所體會。

  不過葉科長懶得和黃策多說什么,又或者是強調什么。

  在葉科長看來,行動大于一切!

  咱們事上見!

  伴隨著葉科長的動作,前來接機的黃策和自己的通訊員對視一眼,眼神交匯的瞬間達成了共識,一齊朝著車上走去。

  既然“聲名在外”的葉科長,想要先視察一下“基層”情況,以便于更好的展開改革工作。

  作為“地頭蛇”的黃策二人,必須奉陪到底!

  只不過他們兩個,還沒有注意到。

  不知不覺間,這場會面的主導者,已經變成了葉科長這條“過江猛龍!”

  至于“劃水”的朱賁鈞等人,還特么在那為了高原反應要死要活的呢.

  見葉科長和黃策,馬上就要把他們三個給“丟下”了。

  黃策三人只好強打起精神,快步朝著葉科長的方向追趕而去。

  無論如何,在葉科長這個領導,還在堅持工作以前。

  他們三個哪怕再不舒服,都得“舍命陪君子”,跟葉科長“戰斗”到最后!

  不過和另外兩人的想法不同,朱賁鈞還有一層想法,或者是堅持到底的動力。

  他不能給自己自己的姓氏丟人,更不能給自己爺爺丟人!

  為了這個目標,朱賁鈞哪怕再難受,都得堅持到底!

  引擎發動,聲浪轟鳴。

  和黃策同坐一車的葉科長,看著窗外不斷變化的景色,怔怔出神。

  平心而論,拋開惡劣的生活環境,和極其不便的交通情況不談。

  高原能被那么多人,寧可扛著極其難捱的高原反應,都要前仆后繼的來到這里,不是沒有原因的。

  光是那蔚藍如湖面一般的澄澈天空,就足以讓人感覺不虛此行。

  站在這樣的天空下,看著那仿佛伸手就能夠到的天空,欣賞這一望無際的遼闊景色!

  無疑是對當事人,從心靈到肉體的一次“洗滌。”

  但對于常年生活在這里的百姓,以及保衛著他們的部隊來說。

  這樣的景色,已經失去令他們流連忘返的吸引力。

  他們的注意力,或者說是最大的念頭,早就放在了該如何在高原上,更好的生活下去。

  尤其是當地的部隊,相較于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里的百姓。

  高原惡劣的生活環境,對于在其他城市,生活了幾十年的他們來說,無疑是更大,更難克服的“障礙!”

  曾經,在網絡上,有過那么一種“笑談。”

  那就是西部戰區的官兵,平均工資位于全軍之首,能和工資最高的海軍“分庭抗禮。”

  如果要是那種常年不出海,沒有出海補助的海軍部隊,更是根本比不過駐扎在高原上的部隊!

  比如,五十四旅!

  因為駐扎在高原上的他們,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拿著“高原補助!”

  眾所周知,義務兵沒有工資,有的僅僅是津貼,用于保障最低的生活所需。

  但該有的補助,義務兵同樣不會少。

  在來之前,葉科長全面了解了一下五十四旅的情況,其中就包括薪資待遇。

  講一個非常“匪夷所思”的事情。

  像是五十四旅,又或者是其他高原上的邊防部隊,里面的新兵。

  光憑借著各類補助,這些義務兵一個月的“津貼”,就能超過平原地區部隊士官的工資!

  至于退伍后的一次性安置金,那就更多了!

  不說士官,光是二年兵退伍之后,就能根據戶籍所在地不同的政策,拿到二十萬起步,上至五十萬的一次性安置費用!

  注意,這僅僅是純安置金,并且都是現金。

  如果再算上這兩年的工資,當事人只要不揮霍的話,攢下個十萬塊就是輕輕松松的一件事。

  要知道,部隊可是包吃包住的。

  在部隊,尤其是高原部隊,花錢都是一件難事。

  一五年前后,三十萬左右的現金流。

  對于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這無疑是能改變人生的一筆錢。

  再加上一系列退伍后的優待政策。

  可以說,當兵不一定能給自己人生,起到什么輔助作用。

  但是去高原當兵,一定能讓自己接下來的人生之路,走的更為順暢!

  要不怎么會說,在高原當兵,就是普通人家孩子的一次“開掛”,改變人生的機會呢?

  不是沒有道理的。

  可就是這么優越的條件,可以說只要來了這里,就再也不需要為了錢而發愁的完善保障。

  身為高原絕對主力部隊的五十四旅,依舊會出現“招不滿”兵的情況.

  并且還不是個例,隔三差五就得來一次,甚至有些時候會連著來。

  足可見高原環境,對于普通人“勸退”程度。

  在高原當兵,進入新兵營以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學著整理內務,又或者展開訓練。

  而是要學會“吸氧”,保證在高原的惡劣環境,能夠維持正常行動!

  要不然特么跟朱賁鈞幾個似的,站都站不穩,還怎么訓練,怎么保家衛國?

