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十六章 不可能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唉,當初決定要去和廖世榮那個鹽豆結親,真是最為愚蠢的決定。”

  “可不是,咱們試館的聞人還像狗搶食一樣,上趕著要給出一支福船隊。”

  “再看看胡漢山,不僅一點事沒有,還得到洪武皇帝的賞賜。”

  鼻青臉腫的試館聞人們,全都坐著轎子趕往了浙東試館。

  在等待詹徽出來的時候,免不了聚在一起唉聲嘆氣。

  兩淮試館距離浙東試館最近,茅大芳卻是來的最晚的一個。

  等到茅大芳走進試館正堂,在場所有聞人們全都是眼皮直跳,不忍直視。

  比起被兩名讀書人架進來的茅大芳,還能正常走路的其他試館聞人,心里好受的許多。

  茅大芳艱難的坐在官帽椅上,用力喘了幾口粗氣,繼續大義凜然的說道:“胡漢山不當人子,這一次咱們一定要讓他知道得罪了整個京城的試館是什么下場。”

  其他試館聞人過去聽到茅大芳大義凜然的話,總有一種心情激蕩的感覺,認為他說的當真是慷慨激昂。

  現在聽來,卻又些刺耳。

  胡漢山在的時候,一口一個晚生。

  怎么。

  胡漢山不在了,又開始大義凜然的訓斥胡漢山了。

  “說的不錯。”詹徽本來是不想出來,胡漢山在臨走的時候,給他肚子上來了一下,臉皮擦傷了。

  不過,在看見了凄慘的茅大芳,還是放心的走了出來。

  “額?”

  “小天官...也...”

  “不會吧...胡漢山能夠這么大的膽子,連中樞重臣的長子都敢....”

  等到詹徽從后堂走出來,各位試館聞人的反應,就像他所預料的那樣。

  各試館聞人全都是一臉的難以置信。

  “難道胡漢山連官僚縉紳的規矩都不顧了嗎!”

  “沒有約定俗成的規矩,咱們與那些賤民有何區別!”

  “只要是官僚縉紳子弟就要遵守,胡漢山這是犯了大忌,自絕于官場!”

  直到現在了各試館聞人還在談論規矩,畢竟這是從先秦時期就一代代傳下來,官員們綿延下去的準則。

  詹徽像是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語氣深沉的說道:“本聞人提議,徹底把胡漢山從大明前十才子,或是金陵前十才子等等才子名號里抹去。”

  各試館聞人突然不說話了,就連最為凄慘的茅大芳都不說話了。

  沒想到詹徽做出了這么一個趕盡殺絕的決定,竟然是要徹底毀了胡漢山在仕林文壇的名聲。

  這個決定說一句歹毒都不為過。

  在場的各試館聞人沉默很久,最后看向了詹徽,同意了他的趕盡殺絕。

  “讓胡漢山后悔去吧!”

  胡漢山毆打完各個試館的聞人,沒回通濟門復命,直接去了海運倉茶館一條街。

  三牌樓的海運倉茶館一條街,消息靈通的程度不亞于武定橋東的集賢院。

  三牌樓與武定橋東不同的是,武定橋東多是官僚縉紳,三牌樓多是貧寒百姓和各種三教九流人士,以及各地商人。

  胡漢山這次過來,是想看看自己在貧寒百姓里的名聲怎么樣。

  對于官員來說,民心指的是他們在官僚縉紳里的名望,哪里會在意貧寒百姓的想法。

  歷朝歷代的官員都是這樣,就連皇帝都是這般想的。

  唯獨洪武皇帝是個例外。

  最在意官員的地方,是官員在貧寒百姓里的名聲。

  名聲不是名望。

  胡漢山別的不想,只求在貧寒百姓心里有個好名聲。

  倘若有一天能夠成為貧寒百姓心里的青天大老爺,洪武皇帝在掀起‘胡惟庸案’時應該能夠多考慮一二,推遲幾年。

  現在的險惡局勢對胡漢山來說,能夠茍活一年是一年。

  胡漢山換上粗布襖子帶上同樣換上粗布襖子的巡檢們,以新官上任請手下喝酒為借口,帶著他們來海運倉茶館一條街喝酒。

  胡漢山剛剛踏在海運倉茶館一條街的大街上,就聽見大街兩側茶館里老百姓的議論聲。

  “哥幾個別喝了,你們聽沒聽說早上各試館的舉人老爺們發生了一件事。”

  “早就聽說了,那些個不把咱們當人看的舉人老爺,全被更混賬的胡漢山打了一頓。”

  “聽說是因為廖世榮那件事。”

  提到廖世榮幾個字,茶館里的議論聲頓時高了幾分。

  在茶館里喝茶等著做工的老百姓們,比起官員們可不怎么怕錦衣衛,反而對錦衣衛喜歡的緊。

  錦衣衛殺的都是貪官污吏,這等為民做主的好事,老百姓慶賀還來不及,哪里會懼怕錦衣衛。

  胡漢山帶著巡檢們找了兩張八仙桌坐下,要了兩桌還算不錯的酒菜。

  “要說這個廖世榮還真不是人,咱們陛下對他家那么恩寵,竟然還想著造反。”

  “可不是,天下剛太平沒多久,要不是咱們陛下驅除...驅除...什么來著。”

  胡漢山聽到這里,接了一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立紀陳剛,救濟斯民。”

  隔壁幾桌等著做工的老百姓聽到胡漢山的聲音,看了過去。

  瞧見他身上沒有補丁的襖子,很是羨慕,又瞧見一桌子婚喪嫁娶才能吃上的酒菜,都是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大冬天窮到只穿一件補丁青布衫褲的腳夫,抱拳道:“這位小先生一看就是個賬房先生,真是有學問。”

  接上了話茬,坐在茶館里的苦力、腳夫等老百姓,繼續談論起來。

  “是啊,要不是洪武皇帝,咱們還在韃子統治下當個四等賤民,就連那些色目人都比咱們高貴。”

  “養不熟的白眼狼,這要是在俺們鄉里,干出這樣吃里扒外的臟事,肯定會被俺們族長用宗族刑罰給打死。”

  “試館老爺們那件事,沒想到咱們金陵有名的公子哥胡漢山,當了官以后就不一樣了。”

  胡漢山聽到苦力、腳夫等老百姓提到了他,立即放下了手里的酒盅,聽的極其仔細。

  “是啊,以前咱們對他可沒個好印象,總說胡漢山當了官以后肯定會欺壓老百姓。”

  “以前是以前,誰能想到名聲很差的胡漢山,居然沒有官官相護,袒護那些試館舉人老爺。”

  “是啊,單憑這一點,胡漢山就算是一個不錯的官兒了。”

  “好酒!”胡漢山聞言大喜,喝著摻水的劣酒,大呼了一句好酒。

  心里高興壞了。

  他在老百姓心里的名聲,終于從惡劣變成了不錯。

  當真是久旱逢甘霖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