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七十九章 養豬流拉開了帷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嘶!”

  “這是什么肉!”

  “好香!”

  “天啊!”

  驚呼之聲瞬間在酒樓之中而起,當肥而不膩的豬肉入口,味精與辣椒的味道在這一刻瞬間充斥在了他們的口腔與味蕾之中,剎那間一道道的身影雙目瞬間放光了起來。

  華夏大地可沒有辣椒。

  味精這一個調味神器在此時也沒有問世。

  于這個時代人沖擊自然是巨大的。

  三樓。

  秦玉環和小丫鬟則是有些懵逼。

  “這,這是豕肉?!”

  秦玉環嘴巴忍不住的張合。

  剛剛她們詢問了這些肉,而得到的消息卻讓她們不由吃驚。

  這竟然是豬肉。

  是那骯臟無比的豬肉。

  “是的,小姐,這是少府養的特殊豬肉,其喂食的乃青草,就像門口那樣,自然也就沒有膻味。”

  小廝笑著解釋。

  而聽著小廝的解釋,秦玉環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隨后夾起了一塊輕輕放入了小嘴之中。

  頓時,哪怕是她這一刻都有些將舌頭吞下去的感覺。

  秦玉環敢保證這是她吃過的最美味食物,沒有之一。

  不僅僅香味,還有著幾乎讓她難以自拔的味道。

  豬肉她不是沒有吃過。

  雖然是下等肉,可小時候東奔西跑,秦玉環還真吃過。

  可記憶中豬肉膻味極大,吃起來根本讓人難以下嘴。

  可如今這豬肉,滑而不膩,肉質鮮美,相比于牛肉更是有著不一樣的體會。

  一時間她甚至有些喜歡上這一種味道。

  而不僅僅是秦玉環。

  此時整個酒樓之中。

  不管是知道的,還是不知道的。

  此時都不由陷入了狼吞虎咽之中。

  不時的驚呼之聲更是在不斷的響起。

  這樣的美食讓他們著迷。

  也讓他們雙眼冒著綠光。

  手中的動作更是在這一刻不知覺的就是快了起來。

  生怕慢了幾分,食物就被人搶走了似的。

  而與此同時。

  西市之中。

  李明的贈送活動隨即再度開始了。

  只是這一刻不再是雞鴨。

  而是小豬。

  幾個月的時間下來。

  小豬自然也生產了不少。

  有了之前雞鴨的經驗,養豬流自然也是以贈送的模式開始。

  而且相比于雞鴨還要返還不一樣。

  豬,少府是直接收購。

  而且是以每斤五文進行收購。

  這一瞬間自然再度吸引了不少人。

  “記住了,這些小豬,每戶完成雞鴨交割的,都可以領取兩只小豚,少府每年六月會進行回收,每斤五文。”

  “對了,要借助,養豚的方法必須要根據少府而來。”

  “右側有人會教導你們如何養豚。”

  少府吏員的聲音在高聲開口。

  伴隨著他的話語。

  眾人也能夠聽個明白。

  只是這聽明白之后。

  不少人雙目都有些發亮了起來。

  “大人,您,您是說這小豚我們帶回去養,長大以后,少府會以每斤五文價格收購?”

  “大人,真的是五文一斤嗎?”

  “大人,若是小豚死亡怎么辦?”

  “大人!”

  .........

  一時間西市再度陷入了熱鬧之中。

  西市的官員只能硬著頭皮迅速開始上前管理秩序。

  對于少府,他們可不敢有多少干預。

  而百姓們,則是被養豬徹底吸引了。

  特別當他們從不遠處了解到了如今養豬雖然相比于當初的他們要復雜一些,不能喂食糞種,但是可以喂食草料以及蝗蟲之后,所有人都不由雙目放亮。

  草料不用多說,少府給予的那些草料都是隨處可見的。

  至于蝗蟲,現在家家戶戶不都有著蝗蟲。

  雖說蝗蟲少府也收購,那都是錢。

  可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少府已經開始降低蝗蟲的價格了。

  一斤從三十文,已經降低到了十文,五文。

  到達如今徹底穩定到了三文。

  這樣的價格雖然依舊不少,特別蝗蟲已經開始席卷了,家家戶戶捕捉的蝗蟲數量都已經超過了數十斤了。

  而且還在增加。

  整個關中的蝗災嚴重到了極為恐怖的地步。

  比李明想象之中還要大。

  雞鴨雖然啃食了一些蟲卵。

  可抑制的也只是田里的。

  并非是整個關中。

  野外依舊有著大量蝗蟲。

  當天氣逐漸變暖。

  蝗蟲早已完全破土,并且成長為成蟲。

  如今雖然還沒有形成蝗災。

  可野外真的就是遍地都是。

  在這一種情況下,再以一斤三十文收購明顯就不合適了。

  降價成為了必然。

  也幸好在這個封建社會。

  價格完全是以官方為準。

  哪怕不少人有些怨言,也只能憋著。

  甚至只能懊惱自己來晚了。

  而如今,一個新的門路出現。

  用來養豬似乎也不虧。

  畢竟養豬又不是完全喂食蝗蟲,只是參半著喂食。

  相比于蝗蟲一斤已經只有三文,豬一斤可是五文,價格可以說極為不低了。

  養一年,那就可以凈賺五百文以上。

  五百文。

  看起來似乎并不多,還不夠拍賣會第二層的入場費,可對于百姓來說,五百文卻已經不少了。

  甚至別說大唐了,就算是在富裕的大宋,五百文也是足以讓人心動的存在了。

  大唐更是如此。

  “大人,給小人來兩頭小豚!”

  終于有人忍不住開口了。

  而伴隨著他的開口。

  小豬的領養也隨即拉開了帷幕。

  只是和雞鴨不一樣。

  這里領養小豬的必須要有著雞鴨交割完成的憑證才能夠進行著小豬的領養。

  人數自然要少一些。

  可如今伴隨著雞鴨交割已經開始了一段時間。

  可以領養小豬的人也不再少數。

  很快,少府準備的上百頭小豬仔被一搶而空。

  而相比于雞鴨不同的是。

  小豬的產量可沒有那么高。

  母豬一胎也不過才七八只,撐死十來只,而母豬產子的時間更是要高達接近半年的時間,至少是三四個月,相比于每天都能夠下蛋的雞鴨,無疑要差距了不少。

  不過好在,養豬流也不需要短時間人人家里都有著豬。

  只要規模逐漸上來。

  加上食物不需要擔心,養豬流很快就會席卷起來。

  到時候哪怕民間的擴散都無法抑制下去。

  唯一的問題,就是需要時間。

  也許三五年,也許十年。

  可這對于他來說不是太大的問題。

  畢竟他才十多歲,有的是時間去等。

  并不需要太過的著急。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