  可以說,任何一個在高原服役期滿,退伍歸來的戰士,哪怕僅僅是待了兩年,或者是再早一點的三年的義務兵。

  都是值得讓人尊敬的“老兵。”

  抱著這種念頭,葉科長終于收回視線,開始滿心期待著自己即將抵達的部隊。

  惡劣的環境中會誕生頑強的意志,偉大的精神,和一個面對困難,不屈不撓的集體。

  對于馬上就要資格,成為“班子”成員的葉科長來說。

  這樣的集體,這樣的部隊,無疑是他最渴望執掌的部隊!

  這就叫軍人之間的惺惺相惜。

  強軍,必有強將!

  終于,伴隨著周圍人煙漸漸稀少的景色。

  葉科長抵達了自己此行的第一站。

  高原的中部邊境線,四國交匯之地。

  駐扎著五十四旅一支獨立在外的營級裝甲部隊。

  往西,是被大片大片雪山,無人區環繞,被人稱為“死亡雪線”的邊境交界地帶。

  相較于更難翻閱的“世界屋脊”,這里大片大片的平原地帶,成為了眾多不法分子,“鋌而走險”的首選地帶。

  這里的邊防部隊,一個連,往往要負責上百公里,甚至是幾百公里的邊境線。

  很多時候,從天亮走到天亮,都不見得能巡視完自己的轄區。

  當然,這也和負責這片地域的邊防部隊,被當地百姓親切地稱呼為“主席的子弟兵”的“老五團”,相對較小的規模有關系。

  可前面已經提到過了。

  在高原征兵,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

  不是說當事人想要來當兵,就可以過來當兵的。

  如果一定要評選出炎國每年“退兵”頻率最高的部隊。

  那么高原上的五十四旅,還有“邊防老五團”,一定能“榜上有名。”

  要是身體素質實在不行,受不了在高原上長時間的生活,訓練。

  當事人一定會被“退”回地方,或者是在其他部隊,重新安排入伍服役。

  當過兵的人都知道,在部隊里有一句老話。

  那就是每一條規定的背后,不管看起來有多么離譜,多么嚴苛。

  其背后,一定有著“血淋淋”,甚至是生命的教訓。

  高原反應,這四個字不僅僅是對于高原難受表現的總結,更是對生命赤裸裸的威脅!

  要知道,高原反應,是能夠導致猝死的!

  絕對不可能因為缺人,就從地方上隨意征兵。

  那是對生命的不負責任!

  但對于留在高原上的部隊來說,這就意味著更為艱巨的任務!

  而且很多時候,一旦遭遇突發情況,兵力稀少的邊防部隊,很有可能做不出什么像樣的反應。

  這種時候,就要輪到擔任快反部隊的五十四旅出場了。

  像是駐扎在此地的營級部隊,身上肩負的就是這個任務。

  而離邊境線更近的邊防部隊,要做的就是給五十四旅的到達,爭取時間!

  甚至是用生命爭取,也在所不惜!

  別覺得這是一句“大而空”的口號。

  任何有這種想法的人,都是對高原戰士的侮辱!

  常年實彈上膛,巡邏時無需槍彈分離。

  這兩句話,足以說明高原戰士,所要面對的危險!

  而駐地往南,就是傳說中的四國交界之地,情況更為復雜。

  槍不離手,睡不解衣。

  就是對于這里的邊防戰士,日常生活最完美,最真實的寫照。

  而距離他們稍遠的五十四旅官兵,雖然情況稍好一些,但也是常年保持三級戰備,甚至是以上的狀態。

  只需一聲令下,該營官兵馬上就能開拔。

  下車后,看著坐落在茫茫雪山中,天地之間唯一稍有“人氣”的駐地。

  葉科長的心里,突然浮現出一句話。

  飛鳥不落,寸草不生!

  什么“兔子都不拉屎”之類的俚語,用來形容這里的環境,都有些稍顯不如!

  不對,是不太恰當!

  這他嗎的連根草都沒有,上哪里來的兔子?

  但營地之所以會坐落在這里,那也是沒辦法的事。

  一來,是因為這里的地勢險要,不管什么地界發生情況,五十四旅都能夠及時進行支援。

  二來,則是因為“平原”,尤其是大平原這個東西,還得是適合部隊駐扎的平原地域,對于高原這種多山地帶實在是太難找了。

  “葉組長,還算適應嗎?”

  “這里的海拔比“日光城”高了近一千米,會有點不舒服也是正常的。”

  “要是堅持不住,咱們可以進去休息一下,駐地里面都有吸氧室,情況能緩解不少。”

  “高原反應可不是開玩笑的,不舒服咱們就別硬撐。”

  聽著黃策這半是關心,半是試探的言語。

  葉科長微微一笑,什么也沒有說,只是輕輕地搖了搖頭,便大步朝著營區內走去。

  而門口的哨兵,雖然不認識咱們遠道而來的葉科長,但是黃策的專車,他們還是識得的。

  見黃策專車停在門口,領班員老早就通過對講機,給值班室報了個信。

  還不等葉科長走到門口,這個營級單位的主官就“烏泱泱”的涌了過來,站在門口的不遠處,似乎有些糾結該不該過來迎接葉科長。

  見狀,葉科長不動聲色的看了一眼黃策,見他沒有開口說話的意思,便上前一步,正打算說點什么,就被營區內傳出的陣陣“喊殺”之聲,打斷了思緒。

  沒錯,就是真實的喊殺聲!

