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一七四 王進士的心路歷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看更多誘惑小說請關注微信各種鄉村一七四王進士的心路歷程  總體來說,這一次的“嚴打”工作還是相當成功。

  在此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瓊州府的治安都堪稱大明朝首善之區。

  掌管刑律的推官王璞非常高興,等到短毛允許他們重新跟朝廷聯系之后,他在寫給朝廷上官的第一份報告里就非常詳細地描述了這種管理治安方式,及其優良效果,并且建議大明王朝的其它地區也可以效仿之。

  最好是每隔一年半載就來上一次,無論什么流民反叛,肯定都被制壓于無形之中。

  同時被王璞正兒八經作為先進經驗介紹給大陸同僚們的還有另外一條,也是阿德所提出來的——那時候瓊州府與外界的商業交流已經非常密切,人員往來頻繁,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安分守己做生意的良民,但也有一些壞分子夾雜其中,諸如間諜密探啊,小偷扒手啦,還有一些流竄逃犯之類。

  如果不能從往來人群中把這類人有效鑒別出來,地方治安與政府安全都會受到影響。

  針對這種情況,由趙立德同志提議,經委員會慎重商議,其間還發生過幾次大爭論,最后終于決定祭出他們另一件不下于城管的大殺器——暫住證制度。

  說是暫住證,實際上更接近于簽證——所有來到海南島上的外地人,當他們從碼頭上登陸的時候,都必須要經過一道類似于出入境邊檢的程序。

  他們需要向工作人員申報自己的身份,來意。

  計劃停留時間,以及攜帶地主要貨物等內容。

  所有這些資料都將被匯總紀錄,形成一式雙份的文件,一份存檔,另一份本人持有,就是所謂暫住證了。

  如果是從其它沒有邊檢措施的口岸登陸,又或者因為各種原因在入境時沒有來得及辦理證件的。

  這邊所有的商鋪,旅館。

  飯店等服務場所都有義務提醒客人:請主動前往州府衙門辦證。

  這里的官府經常會抽查那些看起來可疑的外鄉人,如果被城管或衙役抽查到,卻又拿不出有效證件地話……官府可以幫你補辦,但時間會比較長,通常需要三個月。

  而在此期間,這位老兄將不得不到長昌煤礦去待著……每日三餐是可以保證的,如果干活兒勤快點地話。

  除了支付自己伙食費以外還有可能拿到些外塊——當然,相信大部分人肯定不愿意跑那兒去賺錢。

  王璞對于這類管理措施非常感興趣,他覺得如果大明朝能夠引入這些措施的話,那么令朝廷極其頭痛的流民問題應該可以得到妥善解決——明政府對于人員流動本來就是持壓制態度,朱元璋時期確立的“路引”制度是由出發地進行管理。

  不過在實際操作中間,凡是會產生大規模流民的地區,其地方官府的控制能力肯定已經非常低下,社會秩序也早已紊亂。

  在管理上肯定是力不從心。

  而短毛的這種“暫住證”制度卻是在人員流動地終點進行管理,能夠接受外來人員的地區,官府的實力肯定比較強,社會也比較安定,控制起來更加容易。

  王璞原本想要建議在大陸各地都實行這種制度,不過經過深入了解以后。

  他發現這種制度看起來簡單,真要實施起來還挺困難。

  關鍵在于——申報和記錄將產生大量的文書工作,這就需要大量識字的文員來進行處理。

  短毛能夠用非常恐怖的高效率成批成批教導他們手下識字,但明政府卻反而做不到這一點。

  大明朝讀書人不少,可凡是讀了書的無不想著科舉當官,很少有人愿意作這些普通而繁瑣的檔案管理工作。

  經費方面也是一個問題,短毛可以養一大幫子人什么都不干,每天就這么抄抄寫寫,可明王朝卻養不起。

  王璞跟這群短毛相處時間長了,也漸漸習慣用數學方式來思考問題——他在寫報告地時候大致算了算所需人員的工資。

  最后很沮喪的發現哪怕是按最低俸祿標準。

  官府也肯定拿不出來。

  所以最后王璞只能提議:可先在京師和南京兩處實施此法,至于相關原因和措施則足足寫了四五十頁紙。

  交上去的報告比一本書還厚。

  到最后朝廷有沒有采納他的建議,這個不清楚,但他王介山在吏部倒是得到了“干練有才,思慮周密”的風評——當然是在叛逆帽子被摘掉以后。

  再加上他本身又是正宗進士出身,底子足夠硬,對他日后在官場上地升遷就很有幫助。

  不僅僅是王璞一個,明朝吏部的官員們甚至漸漸發現:凡是從短毛那邊出來的官兒,其辦事能力都不錯。

  所以到后來,他們甚至有意識的利用短毛來培訓官員:把那些覺得有前途,或者打算培養的目標安排過去當官兒,時間也不用長,半年左右就能出爐。

  哪怕是一些原來比較迂腐,或者不怎么通世事的書呆子型官員,在被打發到短毛控制區待上一段時間之后,頭腦也會變得相當靈活變通,行政能力也都有了極大提高。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了。

