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740章 抉擇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正如胡彪等人行動之前,就預料的那樣。

  對于有著上百萬人口的長安城來說,在一個晚上的時間里,忽然死掉了百十個牛鬼蛇神一般的人物后。

  除了在一眾平民百姓,心中很是暗自高興了一會。

  還有在他們平日間閑聊的時候,嘴里也一下子就多了好些談資之外,并沒有引起什么太大的一些風波來。

  就連那一些有著風聞奏事權利的巡城御史們,似乎也沒有一點興趣,將這一個事情稟告上去。

  從而彈劾一下萬年和長安兩縣,那兩個正五品官職的縣令們。

  理由很簡單,在這些巡城御史們的眼中,這種蛇蟲鼠蟻一般的潑皮和無奈,還能算是一個人?

  就是死上太多,只要不是死了什么皇親貴戚,又或者是讀書人之類。

  一眾巡城御史們,也根本不會放在眼里。

  不過沒有鬧起什么大的風波來,指的是明面上的一切;實際在私底下,卻是發生了很多的事情。

  有些事情是胡彪等一行人,行動之前就早就預料到了的。

  比如說:動手的第二天晚上,長安縣和萬年縣的幾名法曹、兵曹,在晚上連襟上門找到了胡彪。

  開口之后,言語之間居然是相當地客氣。

  在稍微詢問了一番胡彪,在這一個死撲街拿出了行動當晚,自己根本沒有作案時間的證據之后。

  這些縣衙的小吏們,就客客氣氣地告辭離開了。

  臨行之前,嘴里根本沒有甩下任何的狠話。

  反而是大義凜然地宣稱著一點:胡驍騎尉家中仆役,所開辦的那一眾產業,可是解決了他們治下好些人的營生困難,并且商稅的繳納也從未拖延。

  (備注:唐代禁止官員,以及官員的家人經商,胡彪他們是用安西軍老卒后代的名字,開設的各種產業)

  所以完全是長安、萬年兩縣,重點扶持和關注的地方。

  今后的時日里,若是有著一些什么麻煩,只要與他們言語一聲就好,一定會幫胡驍騎尉、不對!應該是給胡府的仆役們排憂解難。

  也是自從這一次,這些小吏登門拜訪,原本那些每天上門要好處的牛鬼蛇神們,一下子就絕跡了起來。

  更沒有手下的工人,被毆打的事情發生。

  很顯然,這些小吏們可能職務不高,但是眼力卻是相當的不錯。

  一旦知道遇上了一些自己不能招惹的狠人,立刻就在當機立斷之下主動認慫,停止了一切后續手段。

  順帶著主動上門,對于胡彪等人表達了一番個人的善意。

  果然自古以來,這一個民族有資格在公門之中廝混的人員,無一例外都是人精中的人精,拿得起、放得下。

  眼見情況如此,胡彪等人自然也沒有繼續糾纏下去的意思。

  反而是在嘴里許諾著:萬年和長安兩縣的各位,操心了境內百姓的生活,實在是相當地辛苦。

  愿意每月贊助200貫錢,希望讓各位的飯菜中也多一些油葷。

  話說!事情在兜兜轉轉之間到了這一步,最終依舊是以給錢的方式終結。

  但是這樣先顯示了一番肌肉,然后再給錢的一個結果,與之前被壓榨中無底洞一般地給錢,完全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反正在那些小吏,走出了他們居所的時候。

  一時之間雙方的關系,看起來那叫一個親熱無比。

  至此,胡彪他們在長安城所面對的第一個危機,就在百十個牛鬼蛇神的性命獻祭之下,算是完美的解決了。

  而來自清河崔氏,這樣一個更大危機的話。

  貌似對方在目前也只是在監控之中,并且對于他們一眾正在開展的產業,一點也沒有看在眼里,不認為對自己有什么威脅。

  以至于到了現在,也沒有動手的意思。

  針對這樣一個結果,胡彪他們自然是樂得如此。

  紛紛裝作對于被監視的事情,根本是一無所知的模樣;私底下卻是加快速度,努力發展起了各自負責的內容。

  可讓胡彪等人預想不到的是,他們當晚的那一次行動,居然還有著一些意料之外的收獲……

  時間過得很快,在眾人的忙活間,不知不覺又是十來天過去,已經是大唐元和四年的三月底了。

  “黃包車、過來~”

  對著一個身上穿著無袖的褂子,一條胡人樣式的緊身褲子,脖子上掛著一條白色帕子,在街道上緩緩游走的車夫。

  打扮成了一個普通讀書人模樣的李德裕,一邊揮著手,一邊在嘴里叫出了一句。

  聲音才是落下,那一個二十三四年紀的車夫,就是拖著黃包車跑了過來。

  放下了手里的車把后,先是拿著脖子上的帕子,在不知道什么皮子做成,不過看起來倒也漂亮的車座上飛快地拍打了幾下。

  拍掉了上面的灰塵后,才是對著李德裕,嘴里親熱地招呼起來:“這位郎君請坐,不知道打算去哪里?”

