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390 君王魅力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天才一住·八六()

  [[馬車一路前行到奉天門前,沈憶宸下車后穿過宮門,在成敬的引導下直接來到了謹身殿。

  此刻景泰帝朱祁鈺正坐在龍椅之上,望著手中的一塊玉佩,神情若有所思。

  直到沈憶宸跨過大殿門檻,甲胄鐵片傳來了金屬的撞擊聲,這才把他從沉思中給驚醒。

  “臣兵部侍郎沈憶宸,拜見陛下。”

  沈憶宸恭敬的朝著朱祁鈺行禮,后者卻很快打斷道:“沈卿,這并非朝議大典,就不用多禮了,平身吧。”

  “謝陛下!”

  沈憶宸站起身來,依舊保持著低頭恭敬的態度。

  “沈卿,如今你愈發像一個武將了。”

  望著沈憶宸這一身戎裝的模樣,朱祁鈺忍不住感慨了一句,誰能想到大明第一個三元及第,會始終奔波在戰場廝殺上面。

  “國難之際,當投筆從戎。”

  聽到這句回答,朱祁鈺臉上浮現出一抹苦笑神情,然后起身慢慢從御臺上走下來,站在沈憶宸的身側,目光望著大殿之外的紅墻黃瓦。

  “國難之際,沈卿能拋棄個人榮辱投筆從戎,可更多的人是想著如何在亂世中獲利。”

  通過在馬車上與成敬的一番對話,沈憶宸明白景泰帝朱祁鈺的意有所指,這種話題他不好過多的參與進去,只能站在一旁默不作聲。

  “沈卿,為何不說話,是怕來日在朝廷上無立足之地嗎?”

  說完之后,朱祁鈺轉身面向沈憶宸,相比較最初登基繼位的少年天子模樣,如今的皇帝消瘦滄桑了許多,下巴也多了些濃密的胡須。

  “臣從未考慮過朝堂紛爭,行事只求問心無愧。”

  “那如果來日宮廷即將生出一場大變,沈卿會如何自處?”

  “臣選擇擁立陛下為新君,就已經做出了抉擇。”

  從始至終,可能在外界眼中,沈憶宸是在兩任帝王間反復橫跳,從而篡權更大的官場利益。

  可事實上,沈憶宸的選擇始終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擁立效忠景泰帝朱祁鈺,落子無悔。

  私誼大不過家國,朱祁鎮性格任人唯親,如果沒有皇帝的身份,說不定能成為一個極佳的伙伴。只可惜他是大明的天子,身上肩負著千萬子民的存亡,肩負著帝國的興衰跟未來。

  當朱祁鎮為了茍且偷生,做出喪師辱國之事的時候,就已經不配再當大明帝國的君王!

  “是嗎?”

  朱祁鈺反問了一句,他看不透沈憶宸,也想不明白對方為何會如此決絕的背叛皇兄,選擇站在自己這個毫無根基勢力的新君這邊。

  “是!”

  依舊是斬釘截鐵的回答,讓大殿內的氣氛一下有些凝固。

  沉默許久過后,景泰帝朱祁鈺站在了謹慎殿門口,望著從天空中飄落的雪花,輕聲說道:“相信成敬已經跟你說過了,瓦刺時團抵達了大同,很快便要來到京師和議。”

  “這一次,他們愿意無條件釋放太上皇回京,并且承諾兩國交好不再發生戰端。”

  “朝中勛戚大臣們得知此消息,已經開始蠢蠢欲動。就連母后她都找過朕談話,暗示太上皇歸來之后,該把本屬于皇兄的東西還回去。”

  “沈卿,你說朕該怎么做?”

  說實話,朱祁鈺與沈憶宸登基之前并無任何交情,亦或者說大明藩邦制度,親王是不可能跟朝中大臣有任何的關聯,哪怕地方私下見面都是重罪。

  可是不知道為什么,朱祁鈺總感覺沈憶宸是個可以信賴之人,哪怕他有過“背叛”太上皇的先例。

  原本朱祁鈺與成敬商議的結果,是威逼利誘沈憶宸站隊,然后在明日的大朝會上面,公開反對朝中大臣迎接太上皇的上疏。

  結果卻演變成了,自己在詢問沈憶宸的意見,屬實有些可笑。

  “臣,不知。”

  馬車上面,沈憶宸敢說出該有的應對方式,但是面對景泰帝朱祁鈺,他不能說。

  “是不知,還是不敢說?”

