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百四十章 扶蘇的郁悶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泗水郡。

  扶蘇最終還是沒有回咸陽。

  在收到姚賈來信后,扶蘇同樣心急如焚,甚至已經做好回咸陽的準備,只是在臨走時還是猶豫了。

  他前面是惹怒了始皇,因而才被責令來泗水郡。

  在沒得到始皇令書之前,他其實都不敢輕舉妄動,唯恐再次惹怒始皇,他其實并不怕始皇的懲罰,打他罵他,甚或教他去死,他都不會有任何不堪之惑,但唯獨不能忍受動怒。

  因為始皇是君父。

  而他是子!

  往昔,他的確對始皇有意見和微詞,但隨著年歲增長,以及親眼見到父皇原本強健的軀體日顯單薄,而且還不止一次的咳血,那一幕幕場景徹底震撼到了扶蘇。

  父皇老了!

  扶蘇這段時間一直在反省,他失悔痛心的,是父皇日漸衰老,而他卻還要讓父皇時時擔憂,甚至還會不時被自己氣的痼疾重發,他作為父皇長子,非但沒為父皇分憂解愁,反倒讓父皇雪上加霜。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

  他的確想回去盡孝,但他擔心自己突然回去,又會惹怒父皇,從而使父皇病情惡化,他不想再惹父皇動怒了。

  在那段情況不明的時間,扶蘇十分的痛苦和掙扎。

  一方面是孝道,另一方面則是君令。

  好在最終父皇并無大礙。

  這段時間朝中不時發來令書,讓泗水郡各級官吏各司其職,更是責令地方要盡量穩定局面,見到這接連不斷發來的令書,扶蘇這才徹底松了口氣。

  他知道。

  父皇已經無大礙了。

  扶蘇坐在桉上,望著姚賈送來的書信,目光有些深邃,姚賈書信的內容還是在力勸他回咸陽,并在信中直言,等他回去,便立即聯合其他朝臣上疏請立儲君。

  不過扶蘇此時并無這個想法。

  長坐良久,扶蘇才喟然嘆道:“父皇大病初愈,我身為人子,沒在父皇身邊盡孝已是十分不孝,再在這時去聯合朝臣請立儲君,這是要將父皇置于何地?這又豈是人子所為?”

  “你們這是在害我啊!”

  扶蘇嘆息一聲,將姚賈的書信,直接扔進了火爐。

  這時。

  門外有官吏來傳話:“長公子,陸郡守請你去商議政事。”

  扶蘇道:“我知道了。”

  他收拾了一下心情,整理了一下衣裳,開門朝郡守府走去。

  等他趕到郡衙大堂時,內里已坐了近十人,入列的都是泗水郡的掌事官吏,郡守、郡丞、郡尉、監獄史、郡左等官吏都悉數到場。

  扶蘇進到大堂,朝四周微微拱手,去到了一旁偏座。

  他并沒坐主位。

  扶蘇很清楚自己在泗水郡的身份,他只是一個監事,并非泗水郡的主官,因而在泗水郡,他一直都只坐偏座。

  泗水郡的官吏對此早已習慣,恭敬的朝扶蘇行了一禮,便自顧自的重新坐下。

  蕭何同樣在列。

  他原本只是沛縣的主吏掾,但上次士人盛會后,蕭何也是名聲大噪,加上扶蘇的力薦,以及十月份上計考核為‘最’,最終被官府強行委命為了泗水郡的郡左。

  見人到齊,坐在主座的郡守陸升道:“諸位都到齊了,我也不多說廢話,咸陽的事,諸位都有耳聞,陛下受上天卷顧,已無大恙,不過在陛下身體抱恙時,咸陽城中有不少六國貴族逃逸。”

  “這些人不日就會出現在泗水郡內。”

  “這次把諸位悉數叫來,便是想與諸位商議對策。”

  “諸位可暢所欲言。”

  郡丞孫遜道:

  “這事有商議的必要?”

  “逃逸者,皆為叛逆,若有發現,自當就地抓捕!”

  郡尉白遷道:

  “我認為還是當從長計議。”

  “諸位這段時日忙于政事,對事情了解并不深,這段時日,各地其實陸續出現逃逸出來的六國貴族的身影,其實在他們逃亡的當天夜里,朝廷便已經下令追捕。”

  “章邯和羌瘣兩位將軍更親率大軍追捕。”

  “但諸位或許有所不知。”

  “上黨郡、陳郡等相鄰郡縣,其實都收到了朝廷令書,因而早早做出了布置,只是蹊蹺的事,我們泗水郡周邊以南的郡縣,卻都沒有收到朝廷令書,因而我一時有些拿不定主意。”

  “這才通知郡守召集大家商議此事。”

  “還有這事?”孫遜眉頭一皺,眼中露出一抹異色。

  白遷道:“士卒調動,非是兒戲,我豈敢在這上面說謊?為此,我還特意詢問了周邊的郡縣,但有些意外的是,趙地、燕地、魏地等郡縣其實都收到了令書,唯獨楚地沒有。”

  “而且非是楚地一郡一縣,而是所有楚地設置的郡縣都沒有。”

  “正是察覺到了異樣,我才不敢輕易決斷。”

  孫遜道:

  “難道是朝廷的疏忽?”

