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十五章 父皇缺錢,大唐可不缺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十四,這恐怕不行!”

  “大海不是目前大唐能夠插足的。”

  李世民沒有開口,長孫皇后卻是開口了。

  “為何?”

  聽著長孫皇后的話語,李明的神情有些懵逼,甚至有些茫然。

  曬個鹽而已,怎么就變成大海無法插足了。

  別說大唐周圍好像沒有什么強大國家,就算有,在沿海曬個鹽而已,又能怎么樣。

  只是很顯然,李世民并沒有解釋這些的意思。

  而是沉吟了一下,帶著一份希冀的開口。

  “十四,你除了精鹽,能否有法子讓國庫收入增加?”

  話語出口之后,李世民的目光就定格在了李明的身上。

  而再度聽著李世民的詢問,李明也沒有繼續糾結曬鹽的事情,而是注意到了李世民所說的話語。

  “父皇,您這是缺錢了?”

  帶著試探性的開口。

  李世民兩次的詢問,第一次的精鹽,第二次直接開口,很顯然意思已經很明確了。

  “十四,你若是有什么辦法,就和你父皇說一說吧,你父皇這幾日可是愁白了頭。”

  長孫皇后看著李明的反應,心中一動,隨即趕緊開口。

  “父皇,您到底缺多少?”

  “一百萬貫嗎?”

  長孫皇后的再度詢問,讓李明微微的沉吟,片刻之后,看向李世民,帶著詢問開口。

  “對,一百萬即可,若是能夠獲取更多,自然也是更好。”

  聽著李明詢問,李世民趕緊點頭,此時他的雙眼是真的亮了,李明接連的反應,無疑代表著可能真有辦法。

  這無疑讓他激動了起來。

  而在這一種激動之中,李世民也沒有催促。

  李明則是陷入了沉吟。

  自己這個便宜老爹缺錢,這一個問題,之前他倒是沒有考慮過。

  不過李世民既然找上門來了,他自然不可能不給解決辦法。

  本來食鹽是最好的辦法。

  在這個時代,他只要利用海水曬鹽,就能夠源源不斷的生產食鹽,那可都是錢,正如之前所說,別說一百萬貫了,就算一千萬貫也未必沒有機會。

  可不知道為什么,李世民明顯不打算這么做。

  這樣一來,這一條路自然行不通。

  這樣一來,想短時間獲取巨大利益,要么就是精鹽,要么就是制糖。

  可這兩者雖然能夠收獲不少,特別是精鹽,但是想要上百萬貫,那需要多大的規模,到時候恐怕整個百姓食鹽價格都得先崩盤。

  這肯定不行。

  至于制糖,短時間也無法大規模生產。

  一天不過一兩斤的產量就算賣到天價,也不知道要多少才能夠到達一百萬貫。

  思緒流轉,一道道的念頭交織。

  隨后被李明一一排除。

  最終的他視線定格在了一件東西身上。

  或者說一個群體身上。

  微微的停頓了片刻,在李世民急切之中,李明才緩緩開口。

  “父皇,您可想過,大唐并不缺錢,缺錢的僅僅只是大唐百姓,與您?”

  話語緩緩出聲。

  簡單的話語,簡單的內容卻足以讓李世民身軀不由一顫。

  “十四你的意思是?”

  帶著一份試探性開口。

  “據兒臣所知,七宗五姓,最久遠的一家是從春秋傳至下來,漢代得以興榮,其擁有的財富到底有多少?”

  “另外,大唐商賈行走于南北,進行著那貨值之物,其財富又有多少?”

  話語悠悠,可說出來的內容,卻讓李世民和長孫皇后不由對視了一眼。

  “十四,你的意思不會是從他們身上獲取吧,這恐怕不行!”