  “去安寧坊,要多少錢。”李德裕順口回了一句。

  面對這么一個問題,這個靠近后才是發現皮膚雖然黝黑,可是收拾的相當干凈的車夫,嘴里立刻就解釋了起來:

  “敢叫郎君知道,我們這一種黃包車,不管路程遠近,上車就要兩文錢。

  不過若是路程在兩里之內,便是不用加錢;兩里之外的話,每超出了一里,便是要多加上一文錢的車費。

  暫時的話,還不接去城外的活計。

  去安寧坊距離此地,應該是三里半左右,收郎君你三文錢你看如何?”

  李德裕之前嘴里,問出一個‘要多少錢’的問題。

  僅僅是想要了解一下,這一種在最近五六日時間里,才是新出現在長安街頭,就生意相當火爆的黃包車,具體的一個收費標準而已。

  并不是他李德裕,真差了這么一些小錢。

  聽得對方解釋清楚后,便是直接坐在了松軟的坐墊上,嘴里說出一句:“走~”

  “郎君您坐好了,咱們馬上就走。”說話間,那一個車夫已經是抓起了車把,開始一路小跑了起來。

  也是在這樣一個時候,李德裕看到了在那車夫無袖褂子的背后,居然印著幾個顯眼的大字:四通車行。

  讓李德裕很是有些意外的是,這一種輪子上包著鐵皮的黃包車。

  在被車夫拉著,用戰馬小跑的速度開始飛馳起來后,居然比起了他家上好的馬車,還要平穩和舒服一些。

  并且暖暖的春風吹拂在身上,身邊的行人、店鋪等種種,都是能清晰地看在眼里,

  整個體驗感來說,那叫一個相當地不錯。

  唯一的問題是,想到了目前自己心中正在糾結的問題,李德裕的心情立刻就再一次糟糕了起來。

  因為目前在他的眼前,面臨著一個重大的人生選擇:

  要不要接受浙東節度使鄭挾的邀請,去他那里擔任幕府從事這樣一個職務?

  幕府從事這一個職務,自然是不算什么緊要的官職;但是對方許諾最多一兩年的時間之后,就將其提升為節度掌書記這一個職務。

  接下來后,靠著這樣一份資歷和家世,今后他只要是被調回長安城,一路晉升起來將會是相當輕松。

  若是用現代位面的一句形容詞,那就是進入了快車道。

  只是李德裕明明知道,選擇以上這一條道路,是他官途的最佳一個選擇。

  只是李德裕明明知道,選擇以上這一條道路,是他官途的最佳一個選擇。

  可是在心中,卻是有著一個魔鬼一般的聲音,不斷在大聲地告訴他:留下來、留在長安,與胡彪那些安西將軍的殘余合作,一起打拼出不一樣的事業來。

  于是在一時之間,在兩個關系到他仕途和未來的選擇交織下。

  讓他在舉棋不定中,心情也是越發地糟糕了起來。

  而今天他去安寧坊,不過是在前后遲疑了好些天后,希望通過去實地的走走看看,讓自己下定一個最后的決心……

  在嘴里重重吐出了一口氣后,李德裕暫時壓下了心中的煩躁。

  對著眼前拉車的車夫,開始閑聊一般地說了起來:“不知道這位車夫小哥如何稱呼,這黃包車的生意辛苦與否,收入又是幾何?”

  那車夫不僅體質不錯,還是一個健談之輩。

  腳下小跑起來的同時,心中尋思著車上的客人,絕對不會成為自己的競爭者后,嘴里也是笑嘻嘻的回話了起來:

  “郎君客氣,喚小人趙大眼就行。

  這每日拉著客人在長安城奔走,日曬雨淋的,若是說不辛苦也是假的了。

  自從七八日之前,小人加入了這‘四通車行’之后,腳下一雙新鞋的鞋底都磨掉了厚厚一層,腳指頭都要露出來了。

  好在這黃包車著實方便行人,如今已經在長安城的生意不錯。

  一日忙活了下來后,在繳納了租賃黃包車的車錢,還有著管理費這些,每日還能余下四五十文錢了。

  不怕您笑話,這筆錢小人之前都需要好幾日才能賺到。

  自從開始拉車之后,我家的六口人才是吃上了飽飯;而且打算再存上半個月的錢,也好給婆姨和娃娃們添上一件新衣服。

  所以累是累了一些,可是小人心中也是有勁了。”

  聽著眼前這一個車夫,用帶著發自內心喜悅的聲音,說出了以上的這么一段話,李德裕又陷入了沉默中。

  話說!李德裕最近一段時日中,雖然在府中沒有出門。

  但是讓家中仆從有意地去打聽之下,胡彪等安西軍殘余人員的情況,卻是了解得相當清楚。

  不管是蜂窩煤和爐子,還是‘便民小餐桌’、得月樓、精武會館、胖西來超市、八十八號醫館、四通車行等生意。

  一般在開業第二天,李德裕就得到了消息。

  甚至還讓人專門買了一個爐子和蜂窩煤回去試用,得出了一個比不上炭爐雅致,但是廉價和實用,對于平常人家絕對是個好東西的評價。

  也正是因為以上的原因,讓他心中升起了一個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在李德裕從小接受到的教育中,就認定了天下之間的錢財是有數,若是一個方占了便宜,那么另一方就吃虧。