  朱祁鈺是沒有接受過帝王教育,歷史上登基七年御下手段,更是遠遠不如自己的皇兄朱祁鎮。

  可他智慧才能并不低,明白什么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更明白沈憶宸不敢說的難處。

  “不知。”

  “好一個不知。”

  朱祁鈺語氣嘲弄的復述這一句,他并不是在嘲笑沈憶宸,而是嘲笑自己沒有那份手足相殘的魄力,卻想著從臣下這里得到答案。

  “千里馳援京師,加上逆轉遼東局勢,稱沈卿為救時之臣都不為過。你班師回朝之前,禮部尚書胡濙向朕舉薦,說你有管樂之才,應晉升禮部侍郎入閣參預機務。”

  “你覺得如何?”

  古代六部地位劃分中,吏部實權最重,禮部最為尊貴。

  畢竟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可問題是尊貴歸尊貴,禮部侍郎實權遠遠比不上吏部、兵部、乃至于戶部。

  當然,入閣之后禮部侍郎僅僅是加銜,實際上并不參與部門運作。但哪怕如此,從兵部“升遷”到禮部后,就幾乎沒有再回去的先例,相當于剝離了掌兵權,除非是后續成為兵部尚書。

  但問題是于謙乃京師守衛戰統帥,有著真正的救時之功,他的兵部尚書地位牢不可動。先不說能不能成功上位,沈憶宸要是為了掌軍去做這種事情,毫無疑問是自毀長城陷入內斗。

  這種事情,沈憶宸不可能做!

  那么胡濙真正的目的,就是想要沈憶宸放棄軍權。

  畢竟福建、山東兵馬,再加上部分京軍,以及成國公朱勇代表著邊軍勢力,大明半壁江山都為之聽令,著實是有些恐怖。

  “任憑陛下做主。”

  沈憶宸沒有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是把選擇權交給了皇帝朱祁鈺。

  胡濙想要剝削自己軍權,難道皇帝就不猜忌提防嗎?

  如果連這最基本的帝王警覺都沒有,哪天被人顛覆江山改朝換代,那真是說句活該都不為過。

  不管朱祁鈺是不是有試探的意思,涉及到軍權這種威脅到皇權的事情,沈憶宸都不能公然自作主張,這可比一般權臣貪腐或者囂張跋扈要嚴重的多。

  朱祁鈺感受到了沈憶宸的小心翼翼,他此刻搖了搖頭長嘆一聲:“朕相信沈卿的才能,無論是掌軍還是從政,皆能濟世安邦。”

  “蒙古威脅依舊未除,朕決定沈卿還是以兵部侍郎銜,入閣參預機務吧。”

  什么?

  聽到朱祁鈺這個決定,沈憶宸自己都愣住了,這毫無疑問只有絕對的信任,才會如此的放權。

  軍政一體!

  沈憶宸有著上帝視角,知道朱祁鈺雖然不能算多么的雄才大略,但在他繼位的短短七年時間里面,始終保持著任人唯賢,把猜疑跟忌憚放在了家國天下后面。

  可是沈憶宸萬萬沒有想到,朱祁鈺真的會信任自己,沒有剝奪軍權的前提下,去入閣參預機務。

  甚至連當初成敬那樣,直白的利益交換都沒有。

  沈憶宸之前對于景泰帝朱祁鈺的擁立跟效忠,純粹是站在歷史的角度上,明白他將成為比朱祁鎮更好的皇帝,能挽留大明帝國土木堡之敗后的時局。

  這一刻,他內心里面是真正有著一些感動,感受到了獨屬于朱祁鈺的人格跟君王的魅力。

  對于上位者而言,容人可能比想象中要難上許多!

  “臣,謝過陛下信任!”

  這一次的感謝,沈憶宸是發自真心的。

  “即位以來朕心中有許多話都無從訴說,今日能與沈卿一番交談,感到頗為暢快。”

  “此次遼東馳援沈卿勞古功高,明日朝會朕將聯合京師守衛戰的功臣,一同論功行賞。今日就早些回府,相信家中父母妻子,已經等候多時了。”

  “退下吧。”

  說罷,朱祁鈺朝著沈憶宸輕輕擺了擺手,示意他可以離開了。

  就只說這些嗎?

  聽到皇帝讓自己回府團聚,沈憶宸臉上神情有些詫異。

  他本以為這次入宮,朱祁鈺想要找自己商議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明天站出來領銜反對勛戚大臣上疏,阻止明英宗朱祁鎮的回京。

  結果景泰帝卻只字未提要自己怎么做?

  “沈卿,你還有事嗎?”

