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687章婚禮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這時代的讀書人,那個不精通四書五經?米柱的婚禮級別,是他親自欽點的,從中可以看出米柱的一些心意。

  比如陳鼎文就建議用圭,古代禮器,玉制,酌酒,這出自《禮記·曲禮》亦曰:“摯,天子,諸侯圭,卿羔,大夫雁,士雉。”這是熱衷于鼓吹米柱登基稱帝的陳鼎文的一種試探。

  其實在海外之后,特別是他們迅速連續攻陷大城,便有一種聲音在響起,鼓吹米柱登基稱帝的。

  米柱在南洋所為,絕非人臣所為,他不據地自立,就難逃被清算之時,他目前的種種政策,又將老婆孩子接來,肯定有這方面的想法。

  米柱不動聲色的釆用圭玉,此乃諸候之禮,據說是為了配合李暮女王的身份,又可以看出,米柱以諸候自居了,對大明天子遵以周天子之禮也。

  米柱在李府行禮畢,告別了尊長,迎婦回歸。

  李暮乃呂宋女王,她的儀仗按大明親王級別而設,明黃(金)色五爪金龍袍,九冕王冠,這一身行頭,比之米柱亦不遜色,她是由呂宋王家衛隊,風風光光的送至總督府內的總督官邸之外。

  他們進入官邸的家廟之中行禮。

  大明人十分講究傳承,米柱南來,同樣請來了祖宗牌位,供奉于總督官邸一正中處,名曰家廟,早晚上香供奉,米柱忙,便由楊如花代勞,也只有他們兩個有資格上香。

  他們便在家廟之外行禮,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往北遙拜);夫妻對拜。

  婚禮最后就是新婦廟見。《禮經:曾子問》曰:“三月而廟見,稱來婦也。擇日而祭于禰,成婦之義也。”

  新婦必廟見婚禮方謂合格。古之昏禮,至此時雖六禮已備、夫妻關系也已成立,但未與舅姑相見、祖先相見,是不能獲得子婦地位的,在夫族的地位更是不能確立。

  新婦三月廟見,與夫族的祖先經過人神交流,才算加入夫宗,從而獲得宗中的地位,才有參加祭祀和被祭祀的資格。從家族的立場上,成婦之禮的重要性是遠勝于成妻之禮的。

  所以自古以來,傳統婚禮極端重視新婦廟見禮節,這是一項有著重大意義的儀節,后來由于時代的變化,往往三月廟見改成當日、或次日廟見,但其本意和內涵是一樣的。

  他們現在也是直接的廟見,向祖宗稟明,家族又增一人了。

  米柱娶楊如花,乃是明媒正娶,諸禮齊全;娶張嫣,行的是納妾之禮,沒有拜堂,但是私下拜了,米柱是強勢的帶張嫣進入家廟,拜見祖先,自此有祭祀上香之權。

  至于李暮,應該算是納妾,但李暮身份高貴,堂堂女王,豈可行納妾禮制?況且自古至今快五千年,從沒有女諸候或藩王嫁與人做三房的,那里有這么屌的男人?而且米柱也屬于無人能約束那種人,禮制方面,他們認為怎么好怎么玩,開心就行。

  在大明,肯定有人會跳出來,指責他們逾越,但在新家坡,沒有這么死腦筋的人,也沒有人敢這么的干。

  新婦廟見之后,新婦沒有是送入洞房,而是雙雙回到南宮,換上禮服之后,出去招呼客人。

  李暮一代女王,而且不是繼續是打出來那種,她坐擁十萬雄兵,統治著呂宋國,稱得上女中豪杰,在大明,知其名聲的,起了一個外號,叫小武則天,如此女中豪杰,安排她在房中喝交杯酒,然后等著洞房,這不合適。

  米柱大婚,除了有作戰任務的軍官之外,一般營以上軍官和縣令級以上人員,都獲得了邀請,而呂宋方面,文武官員都來了,這些呂宋官員,在李家吃完了酒又來總督府官邸吃。

  呂宋國乃是借助米柱的力量打造出來的,他們一直有些疑問,呂宋是不是南洋軍屬國,如果是屬于南洋軍屬國,他們的地位低了,必須聽從南洋軍的指揮。

  現在好了,隨著米柱與李暮的結合,呂宋名份有了最終定義,是大明的屬國,亦包南洋軍的盟國,聽調不聽宣,呂宋王位只能由米柱和李暮系的子孫繼承,米柱其它房子裔不得染指。

  而且為了防止李暮過于強勢,輾壓其它房,他們也有其它的約定,三房南宮的人不得爭奪南洋軍的繼承權,也就是說米柱現在攻掠的地盤之中,李暮他們是沒有份的。

  這份協議的出現,滿足了目前所有的人,否則楊如花再大度,也不會讓李暮進門,這人勢力太大了,對她的地位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她不為自己著想,也必須為兒子著想,現在終于是如她所愿了。

