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九十一章毒士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馬師爺知道已經打動了幕僚,接著又加了把勁道。

  “其實也不需要尚書大人做什么?過段時間,會有幾位朝廷的重臣共同推舉我家大人做葭州知州,到時候勞煩尚書大人做個順水人情,以吏部不推我家大人如何。”

  “部推?”

  “對不推!這樣尚書大人既保全了,吏部的職責,又給了皇上面子。何樂不為啊!”

  這倒是個辦法,畢竟和皇上對著干,早晚要掉腦袋。

  馬師爺知道自己已經說服了幕僚。

  “剩下就靠漢甫兄多多美言了。”

  “這部推也是要理由的,光是朝廷重臣舉薦可不會讓天下士子心服。”

  什么士子,不就是尚書的名聲嗎?正是又當婊子還想立牌坊。

  “我家大人已經上書朝廷,為朝廷獻策開辟財源解決遼餉不足。很快就會昭告天下,漢甫兄盡可放心。”

  “那就靜候邦德兄佳音了。”

  靜候?那就是在看看。哼!就你家大人股小家子勁,也當不了首輔。

  后面馬師爺就沒有再繼續和尚書幕僚糾纏此事,開始互相敬酒吹噓起來。

  過了幾日馬師爺一直等不到宮里的消息,很是著急。也不知道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直到李公公派人來告知是首輔那面不信這蜂窩煤能給朝廷創造收益。一直拖著不辦。

  既然知道了哪里出了問題就好辦。

  對于首輔不信蜂窩煤能給朝廷帶來收益,幸好張宗賢在他來京城時,已經有此顧略。便交代了師爺如何推廣蜂窩煤。

  在京師新開的錢莊開展贈送加試用,必然會引發京城百姓爭相效仿。還可以給太平號錢莊打個廣告。

  馬師爺選好日子后,就在城外買了一處宅院,進行蜂窩煤的制作,又聯系鐵匠鋪,打造了一百只專用爐子。

  到了選好的日子這天,先是讓人把二十個爐子擺好在店鋪前,不停地燒水,給路過的客商,百姓免費提供熱水。

  一時間門前百姓,絡繹不絕,街坊鄰居都來接熱水。

  李二狗則是給來看熱鬧的百姓,介紹這蜂窩煤爐的好處。現場還有優惠政策,只要買一百塊蜂窩煤就免費送一個專用爐子。只限前八十位顧客。

  京城真不易啊!而京城里的各部的低級官員最會算賬。太平號錢莊專門開在這些京官住處附近。

  三文錢一個蜂窩煤,十個蜂窩煤能燒一天一夜,這可比買木炭劃算多了。還能燒水做飯。

  很快八十個蜂窩煤爐就送完了。

  慢一步的百姓,開始謾罵,說這太平號不講究,才送八十個。

  馬師爺見達到效果,立馬就站出來對,沒有拿到蜂窩煤爐的百姓說:“今日柜號準備的匆忙爐子就準備了八十個,不過今天只要下單買兩百個蜂窩煤的,待那爐子打造好,就可以來領。”

  附近住的都是當官的,不缺這點錢。很快就預售出去近千個蜂窩煤。雖然賠了點爐子錢,但是效果非常好。

  很快就有民間百姓仿制的蜂窩煤開始售賣。朝堂上百官也開始討論此物的便利。

  可惜的是首輔方從哲認定了,是皇上想繼續收礦稅,就想著拖下去。

  馬師爺并無知道首輔的想法,只能繼續等。這一天李二狗前來報說:

  這幾天國子監還有士子聚會的地方都說,言官們又開始彈劾清澗縣縣令。要朝廷罷了這知縣的官。

  馬師爺心想原想等部退時再收拾你們,現在既然如此不知好歹,那就只能怪你們命不好了。

  馬師爺先是安排李二狗收集那幾個言官跳得最兇。準備拿這幾個言官殺雞儆猴。

  很快就鎖定了三個言官,都是號稱要死諫的。

  先是收買他們的家人看看能不能弄到什么消息。然后派人去他們老家去調查看看有什么欺男霸女,強買強賣的事沒有。

  如果沒有那就創造出來。

  很快就從一個李姓的言官下人口中得知,這個言官他曾經始亂終棄。當初在江南的時候是個窮苦的書生,后面綁上了一個過氣的花魁。

  那花魁供他吃喝讀書,最后此子在考上進士后,為了自己的前途。竟然將那花魁賣到了邊地青樓里。

  屬實是個和陳世美一樣的混蛋。

  有了把柄就好說了,這種事情百姓最愛看。馬師爺立即安排兩老人假裝是那花魁的父母,找到那言官府上要人。要當場又吵又鬧的。最好讓言官住的那條街的人都知道。

  鬧完當天晚上馬師爺就安排鬧事的人在那言官家門口服毒自盡。馬師爺是給足了錢買的這兩老人的命。

  一時間京城最大的話題就是,這位李姓言官的陳世美行徑。最后這位李姓言官無奈,只能辭官還鄉。

  接著馬師爺就對付第二個,一位姓王的言官。還是買通他的下人,查看他什么私德方面的問題。結果得知了一個驚天大瓜。

  原來這個言官是個老色批,竟然欺辱自己的兒媳婦。那人的兒媳婦也是官宦世家。

  得知此事后,馬師爺立馬就有了定計。開始在官宦人家的小姐中傳播此事,說得有鼻子有眼的。

  先形成輿論壓力,接著安排人在那家媳婦回娘家的時候,讓一群小孩圍著馬車唱:“公公壓著兒媳婦,兒媳婦騎著老公公。”

  沒過幾天就傳來那兒媳婦上吊自殺,娘家人大鬧王姓言官府邸。那媳婦娘家放出話來,不弄死那言官誓不罷休。

  解決了兩個言官后,第三個劉姓言官一直沒有什么他的把柄在,各方面私德都沒有問題,甚至頗有賢名在,這就不好辦了。最怕這種真君子了。他也最有可能真的去死諫的。

  馬師爺思前想后最后想出了一條毒計。先是安排人接近這個言官的父親,不斷的請客吃飯逛窯子。

  還給老頭子吃了不少的虎狼藥,每次逛窯子都安排三個姑娘伺候。硬是讓這老頭,死在了青樓里。

  百善孝為先,大明官場對官員孝的要求很高。這劉姓言官只能丁憂回家守孝。

  萬歷最討厭這些言官,再優秀也不會奪情他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