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百一十七章 精鹽面世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李月辰是一個神奇的公主,這件事情,不說全國,至少在東都……應該說是跟在她身邊的那些人都深信不疑。

  畢竟她從小到大搞出來的各種東西實在太多了。最簡單的公主犁,再到自行車以及四輪馬車,甚至是她本人親自開啟了人類飛上天空的時代。

  但就算如此,不管是耿云強還是軍校里的學生都仍然很好奇她要如何將海水變成鹽。

  不如說,他們也知道海水是咸的,里面可能有鹽,但對這個過程產生了濃厚的好奇心。

  看著一幫孩子們每天一下課就跑到鹽田邊上去看,李月辰也懶得阻止,讓他們看看也好,有些事情,與其光在書本上講解,不如讓他們親眼看看過程。

  一連幾天時間過去,鹽田里的水也在她的命令下從一個池子流到了另一個池子。

  六月初七,教室里。

  李月辰正在給孩子上著思想品德的課程。她穿著露臂的馬甲,站在講臺上,回答著孩子們的提問。

  “或許你們想過,我等乃是皇族,這世間沒有任何規則可以束縛我等,對嗎?”

  下面幾個孩子點點頭,對他們而,這本來就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但李月辰也并沒有因此懲罰他們,而是回答道:“其實恰恰相反,正因為沒有規則束縛我等,所以身為皇族,必當要學會自我約束!”

  “實際上縱觀歷朝歷代一來,沒有自我約束的王朝都結束了,距離我等最近的,便是那隋煬帝楊廣!再往前一些,南北朝時期,皇帝更是一個比一個爛,所以他們終究滅亡了!”

  坐在后面的李成器有些不懂,舉手提問道:“那敢問,殺人到底是對是錯呢?”

  李月辰笑著點點頭:“這是個好問題!實際上,拿我自己舉例。我是軍人,從不忌諱殺人。對該殺之人,也不會手軟。但‘殺’本身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實際上,殺人的行為本質上錯的,但我等有責任承擔這種錯誤!”

  正聊著呢,門外突然響起了一聲響亮的“報告”。

  “進!”

  李月辰答應過后,一名士兵便推開了教室的門,氣喘吁吁道:“殿……殿下!出鹽了!海水變成鹽了!”

  “走吧,去看看!”李月辰輕輕擺手。

  正要離開,卻見到教室里的孩子們也都目光灼灼的盯著她看,眼神之中的期待之色不而喻。

  她笑了笑,隨后對他們輕輕擺手:“走,一起去。”

  孩子們齊齊發出一聲歡呼,隨后便跟在李月辰的身后跑出了教室。

  在來到營區門口的時候,卻都不約而同的停下腳步,迅速排成兩隊安靜的往外走。

  雖然在這里兩側的行道樹上并沒有掛著烈士的姓名牌,但這一點,似乎已經形成了他們的本能。

  看到這一幕的李月辰感覺有些欣慰,至少說明對這些孩子的教育起作用了,囂張跋扈這樣的氣質,正在逐漸遠離他們。

  來到了鹽田邊上,還未靠近呢,便已經看到不少士兵們在一個水池邊上圍成一圈,互相說著什么。

  “都聚在此處作甚?不用巡邏了?”率先看到李月辰過來,耿云強連忙大罵一聲。

  圍在一起的士兵們才答應一聲,連忙散去。

  這樣的場景讓李月辰忍不住笑了笑,這家伙給手下打掩護倒是反應挺快的。

  不過這也是好事兒,愛護手下士兵的將領才是真正的好將領。

  罵完了之后,耿云強便一路小跑過來:“殿下,出鹽了!”

  李月辰答應一聲,帶著一幫小孩子來到了鹽田邊上。

  水池里,仍然有些發黃的結晶鹽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逐漸增加,水池里的液體也在充足的陽光下閃閃發亮。

  李月辰抬頭看了看,對耿云強擺擺手:“叫人穿上皮靴,去拿木鏟子翻一翻!”

  “是!”

  耿云強答應一聲,連忙過去轉達命令。

  不一會兒,便有十幾個士兵進入了水池之中,用木頭做的鏟子不斷的將池底有些粘稠的白色液體翻起來。

  當差不多形成固體之時,在李月辰的命令下,用木鏟子將其推成了一個個的鹽堆。

  李月辰帶著耿云強來到一個鹽堆前觀察著,目前這鹽還有點發黃,而且還是大塊大塊的結晶,最大的甚至有拳頭大小。

  耿云強下意識的伸出手想要蘸一點嘗嘗,卻被李月辰一巴掌拍在手背上:“還未完呢,急什么?此時這鹽還不能吃!略微有毒!”