  大明崇禎三年的最后一個月,或者說,公元1631年的頭一個月,對于海南島上的老百姓來說,是充滿了新奇和變化的一段日子。

  很多人驚奇地發現,在這一個月內他們所見識地新東西,新玩藝兒,要比他們過去一輩子,甚至是祖上幾輩子加起來的還要多。

  前些日子鬧得沸沸揚揚地黑幫事件已經結束,而且是以短毛特有的方式結束——十一月廿八日,也就是大市場開張的前一天。

  短毛在舊城區原本最熱鬧的菜市場那里召開了一次公審公判大會,一舉斬殺了十余名手上沾有人命案子的幫派頭目。

  以如此高調和果斷的態度表明了他們要徹底控制本地一切,絕不允許任何人干擾的決心。

  王璞王介山全程參與了這場大會,而且和以往幾次單純只是冷眼旁觀不同,他在這次會議中擔當了主角——作為專司刑名事務的推官,所有犯人的罪行以及判決都是由他出面宣布。

  雖然人人都知道這里已經是短毛的天下,是短毛要殺這些人,但至少在表面形式上,依然大明王朝的官員,在按照大明律對瓊州府行使著統治職能。

  如果換了以前,他王介山是寧肯死也決不愿被短毛這樣利用的,而且真要計較起來,地方官府自己是無權處決犯人的,應該至少上報南京刑部,等到批復之后再行秋決。

  不過現在王介山的想法和最初已經有了很大不同,他不再執著于這類皮毛表相,而是更加注重于大勢——經過這么長時間的近距離接觸,王璞對于這些短毛的行事風格總算有個大致了解,不再是完全摸不清頭腦了。

  就和那時候的嚴文昌一樣,一旦掌握到脈絡和規律,能夠靜下來思考,短毛所作的事情,其高明之處就立即顯現出來……

  就拿他最熟悉的,官府的統治手法來說,明朝的官員歷來信奉那句古話:“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老百姓只要老老實實接受統治就好,其它別多想,更別瞎摻和,想得越多越壞事,摻和越多越倒霉。

  可短毛卻偏偏把這句話給斷成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意思馬上就不一樣了。

  他們在實際行使統治權的過程中,不但把教平民百姓識字當作一項基礎工作來抓,而且在任何可能的情況下,都會盡量把老百姓引入,讓他們一起來參與各種運動——短毛顯然非常清楚的知道,如何才能最大程度激發出老百姓的熱情,并利用之。

  比方說現在,當王璞在宣布一個黑幫頭兒的死刑判決時,按照短毛給他的稿子,念到“……罪大惡極,不殺不足以平民憤……”這句話的時候,他立刻聽到了從臺下傳來驚天動地的歡呼與喝彩聲,還可以看到一些苦主跪在地上,一邊喊著“青天大老爺”,一邊朝他磕頭。

  看這臺下那一張張激動地,充滿感激神情的面龐。

  王璞忽然明白了:那位解大頭領總是開口閉口掛在嘴邊的所謂“發動群眾,依靠群眾”究竟是個什么意思。

  ——短毛對于本地的統治基礎顯然又牢固了一分,而且他們也很大方的給了自己一個機會,讓自己的個人聲望能借此獲得極大提升——要知道在大明官場上,這種聲望是非常難得的資本,對于將來升遷是大有幫助的。

  與嚴文昌那種出身于偏遠地區,對明王朝本就沒多少忠心的低級雜吏不同,東林仕子王介山依然無限忠誠于大明王朝。

  但是在短毛并不要求他改變效忠對象的前提下,王璞決定跟這些人好好合作下去,盡可能的從他們那里多學一些東西。

  將來,如果還有機會回到大陸,重新為朝廷效力的話,王璞相信,自己在這里所學到的一切都不會白費。

  短毛的很多政策并不是只有他們獨家能用,只要自己能夠獲得一個施展的舞臺……相信可以讓整個大明王朝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說到做到,連更三天,嘎嘎!

手機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