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九百二十二章 留學事項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夜色降臨。

  天空中掛著點點冷星。

  龔英命人將大將軍府收拾出來給趙煦休息。

  潘長則親自領著陸戰隊員在外圍戍守大將軍府。

  徐烈則統領侍衛守衛內府。

  “殿下,北條川慶求見,說給殿下送了些禮物過來。”

  趙煦正準備安歇的時候,徐烈的聲音傳來。

  “禮物?”趙煦怔了下,“這么晚送什么禮物?”

  徐烈露出曖昧的笑容,“殿下親眼見見便知。”

  趙煦腦子里正在想接下來如何收拾進犯的西土聯軍,也沒有多想,于是點點頭。

  過了一會兒,北條川慶走了進來。

  隨他進來的還有兩個東瀛女子,個個肌膚賽雪,美艷嬌嫩。

  趙煦瞬間回過味來,他望向渡邊案,“本王當是什么禮物,你的心意本王領了,不過人還是帶回去吧。”

  他自然不是什么柳下惠,一般的人物。

  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便決定瀟灑一生,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

  但在東瀛大亂初治的當口,可不能亂來,免得丟了性命。

  北條川慶似乎看出了趙煦的心思,他道:“殿下不必擔心,他們兩個是我的女兒,能夠侍奉殿下是他們的榮幸,只求殿下帶他們回大頌,我不求她們在宮中為妃為嬪,只要留下就行了。”

  趙煦莞爾,他道:“可是你這么做,其他三家豈不也要效仿,還是回去吧。”

  “哈哈哈,殿下,天下男子哪有嫌棄美人多的。”北條川慶笑起來。

  “話是如此,開了你這個先例,將來高麗,交趾或是其他國度是不是都要跟著效仿?”趙煦正色道,“還是帶回去吧,如果本王真想要的人,誰也攔不住。”

  “這……”北條川慶望了眼自己的女兒。

  “如果你們心里不踏實,那就把你們的長子送到燕城去吧。”趙煦清楚北條川慶他們是想要維護與王府的關系。

  既然如此,不如來個質子外交。

  這是當代春秋戰國時期常用的外交策略,表示對大國的臣服。

  而且,一旦其國內局勢出現不利于宗主國的變化。

  宗主國便可以送質子回去,以質子的名義重新撥亂反正。

  再者,由于質子長在宗主國,宗主國能直接影響質子的班底以及質子對宗主國的態度。

  簡單來說就是可以把質子和跟隨質子的官員培養為親宗主國的勢力,從而維持宗主國對附屬國的影響力。

  “是,殿下,這正是我等期盼之事。”北條川慶晦暗的心情頓時明朗起來。

  去過大頌的他,了解大頌如今有多么令人驚嘆。

  他相信自己的兒子去了大頌,一定會學到許多大頌的優點。

  頓了下,他繼續道,“除此之外,我們希望派出更多的官員和將領之子前往大頌,還望殿下應允。”

  趙煦聞言,皺了皺眉頭。

  此前,高麗王也向他發出了類似的請求。

  就是派遣高麗世子以及達官顯貴家的子弟前往大頌求學。

  也就是派遣留學生了。

  這段時間,他一直在考慮這件事。

  如今,北條川慶也提出同樣的要求,他不得不再次考量了一下。

  總體來說,他認為此事可以應允,但要有所限制。

  畢竟這有益于大頌對東瀛和高麗進行文化滲透。

  再者,大頌最先進的知識不在各大學院,而是在研造院。

  這相當于,學院只提供本科水平的知識。

  但想要掌握研究生以上級別的知識就必須畢業之后進入研造院,繼續深造。

  所以,即便高麗和東瀛派遣了人前來留學,也只能止步于學院。

  能掌握的不過是皮毛而已。

  而且,他會盡量引導他們去學院的文科系,去學一些語言,政務方面的東西。

  當然,他也可以拒絕這個要求。

  但正如把水堵上,水會蔓延到其他地方。

  難保他們不會暗中收買前往東瀛的大頌人,請求他們傳授學院中的知識。

  隨著大頌未來對外探索的需求越來越旺盛,走出大頌的人必然越來越多。

  里面說沒有一個唯利是圖的人,那是不可能的。

  或者,他們干脆暗中派人去西土,那就又讓西土在東瀛有影響力了。

  既然如此,不如大大方方允許他們派遣子弟來大頌留學,還讓他們感恩戴德。

  想到這,他道:“本王答應你,不過丑話說在前頭,留學的費用,你們自理,若是他們在大頌觸犯了律法,將會按律法懲治,本王不會姑息。”

  能前往大頌留學的必然是東瀛和高麗顯貴家的子弟。

  他們生活奢靡,費用自理,便能給大頌提供一批出手闊綽的消費者。

  至于他的警告便是讓他們夾起尾巴做人,不要在大頌惹是生非。

  “這是自然。”北條川慶連連點頭,心中狂喜。

  二人正說著,外面又傳來小野鎮三人的求見的聲音。

  趙煦搖了搖頭,對北條川慶道,“你出去的時候,把本王同你說的,一字不漏說給他們聽就行了。”

  “是,殿下。”北條川慶鞠躬,帶著兩個女兒離去。

  待北條川慶離去,趙煦睡了。

  第二天,他便啟程返回燕城了。

  楊賀和官商們則留了下來,繼續磋商商貿上的事。

  再返回燕城的時候,趙煦經過燕州的海域的時候,令蒸汽船沿著大浦江而行,去了一趟高麗王城。

  同樣當著高麗王的面,應允了他派遣留學生的請求。

  “感謝殿下洪恩。”高麗王驚喜莫名,“馬上,小王便令世子前往燕城求學。”

  趙煦點點頭,隨即又在高麗王的陪同下視察了壤城的大頌駐軍。

  之后,又召集了在壤城的大頌官商,詢問他們在高麗的經營情況。

  當然,重點是有沒有被高麗官員刁難。

  “請殿下寬心,我等在這里如魚得水,當前高麗重要的礦藏都被我們拿下,最大的糧商,布商,鹽商等等,都是我們的人。”官商們說道。

  趙煦聞言,安了心。

  他如此控制高麗和東瀛的商貿,將會把從兩國獲得的巨大利潤帶回大頌。

  這樣一來,兩國會缺乏資金建立自己的工業,百姓也將始終處于貧困中。

  而正是他計劃的一部分。

  大頌工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工業人口。

  尤其是進入第二工業變革之后,需要的工業人口會指數級增長。

  到時候,大頌會嚴重缺人。

  不過,他自然不會引入這兩國充當工業人口。

  而是把挖掘礦石,修建鐵路的活交給他們,讓大頌百姓解脫出來,進入工坊參與工業生產,從而實現工業利益的最大化。

  至于高麗和東瀛兩國的百姓,他不會直接奴役,會以招募勞工的形勢進入大頌,拿著低薄的薪水替代大頌人挖礦,鋪路。

  畢竟,兩國加起來的四千萬人口不利用起來,實在太浪費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