  只是在胡彪等人這里,情況卻根本不是這樣。

  猶如眼前這個叫作趙大眼的車夫,胡彪等人開辦的產業,讓一個個原本生活艱難的男人,甚至是婦人多了一份體面的工作。

  靠著這樣一份工作的收入,整個家庭的生活都變得好了起來,算是得到了一個極大好處的得利者。

  由于便民小餐桌生意的火爆,每日間大規模收購。

  據說城外農夫養的豚、雞鴨、雞子,地里種的各種蔬菜,往往只要挑到那里就能賣掉,價錢也不錯。

  這些人,也能算是得利者。

  同時,那些購買力蜂窩煤和爐子,以及在‘便民小餐桌’吃飯的客戶,用了比起平時更少的錢,卻是獲得了更好享受,吃到了更好食物。

  以這樣一個角度計算起來,也能說得上是得利者。

  另外,在他托人去長安、萬年兩縣的打聽之中,胡彪等人所有的產業中,需要繳納一應商稅,居然是沒有動任何的手腳和拖欠。

  到目前為止,已經是繳納了三百二十貫的商稅;這樣算起來,朝廷和官府也能算是得利者。

  而若是讓胡彪等人的產業,就此繼續地發展了下去。

  等到遍布了整個長安城之后,又會有這多少人因此而受益?

  一時間,除了那些雖然沒有任何證據,但絕對死在了這些人手里的城中潑皮、無賴之外,似乎所有人都是贏家。

  可關鍵的問題是,僅僅靠著百十名潑皮的吃虧,就能換成這么多人得利?

  針對著這一點,李德裕認為絕無可能;但是詭異的結果,卻是無比真實的顯示在他的眼前。

  對他從小接受的教育,產生了一個巨大的沖擊。

  這也是他不想去浙東節度使門下任職,最主要的一個原因。

  因為他不僅想要搞清楚,這里面到底是蘊藏著一些什么道理;心中還隱隱感覺到,胡彪等人怕是能給這一個死氣沉沉的大唐,帶來一些驚人的改變。

  基于這樣一種感覺,讓他想要加入其中。

  只是因為干系太大了一些,讓他遲疑了好些天都沒有辦法下定決心……

  花費了一刻鐘后,黃包車在昌東坊,一家‘便民小餐桌’的分店,也是長安城的第三家分店門口停了下來。

  不提算上了賞錢,他一共是給出了五文錢后。

  趙大眼這一個車夫,嘴里那是千恩萬謝了起來。

  以李德裕的情況,自然是輕松就通過了門口的檢查;拿著錢,兌換著那一些餐票一般鐵牌子的過程,那也是一點的淡定。

  可惜的是,這樣來自趙郡李氏貴公子的淡定,很快還是破防了。

  “給我來一份紅燒肉、一份扣肉、一份粉蒸肉,對了!八寶鴨肉、獅子頭、紅燒魚塊,蕨菜也都來一份。

  主食的話,給我來一碗刀削面,羊肉臊子的那一種。”

  站在了‘便面小餐桌’,打菜的一流柜臺前面。

  李德裕如同一個現代位面首次進超市,手頭又有些錢的土包子一樣,根本就是不管不住自己的消費欲望。

  伸出了自己的手指頭,對著眼前眾多的菜品,那是一陣的不斷飛點了起來。

  在這樣聲音中,一個婦人拿著一個勺子,手上一點也是不抖的忙活了起來,將一個三兩左右容量小碗打滿、冒尖。

  很快之后,李德裕手里的一個木盤子里,就堆了一大堆各種肉菜。

  沒辦法!身為趙郡李氏的核心成員,李德裕從小自然不會缺一口吃的,各種的酒肉只要開口自然就能被滿足。

  只是這樣用上了鐵鍋,添加了蔗糖、采用了創新式紅燒烹飪手段,所加工出來的全新,擁有的色香味,

  讓李德裕這么一個豪門公子,都有點無法抵抗。

  特別是站在了五六十種,熱氣騰騰、香味誘人的不同食物面前;是李德裕這一種不缺肉吃的貴公子,依然是有些控制不住自己內心的沖動。

  大約兩刻鐘之后,李德裕放下了手里的湯碗。

  看著眼前空空如洗的盤子和碗;在松了一下腰帶的同時,心中也做得好一個已經困擾他許久的決定:

  不去浙西節度使門下,充當什么幕府從事了。

  而是托關系、想辦法,成為目前在大唐朝廷中,僅僅只是存在于字面上,根本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真正重建的安西軍一員。

  不過在此之前,他需要當面地與胡彪談一談才行。

  帶著這樣一個想法,他開始整理著自己的儀表,確認一切都是無誤之后,從手里拿出了一張精美的拜帖。

  只是在他剛剛站起了之后,左手邊也是站起了一個熟悉的人影。

  看到了那一個熟悉的人影之后,李德裕在本能的就感到了有些不妙了起來,因為此人叫做牛僧孺……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