  “世家豪族不用多說,其支系盤根錯節,不可輕動。”

  “至于商賈,雖然可取一時所需,可若是真這么做了,恐怕是殺雞取卵,天下貨值之物恐難以流通。”

  聽著李明的話語,李世民不由搖搖頭。

  說真的那一瞬間他還是怦然心動的。

  可很快還是放棄了這一種誘人的想法。

  世家豪族不用說,目前剛剛登基的他并不適合輕動,商賈雖然可以隨意拿捏,可一旦動了,漢武帝的前車之鑒還在那里呢。

  由于常年的戰爭,漢朝國庫空虛。

  文景二朝的結余也徹底耗空,為了獲取更多的財富,漢武帝將目光放在了商賈身上。

  先是贖罪令,隨后是“算緡令”與“告緡令”。

  所謂“算緡”,其實就是財產申報制度。漢武帝要求全國所有商人,主動向朝廷匯報自家的財產,然后再根據財富值大小繳納相應的稅款。

  所謂“告緡令”,則是讓百姓們向官府告發商人隱匿財產的事,一經查實便沒收商人全部家財,然后官府與告發者再平分查抄來的商人財產。

  其收益無疑是喜人的,“得民財務以億計,奴隸以千萬數”,田地則“大縣數百頃,小縣百余頃”,國家財政缺錢的狀況一下子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可后果也是極為巨大的。

  整個漢武末期,百業蕭條,十室九空,商賈不再溝通南北,整個大漢的體系近乎于崩潰。

  有著前車之鑒的李世民,自然知道不能這么做。

  而聽著便宜老爹的話語,李明都不由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自己老爹。

  自古能知道韭菜不能隨便割的也沒有幾個人,自己老爹竟然會有著這么先進的認知。

  不過也只是詫異。

李明說這些,自然不是想讓自己便宜老爹,找世家豪族,豪商巨賈去搶錢  這一點在唐初的確不適合。

  唐朝的根基可不穩,李世民敢這么做,這些世家豪族絕對不介意,再來一次隋末大亂。

  所以,在李世民搖頭之后,他的聲音很快再度而起。

  “父皇,伱覺得若是以皇家名義舉辦一場長安拍賣會,父皇還親自參加,能否吸引世家豪族,豪商巨甲?”

  “而他們既然來了,還怕無法從他們身上獲取到足夠的錢財嗎?”

  “五百萬貫也許不敢保證,可一百萬貫應該很輕松。”

  話語帶著詢問,說出來的內容,卻是再度讓李世民有些茫然了起來。

  “拍賣會,那是什么?”

  沒有等李世民詢問,長孫皇后就是率先開口詢問出聲。

  對于這個來自于后世的名詞,這個時代的兩人很顯然都無法理解。

  拍賣是財產權利轉讓的最古老方式之一,起源于人類有了剩余產品之后,為了轉讓自己的剩余物品而產生的公開競買行為,人們起初是為了轉讓或出售自己的產品,而非可以專事拍賣活動,只是這種競價買賣方式方便而且成功,才引起人們的興趣和更多的關注。

  據有關史料文字記載的拍賣活動產生于公元前五世紀。而現代的拍賣應該是起源于十八世紀的英國。

  華夏出現拍賣,最早也得是在滿清之時了,如今自然并不會存在拍賣。

  “父皇,母后,所謂拍賣會,也可以說競買會,舉行一場大型拍賣會,出售物品,價高者得。”

  話語開口,李明緩緩的朝著兩人解釋著。

  而聽著李明的解釋,李世民和長孫皇后都不由陷入了沉思當中。

  這倒不是他們理解不了拍賣會,這一種簡單形式的東西理解起來也并不是太過困難。

  可關鍵在于,兩人都有些想不通,這一種簡單的售賣,如何能夠獲得百萬貫以上。

  片刻之后。

  李世民搖頭。

  “十四,你所說的拍賣會,朕倒是能夠理解一二,可朕哪怕是拿出宮中之物恐怕能夠售賣的價格也不會太高,別說百萬貫,能到幾千貫就不錯了,撐死不過幾萬貫。”

  話語開口,李世民有些無奈。

  如今大唐皇宮還真沒有太多好東西,他感覺把能賣的都賣了,也湊不齊百萬貫,更別說數百萬貫了。

  “父皇,此時您不用操心,若是父皇放心,可以將此事交給兒臣,一百萬,不,兒臣能夠給您弄來超過兩百萬貫。”

  面對著李世民的質疑,李明這一刻反而沒有直接回答了,而是賣起了關子。

  “你真可獲取兩百萬貫?”