  “嘶……”手背上被抽了一巴掌,疼的耿云強深吸一口氣,捂著手背來回輕輕搓著。

  而聽到這句話,旁邊原本也躍躍欲試想要嘗試的孩子們也默默的縮回了自己的手,有幾個孩子還用一副憐憫的神情看著耿云強。

  早就聽說過姑母力大無窮,甚至連皇宮里的力士都不能比,被抽一下想必挺疼的吧。

  就在這時,旁邊卻傳來了陣陣驚呼之聲。

  扭頭一看,原來是工程院的幾個工匠以及工兵部隊下屬的一些俘虜。

  工兵部隊雖然是專業干活兒的,但很多臟活累活兒仍然是一些吐蕃和突厥抓回來的俘虜負責的。

  這個時候他們都一臉驚訝的向鹽田邊上跑了過來,李月辰扭過頭:“派人去攔著,別讓他們吃了這未完成的鹽。”

  “是!”

  耿云強擺擺手,馬上有一群士兵過去將他們攔住,只讓他們在外面看著,不讓他們進去觸碰那些剛剛結晶的鹽。

  然而還是有一個吐蕃人一把撞開了攔截的士兵,不過自己也因為腳下不穩,一下子撲倒在了鹽堆前。

  隨后他二話不說,雙手捧起一把鹽就要往嘴里塞。

  李月辰反應很快,一閃身已經來到那俘虜身邊,在他即將把鹽塞進嘴里的瞬間一腳踢在他手腕上,將那一捧鹽全部打散。

  因為這一腳是李月辰刻意收了力的,所以并沒有踢斷他的手腕。

  就在他準備繼續去抓的時候,就被兩個士兵抓著腳腕拖了回去,任由他怎么掙扎也無濟于事,直接將其摁在了地上。

  旁邊的士兵連忙跑過來敬禮:“實在愧對殿下,讓這狗殺才沖撞……”

  “好了,無事!”

  李月辰擺了擺手,對那吐蕃人的行為倒是可以理解。

  這個時期的吐蕃鹽產量也很低,同樣不是普通人吃得起的。而且他們的鹽是紅色的,整體上不如內地的白鹽。

  好在吐蕃是畜牧和農耕兼具的國家,買不起鹽的底層人民偶爾也能通過吃肉之類的辦法來補充一些鹽分。

  曬鹽的水池在建造的就是中間高一些而四周比較低的,這樣一來只要將粗鹽往中間堆,母液自然就會往四周流動,將兩者分開。

  “嗯,現在將這些粗鹽都放進那邊的池子里,然后好好攪拌……”

  聽到這里,耿云強大驚:“殿下,為何要將這鹽又溶掉?”

  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鹽這玩意兒,唯一的要求就是吃不死人就行,有的吃就不錯了。

  但李月辰自然不可能拿這種重金屬鹽去糊弄老媽,不過也沒有急著解釋,只是笑呵呵道:“接下來這幾日,好好看著!”

  說完,就一擺手,命令士兵們按她說的做。

  執行命令的士兵們臉上也掛著可惜和不解的神色,用木鏟子將黃白色的粗鹽轉移進了水中。

  這一幕卻讓那邊被攔住的不少工匠們面如土色,甚至有幾個人都嚎啕大哭起來。

  也多虧了李月辰平時脾氣好,所以一名工匠打著膽子走過來,行禮道:“敢問殿下,為何要將這鹽又溶了?”