  望著沈憶宸遲遲沒有告退的站在原地,朱祁鈺反倒是主動問了一句。

  “陛下,你難道不需要臣做點什么嗎?”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先不說朱祁鈺提前許諾了以兵部侍郎銜,入閣參預機務這種賞賜。單單論沈憶宸自己,他也不想看到歷史改變,明英宗朱祁鎮在景泰帝立足未穩之際提前回京,讓本就遭受戰火重創的大明,再次經歷內部皇權紛爭。

  于公于私,沈憶宸明日朝會,都會站出來反對太上皇朱祁鎮回來。

  聽到沈憶宸的詢問,朱祁鈺明白對方的意思,他臉上突然浮現出一抹無奈笑容。

  然后把頭轉向了一邊,望著遠處的天空說道:“他畢竟是朕從小一起長大的兄長啊……”

  沒錯,景泰帝是找不回登基之前的那份坦然,他也愈發迷醉君王帶來唯吾獨尊的權勢,不愿舍棄這從天而降的皇位。可是他從來沒有想過要殺害自己的皇兄,甚至此刻他都不想朱祁鎮在漠北苦寒之地挨凍受餓。

  如果皇兄回京真的無法改變,那就順其自然吧。

  聽著朱祁鈺這聲唏噓話語,沈憶宸沉默了。很多時候人們都期盼一個有著人情味的君王,可當他真的擁有常人的優柔寡斷,卻并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話說回來,誰又想自己效忠的,是一個冷血無情的政治機器?

  “臣明白了,臣告退。”

  沈憶宸拱手行禮,然后緩緩退出了殿外,就在他轉身準備大步離去的時候,背后卻傳來了景泰帝朱祁鈺的聲音。

  “沈卿,其實朕還有一個疑問,期望能得到解答。”

  “你為何會擁立朕為新君,而不是站在太上皇那邊?”

  說實話,這個疑問藏在朱祁鈺心中很久了。他曾以為沈憶宸擁立自己登基為帝,是屬于一個純粹的政治投機,獲得從龍之功來換取榮華富貴。

  可是在沈憶宸后來種種舉動中,他的堅持跟付出,好像已經超越了政治投機的范疇,讓朱祁鈺感到愈發的迷茫疑惑。

  趁著今日這罕見的交心機會,他問出了這個困惑已久的問題,沈憶宸到底想要什么?

  “不是臣擁立陛下,是國難之際,天下萬民選擇了陛下。”

  “陛下,救時之君,不是每個君王都能當的稱職。”

  說罷,沈憶宸朝著朱祁鈺長鞠一躬,然后轉身走出了這巍巍紫禁城。

  如果朱祁鈺能明白這句話的意思,那么就自然明白自己為何會“背叛”朱祁鎮,選擇效忠于他。

  奉天門外,除了蒼火頭等護衛等著沈憶宸出宮,還有一名身穿飛魚服的錦衣衛等候著。

  毫無疑問,這個級別錦衣衛能等候沈憶宸的,只能是趙鴻杰。

  “鴻杰,有要事嗎?”

  沈憶宸知道趙鴻杰的習慣,如果他僅僅是想要迎接自己或者敘舊的話,是不會這么急切的等在宮門外面,而是會在公府外通傳等候。

  “嗯,事關重大,我就不與你過多客套了。”

  趙鴻杰點了點頭,他跟沈憶宸之間不需要那些虛情假意的客套,過命交情銘記心中。

  “說吧,有何事。”

  “你還記得馳援遼東之前,我跟你說過懷疑二公子朱佶通敵叛國嗎?”

  “當然記得,你找到證據了?”

  沈憶宸神情瞬間嚴肅起來,要知道此事一旦坐實,將引發軒然大波,成國公乃至于自己,都要被卷入其中。

  “沒有實證,但這段時日大司馬下令,在城中大肆搜捕瓦剌奸細,我趁機逮捕了幾個隱藏頗深的明國內奸。他們證實在京師內部,有著級別很高的蒙古暗樁,甚至早早透露過當初京師衛戍部署。”

  “其中有一人還機緣巧合的看到過對方相貌,我立馬讓錦衣衛的畫師臨摹出來,你看看他像誰。”

  說罷,趙鴻杰就從懷中取出一卷畫像,遞給了沈憶宸。

  接過畫像后,沈憶宸緩緩攤開,一張熟悉的臉龐映入眼簾。可能古代的臨摹畫像,遠遠達不到后世照片那種清晰度,但沈憶宸還是從眉眼間,一眼認出來此人是誰。

  他正是成國公府二公子——朱佶!

請瀏覽八六(m.86zw.cc)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