  所以在今晚的晚宴之中,米柱和李暮雙雙出來敬酒,這是大明歷代婚禮之中前所未有的。

  當然敬酒只是走一個流程,除了幾位大佬獲敬之外,以米柱和李暮的身份,不可能挨個的挨席的去向他們敬酒,所以他們在首席一杯敬全場之后,很少去敬這些官員了。

  入夜時分,白宮開始燃放煙花,只聽一聲聲巨響,煙花往天空中射去,在夜空綻放出了美麗的花朵。它們的形狀和顏色各不相同,有五顏六色的滿天星,金黃色的蒲公英,許多許多,絢麗多彩。

  這些煙花陸陸續續地、從下往上綻放,顏六色的大球重疊在一起,五彩斑斕,閃閃發光,天空也成了光的海洋。過了一會兒,又變成了顆顆寶石鑲嵌在夜幕中,最后,漸漸變成一道星光瀑布慢慢地墜落下來,漂亮極了。

  米柱和李暮等總督府成員興致勃勃的觀看了煙花表演,這也是總督府官邸落成以來,首次的大型活動。

  南洋軍與傳統的移民不同,他們是在大明混不下去了才移民,而南洋軍在大明一樣混得好好的,他們來南洋,只為華族擴展生存空間,傳播中華文明。

  米柱是結成三次婚的人了,也早就洞過房,不是什么毛頭小子,他對于這次婚姻,也就沒有以前這般興奮和期待,而且,他們這次婚姻利益交換的因素多于愛情,他有一種感覺,任你能力再強大,一旦陷身于這時代,總是會被這時代推著你向前走。

  明天他還得來一場式的婚禮呢?正好這些從各地趕來的軍官和官員們可以繼續的參加,不用來回奔波。

  明天的婚禮在水晶宮舉行,與其說是婚禮,不如說是在與文萊王國的結盟儀式。

  教傳入馬來半島己許久了,文萊全面皈依,定為國教也許多年了,信仰是深入人心,七公主阿依莎就是一個虔誠的信眾。

  教認為,婚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項“圣行”,也是最嚴肅的一項義務。

  其先知圣訓中就有:“結婚是我的教律,凡是嫌棄我的教律者,誰不是我的教民;通過正統圣門弟子的認可,認為婚姻是具有社會和宗教意義的行為;為新婚者祝福等教條。

  在他們的婚禮中,是要念這些圣訓的,出于對阿依莎公主的尊重,米柱決定舉行一場文萊式的婚禮,既然是結婚,讓老婆開心快樂就是男子應盡的義務了。

  文萊人的婚禮一般要進行三天。第一天是在新娘的家中或當地的清真寺舉行。婚禮日期一般選擇星期五,因為星期五是的休息日,婚禮由教長主持。新郎帶著鉆戒和其它珠寶首飾,在親友的陪同下到新娘的家中或清真寺,見過教長、證婚人后和新娘的長輩后,才開始在教長的主持下開始婚禮儀式。

  儀式上,教長會分別問新郎和新娘:“以真主安拉的名義,是否愿意娶嫁給某某為妻”

  新郎和新娘都會回答:“以安拉的名義,我愿意。”

  宣誓之后新人開始交換禮物,然后在教長的領讀下朗誦《古蘭經》并進行祈福,新郎送給新娘的彩禮要放在洞房里展示給賓客們。有各式各樣的衣服和化妝品等,都是裝在精美的盒子里。

  星期天是正式的婚禮日子,也會在當天宴請賓客。婚禮上有一個熱鬧的環節叫鬧婚。

  新郎被一群敲著手鼓并載歌載舞的未婚青年簇擁著到新娘的家中,后面還會跟著一個龐大的迎親隊伍。伴娘和新娘的親友們會攔住新郎并要求入門費,這個和大明國內的傳統婚禮習俗有點相似。經過幾道這樣的環節后,新郎才能見到新娘。之后新人會穿上華麗的服飾端坐在花床上,老人會在新人頭上撒下鮮花和大米并念經為他們祈福。

  參加文萊婚禮的賓客都可以得到一份禮物:以前一般是一個盛著米飯和紅雞蛋的杯子和漂亮的紙花。雞蛋象征著新娘健康為家族添人口,米飯表示豐衣足食和生活美滿。

  當然作為王族,是不可能有什么鬧婚的,王室婚姻,主要是莊嚴氣派,盡顯統治者的身份,另外他們也不可能去新娘家,只能在水晶宮中舉行,他們在水晶宮中的清真寺舉行。

  水晶宮以前是沒有清真寺的,自從阿依莎等入住,早晚要禱告,很不方便,這便趕建了一個,只好派上了用場。

  》免費全網熱播短劇9999:98YE《

打開《漫豆包:Mdb55》,看同款小說改編漫畫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