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294、光伏布局,藍色光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12月26號。

  鳳凰路,袁澤下午來到公司后,正在摟著生活秘書韓冰想一些事情。

  前幾天和陳德懷聊完光伏領域的事情后,袁澤就讓郝勇成立了一家專做光伏組件的新公司。

  該公司取名為藍色光能科技公司,注冊資本10個億。

  袁澤本人持股35,剩余的65的股份,都是他打算分出去的蛋糕。

  當然,與其說是分出去的蛋糕,還不如說是為了圈錢和套現做準備。

  按照他的設想,藍色光能科技公司,就是一家推出來給藍鯨能源公司做擋箭牌的企業。

  該公司的核心業務,是從藍鯨能源公司進貨那種光電轉換效率達32的光伏電池片,然后進行組裝和銷售。

  目前,該電池片已經被命名為了‘藍鯨一型光伏電池片’,而儲存的技術型號,還另有九檔。

  通過藍鯨能源公司在電池片端的供貨和價格兜底,組裝好的藍鯨一型光伏組件,不出意外,肯定能獲得市場的青睞。

  屆時,只要藍鯨能源公司這邊的產能可以跟上,短則一兩年,長則三五年,藍色光能科技公司的營收就能突破千億,甚至膨脹到幾千億的地步。

  只要讓其保持一定的年復合增長率,估值也能水漲船高。

  到時候稍微運作下,借個殼上市,隨時都可以找個理由套現提錢走人。

  與此同時,收獲最大的,則必然是藍鯨能源公司。

  藍色光能科技公司每銷售1W藍鯨一型光伏組件,藍鯨能源公司,就能按照供貨價格,獲得相應的銷售收入。

  只要產能可以跟得上,以藍鯨一型光伏電池片生產線的成本,每年將是數以百億計,甚至是千億計的利潤!

  當然,產能這個問題,得交給運氣和主角光環。

  但是袁澤覺得問題應該不大,因為外掛在這方面,一向都很給力。

  就拿駐顏靈來說,打印機最開始還只有1臺,但隨著前幾天從趙璐絲頭上刷下1臺駐顏霜打印機。

  到現在,打印機的總數量已經足足有8臺了。

  此外,說到藍鯨一型光伏電池片的成本問題,那可就比較有意思了。

  現目前,藍鯨一型光伏電池片的項目,已經正式投產。

  每條生產線每天的產能約46MW,三條則是138MW。

  根據昨天下午,袁澤自藍鯨能源公司那邊了解的情況來看。

  當前,該藍鯨一型光伏電池片的生產成本,十分低廉,每1W僅僅0.05RMB!

  是的,在不考慮生產線設備成本的情況下,每生產出1W那種光電轉換效率32的光伏電池片,成本僅僅只需要5分錢!

  而現在市面上主流的topcon電池和HJT電池的出貨價,普遍都在1.2RMB/W以上,即便是PERC電池價格稍低一些,但也每1W的出貨價格,也依舊在1RMB以上。

  而且,他們的電池片的生產成本,受限于硅片價格,基本都在0.8RMB/W以上。

  藍鯨能源公司那0.05RMB/W的成本,與之相比。

  嘿嘿,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成本相差如此巨大,主要源于科技的差距,畢竟領先了世界100年。