“過幾日你在過來看看便明白了!”李月辰懶得解釋,擺擺手帶著孩子們回去了。新  其中原理,她打算等過幾天做完之后再好好給他們講解。

  當天晚上,營區里面的所有人都收到了消息,殿下成功的制出鹽了,足足幾十個小丘堆,目測都有好幾千斤。

  但還有一個壞消息,她把做出來的鹽又給溶了!不知道想要做什么。

  在這個娛樂匱乏的年代,這條八卦新聞幾乎在晚上就傳遍了整個營區,就連負責訓練女兵的王無瓊都聽說了,回來之后就跟小荷坐在一起嘀嘀咕咕的。

  新的營區里面,李月辰的房間變成了一個類似兩室一廳的格局。

  她自己住一個房間,王無瓊這個保鏢和侍女小荷住在另外一個屋里。

  現在的李月辰可懶得去搭理什么八卦,此時正坐在房間里的一張藤椅上拿著一把折扇給自己扇風呢。

  六月酷暑,溫度很高,哪怕吃過晚飯之后剛剛洗了澡,仍然感覺熱的厲害。

  她身上穿著一件低胸吊帶背心,腿上則是一條絲綢超短褲,躺在藤條編織的搖椅上對著窗戶乘涼。

  同時忍不住在心里想著,等這邊的事情差不多了之后一定要把旗袍搞出來,不然沒有空調的夏天實在太難過了。

  小荷本來是想要過來給她扇風的,但是被她給拒絕了。

  畢竟小荷扇風的同時,自己也累的出汗,看著她一身大汗,自己也會覺得熱。

  最終在吃了一碗酥山之后,李月辰爬上床去睡覺了。

  三天的時間一晃而過,這三天的時間里面,李月辰帶著負責制鹽的士兵們又是弄石灰,又是搞燒堿,讓他們都感到有些不明所以。

  但沒有一個人敢說出來,只是按照她說的步驟一步步執行著。

  第四天,一幫孩子們以及耿云強等高級軍官都被叫來了生產廠房里面。

  剛剛來到門口,就看到士兵們正在將一個個大瓷盆里面雪白的精鹽往房間里面搬運,倒在準備好的大缸里。

  雪白的精鹽如同細沙一樣,形成一道道瀑布被倒進了水缸之中。

  李月辰在工作的士兵們身邊走過,看著一個個即將被注滿精鹽的大缸,突然伸出手用手指蘸了一點放進了嘴里。

  一股海咸味在口腔中彌漫了開來,這種熟悉的味道已經是闊別二十多年。

  這些鹽,除了沒有刻意加碘之外,無論在外形還是味道上,都跟一千多年之后沒什么區別了。

  李月辰點點頭,扭頭吐了口唾沫,自自語道:“還不錯!你們也來試試吧。”

  耿云強等人早就已經迫不及待了,就等著這句話呢。

  馬上紛紛過來用手指蘸了一些,仔細觀察了一下,忍不住說道:“這鹽沫太細了!簡直如同面粉一般!”

  “哪有那么夸張……”李月辰笑了笑,隨后擺擺手讓他們嘗嘗。

  放進嘴里之后,一個個都睜大了眼睛,不可思議的互相對視著。

  以前吃的粗鹽,基本都是帶著苦味的,也就是炒菜出來之后才能讓這種苦味減輕一些,但仍然有些許苦澀的味道。

  然而這鹽絲毫沒有苦澀之味,咸的很純粹!是以前根本不敢想象的味道!

  “殿下,這……當真是神了!”

  李月辰笑了笑:“我也沒想到第一次就成功了,好了,這一批鹽封裝之后送回東都吧,然后趁著天氣多做一些出來!”

  “是!”耿云強連忙答應一聲。

  雖然他不在朝堂當官,但他也明白,這玩意兒一旦面世,會在朝堂上引發多大的震動,全國靠走私鹽為生的商人恐怕都要破產了。

  旁邊的王孝杰父女倆也是一臉震驚,這種鹽,以前別說見了,聽都沒聽說過。

  自古以來,鹽鐵官營,官鹽實際上價格還不低,并不是所有老百姓都能買得起的。

  于是就有了走私的鹽販子,他們靠著官鹽的邊角料或者在鹽里面摻沙子以及醋布之類的行為降低了成本,自然價格也就能比官鹽降低不少。

  不少老百姓因為買不起官鹽,都是吃這種劣質的走私鹽,也不在乎健不健康了,吃不死人就行。

  而這些私鹽販子背后,或多或少的都有些靠山。

  如今這精鹽一出,按照公主的說法,還要降低成本,將鹽打成白菜價……可以想象,接下來的私鹽市場要引發大地震了。

  這話還真不是開玩笑,第一批實驗性質的精鹽就出來將近八百斤,若是真正將鹽田全開,預估一次產鹽量可達一噸左右!

  這個產量,已經完全是供大于求了!

  十幾個大缸封裝著白花花的精鹽被放在了馬車上,連帶著李月辰的幾封信由一個營的士兵護送去往東都。

  李月辰覺得,接下來是時候嘗試制作一下味精了。

  而就在此時,青州刺史姜政安也帶著近千府兵過來了……_&

  天才一秒:m.24kwx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