  “殺!”

  “哈!”

  一支部隊的戰斗力強弱,和這支部隊的聲勢,不無關系。

  光是聽著這威勢幾可撼天的喊殺聲,葉科長就敢篤定。

  眼前的部隊,一定是一支驍勇善戰的虎狼之師!

  同時,葉科長也非常好奇。

  這樣的一支部隊,到底是在訓練什么科目,才會需要配合上如此驚人的喊殺聲!

  想到這,葉科長直接把眾多過來迎接的主官,扔在了原地,轉身大步朝著訓練場的方向走去。

  眾主官見狀,愣在原地面面相覷,有點錯愕于葉科長的不按套路出牌。

  但看著自家旅長已經跟上了葉科長的步伐,各位主官也只好跟上。

  隨著葉科長距離訓練場,越來越近。

  耳邊充斥著的喊殺之聲,也愈發逼人!

  在一個拐角過后,葉科長看見了他從軍以來,幾乎可以稱之為最為震撼的一幕!

  不遠處,一整個營的官兵,手持一柄焊接在鐵管上,似刀非刀,似槍非槍的奇怪兵刃,正在進行操練!

  或挑或戳,或掄或砸!

  寒光閃爍間,刀片上下翻飛,使得場上的氣氛愈發凌冽!

  最令葉科長為之側目的,當屬這些戰士的眼神!

  長“刀”在手,每個戰士的眼前,仿佛都有一個敵人。

  他們要做的,就是講這些敵人,一一擊敗!

  毫不夸張的說,這些戰士們給人帶來的感覺,甚至比他們手中的刀還要鋒利!

  平心而論,從軍多年,葉科長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部隊!

  冷兵器這種東西,雖然局限性很大。

  但對于手持著他們的軍人,在氣質與聲勢上的加成,絕非是熱武器可以比較的!

  葉科長的到來,并沒有使這群戰士,停下訓練的步伐。

  而葉科長,也不想錯過這極其難得一幕。

  正站在一旁,默默地注視著這群“可愛”的高原戰士訓練,眼神當中充滿了崇敬與向往。

  見此情景,黃策在心里哈哈大笑,得意的不得了!

  小樣!

  就不信鎮不住你!

  其實臨近歸屬于五十四旅的單位,還有好幾個。

  黃策之所以帶葉科長,先來這里。

  就因為這個單位的戰士,由于處于四國交界的敏感地域,需要訓練“特殊”的科目!

  沒錯,就是大刀操!

  黃策相信,相較于傳統的熱武器,重裝備操練。

  眼前這極其難得,同時也更危險的大范圍冷兵器訓練,絕對能讓葉科長這條“過江龍”,為之震驚!

  甚至黃策在心里都想好了。

  要是“大刀操”鎮不住葉科長。

  那么下一站,他就要帶著葉科長去見見傳說中,炎國極其稀少的騎兵部隊!

  對,就是騎著大馬的那種!

  背挎95,腰系馬刀,手持韁繩!

  振臂一驅,就是馬蹄奔騰的壯觀場面!

  但就從葉科長現在的表現來看,黃策已經可以省去這層擔心了!

  光是眼前寒光凜凜的“大刀操”,就已經足夠讓葉科長,為之震撼不已!

  想到這,黃策終于上前一步,對著葉科長用有些炫耀的語氣開口道。

  “葉組長,這樣的科目沒見過吧?”

  一聽這話,葉科長的眼神不動,依舊注視著面前這極其難得一見的場面。

  嘴上卻是對著黃策,頗為由衷的贊嘆道。

  “確實沒見過。”

  “黃旅長,能不能給我簡單介紹一下?”

  “戰士們手里拿的兵器,該怎么稱呼?”

  聞言,黃策的臉上,突然露出了有些奇怪的笑容。

  ‘葉組長,懂獅子語嗎?’

  獅子語?

  見葉科長的表情有些錯愕,黃策這才不急不忙的開口道。

  “咱們的這把刀,叫做興都庫什刀。”

  說完,黃策還悄悄湊到葉科長耳邊,向他解釋了“興都庫什”這四個字,在獅子語當中的含義。

  在聽到黃策的“翻譯”后。

  葉科長的表情瞬間變的極其興奮,夸贊之語脫口而出!

  “好名字!”

  興都庫什刀?

  形象,實在是太形象了!

  名字好,寓意更好!

  第一更送上!

  更新晚了一點,兄弟們見諒,作者出去陪老丈人過節了!

  晚點還有更新,寫完了就發!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