  而聽著話語,看著李明反應,李世民不由瞪大眼睛,聲音則是脫口而出。

  “兒臣可以立下軍令狀。”

  李明帶著肯定的開口。

  “好,朕就交給你,朕皇宮之中,除傳國玉璽不能拿出,其他東西,你若是想要皆可取用,不過朕在今年需要看到兩百萬貫,做成了,朕允你大司農之位。”

  李世民深深的看了一眼李明,話語則是直接開口。

  并沒有繼續選擇詢問。

  至于大司農,他也不是開玩笑,若是李明能夠解決這一方面的問題,大司農之位自然也可以是李明的。

  “父皇放心,兒臣定然可以做到。”

  對于李世民的話語,李明直接應聲。

  沒有絲毫的遲疑。

  與他而言,兩百萬貫,的確不是什么問題。

  李世民想不到,那是因為李唐皇室真的沒有什么。

  但是李唐沒有,可不代表著他沒有什么。

  在過去幾個月的簽到之中,各種亂七八糟的都有,其中有著來自于后世李白的真跡,自然也有著來自過去的典籍。

  儒家的齊論語魯論語和古論語,以及那失傳已久的樂經。

墨家的墨子史家完整史記青囊書連山易六韜六國史書黃帝外經山海經  不要太多,這些東西,價值何止百萬貫。

  雖然很多東西不能隨便***如六韜這一種兵書,可哪怕僅僅能夠販賣的幾種,獲利百萬貫都未必是什么問題。

  更別說拍賣會能玩的可不僅僅只有這些。

  什么贊助啊,什么席位啊,這些可都是能夠獲利的。

  甚至收益不會比拍賣會本身獲利小。

  兩百萬貫。

  不,他準備直接弄一把大的。

  不弄個三百萬貫,甚至五百萬貫,李明都感覺對不起自己第一次弄出來這玩意。

  至于會不會有著這么多錢。

  開玩笑。

  七宗五姓的財富,只會比千萬貫多,不會比這個少。

  華夏歷史上的士族政治,萌芽于東漢中期,亡覆于唐朝末年。從東漢,經魏晉南北朝,至隋唐到達巔峰。

  如今正是其巔峰時期,世家豪族長的積累了上千年,短的也積累超過了六百年。

  再經過了魏晉南北朝的沉淀,其擁有的財富無疑難以想象了。

  家家富可敵國,絕對沒有絲毫夸張。

  再加上豪商巨賈,李明感覺操作的好,絕對有著很大的驚喜。

  至于他這樣做的原因,也很簡單,自己老爹要錢,自然是用來建設大唐的,這些錢與其留在世家豪族手中成為廢品,還不如拿出來為大唐發光發熱。

  到時候大唐國力提升了,他的簽到收益也會進一步的提升。

  雖然他自己也在提升大唐國力。

  可便宜老爹的提升,李明也不介意去幫一把。

  畢竟都是會反饋于他的系統之上。

  而有了李明的應承之后,李世民將一塊令牌丟給他之后,就帶著長孫皇后離開了。

  雖然李世民的內心依舊充滿了疑惑,可最終還是沒有詢問出口。

  “二哥,你說十四,真能獲取這么多錢財嗎?”

  返回皇宮之中的長孫皇后,實在忍不住開口詢問。

  “不知道!”

  面對著長孫皇后的詢問李世民搖頭。

  說真的,哪怕是他,哪怕李明創造了一個個的奇跡,可李世民對于李明的話語,依舊不敢相信。

  兩百萬貫,不是兩萬貫。

  李明要是有能力獲得兩萬貫他相信,可兩百萬貫,幾乎等于大唐半年國庫收入了,一場拍賣會,怎么看都不太可能。

  可要說完全不可能。

  那過去一次次的奇跡,卻讓李世民有些遲疑。

  “不知道?”

  長孫皇后有些茫然,詫異的看向了李世民。

  “對,朕的確不知道,不過那小子每次都能夠創造不可能,這一次也未必!”

  李世民點頭,隨后似乎想到了什么,嘴角帶上了一抹弧度,笑意也隨即綻放而開。

  “創造不可能嗎?”

  咀嚼著李世民的話語,長孫皇后沒有再詢問。

  兩人在夜幕徹底降臨之時返回了皇宮。

  這一夜就這樣悄然就過去。

  第二天到來,這一次李明沒有選擇前往少府,而是開始籌備起來拍賣會。

  想要足夠的收獲,自然需要足夠的人,最好是整個大唐的豪商巨賈都能夠到來,而這自然需要一些時間,和宣傳。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