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十九章瀝青馬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嗯”

  自人群之中走出來,周培嶺雙眉促緊,卻是落在街道之上。

  上一次離開長安,他還記得這長安之上,皆是以黃土為主,若是到夏日時候,便會揚起偌大灰塵,嗆得人特別的難受。

  雖然也有以石板鋪路的,但那卻是太過稀少,只能覆蓋部分區域罷了。

  但是此刻地上卻是黑漆漆的一片,而且還特別的整潔,這讓他感到有些不解。

  楊承龍看著這一幕,嘴角不免翹了起來,笑道:“小山,還杵在哪里干什么還不快說上來要不然等到政務區關門之后,可就只有等到明天了。”

  “我明白了。”

  周培嶺只好放下心思,跳上了馬車之上。

  皮鞭響起,那馬兒拉著馬車朝著前方走去,周培嶺感覺這行駛太過平坦,竟然沒有半點顛簸感,實在是讓他稱奇。

  雖是想要詢問原因,但他卻也生怕讓楊承龍不高興,便閉上了嘴,準備以后再來詢問。

  因為這平坦的地面緣故,馬車走的也相當快,不一會兒的功夫,一行人立時來到了政務區,然后將關于丹江口的檔案全數報了上來。

  看著這些資料,楊承龍稍感放松:“只要這丹江口大橋成功了,那日后主公的計劃,可就成功了一大半了。”

  “主公的計劃莫不是主公打算進攻宋朝”周培嶺眉梢微挑,連忙問道。

  再將資料交給工部之后,他的同僚全都忍耐不住,直接向楊承龍請了幾天假,然后就跑到了長安城之中開始廝混了“”起來。

  這么幾年來,這些人始終都呆在深山老林之中,早就已經憋壞了,當然要趁著這絕佳的時候四處跑跑,好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

  楊承龍神色微頓,目光自周圍掃過,帶著幾分審視的問道:“進攻宋朝你從何處聽到的”

  “這不是大家都在傳嗎之所以主公要修筑丹江口大橋和商均鐵路,便是為了能夠進攻宋朝,好一統華夏嗎”周培嶺不以為意的回道。

  對于那宋朝,他可沒有多少好感,而且在修筑鐵路的時候,也沒少遭到對方的騷擾打擊,所以對那襄陽也頗有一些惡感,也因此對呂師夔的到來而感到抵觸,甚至故意不理會對方。

  楊承龍搖搖頭,回道:“這些不過是謠傳罷了,你可不能相信,明白嗎”眼見對方神色依舊,又是解釋了起來:“而且這丹江口大橋若是修筑成功的話,那我們所生產的產品便可以更快的輸送到宋朝之中,為咱們掙取更多的利潤,這才是主公的目的,你明白嗎”

  “只是這樣嗎”

  周培嶺點了點頭,心中依舊存疑。

  若說商業利潤的話,那丹江口大橋的確能夠起到相當的作用,在他離開的時候,就已經有許多的商客帶著貨物,直接跑到了均州之地了,由此可見然后均州的發展又該是如何厲害。

  但是,這鐵路可以運送人員和貨物,自然也可以運送兵員以及軍械,這兩者并不沖突,赤鳳軍當然現在也已經改名為華夏軍了,就可以在短短的三日之中,直接調集十萬兵馬抵達均州。

  這效率,可比往常快了太多了。

  也因此,在這丹江口鐵路修筑完成之后,那襄陽的動作的確是收斂了許多。

  “當然,這些事情也不重要。只是你知曉,我之所以將你調來,究竟是為了什么嗎”楊承龍也不理會對方心中如何變化,直接問道。

  周培嶺搖了搖頭,回道:“還請楊部長告知一二。”

  “很簡單。乃是為了重修秦直道一事的。”楊承龍取出一份文件,抵到了周培嶺的手上。

  周培嶺心中疑惑,問道:“秦直道不是為了修筑鐵路嗎”

  那秦直道他也聽說過,乃是當年秦朝為了抵御匈奴而修建的軍事交通工程。

  其修筑者乃是蒙恬,他率領10萬工人從秦始皇三十五年開始修筑,歷時兩年半方才修成。

  以咸陽為起始點,一直延伸至到九原郡。

  全部用黃土夯實,全長736公里,它的平、直、寬,都符合現代高速公路的特征,其主干道可并排行駛十二輛大卡車,被稱為天下第一道。到了漢朝,秦直道得到更廣泛的沿用。一直到唐朝以后,由于政治、經濟中心的東移,這條著名的高速公路中的個別路段才逐漸荒廢;到了北宋,南方海上絲綢之路興起,秦直道才和北方絲綢之路一起逐漸衰落。