  “不應該啊。”

  “正常情況,朝廷不可能出現這么大的紕漏,而且是直接遺漏了數郡,難道其中另有隱情?”

  白遷搖了搖頭。

  陸升沒有直接開口,只是目光微不可查的掃了眼扶蘇,不過他的動作很細微,并沒讓人察覺。

  陸升道:“白郡尉,你認為我們當如何行事?”

  白遷遲疑片刻,不確定道:“我認為當向上詢問情況,如果沒有問清實情,就貿然行動,或許會壞事,而且沒有朝廷命令,貿然調動士卒布置,無疑是違背了律令。”

  陸升沉吟片刻。

  搖頭道:

  “時間來不及。”

  “六國貴族逃亡有段時間了,雖然路上會受到一定阻攔,但按照時間推算,恐就在這一兩日便會竄逃到我們這,若是不提前布置,到時恐真會讓其逃脫,到時朝廷怪罪下來,我們又該如何解釋?”

  其他人也眉頭緊皺。

  扶蘇也在皺眉深思,突然他察覺到了一些異樣,似乎四周官員目光有意無意會落到自己身上,他面露不悅,隨即似乎意識到了什么,臉頰微微露出一抹不自在。

  他大抵猜到了其他官員的想法。

  他們認為朝廷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他扶蘇在這,而他以往跟楚系一脈的人走的很近,陸升等人有這個想法并不意外,但扶蘇他自己卻是清楚,這事跟他真的一點關系都沒有。

  不過他也看出來了。

  陸升等人之所以把自己叫來,主要就是想詢問自己的意見。

  扶蘇臉上露出一抹無奈。

  開口道:

  “我認為還是當出手。”

  “六國貴族既然選擇了叛逃,那自然就成了大秦的敵人,對待敵人,無須顧忌這么多?而且秦律也容不下這些叛逆。”

  聞言。

  陸升看了看其他官員。

  沉聲道:

  “長公子所言甚是。”

  “六國貴族已成叛逆,抓拿叛逆,本是職權所在,或許是朝廷的令書傳遞出了問題,亦或者中途出了岔子,所以才沒有及時送到,但事情緊急,自當便宜行事。”

  “而且六國貴族已然是意圖不軌,若是直接放他們進來,恐后患無窮,為了泗水郡的穩定,也為了維護律令,我等責無旁貸,勢必要將這群叛逆繩之以法,以正視聽。”

  其他人附和道:

  “是我們心思復雜了。”

  “既郡守跟長公子都決定抓拿,那我們自是沒有意見。”

  隨著扶蘇開口,很快,眾官員的意見就統一起來,便是要調集戍衛士卒嚴防死守,務必要將這些逃亡出來的六國貴族,攔截在泗水郡之外。

  隨后。

  眾人商討起了細節。

  不過,扶蘇全然沒有聽進去。

  他只感覺有些郁悶。

  他的確以往跟楚系一脈交好,但交好的僅僅是羋氏、熊氏等為秦國效力過的氏族,至于楚地原本的景氏、昭氏、屈氏等氏族,他其實根本就沒有交集,而且他也不可能跟這些氏族交好。

  但這些話,說出去,其他人未必會信。

  這次朝廷對楚地區別對待,很明顯有原因,但放眼望去,其實找不到什么原因,唯一合理的解釋,便是朝廷在有意維護他的顏面,所以才故意弄了這么一出。

  泗水郡的官員不知道,扶蘇心中卻是門清。

  他在朝中沒這么大影響力。

  而且眼下處理政事的是丞相府的李斯、馮去疾等人,他們豈會為自己徇私?不過,他仔細想了想,的確沒想到朝廷這么做的原因。

  最后只能黑著臉認了下來。

  商議結束。

  到場的官員陸續退場。

  扶蘇臉上擠出一抹干笑,跟其他官員微微拱手,隨后快步離開了郡衙,走出郡治所在地,他眉頭也不由一皺。

  他感覺自己親近的一方的確都有問題。

  他以往交好的楚系一脈,羋氏、熊氏,在前段時間已經出事,而現在楚國貴族的叛逃,更是讓他雪上加霜,雖然他跟這些貴族幾乎沒什么交集,但他身上早就被打上了厚厚的楚系烙印。

  這些事是辨不清的!

  而且他了解到的信息比其他人多。

  眼下泗水郡的官員或許不知,儒家這次同樣逃跑了,只不過朝廷短時還沒有追究,若是真的追究下來,儒家同樣難逃一劫,而他以往同樣跟儒家很是親近。

  六國貴族的叛逃以及儒家的逃亡,對扶蘇而言,無疑像遭到了一場慘痛的背刺,讓他目下的處境越發尷尬和難堪。

  就在扶蘇郁悶之際,蕭何出現在了扶蘇跟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