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十章 儒道之爭,貫穿大漢數百年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蜀郡,鶴鳴山。

  幽谷氤氳,流泉飛瀑,云霧彌漫間,若隱若現,能看到年輕的天師張魯正與年輕的“治頭大祭酒”柳羽閉目而坐,似是在行氣煉功。

  山腳下,一群身著道袍的鬼卒肅坐蒲團之上,在一片香火繚繞和鐘磬之音中誦經禮懺。

  山門之前,法壇高筑,一副道家修行中“仙風道骨、飲霞餐露、行氣辟谷”的景象。

  終于,在完成了早課。

  山巒之巔的張魯方才睜開眼睛,他望向柳羽。

  “師弟,你現在一定有許多疑問!不妨都問出來!”

  “師兄…”柳羽眼眸微瞇。“為什么?師傅給我這‘治頭大祭酒’之位?為什么師傅要讓我與師兄平起平坐,還有…玉蘭姐…”

  柳羽將心頭一系列的問題連珠炮似的問出。

  張魯輕輕的呼出一口濁氣。

  “父親他老人家的心思之大,格局之廣闊,實非師兄能夠比擬,不過…師弟這些年于中原開設分壇,傳播教義,該能體會到咱們天師道、正一盟,乃至于咱們道門正統一脈于這世道間夾縫求存的不易吧?”

  夾縫求存么?

  張魯的話,柳羽能深深的體會到。

  而這就要涉及到道家一脈的起源與發展…

  在道教形成的過程中,黃老道起著極大的作用。

  而黃老學說本是起源于戰國時期的“稷下”一派,其特點是主張清靜無為,尊傳說中的黃帝和老子為道家創始者。

  漢初文、景時期,帝國的統治者…吸取了秦朝因為暴力改革引發反彈而亡的經驗,加上漢初民生凋敝,遂將道家衍生的“黃老清凈無為”思想作為治國方針,治理天下。

  一時間黃老思想盛行,學者蜂起。

  轉折發生在漢武帝劉徹繼位后,他銳意進取,轉而以儒術緣飾法治,“霸王道而雜之”!

  說是儒術其實也不確切,那時被董仲舒用“天人感應”調教過的版本,孔子的棺材板都快要壓不住的版本!

  當然,這個版本更容易被統治者接受。

  而理論總結起來就是——

  一方面,天是有人格色彩的至高主宰,君主受命于天統治百姓,百姓若違抗君主,那就是忤逆天意,可以被剿滅!”

  另一方面,天的意志可以通過人間的自然現象體現,若君主妄為,也是忤逆天意,天會降下災異提醒君主反省。

  那么…關鍵問題來了?

  誰來解釋災異?又由誰來提醒皇帝呢?

  ——當然是儒士了!

  說白了,就是至高無上“天”的意思,最終解釋權歸儒家所有!

  也就是從那時起,有了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道家思想逐漸的流落于官學之外。

  道家擁躉自然不肯放棄,想重新上位。

  既然天子喜歡天人感應,那道家就投其所好,開始與方術、仙道結合,想要真正意義上的教皇帝“感應上蒼”。

  這是要用“魔法”打敗“魔法”!

  比如,在齊地有一個道家的擁躉寫了本天官歷包元太平經,一共十二卷。

  這一本書中,聲稱“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漢家奉天地之大終,更受命于天!并把這本書獻給了皇帝。

  只是…對于這種瘋狂暗示,皇帝壓根就不搭理。

  可以說,從這時候起,道家已經被儒家死死的壓制!難以翻身!

  上面走不通,只能走下面。

  修習道學的張陵,他發現他學的東西在中原完全不受待見!

  于是,他果斷放棄官位跑到巴蜀之地,那里蠻部眾多,崇尚巫鬼又缺少豪門世家,儒學的滲透力極差,治安也不好。

  他改名張道陵,創立了正一盟、天師道,所以參與者都需先交五斗米,然后就能夠享受“符書教化”、“符水治病”、“符箓驅邪”的服務!

  別說,便是在這種“啟蒙”下,巴蜀蠻荒之地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治理。

  這妥妥的是走基層路線…打算農村包圍城市!

  而另一邊,儒門的日子并不好過。

  一百多年以來,整個大漢發生了日食八十六次,水災八十四次,旱災蝗災六十九次,地震五十九次,其中地震和水災波及到的郡縣達到三百多個。

  若按照儒家“天人感應”的學說,上天如此“瘋狂暗示”,那皇帝真的是罪該萬死了。

  一時間,在民間“天人感應”的學說已經大失人心。

  而那本天官歷包元太平經,在民間卻傳播多年,開枝散葉。

  而傳到“靈帝”這一朝時,這本書已經徹底黑化,取名太平清領書!

  與老版本對皇帝還抱有幻想不同,這一版宣揚的是“洪水將出”的末世言論,又提出“黃天”將拯救世人的預言!

  說白了…

  就是你漢家信奉的“東皇太一”已經要走入陌路,我太平道信奉的“中黃太一”將拯救世人于水火。

  再形象點兒說,就是太平道的大賢良師張角大喊一聲“學儒救不了大漢”,然后徹底黑化了,要覆滅大漢!

  的確,太平道為身處絕望中的百姓勾勒出了一副與大漢統治截然不同的畫面。

  ——新生的黃天救萬民于苦海!

  ——新生的太平道,將“無為而無不為”的管理公共財物。

  ——新時代的人民將自食其力,修身養性,最終驅邪去病,得道成仙!

  就這三板斧,使得太平道拉攏了大量的百姓!

  相反,被譽為道學符箓派正宗的天師道,依舊被死死壓制,夾縫求存…

  昔日,天師道的對手是儒家!

  可現在,天師道的對手又多了一個——太平道!

  柳羽與張魯細細的聊起了此間總總…

  而最后,聊到如今天師道的艱難處境時。

  張魯的表情變得嚴肅,他鄭重其事的望向柳羽。

  ——“羽師弟,父親堅信,只有你能救得了正一盟!”

  ——“只有你能讓天師道再度崛起,重塑漢初道門之榮光!”

  ——“便是為此,這天師道中的‘治頭大祭酒’你得當,天師道的‘圣女’,你更得娶!這是父親對你的信任與期望,更是臨終時的最后遺言!”

  言及此處…

  張魯鄭重的站起身來,就在無數山腳下盤膝打坐教眾的目光下,他鄭重其事的朝柳羽拱手一拜。

  ——“羽師弟,拜托了!”

  與此同時…

  所有山下鬼卒齊齊站起,向柳羽拱手。“大祭酒,拜托了!”

  有那么一瞬間,柳羽突然感覺,一個巨大的擔子壓了下來!

  他,已經深深的與天師道捆綁在一起!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