  按照當今世界的主流生產步驟,要想生產光伏電池片,沒有硅片做基底是不行的。

  當然,鈣鈦礦電池不需要用硅,但市場占有率并不高,且問題很多。

  而硅片屬于光伏電池產業鏈的上游產業,一些這方面的龍頭企業,目前牢牢掌控著硅料的出貨價格。

  光是這一塊,就占據了光伏電池片的絕大部分成本。

  所以,對于現在市面上的光伏企業來說,只要硅片價格不下降,那么光伏電池片的成本便將不下去。

  這是硬傷,沒辦法。

  但藍鯨能源公司的那三條生產線,卻直接繞過了單晶硅片。

  原材料就是普通的石墨和二氧化硅,以及一些其他元素。

  在黑科技的幫助下,只要電能足夠,就能打印出電池片的成品。

  而原材料的成本十分低廉,貴的主要是電費和人工搬運費。

  甚至由于能耗較高,三條生產線只要一開工,按照工業用電的價格,每天的電費就超過了300萬RMB。

  當然,針對電費問題,藍鯨能源公司那邊也有很好的解決方案。

  那就是,直接把生產出來的光伏電池片組裝起來,形成完整的光伏組件,然后安裝到光照充沛的地區,形成分布式發電站,再把發的電接回到工廠中來。

  正常情況下,只需要不到1GW的光伏電池片,就能滿足一條生產線每日20個小時的用電耗能。

  不過,這里面也有兩個難點。

  第一個是建造光伏發電站的價格很高,即便電池片是自己的,但其他組件需要不少錢。

  此外,建造發電站,還需要逆變器,配電箱,電纜,以及智能電網平臺,等等這些,都需要錢。

  按照當前的市場價格來算,建造一個1GW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站,至少需要三四十億RMB,老費錢了。

  第二個則是夜晚光伏電池不發電,而且也有陰雨天發點不足的問題。

  所以,光伏發電雖然稱之為綠電,但實際上也是垃圾電,因為發電不穩定。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兩個辦法。

  一是儲能技術搞上去,蓄電池肯定是不行的,目前來看比較成熟的辦法,有抽水蓄能、重力蓄能和熔巖蓄能。

  二嘛,直接繞開地球,去太空,或者在月球赤道上建造一圈光伏帶。

  那樣就24小時都能接收到太陽光,從而24小時有電了。

  當然,現在藍鯨能源公司那邊生產光伏電池片的成本,就已經很低了。

  搞不搞發電自給自足,都可以,甚至短期來看,搞了發電自給自足,因為建造發電站太費錢,反而還會增加成本。

  當然,長期來看,那肯定是降低成本的,只是這事兒目前不是必須做的項目。

  所以,0.05RMB/W的生產成本,對于藍鯨能源公司來說,實在是太低太低了。

  如此低廉的價格,再比一比市面上動輒1RMB/W的成本,二十倍的差距。

  光是這點,其他的企業,就沒法和藍鯨能源公司競爭了。

  畢竟科技領先一百年擺在那里,由不得他們不服。

  當然,0.05RMB/W這個成本價,那是絕對不能對外公布,知道的人,全都簽署了保密協議。

  所以,在藍鯨一型光伏電池片的供貨價格上,還是得根據市場價格來定。

  不過,因為電池片的生產成本,僅有其他光伏企業的幾十分之一。

  這就使得在組件端,藍鯨能源公司有足夠的實力,為藍色光能科技公司來兜底,不怕別的光伏企業打價格戰。

  畢竟,就拿隆基這類全產業鏈的光伏龍頭企業來說,他們光伏電池片的生產成本,在0.8RMB/W。

  但是,藍鯨能源公司,卻敢把對藍色光能科技公司的光伏電池片的供貨價格,給打到每瓦0.7RMB,0.6RMB,甚至是0.5RMB。

  他們敢嗎?

  或許一時為了價格戰,敢!

  但是又能支撐多久呢?

  能打一輩子嗎?

  顯然是不能的。

  可是,藍鯨能源公司就能!

  所以,什么成本啊,價格啊,這些目前統統都不是袁澤所憂慮的東西。

  領先世界一百年的光伏科學技術,就已經直接建立起了一堵當代光伏企業所無法逾越的技術壁壘。

  只不過,科學技術這個東西,在這片土地上,不是萬能的,很多時候都要受到人情世故的轄制。

  袁澤目前主要擔心的,其實還是柏天科技公司此前面臨的問題。

  光伏產業,是十四五規劃的重點產業,與正策掛著鉤。

  且采購方不是Y企就是G企,民營企業極少極少。

  里面的水,可一點都不會比環境保護領域淺。

  所以,要想做大,要想把市場推廣開,光有技術可能都還不行,得懂得分蛋糕才行。

  這一點,不是表面上使用代持協議,把股份分散開了就行的,必須得實打實的讓一些利益出去才行。

  因為這件事面對的,并非普通商業競爭對手,而是如同華光環境集團那樣的Y企和G企。

  對此,袁澤也做好了一定的規劃和準備,其中的主要蛋糕,就集中在藍色光能科技公司之上。

  “不管如何,反正藍鯨能源公司的光伏電池片的生產制造,是絕對不能讓外人參與進來分蛋糕的。

  否則一步退就會步步退,容易搞著搞著就被人奪權了,嗯,這是底線。

  核心技術得握在自己手里,其他的蛋糕分一些出去,倒是無妨……”

  袁澤暗暗琢磨道:

  “到時候,藍色光能這家公司,可以像‘大白鯊醫藥銷售公司’計劃的那樣,以上市為目標。

  那樣,參與進來的人一多,就算藍鯨一型光伏電池片,會給這個行業造成顛覆性的影響。

  也不會惹來什么是非,反而會……迎來喝彩!”