  當然,在蕭鳳入住長安之后,雖是有心利用,但卻遠遠比不上鐵路來的快捷迅速,所以就被擱置一邊,直到現在方才又重新提了出來。

  “唉。你也知曉,那鐵路成本太高,為了將境內各個知州聯系起來,就消耗了我朝大半賦稅,又怎么可能隨便修筑呢”

  楊承龍回道:“但是你也知曉,我朝境內尚且有著許多縣城,這些縣城之中尚有許多農村,迫切需要改變現狀,所以主公便提出重修秦直道這件事情了。”

  周培嶺略感疑惑,又問:“按照主公的意思,難道不是將那秦直道重新修繕一番”

  只是這樣的話,斷然不會勞煩到楊承龍,甚至還將他也招了進來,所以這計劃雖是命名為秦直道,但是也只是名字類似罷了,其具體的方案定然不同。

  “沒錯。若只是重修秦直道的話,只需要讓沿途縣官負責就可以了,沒必要讓你我也來摻合。所以這秦直道,其目的乃是為了修筑馬路,然后所有的縣城都能夠和州府連通起來。如此以來,我們對關內的掌握,也可以更上一層樓。”楊承龍說道。

  “馬路這又是什么”周培嶺有些困惑。

  楊承龍笑道:“你來這里的時候,可曾注意到長安的變化”

  “長安的變化”周培嶺稍作思考,旋即便叫了起來:“楊部長,你是說那地面”隨后露出一絲困惑來,問道:“只是這地面,為何被稱之為馬路”

  “沒錯,就是這馬路。”

  楊承龍闔首笑道:“說起這馬路,也不過是一個稱呼,因為這玩意的出現,馬車要比往常快上數倍,所以被稱之為馬路了。不過你也不用在意,這也就是一個稱呼罷了。”

  周培嶺心中了然,訴道:“原來是這樣只是楊部長,這究竟是怎么做成的”

  他曾經仔細查看了一下那地面,發現這馬路之上全是用石子鋪就而成的,只是因為有一種黑褐色而且頗具黏性的東西存在,所以就被黏合在一起,能夠承受相當的重量。

  “說起來這玩意,也是一個意外。你也知曉,為了能夠滿足鐵路建設的鋼鐵需求,我朝四處開采鐵礦以及煤礦,到如今時候一年產量,便有千萬石的程度。而在冶煉煤礦,提煉焦炭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奇怪的物質,因為其色澤呈現出靛青色,而且呈現出液態黏性狀態,所以被稱之為瀝青。”楊承龍開始解釋道。

  周培嶺心中微動,訴道:“瀝青”

  “沒錯,就是瀝青。”

  楊承龍回道:“說來也是一個意外,因為那瀝青頗具黏性,所以就被那些礦工當做黏合劑,用來修筑房間。用這東西修筑的房間,不僅僅相當堅固,雨水也難以滲透,所以便被廣泛的運用到了各個方面。”

  “修筑房間既然能夠做到這一點,那瀝青想必也相當不錯嘍。”周培嶺回道。

  “這玩意乃是冶煉焦炭的副產物,所以也沒有多少人在乎。直到后來,有人因為厭煩那污水,便用這個東西修筑了一條小道來,之后無論是刮風下雨,這條路都沒有任何損壞,也惹來了許多人的效仿,開始陸續用這玩意修筑道路來了。”楊承龍繼續介紹道。

  對于這一切,他也是頗為意外,也是親眼見到了那條小路之后,方才發現其用處。

  之后出現的事情,也就和那鐵路一樣,開始在長安城之中大力推廣瀝青馬路,首先在政務區推行,然后其他的道路也陸續開始改造,直到現在長安城之中也沒有多少黃土路面了。

  聽罷之后,周培嶺露出笑意來:“這般說來,主公的意思是,用這瀝青馬路鋪設秦直道嗎”

  “沒錯。而且這一次和秦朝可不一樣,乃是用這東西將所有的縣城和鐵路聯絡起來,這樣的話咱們便可以以鐵路為主干、馬路為支干,將所有的地方全都聯絡起來。這樣無論各地發生了什么事情,我們都可以在不到一周之內做出反應,而不會如同那宋朝一樣,什么都無法做到。”楊承龍回道。

  相較于鐵路來說,這秦直道工程的造價并不多,但卻勝在工程量太大,根據他粗略的估摸,若要將整個關中所有的縣城都覆蓋到,至少得修建有一萬里以上,而且還得耗費起碼二十年的時間。

  如此繁重的工程,一般人根本無法駕馭,也就只有周培嶺這種人才可能做到。

  殷切的看著周培嶺,楊承龍問道:“你,能做到嗎”

  “啟稟部長,屬下定然”

  請:m.vipxs.la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