  藍鯨醫藥公司那邊,在國內,目前已經初步形成自己的產業鏈了。

  再讓袁澤分蛋糕出去,他肯定不樂意。

  但是,藍鯨能源公司所涉及的光伏產業,要想在國內做大做強,吃獨食肯定是死路一條,這點用腳指頭想都知道。

  “藍色光能科技公司已經成立了,可以拉些人進來合作。

  陳德懷對此有興趣,他算一個,不過,其他的人又該選誰合適呢?

  張浪這小子得算一個,有他的背景在,以后光伏這塊就算面臨壓力,他也會先頂上去。

  彭氏集團也可以算一個,另外,葛誠業、康磊和胡旭三人,說好的要帶他們發財,既然有機會,那也不能食言。”

  思索到這里,袁澤在光伏領域的計劃已經初步定型。

  如果能實施下去,在光伏這塊,能幫他分擔壓力的盟友將會很多。

  而且說句實話,對當前的他來說,錢這玩意兒,已經基本上只是一串數字。

  他想要的東西,不再是單純地賺錢和發財,而是另外的一些東西。

  比如安全感。

  “說來道去,安全感靠別人給,那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因為被什么保護就被什么限制……

  現在,就先繼續忍忍吧!

  等回頭實力足夠,情況也允許了,我遲早要跳出這個泥潭,去建設屬于我自己心目中的世界!”

  最近經歷的事情多了,袁澤的心態也在逐步發生一些變化。

  以前的他,想的是當個好公民,老老實實發財。

  但現在的他,卻逐漸成熟起來,有了些新的想法。

  當然,如今他的基本盤還在國內,這里還是得好好耕耘才行。

  收斂心思,袁澤看了眼懷里的小秘書,見她正在對自己動手動腳,有些無奈。

  “干嘛呢你,是不是欠收拾了?”

  “我看袁總您愁眉苦臉的,想讓您開心下。”

  “狡辯,我看你就是欠收拾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啊呀,袁總你欺負人,不要不要,外面還有人呢,我會哭的!”

  “桀桀,那你就哭吧,要是不哭出聲,扣你工資!”

  袁澤說著就把她按在桌前,然后對著她一陣收拾,韓冰嚇了一跳,連忙嬌聲求饒。

  她那嬌滴滴的聲音,更是助長了袁澤內心的怒火,誓要好好教訓她一頓才行。

  教訓完秘書韓冰之后。

  袁澤又與陳德懷約見了一面,與他簽訂下保密協議后,帶他去藍鯨能源公司轉了一圈。

  然后又把這幾天剛剛組裝好的一塊光伏板,交給他,讓他自己拿回去檢驗。

  第二天中午,陳德懷就急急忙忙地跟他打來電話,興奮地表示要把他自己全部的身家,都拿來入股藍色光能科技公司。

  袁澤聽得大笑不已,表示千萬別,因為當前的藍色光能科技公司,剛起步,處于第一輪融資階段,可經不起陳德懷那幾十億上百億的錢砸進來。

  最終,經過一番商談下來,陳德懷投資30億RMB,獲得了藍色光能科技12的股份。

  由此,藍色光能科技公司的第一輪融資結束,公司總資本40億RMB,公司估值250億RMB。

  其中,袁澤持股35,陳德懷持股12,剩余的53的股份,則等待其他投資人來入股。

  當然,下一輪融資,公司的估值就肯定不止是250億RMB了。

  因為陳德懷對這家公司很感興趣,所以,他自告奮勇之下,也成為了藍色光能科技公司的CEO。

  袁澤信得過他的管理能力,對此自然表示支持。

  另外,在藍鯨控股公司的股權代持方面,袁澤還請陳德懷幫忙代持了3的股份,陳德懷也未拒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